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馬雲在阿根廷:阿裡巴巴全球搭台 中小企業乘風借力

評判一個人是否值得敬仰,往往不在於職位而在於段位,企業亦然。享最大榮耀、擔更大責任,這裡看出的是能力、是擔當、是格局、是胸懷。將此兼而有之的企業,理當受人敬仰。

阿裡巴巴,

一直在朝此努力。更是踐行到了國際——做全球最大電商平臺,為互聯網與電商發聲,為推動貿易全球化盡力,為助推全球中小企業發展搭台。

5月2日,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到訪阿根廷。先是在上午造訪阿根廷總統府“玫瑰宮”,與阿根廷總統馬克裡進行會談;後是於下午參加了一場由阿根廷政府舉辦、名為“馬雲在阿根廷”的論壇。

據阿根廷科技部方面介紹,馬雲演講的會場——阿根廷科學文化中心只能容納500人,

但發出邀請後很快就有上千人報名。主辦方最後只好在會場外加了兩個房間,讓更多的報名者可以看電視直播。很多阿根廷當地的企業家甚至打電話給阿根廷科技部,要求參加會議。即便如此,離開場還有一小時,會場外就排了長長的隊伍。

(馬雲阿根廷演講受到熱捧,只能坐500人的會場擠進了上千人,離開場還有一小時,會場外就排了長長的隊伍)

梳理馬雲的演講,會發現有幾個核心觀點:第一,互聯網與電商是誰都逃不脫的未來,同一個世界有同一個電商夢;這也就是說,第二,全球化貿易必然是未來的趨勢;而在這個趨勢中,一個重要的力量,就是中小企業。

首先,最基礎、最核心的東西,

肯定是互聯網。馬雲以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等多個領域為例,詳細剖析了互聯網將如何對未來社會形態產生影響。在馬雲看來,互聯網將成為每家企業、每家政府機構的基礎設施。如果說現在他還是將自己稱作entrepreneurs,那麼未來他會稱自己是netrepreneurs,因為90%的商業將走向線上,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不管你喜不喜歡,未來20或30年大部分的業務都將線上上。就像100年前一樣,

如果你不用電,你就會有麻煩了。”或者可以說,未來20年無法連接互聯網,將比20年前無法用電更糟糕。

(馬雲臺上激情演講,聽眾台下全神貫注)

那麼,如果能恰如其分地運用好互聯網,受益無疑是大概率事件。尤其對中小企業來說,最好的時代已經到來。

過去20年,IT技術是為大企業而設計的。大企業才有錢購買像IBM、Microsoft或Oracle這樣的服務,小企業沒有資金。但今天通過互聯網,在全球各地推廣商品的成本非常低。這意味著,互聯網對大企業而言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它將為小企業帶來支持。小企業將獲得非凡的機遇,因為它們可以快速改變、快速行動,小企業會創造大部分的就業職位。

馬雲用自己的例子對此做了最佳注解。

18年前,馬雲在他的公寓裡創辦了阿裡巴巴,他們有18位創始人,大家都說這是18個優秀的人, 但馬雲自己知道他們當中並不全部是優秀的。所以,阿裡巴巴的曾經就是毫無疑問的中小企業代表。

在創業第一年, 馬雲試著向風險投資籌集資金,並和超過30家風投一個一個溝通,沒有任何人相信他會成功。

很多人說,中國沒有支付體系,沒有物流;沒有人真的在意電子商務,人們喜歡面對面的交易。那個時代的專家說,忘掉電子商務吧,專注于傳統的業務。後來更是有媒體直言, 如果阿裡巴巴會成功, 那在喜馬拉雅山上都能踩到狗屎了。

而當初的那個小企業,如今卻打造了全球最大電商平臺。目前,中國有6億人用手機,其中每天有超過2億人用手機在阿裡巴巴的各平臺上購物。2016年,阿裡巴巴銷售額超5000億美元,以GDP排名已經是世界上排在第21位的經濟體。

