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只有好茶才能成為老茶

很多人都說喝茶就喝老茶,那什麼樣的茶算是老茶呢?是時間久遠還是茶的顏色深呢?今天就來說一說什麼樣的茶才算是老茶。

1

鐵觀音

正常情況下,10年以上的茶葉,才能稱之為老茶,

而10年以下的茶葉,因為陳化作用還不夠,只能稱之為陳茶。此外,年份是衡量老茶品質的重要標準,但不是唯一標準。

安溪鐵觀音,在保存良好的情況下,15-30年這個年份段,茶葉的陳化、滋味、口感等都達到一個頂峰,是最好的。

2

白茶

業內多數人認為,白茶應該存放10年以上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老白茶,有文章以白毫銀針為例:

存放兩年的基本沒有特別明顯的滋味,放3年後就呈現出奶油味,4-5年後就有荷葉香,5-10年轉為棗香,10年以上的就呈現藥香。

每個階段的特點都不太一樣,但是購買時相同的標準就是檢查茶葉的香氣和滋味是否純淨。

3

普洱茶

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熟茶須陳放5年以上,渥堆味轉化或下降,滋味得以醇化,

口感協調性才能轉好;普洱生茶從壓制好的那天開始就像嬰兒般出生一天一天的成長,要陳放20年以上醇化直至成熟。

另外,普洱存放的環境對其品質有重大影響,俗稱“倉味”,講究茶香的純淨度和茶湯的陳醇感。

並不是什麼茶都會成為老茶,

只有好的茶才是將來的老茶,

才有陳放的價值。

那麼,怎樣的茶才算有陳放的價值呢?

● ● ●

好的生態

沒有好生態,就種不出好茶。好茶首先產自好產區,山清水秀,雲深霧繞,遠離污染;好茶的生長環境有一些生態標準,比如海拔、溫度、空氣等。

相對的高海拔,才能提供最利茶生長的各種氣候條件。海拔高,氣壓低,空氣稀薄,蒸騰作用強,使茶葉代謝增強,產生更豐富的芳香物質。

● ● ●

恰當的工藝

從茶葉原料的老嫩標準,採摘的時間,制茶師對茶葉所採用的最適宜茶性的加工方法,是茶葉能否成為一款好茶的關鍵。

林林總總的加工工藝,都是針對茶葉的苦、麻、澀、酸、辣等不良口感,運用“最恰當”工藝進行改良,最大程度地保持茶的天然香氣、色澤、條形,以及彌補茶的口味缺憾,也是在茶的口感、有效成分和未來的時間之間尋求新的配置平衡。

● ● ●

安全的存放

茶存放有著嚴謹的溫濕度標準與衛生條件。茶葉容易吸味,存放處若有異味,便會鑽入茶葉中,被喝出雜味。若是溫濕度控制不好,黴斑、餿味等情況也會在老茶身上顯現,看著都不敢下手泡。

中國太大,南北溫差,東西海拔差異都直接決定了茶葉存放的結果,與其花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在如何辨別老茶,一次又一次地“交學費”上,不如從現在開始為十年、二十年後的自己存些可以放心的老茶。

► 存茶

① 存儲環境要乾燥、常溫,無異味,有些茶友喜歡一邊喝茶一邊抽煙,茶容易吸收異味,所以打開的茶葉要注意密封好;

② 密封紙袋是好幫手,可以把較多的散茶放在大袋中,一小段時間內夠喝的茶放小袋。大袋平常儘量不打開。

③ 如果在南方潮濕地區,最好先用密封袋裝好,再套上一個自封袋,排除空氣封密,雙保險。

海拔高,氣壓低,空氣稀薄,蒸騰作用強,使茶葉代謝增強,產生更豐富的芳香物質。

● ● ●

恰當的工藝

從茶葉原料的老嫩標準,採摘的時間,制茶師對茶葉所採用的最適宜茶性的加工方法,是茶葉能否成為一款好茶的關鍵。

林林總總的加工工藝,都是針對茶葉的苦、麻、澀、酸、辣等不良口感,運用“最恰當”工藝進行改良,最大程度地保持茶的天然香氣、色澤、條形,以及彌補茶的口味缺憾,也是在茶的口感、有效成分和未來的時間之間尋求新的配置平衡。

● ● ●

安全的存放

茶存放有著嚴謹的溫濕度標準與衛生條件。茶葉容易吸味,存放處若有異味,便會鑽入茶葉中,被喝出雜味。若是溫濕度控制不好,黴斑、餿味等情況也會在老茶身上顯現,看著都不敢下手泡。

中國太大,南北溫差,東西海拔差異都直接決定了茶葉存放的結果,與其花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在如何辨別老茶,一次又一次地“交學費”上,不如從現在開始為十年、二十年後的自己存些可以放心的老茶。

► 存茶

① 存儲環境要乾燥、常溫,無異味,有些茶友喜歡一邊喝茶一邊抽煙,茶容易吸收異味,所以打開的茶葉要注意密封好;

② 密封紙袋是好幫手,可以把較多的散茶放在大袋中,一小段時間內夠喝的茶放小袋。大袋平常儘量不打開。

③ 如果在南方潮濕地區,最好先用密封袋裝好,再套上一個自封袋,排除空氣封密,雙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