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考揭秘」決定900萬考生命運的高考試卷是怎麼來的?

每年全國將近有900多萬的考生參加決定自己命運的高考,高考試卷的來歷始終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存在。試卷是怎麼來的?誰命制的?什麼時候命制的?又是怎麼保密的?可能許多家長考生都非常的好奇。

本文將一步一步揭開這個神秘的面紗,消除你心中的疑慮。

命題時間

每年的4月底,5月初高考命題工作正式開展。命題工作大概持續半個月左右,剩餘半個月用來微調和印刷。

命題之前

確定命題人

高考卷命題專家主要有三個群體組成:教授、在職老師和學科教學研究者。

三者的比例遞減,即大學教授占得比例最大,一般命題組組長為大學教授。考試中心都有一個庫,裡面是適合命題的各地教授。一般為了穩定高考全國卷連續性,幾年才一大換,一般幾年內換的不多。

為什麼呢?

因為,高考選拔的物件,是要進入大學,說白了高考是為高等教育院校選拔人才。高校對學生的素質要求需貫徹到高考中,

高考試卷的命題精神,指導、引導高中教學體系。顯然,高中在職教師與市、區、縣教研員對高校人才需求把握不到位。

高考命題人是如何選拔的呢?

簡單描述為一優三非。

一優,即在行業內非常優秀,高校老師一般是正教授和博導,在職教師和學科教學研究者一般是有長期教學經驗或研究經驗的特、高級教師。

三非:

1非:指的是教師不能是高三教師。每個教師的教學都有自己的側重和偏好,

這種偏好會貫徹在他的教學中與命題中。

2非:指的是不能是該年高三考生的家長。

3非:指的是並未參與過高考補習、輔導、講座、編寫複習資料備考資料等的人

通知命題人

確定了候選人,省考試院會在4月中下旬徵詢意見,問詢能否參加當年的高考命題。再得到口頭同意後,考試院會在4月底,5月初將命題人集中在一個指定的地方,讓大家簽訂非常詳細的長達幾頁的保密協議,

對外統一口徑聲稱“出差”等無關的事情,然後讓大家乘坐指定的大巴,一般要到機場安檢。

嚴苛的安檢

基本上每個省的命題人都要集中到機場安檢,安檢非常嚴格,任何電子設備都不能攜帶。有一個老師是這樣描述的“衣服所有的夾帶,U盤都被扣,所帶的行李箱和衣物都要一點點細細檢查,全身上下以及所帶的物品沒有一點是帶字的,隨身也不能有紙和筆。

除了這些東西,手機等電子通訊設備更是“違禁品”,所有老師的通訊設備都被臨時“收繳”。”

經過嚴格的安檢後,命題人就會被拉到已經安排好的命題地點,開始為期一個月的“世外桃源”生活。

命題之中

首先中斷對外的一切聯繫,給家人報平安也是有專人負責。但是生活上還是挺不錯的,吃香的喝辣的,有電視,有娛樂,和度假無異。人身基本上沒有自由可言,24小時有人站崗,電話有監聽,電子設備被干擾,不能私自離開駐點。

其次出題工作強度大。基本上從早上8點,一直要忙到午夜。由組長帶領,大家共同完成試卷。

命題原則

1、以教材及大綱為準繩

每一道題,一定要在考綱上有相應的考點對應。題意、描述、問題、解答,哪怕是字母順序一個符號一個標點,要能夠在教材處找到援引。

2、考綱的內容每大塊都要覆蓋,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側重

經常某道題的考點羅列及援引要比考題本身要長,並且絕對絕對不會出現超綱內容,這就要求命題人員要有極高的理論知識,不是簡簡單單說把考綱背下來就可以的。

3、反押題”貫穿命題始終

高考命題組對高考教輔和網上押題資訊的掌握,可以說是最全面的。出題的地方會有各種教輔資料以及官方教材。這些資料的主要作用並不是方便命題人員開闊思路,而是防止所出題目出現重複,尤其是後面的計算大題。某種思路一定不能被前人所用。如果命題過程中,有人提出某題和市面上某題差不多,那就一定要該題找出來,此題就不用。

從出題到題目的標點符號,包括題目是否可能出現歧義,出題的順序都要反復商榷,命題組一般會有兩三個通宵不眠夜。

英語閱讀理解、完形填空,還需要從近幾個月的國外雜誌中,幾百上千篇中,挑選出主題積極向上的、生詞量比較均衡的、語法涵蓋全面的文章,進行出題。

語文作文的命題過程是基本是要翻閱所有的模擬題,堅決避免被預測。有時作文的命題帶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有一次就是命題期間,一位命題老師的父親去世了,後來這位老師得知的時候痛哭不已,傷心之餘、後悔自己曾經沒有好好陪伴父親。這位老師的經歷也刺痛了其他老師,引起共鳴,那一年的高考作文題目就與“生命”相關。

如果語文和英語的命題有一定的彈性,那麼數學卷的命題特點只有一個:忠於課本。毛毛在聽到這個的時候也很吃驚,每道題必須要在課本教材裡找到援引。考綱的內容每大塊都要覆蓋,而且要注重交叉和側重。經常某道題的考點羅列及援引比考題本身要長,並且絕對不允許出現超綱內容,否則必須砍掉。