儘管如此,馬雲卻有著如下判斷:“今天,與昨天相比,我們相當大。但與未來相比,我們仍是一個小公司。我們18歲了,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應該做。”

表面看,這似乎是一份謙虛;但實際上,這的確是實情。畢竟,在馬雲的眼中,互聯網的邊界還遠得很。

也正是源于馬雲的這份看得通透、想得明白,阿裡巴巴才會做得明白——從18年前把“相信電子商務會改變世界、電子商務可以説明小企業”這種別人看不穿的瘋癲當作信念,到如今專注於改變世界、支持小企業、支持年輕人,並堅持著繼續以此為願景而努力堅持。

馬雲是這樣想的,阿裡巴巴也是這樣做的。

阿根廷總統馬克裡在與馬雲會談後,在推特上寫下了這樣的文字:與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會面,阿根廷中小企業現在可以在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上開始貿易。

(馬雲與阿根廷總統馬克裡在阿根廷總統府“玫瑰宮”進行會談)

原來,阿根廷政府正急切盼望通過天貓給中國消費者帶來阿根廷特產的瑪律貝克葡萄酒、紅蝦、帝王蟹和鱒魚;而阿裡巴巴也希望培育和發展阿根廷企業,找到優秀的本地企業家和合作夥伴,通過攜手合作推動他們的發展。

於是,阿根廷政府與阿裡巴巴的戰略合作協定也就應運而生。根據協定,阿裡巴巴將協助阿根廷葡萄酒和生鮮農產品觸達中國消費者,助力阿根廷中小企業發展。

其實,這並不是阿裡巴巴第一次在海外尋合作,僅以天貓上的“國家領導級”推銷員來說,除了阿根廷總統,丹麥首相、義大利總理、加拿大總理等均有在列。而隨著被點亮足跡的越來越多,全球化地圖也必然會越來越清晰。

“今天有太多人討厭全球化, 太多人討厭全球貿易。但我是一個全球化的信徒。人永遠不會停止全球化, 因為人們會在全世界移動。”馬雲認為,過去20年來,全球化受到6萬家大公司的控制,創造了很多就業崗位,支持了很多富國。但如果我們能夠用全球化支援600萬家公司或6000萬家公司,也就是所有的小企業通過一部手機來進行全球買全球賣,這能夠大大改變這個世界。

當然,誰都明白,改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往往伴著彎路、陣痛甚至是失敗。所以馬雲反復強調的那句“犯錯、改善和學習”就派上了用場。不怕試錯,從錯誤中學習,更好地升級反覆運算完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並同時更好的服務他人——這是阿裡巴巴的自勉,更是對所有中小企業的支撐與明燈。

附:馬雲演講實錄

下午好。非常榮幸被邀請,這是我第一次來阿根廷。每次我在世界各地旅行,幾乎都要花三天時間來看這個城市,看這個國家。你們好幸運,這裡是如此美麗。你們生活在天堂,擁有美妙的文化和歷史。當然,我不是來這裡談論文化和歷史的。我很高興和大家分享我對未來的看法。

18年前,我在我的公寓裡創辦了阿裡巴巴。我們有18位創始人,那時我們相信互聯網有一天會變得非常強大,但沒有人信我。我把這個故事告訴了我的團隊,有一天我將建立一個大型電商公司。他們說,咱們做吧,因為沒有多少人相信這件事。中國沒有支付體系,沒有物流。沒有人真的在意電子商務,人們喜歡面對面的交易。那個時代的專家說,忘掉電子商務吧,專注于傳統的業務,但我們相信它。18年後,我們專注於支持小企業,支持年輕人。

