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創可貼不是萬能的!這些傷口不能用

作為家裡必備的快速止血神器——“創可貼”,它確實很管用,但是,你知道嗎?創可貼可不是萬能貼,如果用錯了,反而越貼越嚴重。

臨床上,骨科、急診科經常會收治一些因錯誤使用創可貼而導致傷口感染的病例,

雖然沒有到截肢的地步,但其中不乏傷口遷延不愈、潰爛的病人。

創口貼適用於小而淺的傷口

一般情況下,創可貼主要用於一些小而淺的傷口,尤其適用於切口整齊、清潔、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縫合的切割傷,如刀切傷、割傷、玻璃劃傷等。

7種傷口不宜用創可貼

但是,遇到以下7種情況則不能使用創可貼。

1、小而深的傷口。因為不易清洗乾淨,容易遺留異物和被細菌污染,尤其容易感染破傷風桿菌等厭氧菌。

2、燙傷。燙傷後出現的皮膚破潰、流水均不能用創可貼,否則分泌物會促發感染。

3、傷口有異物。傷口內有異物時,不能馬上貼創可貼,而是應到醫院清創或取出異物後再包紮處理。有些傷口污染較重,

甚至已經發生感染,就更不能使用創可貼來覆蓋創面,否則將會引發或加重感染。

4、被鐵釘紮傷。如果是被鐵釘、刀片誤傷手指、腳趾,尤其是鐵釘、刀片上面有鐵銹時,不能用創可貼簡單包紮了事。一定要先清潔,然後保持傷口暴露,以防感染,並且儘快到醫院注射破傷風疫苗。

5、動物抓傷咬傷。被動物抓傷和咬傷的傷口,如果用了創可貼,會導致病菌在傷口內蓄積或擴散。所以,

無論是被家裡的寵物還是外面的小動物咬傷或抓傷,都應先用肥皂水多沖洗幾次,然後用碘伏消毒,讓傷口暴露,並到醫院注射狂犬疫苗。

6、各種皮膚癤腫。創可貼不利於膿液的吸收和引流,反而有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

那麼,如何做到正確使用創可貼?

1、貼前要簡單消毒

使用創可貼前,首先要檢查一下傷口內是否留有汙物,如有不潔物,須用消毒的生理鹽水先將傷口清洗乾淨,然後再貼上創可貼。若傷口是被鐵釘等物刺破且比較深,則應立即去醫院處理,同時需要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2、創可貼每天至少換一次

我們在打開創可貼包裝後,應避免污染藥面。敷貼時,藥面一定要對準傷口,貼好後在傷口的兩側稍微加壓。

使用創可貼時要注意:一是隨時觀察傷口變化,如果傷口處自覺有類似脈搏跳動的“搏動性疼痛”,或有分泌物溢出,要及時打開觀察傷口周圍有無紅腫熱痛的情況。若有,說明傷口已經發生感染,應立即請醫生處理。二是要保護傷口,不要經常用手捏壓傷口,傷口局部盡可能少活動,防止碰撞,以免傷口裂開。三是創可貼的使用時間不宜過長,至少一天一換。

3、手指不要繞圈貼

在手指、腳趾上用創可貼進行環狀包紮,存在一定危險。如果包紮太緊,容易造成手指和腳趾的血流不暢,傷口痊癒速度減慢。

4、用帶藥的創可貼

一般來說,帶藥和不帶藥的創可貼作用差不多,帶藥的反而會引起過敏。貼上創可貼以後,如有燒灼感,要馬上停用。

5、創可貼不能重複用

許多人洗手時怕弄濕創可貼,會先摘下來,洗完再貼回去,這個做法也是錯誤的。使用創可貼時傷口千萬不要沾水,可以暫時用消毒濕巾擦拭。如果洗手時摘下、創可貼沾了水或有液體滲出,就要馬上扔掉,重貼新的創可貼。

6、使用創可貼的其他注意事項

使用創可貼時不要捏壓傷口,避免傷口裂開。連續使用兩次後,如果傷口疼痛加重或紅腫,應停止使用,並及時去醫院診治。

7、有效期3年

使用前看一下外包裝,超過3年的創可貼不能保證無菌,一旦過期儘快扔掉。

8、紗布比創可貼更靠譜

若非應急,應該選擇使用紗布而不是創可貼處理傷口。相較於創可貼,紗布更透氣、吸收滲液,不易導致局部的濕潤而感染。一般是取比傷口稍微大1~2釐米的紗布就可以了,塗藥後覆蓋在傷口上,再用透氣防過敏膠布包紮。

儘量保持傷口處於清潔乾燥的狀態,如果包紮傷口的紗布被污染或浸水要及時更換,消毒傷口後重新包紮,如果有紅腫疼痛滲出等現象,則說明已有感染,要到醫院處理。

在手指、腳趾上用創可貼進行環狀包紮,存在一定危險。如果包紮太緊,容易造成手指和腳趾的血流不暢,傷口痊癒速度減慢。

4、用帶藥的創可貼

一般來說,帶藥和不帶藥的創可貼作用差不多,帶藥的反而會引起過敏。貼上創可貼以後,如有燒灼感,要馬上停用。

5、創可貼不能重複用

許多人洗手時怕弄濕創可貼,會先摘下來,洗完再貼回去,這個做法也是錯誤的。使用創可貼時傷口千萬不要沾水,可以暫時用消毒濕巾擦拭。如果洗手時摘下、創可貼沾了水或有液體滲出,就要馬上扔掉,重貼新的創可貼。

6、使用創可貼的其他注意事項

使用創可貼時不要捏壓傷口,避免傷口裂開。連續使用兩次後,如果傷口疼痛加重或紅腫,應停止使用,並及時去醫院診治。

7、有效期3年

使用前看一下外包裝,超過3年的創可貼不能保證無菌,一旦過期儘快扔掉。

8、紗布比創可貼更靠譜

若非應急,應該選擇使用紗布而不是創可貼處理傷口。相較於創可貼,紗布更透氣、吸收滲液,不易導致局部的濕潤而感染。一般是取比傷口稍微大1~2釐米的紗布就可以了,塗藥後覆蓋在傷口上,再用透氣防過敏膠布包紮。

儘量保持傷口處於清潔乾燥的狀態,如果包紮傷口的紗布被污染或浸水要及時更換,消毒傷口後重新包紮,如果有紅腫疼痛滲出等現象,則說明已有感染,要到醫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