華文網

母乳不足時該怎麼辦?這幾招幫您搞定~

調查顯示:大約25%的媽媽斷奶或者加配方奶的原因都是“母乳不夠”。但是幾乎沒有證據顯示,媽媽產奶能力不足(除了極其罕見的某些疾病情況)。

如何判斷奶量是否充足?

先來說媽媽們錯誤判斷“奶不夠”的情況。

以下狀況都說明,媽媽的奶水產量和品質是一等一的:

1.寶寶被全母乳餵養---除了母乳沒有給別的食物或液體。同時,寶寶在24小時內能尿濕6-8張尿不濕,寶寶的尿液也沒有刺鼻的氣味,或者看上去很黃。

2.寶寶在一個月期間的體重增長正常(短期可能會因胃口不好,或者生病有小波動,所以要看至少一個月的生長狀況)。記住寶寶剛出生的第一周,

體重通常會降低5-10%。

3.看上去非常機敏,眼睛明亮,嘴唇濕潤,皮膚潤澤。

4.再某些次哺喂間,表現出某種程度的滿足。

雖說媽媽們都有能力產生足夠自己寶寶喝的奶量(哪怕是多胞胎),仍然會因為某些哺乳方法不當或者其他原因,而產奶不足。

可能導致寶媽奶量不足的因素:

1.不夠好的銜乳,或者頻繁地中斷哺乳,導致對媽媽乳☆禁☆房泌乳的刺激不夠,以至於產奶不夠。正確的銜乳方法真的很重要!銜乳不對,可能導致奶水過少,也可能導致奶水過多。哺乳方法的學習,通過視頻來學是最直觀的,寶媽們可以多搜索視頻學習。

2.吸吮不夠頻繁。寶寶剛出生一個月,特別是有一兩周,又特別是頭幾天,不限次數頻繁地吮吸,對於產生充足的乳汁非常重要。

可是新生兒總是特別會睡,這時,需要寶媽多主動一點,捏捏寶寶的小腳,把Ta弄醒,讓寶寶頻繁地吸吮乳☆禁☆頭。並盡可能多地讓寶寶和媽媽保持皮膚接觸,尤其是剛出生的頭幾天。

3.使用了乳☆禁☆頭矯正罩/乳☆禁☆頭保護罩。這也可能降低對寶媽泌乳的刺激。

4.不正常的乳☆禁☆頭。

5.吸煙(尼古丁對降低泌乳)或者其它藥物的濫用。

6.寶媽營養不良(只有非常嚴重的營養不良才可能造成產奶能力下降)。

7.寶媽的疾病,如抑鬱症。

8.寶媽時間有限,比如要工作,沒有足夠時間哺乳。

9.過早使用安撫奶嘴(在寶媽的奶量還沒有充足的情況下使用,或使用後如果導致寶媽泌乳減少,也應該戒斷安撫奶嘴),或者類似安撫奶嘴的東西,和使用母乳替代品(如喂配方奶或者其他事物或流體)。

母乳不足很難以具體“奶量”來證明,因為擠出母乳來看母乳產量還沒經過系統評估,目前還並不確定這種方法是準確的。

擠出的奶量可能會比實際親喂的時候量更少些。當擠出來的量不足,這會讓母乳媽媽很擔心,其實那並不是寶媽親喂時真正的奶量。

確保奶量充足的措施

通常,寶媽奶量不足都是暫時的,但是如果不採取恰當的措施,也能發展成真的問題,真的需要添加配方奶了。

1.自查哺乳姿勢和銜乳是否正確。(可參考視頻)

2.更加頻繁地哺乳---在平常的兩次哺喂間,也給寶寶乳☆禁☆頭吸;用哺乳來安撫寶寶的情緒。總之就是任何方便的時候,多讓寶寶吮吸。

3.在寶寶入睡前(弄醒),再次哺乳,再放回小床。

4.讓寶寶充分吸吮完一邊乳☆禁☆房的乳汁後,再給寶寶另一邊的吮吸。

5.在一次哺乳期間,總是不止一次地用一邊乳☆禁☆房哺乳(比如,左邊吸完,換右邊,再換回左邊,吸完,再換回右邊…)。

6.在哺乳的間隙,把乳☆禁☆房中的奶擠出來。

尋求專業的哺乳指導和泌乳策略

醫護人員能夠準確判斷媽媽是否奶量不足,然後給予正確指導,這非常重要和必要。當然醫護的水準確實層次不齊,很多時候,我們的哺乳媽媽都不能從他們那獲得真正專業指導,所以寶媽們,咱們自己多學習和瞭解泌乳知識也很有必要哦!