今天,與昨天相比,我們相當大,因為去年我們平臺的銷售額超5000億美元,以GDP排名是世界上排在第21位的經濟體。但與未來相比,我們仍是一個小公司。我們18歲了,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應該做。我想說的另一件事是,為什麼中國的電子商務比美國更成功?因為美國有強大的IT和商業基礎設施,所以美國應該有比中國更好的電子商務。但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中國在18年前有更大的潛力。中國的商業基礎設施非常糟糕。當我們使用互聯網的時候,每個人都開始擁抱它。在美國,支付、物流、基礎設施都非常好。因此,電商公司很難在美國生存。所以在美國,電子商務是道甜點,在中國,它成為了主菜。

在中國有6億人用手機,每天有超過2億人用手機在阿裡巴巴的各平臺上購物。這些事在18年前很有可能無法實現,因為18年我們沒有停止嘗試,且犯過很多錯誤。今天,有很多書都在講阿裡巴巴。但大多數書都不明白什麼是阿裡巴巴。我沒有寫過關于阿裡巴巴的一本書。倘若有一天我要寫的話,一定會寫有關阿裡巴巴的1001個錯誤。我們犯了很多錯誤但從沒有放棄。我們有過很多阻礙,困難,什麼樣的都有。所以我喜歡和企業家對話,因為大多數的企業家問我的問題,我們都有相關的經歷。這是我想要和你們今天所分享的。作為企業家,你們應該考慮三件事,這三件事是我每天告訴自己的,今天是困難的,明天會更困難,但後天會很美好,可是大多數人死會在明天晚上。

如果你是個企業家, 你應該相信後天是很美好的, 而不是未來。你必須知道, 未來只會有許多競爭者出現。你會沒有這個、沒有那個。在創業第一年, 我試著向風險投資籌集資金, 並和超過30家風投一個一個溝通, 卻沒有任何人相信我會成功 。籌集資金是困難的, 要找到對的人, 同樣也是一件困難的事。大家都說我找到18個優秀的人成為創始人, 但我會說我們並不全部都是優秀的, 多數的人其實在當時只是找不到其他工作。2003年, 為了能雇用到更多人, 只要是能走動的人我們都雇用, 因為沒有人相信互聯網真的可行, 沒有人相信阿裡巴巴會成功。2004年, 報紙上有一則大篇幅的文章說, 如果阿裡巴巴會成功, 那在喜馬拉雅山上都能踩到狗屎了。那是不可能的事。但我們已經度過了那些艱難的時刻。不管什麼人讚美我們, 我們始終相信我們的夢想。我們相信,就算我們沒有成功, 也會有其他人成功。不是因為我們雇用了最好的人, 而是我們雇用了對的人, 因為我們也沒有其他選擇。

前10年, 所有我們雇用的優秀人才都被其他公司挖走了, 還留著的人只是因為沒有人來挖角他們。這是真的。我們開始用團隊工作。我們堅持認為我們犯錯、改善和學習,確保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我們做的事和華爾街相反。 在華爾街,他們認為股東是第一,但我們認為客戶才是第一。股東不會給你錢, 是客戶付錢給你。 所以只要你好好對待你的客戶,照顧員工,股東們就會開心。 所以在過去18年裡,我們堅持這樣做。

當我們上市時,我在華爾街做了一次演講,其中有一個銀行家說,我們不知道你是客戶是第一,我們是要股東是第一。我說,如果你不喜歡我們,你可以賣了我們的股票。客戶對我們買帳,我們才可能做得長久。股東不會永遠跟隨你,他們會買進賣出,但如果你把他們服務好,客戶是有可能一直跟隨你。

一:未來30年要特別關注技術革命

所以今天我所擔心的是,每一次技術的革命都通常進行50年。頭20年是關於科技,後面的30年是關於科技的運用。接下來的30年尤為關鍵。互聯網仍在其發展的頭20年,接下來的30年發展尤為重要。第一次工業革命花了30年,期間解放了人類的體力和身體力量。第二次革命花了50年,解決了距離問題。第三次技術革命會解放大腦,人類的大腦。