4、難易度適宜,並且可以拉開檔次

每年的平均分,每道題的分數段,客觀題的得分率,一定要有具體的預測值,而且要對比往年。一般來說,所謂的“難一年易一年”也是存在這個考量的。不過這個難易程度很主觀,平均分才是最客觀的。具體到數學這科,平均分誤差在三分以內。

對於命題組而言,考生個人分數不重要,群體的平均分才是考量的重點,試卷出來,平均分也基本定了。根據每年的平均分,每道題的平均分,每道題的分數段,客觀題的得分率,一定會有具體的預測,而且會對比往年。

測試試卷

題目確定好後,要進行試題測試。

一種方法:當命題完成後,會有數名考生提前考試,接觸到剛剛定好的當年高考試卷,選拔標準是成績中游,來自省內幾個縣市的主要中學。試考的成績就是他們高考的最終成績。根據測試生的成績,命題人會對題目進行微調,在這種情況下,十之八九會將題目難度降低。

另一種方法:考試院會請來沒有參與命題的高中老師,到隔離區進行實考,並對試卷挑出各種毛病,最後再次修改,達成一致意見,試卷方可成型。

交印試卷

這是最後一步,這時候已經到了六月份。一般會有幾個印刷廠在動用警力的情況下,徹夜工作,印刷出所有試卷,而且是正式和備用兩套試卷。

命題之後

試卷交付後,命題人不能仍然不能離開,直到高考結束後方可回家。

但是生活上還是挺不錯的,吃香的喝辣的,有電視,有娛樂,和度假無異。人身基本上沒有自由可言,24小時有人站崗,電話有監聽,電子設備被干擾,不能私自離開駐點。

其次出題工作強度大。基本上從早上8點,一直要忙到午夜。由組長帶領,大家共同完成試卷。

命題原則

1、以教材及大綱為準繩

每一道題,一定要在考綱上有相應的考點對應。題意、描述、問題、解答,哪怕是字母順序一個符號一個標點,要能夠在教材處找到援引。

2、考綱的內容每大塊都要覆蓋,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側重

經常某道題的考點羅列及援引要比考題本身要長,並且絕對絕對不會出現超綱內容,這就要求命題人員要有極高的理論知識,不是簡簡單單說把考綱背下來就可以的。

3、反押題”貫穿命題始終

高考命題組對高考教輔和網上押題資訊的掌握,可以說是最全面的。出題的地方會有各種教輔資料以及官方教材。這些資料的主要作用並不是方便命題人員開闊思路,而是防止所出題目出現重複,尤其是後面的計算大題。某種思路一定不能被前人所用。如果命題過程中,有人提出某題和市面上某題差不多,那就一定要該題找出來,此題就不用。

從出題到題目的標點符號,包括題目是否可能出現歧義,出題的順序都要反復商榷,命題組一般會有兩三個通宵不眠夜。

英語閱讀理解、完形填空,還需要從近幾個月的國外雜誌中,幾百上千篇中,挑選出主題積極向上的、生詞量比較均衡的、語法涵蓋全面的文章,進行出題。

語文作文的命題過程是基本是要翻閱所有的模擬題,堅決避免被預測。有時作文的命題帶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有一次就是命題期間,一位命題老師的父親去世了,後來這位老師得知的時候痛哭不已,傷心之餘、後悔自己曾經沒有好好陪伴父親。這位老師的經歷也刺痛了其他老師,引起共鳴,那一年的高考作文題目就與“生命”相關。

如果語文和英語的命題有一定的彈性,那麼數學卷的命題特點只有一個:忠於課本。毛毛在聽到這個的時候也很吃驚,每道題必須要在課本教材裡找到援引。考綱的內容每大塊都要覆蓋,而且要注重交叉和側重。經常某道題的考點羅列及援引比考題本身要長,並且絕對不允許出現超綱內容,否則必須砍掉。

4、難易度適宜,並且可以拉開檔次

每年的平均分,每道題的分數段,客觀題的得分率,一定要有具體的預測值,而且要對比往年。一般來說,所謂的“難一年易一年”也是存在這個考量的。不過這個難易程度很主觀,平均分才是最客觀的。具體到數學這科,平均分誤差在三分以內。

對於命題組而言,考生個人分數不重要,群體的平均分才是考量的重點,試卷出來,平均分也基本定了。根據每年的平均分,每道題的平均分,每道題的分數段,客觀題的得分率,一定會有具體的預測,而且會對比往年。

測試試卷

題目確定好後,要進行試題測試。

一種方法:當命題完成後,會有數名考生提前考試,接觸到剛剛定好的當年高考試卷,選拔標準是成績中游,來自省內幾個縣市的主要中學。試考的成績就是他們高考的最終成績。根據測試生的成績,命題人會對題目進行微調,在這種情況下,十之八九會將題目難度降低。

另一種方法:考試院會請來沒有參與命題的高中老師,到隔離區進行實考,並對試卷挑出各種毛病,最後再次修改,達成一致意見,試卷方可成型。

交印試卷

這是最後一步,這時候已經到了六月份。一般會有幾個印刷廠在動用警力的情況下,徹夜工作,印刷出所有試卷,而且是正式和備用兩套試卷。

命題之後

試卷交付後,命題人不能仍然不能離開,直到高考結束後方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