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村男女都是銅藝高手,村民頂級豪宅,讓城裡人看了都眼暈

五月的雲南陽光熱辣。大理鶴慶縣郊外的坡頭邑村裡,到處迴旋著“叮叮噹當”的聲音。村頭一小涼棚裡,正坐著幾個年長的白族婦女,在嘮著家常。聽見我們打探銅器,其中一個老奶奶顫巍巍站起身來,

說他孫子就是銅匠,可以領我們去瞧瞧,不滿意又帶我們去其他家。

一路上,老奶奶告訴我們她今年85歲了,平時也不管事,就跟村裡的老姐妹們湊在一塊說說話。跟在老奶奶的屁股後面,彎彎繞繞,進入一家古舊的白族農家小院。

目光所到之處,盡是隨處堆放的廢舊銅器。

而那一根柱子上,則掛滿了各式各樣製作銅器的工具,讓人看了眼花繚亂。

銅匠們在忙碌著、敲打著。

原來,那些縈繞在村裡的“叮叮噹當”的聲音,就是從這樣的銅器作坊裡發出來的。

男師傅動作熟練,女師傅也不甘落後。有著"大理州北大門"、"麗江後花園"之稱的鶴慶縣,有兩樣東西最為出名:一是銀器,二是銅器。據說這個坡頭邑村,10個村民有8個是銅匠,

而且個個都是頂尖高手。

聽說村裡有一家制銅規模比較大,銅器也比較齊全。之後,轉過幾條小巷,我們找到了這裡——

眼前的一切讓我們這些來自所謂“大城市”的人感到震驚:這家何止是規模大,那真叫一個場面壯觀、陣勢浩大。

而那壯觀的,除了擺放整齊、數量龐大的銅器,還有主人家這座霸氣的宅院——

這是真正的豪宅啊!少了一兩百萬,如何能建造出這樣的氣勢。

這個離麗江機場不到20公里的村莊,無疑已經憑藉著村民們高超的制銅手藝,走上了傳說中的“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