不要期待科技只帶給你好的東西。科技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第一次技術革命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科技革命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果人類不找到一個解決辦法並共同為之努力,我們會互相爭鬥起來。所以第三次革命,我們應該團聚一致,與貧困,癌症,愛滋病抗爭,與環境污染抗爭。

這就是我所相信的,未來30年要特別關注技術革命。我現在發現,很多人都相信這一點。每到訪任何一個國家,我都希望各國政府能夠予以重視。請關注那些30歲以下的人們,因為他們出生於互聯網時代。今天,全球約有17億名互聯網用戶出生於20世紀80年代。想想10年20年之後,全球將有40億至50億人像使用電力一般使用互聯網。未來20年無法連接互聯網,將比20年前無法用電更糟糕。

互聯網將成為每家企業、每家政府機構的基礎設施。我們將自己稱作entrepreneurs,未來我們稱自己是netrepreneurs,因為90%的商業將走向線上,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為今天的阿根廷感到遺憾,因為互聯網的速度如此緩慢、價格如此昂貴,這並非好事。我與總統及部長閣下進行了非常好的討論,我們都同意應該增加投入,否則這將成為一代人的損失。我堅信我們需要認真對待互聯網。

小企業將創造大部分就業。

另外我想說的是,請關注員工少於30人的公司。互聯網對大企業而言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它將為小企業帶來支持。小企業將獲得非凡的機遇,因為它們可以快速改變、快速行動,小企業會創造大部分的就業職位。

過去20年,IT技術是為大企業而設計的。大企業才有錢購買像IBM、Microsoft或Oracle這樣的服務,小企業沒有資金。但今天通過互聯網,在全球各地推廣商品的成本非常低。另一點是我的體驗,我感覺非常好:今天我經過首都市政府,發現有很多女性參與工作。阿裡巴巴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我們有超過47%的員工是女性,超過33%的高級管理人員是女性。我們發現女性將越來越重要,她們比男性更懂得關懷他人。

第一次和第二次技術革命是關於肌肉的競爭、速度的競爭,但這第三場革命則是智慧、知識、用戶體驗的競爭。在考慮用戶體驗時,女性比男性表現得更好。女性關心丈夫、孩子和家庭,也關心工作。而男性相比之下更關心自己的工作。所以未來30年,請留意那些30歲以下的人、不足30名員工的企業,30%的企業管理人員應該是女性。這樣你就能做得更好。

不管你喜不喜歡,未來20或30年大部分的業務都將線上上。就像100年前一樣,如果你不用電,你就會有麻煩了。

二:五個“新”將影響全球

我想說的另一件事是關於這五個領域,無論在中國、美國還是歐洲,這些都將受到互聯網的影響。首先是新零售,我們有線上銷售和線下銷售。像超市或購物中心這樣的實體店將會遇到大麻煩,不管你喜不喜歡。在市中心,目前最昂貴的地方有庫存和倉庫,但成本太高了,負擔不起。電商正在取代它們。接下來的10年裡,新零售加上線上、線下和大資料、加上倉儲,將成為新的零售。在未來,並不是你如何向別人推銷東西,而是關於你如何更好地服務別人。零售商現在應該問自己如何更好地為客戶服務,而不是如何更快、更迅速地銷售產品。

第二,新製造,由於物聯網,每個電器的內部都將有晶片,裡面會有聰明的大腦,世界將會通過資料和互聯網相互連接。現在的情況是,行動電話裡面有作業系統,20%的行動電話的使用是用於溝通和打電話的,80%的使用與溝通無關。試想所有擁有作業系統的汽車,汽車將有30%的使用是關於駕駛的,其餘的與交通無關。

