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腹瀉種類繁多,專家教你如何針對性預防腹瀉

腹瀉,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俗稱“拉肚子”,發病率高,大多時候是因為吃錯東西或者腸胃受寒,導致的腹痛腹瀉。

腹瀉是什麼?

腹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加,大於每日3次,大便稀薄(含水分大於80%)或帶有黏液膿血或未消化食物,總量增加,大於200g每天。

腹瀉可伴隨發熱、明顯消瘦、皮疹或皮下出血、關節痛或腫脹、腹部包塊、重度失水等症狀。長期腹瀉將導致營養障礙、維生素缺乏、體重減輕,甚至發生營養不良性水腫。

腹瀉的分類

1.急性腹瀉

可由腸道疾病引起,如由病毒、細菌、真菌、原蟲蠕蟲等感染引起的腸炎及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急性克隆病潰瘍性結腸炎等,也可由醫院內感染、抗生素使用引起,其他如變態反應性腸炎、過敏性紫癜、服用某些藥物也會引起急性腹瀉。

2.慢性腹瀉

持續時間大於等於兩個月或間隙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是慢性腹瀉。萎縮性胃炎、胃大部切除、結核、菌痢、吸收不良綜合征、結腸多發性息肉病等,

都可引起慢性腹瀉。

3.滲透性腹瀉

黏膜炎症、潰瘍、浸潤性病變導致血漿、黏液、膿血等滲出,如各種腸道炎症引起的腹瀉,若直腸粘膜受累,由於炎性直腸對膨脹更加敏感,可引起裡急後重和排便次數增多。滲透性腹瀉的特點是禁食或停藥後腹瀉停止,

糞便中可含有未經消化或吸收的食物或藥物。

4.動力性腹瀉

由腸蠕動亢進致腸內食糜停留時間少、未被充分吸收所致的腹瀉,如甲亢、腸炎及胃腸功能紊亂等。動力性腹瀉的特點是糞便稀爛或水樣,無滲出物,腹瀉伴有腸鳴音亢進或腹痛。

5.吸收不良性腹瀉

腸黏膜的吸收面積減少或吸收障礙引起,特點是禁食可減輕腹瀉,糞便的滲透壓由未吸收的電解質和其他物質所組成。

臨床表現

急性腹瀉常由腹痛,小腸疾病的腹瀉疼痛常在臍周,便後常不緩解,而結腸疾病的疼痛多在下腹,且便後疼痛可緩解或減輕,分泌性腹瀉往往無明顯腹痛。

預防腹瀉,要從日常飲食開始,注意食品衛生,環境清潔,注意飲用水衛生,飯前便後洗手等,都可一定程度上預防一些腹瀉。但是,一旦出現腹瀉,尤其是慢性腹瀉,患者還是應該引起重視,因為腹瀉不一定是飲食衛生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疾病,要及時查明發病原因,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