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心胸外科主任李文燦獲2016年“株洲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喜訊:我院心胸血管外科主任李文燦同志被株洲市總工會授予2016年“株洲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李文燦,男,1971年11月出生,46歲,湖南湘潭人,大學本科。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心胸外科主任醫師,現任株洲市中心醫院心胸血管外科主任。

2003年10月任株洲市一醫院(現中心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副主任並主持全面工作,

2010年至今擔任心胸血管外科主任。2012年被推薦為株洲市第八屆政協委員。目前兼任株洲市心臟中心副主任,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兼職副教授、湘雅醫學院臨床技能考核專家,湖南省醫學會胸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心胸血管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食管癌專業委員會委員,株洲市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株洲市抗癌協會理事。

臨危受命重新組建心胸外科團隊

由於種種原因,

心胸外科曾經多年無獨立的病區及護理單元,且2002-2003年幾個骨幹陸續調離科室,一時,心胸外科人員匱乏,技術滑坡,專科工作幾近癱瘓,確定新的學科帶頭人,重新組建心胸外科成為當務之急。此時,年輕的李文燦醫師,三十出頭、剛從北京阜外醫院進修回來,進入院領導視線,擬付重擔。如此年輕、資歷淺,擔此重任,在醫院歷史上少有,惶恐、猶豫過後,在領導的信任支持下,認真考慮過後,
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讓他最終欣然受命,2003年10月,李文燦擔任心胸外科副主任並主持全面工作。

“刀尖上起舞”的醫者

心胸外科手術難度大、技術要求極高,從醫20年來,無數高難的手術在他手中成功完成,一例又一例的患者在他這獲救,他是“刀尖上起舞的舞者”!臺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嫺熟的技術並非一日練成,用“十年磨一劍”來形容心胸外科醫生一點也不為過。心胸外科醫生培訓時間長,

從醫科畢業到真正主刀手術的過程需要經歷重重的考驗,付出外人難以想像的辛苦。長期的手術及訓練,李文燦醫生的手指及關節多處磨出了厚繭,他笑說:“它們是我的老朋友,也是我的驕傲。”為了滿足更多病人健康的需要。

無數個週末、節假日、夜晚,手術間裡那盞孤單亮起的無影燈見證了他的忙碌的背影,別人享受了假期、週末,他卻擁有了“孤燈清影”的美譽。繁忙的臨床工作同時,李文燦不斷技術創新,很多大血管手術,像主動脈手術,傳統的做法需要開胸開腹,全程替換,手術時間長,醫生需從早做到晚,大量失血換血,用血量可多達1萬多毫升,醫生也十分辛苦,曾經號稱“夜戰、”“苦戰”、“血戰”,通過不斷技術改進,如今,如今可行微創介入或雜交手術,創傷大大減小,用血大大減小,病人恢復快。肺癌、食管癌手術原來均需行幾十公分常大切口,如今都可行三孔或單孔腔鏡手術。

他從醫20餘年,有著良好的醫德醫風,不以醫謀私,深受廣大患者的好評。在李主任的帶領下,心胸外科已打造成為了一支人才薈聚、技術精湛、服務優良、團結向上的,在省內具有一定影響的優秀專業科室。收治病人數、手術臺次、技術水準、學術能力均居省內同級醫院領先,且目前正朝著創建國內一流的市州醫院專業科室努力!(通訊員:院工會 歐陽婭群)

如今,如今可行微創介入或雜交手術,創傷大大減小,用血大大減小,病人恢復快。肺癌、食管癌手術原來均需行幾十公分常大切口,如今都可行三孔或單孔腔鏡手術。

他從醫20餘年,有著良好的醫德醫風,不以醫謀私,深受廣大患者的好評。在李主任的帶領下,心胸外科已打造成為了一支人才薈聚、技術精湛、服務優良、團結向上的,在省內具有一定影響的優秀專業科室。收治病人數、手術臺次、技術水準、學術能力均居省內同級醫院領先,且目前正朝著創建國內一流的市州醫院專業科室努力!(通訊員:院工會 歐陽婭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