常見的奶水不足的表現包括嬰兒昏睡/一直哭鬧,大便和尿量太少或者排尿次數太少。這些都可能在奶水不足時全部或部分表現。

如果奶量不足,影響到寶寶發育,比如一個月左右寶寶的體重沒有增長,或者出生後體重減輕超過了出生體重的7%-10%,都需要引起重視。

專業的泌乳指導和策略:

1.推薦健康均衡的哺乳期飲食。

2.不建議寶媽們運動過度和節食減肥。

3.鼓勵寶媽多喝水。除了口渴的時候,每次哺乳時也都喝一杯水。

4.哺乳媽媽要多休息,放鬆精神。

5.鼓勵寶媽頻繁地和寶寶皮膚接觸,經常進行乳☆禁☆房按摩和乳☆禁☆頭刺激。

奶量充足前怎麼餵養?

不建議使用泌乳藥物,目前相關研究還不充分。

如果在寶媽奶量上來之前,嬰兒需要額外的營養支援,可以使用哺乳輔助系統。哺乳輔助系統是由一個裝有擠出來的母乳或者配方奶的塑膠容器,掛在媽媽的脖子上。有一個和容器相連的管子,伸到媽寶媽乳☆禁☆房旁邊,固定,讓管子的開口靠近乳☆禁☆頭。當寶寶吸媽媽的奶時,Ta可以從媽媽乳☆禁☆房吸奶,同時,也通過管子吸哺乳輔助系統裡的奶。這樣寶寶既可以獲得足夠的奶量,也可以刺激媽媽泌乳。

使用輔助系統的媽媽最好在專業人員指導下用,注意清潔。

由於可以同時刺激泌乳,使用輔助系統比直接瓶喂配方奶更好。

如果寶媽們怕麻煩,直接使用配方奶期間,還是可以採取那些“確保奶量充足的措施”,讓母乳儘快上來。

最後,祝希望母乳哺喂的媽媽們,都能儘快實現純母乳餵養~

也給寶寶乳☆禁☆頭吸;用哺乳來安撫寶寶的情緒。總之就是任何方便的時候,多讓寶寶吮吸。

3.在寶寶入睡前(弄醒),再次哺乳,再放回小床。

4.讓寶寶充分吸吮完一邊乳☆禁☆房的乳汁後,再給寶寶另一邊的吮吸。

5.在一次哺乳期間,總是不止一次地用一邊乳☆禁☆房哺乳(比如,左邊吸完,換右邊,再換回左邊,吸完,再換回右邊…)。

6.在哺乳的間隙,把乳☆禁☆房中的奶擠出來。

尋求專業的哺乳指導和泌乳策略

醫護人員能夠準確判斷媽媽是否奶量不足,然後給予正確指導,這非常重要和必要。當然醫護的水準確實層次不齊,很多時候,我們的哺乳媽媽都不能從他們那獲得真正專業指導,所以寶媽們,咱們自己多學習和瞭解泌乳知識也很有必要哦!

常見的奶水不足的表現包括嬰兒昏睡/一直哭鬧,大便和尿量太少或者排尿次數太少。這些都可能在奶水不足時全部或部分表現。

如果奶量不足,影響到寶寶發育,比如一個月左右寶寶的體重沒有增長,或者出生後體重減輕超過了出生體重的7%-10%,都需要引起重視。

專業的泌乳指導和策略:

1.推薦健康均衡的哺乳期飲食。

2.不建議寶媽們運動過度和節食減肥。

3.鼓勵寶媽多喝水。除了口渴的時候,每次哺乳時也都喝一杯水。

4.哺乳媽媽要多休息,放鬆精神。

5.鼓勵寶媽頻繁地和寶寶皮膚接觸,經常進行乳☆禁☆房按摩和乳☆禁☆頭刺激。

奶量充足前怎麼餵養?

不建議使用泌乳藥物,目前相關研究還不充分。

如果在寶媽奶量上來之前,嬰兒需要額外的營養支援,可以使用哺乳輔助系統。哺乳輔助系統是由一個裝有擠出來的母乳或者配方奶的塑膠容器,掛在媽媽的脖子上。有一個和容器相連的管子,伸到媽寶媽乳☆禁☆房旁邊,固定,讓管子的開口靠近乳☆禁☆頭。當寶寶吸媽媽的奶時,Ta可以從媽媽乳☆禁☆房吸奶,同時,也通過管子吸哺乳輔助系統裡的奶。這樣寶寶既可以獲得足夠的奶量,也可以刺激媽媽泌乳。

使用輔助系統的媽媽最好在專業人員指導下用,注意清潔。

由於可以同時刺激泌乳,使用輔助系統比直接瓶喂配方奶更好。

如果寶媽們怕麻煩,直接使用配方奶期間,還是可以採取那些“確保奶量充足的措施”,讓母乳儘快上來。

最後,祝希望母乳哺喂的媽媽們,都能儘快實現純母乳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