其次是新金融。許多發展中國家在獲得財政支持方面存在困難。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金融服務是為20%的公司設計的。他們忽略了80%的小企業和消費者。我們稱之為“金融科技”或“科技金融”的新體系將會支持80%的消費者和80%的小企業,他們將通過互聯網進行融資。我相信,大多數銀行未來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接下來是關於新製造。上個世紀是關於標準化的。一切都是關於大規模的。在接下來的10年裡,一切都將是量身定做的。這些大事件正在改變。在過去的20年裡,我們把人變成像機器一樣,接下來的20年,我們將把機器變得像人。機器將會非常聰明。機器可以下國際象棋。我總是說,當人類創造機器時,他們知道機器會比我們強大。當人類製造汽車和火車時,他們知道它們跑的更快。當人類設計電腦時,知道電腦比我們更聰明。它們永遠不會遺忘,不會生氣。電腦永遠不會累。電腦將取代大量的工作。

另一件事是關於新技術。這個世界正從IT到DT 轉變。資訊技術是賦能自己。資料技術是賦能他人。資料知識不僅僅是IT的升級。它是另一種思維方式。

資料技術是另一種思維方式,所以要為資料技術時代做好準備。不單是關於資料技術,還有雲,移動設備和人工智慧。

最後,一個非常大的改變是關於新技術。在第一次技術革命,是能源。第二次技術革命是電和石油。在這次技術革命,發展的新能源將是資料。所以怎樣收集資料,處理資料,使用資料。這是我們都要去談論的。基於這點,我要告訴你們很多工作機會將會消失,尤其很多白領工作,你們認為很好的工作。有很多年輕人來見我說,Jack,我們將會有資料,是否意味著資料分析將是未來的一份好工作。我應該讀大學時報考相關專業嗎?我會說未來十年將沒有資料分析。

我們將會有太多資料,只有電腦能處理這些資料。人類不能。人類只能分析資訊,而永遠不能分析資料。另一件事是,我所在的城市杭州,去年主辦過G20,一個月前有過一次搶劫,兩個小偷晚上打算在超市偷現金,但是他們進入的3間超市卻只有找到200美金不到的現金。為什麼?因為現在的人都不用現金,他們用手機支付。所以即使小偷也在想換工作。另一件事是,在中國有一個乞丐,他把二維碼放在前面,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沒有零錢了,所以只能用手機來施捨。

事情變化很快,在19世紀70年代的美國,一半的工作是農業工作,但目前的比率只有百分之二。你可能討厭科技革命,因為它帶走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但我跟你說,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但在未來30年的開始,它將會廢除很多工作崗位, 甚至首席執行官。我跟團隊說我想像在未來30年內,《時代》雜誌封面的年度最佳首席執行官會是一個機械人,因為到時候的首席執行官跟現在的首席執行官不一樣,必須分析大量的資料。有大量的工作崗位會消失,也有大量的工作崗位會湧現,尤其是涉及資料和互聯網的工作。如果你不懂這兩方面,你就沒有競爭的機會。如果只能在一個小鎮上賣東西,你是一家小公司,但如果你想跨省、跨境銷售,你會成為一家大企業。

有人說,如果我們失去大量工作,人類的面貌會變得怎樣?生活將會充滿挑戰。在未來20年內,人很可能每天只需要工作四小時。你會說,這怎麼可能?你的高祖父每天工作16小時,他覺得自己很忙碌。現在我們每週只工作五天,每天八小時,我們還是覺得很忙。我告訴你,即使你每天只工作四小時,你仍然會感到很忙。當你處於資料技術的年代,你可能會外遊到超過300個城市。如果你想今天通過互聯網做生意、將產品賣到全世界,那你需要放眼全球。年輕人,如果你不放眼全球,你會面臨巨大的挑戰。

三:全球化和貿易

下一個我們要談的關於全球化, 關於貿易。今天有太多人討厭全球化, 太多人討厭全球貿易。但我是一個全球化的信徒。人永遠不會停止全球化, 因為人們會在全世界移動。人也是全球化的。年輕人也是全球化的。過去20年, 全球化是為大公司、為那些已開發國家而設計,我並不喜歡那樣。所以我說我們有B20或G20,但我們更應該有G200,B200。過去20年來,全球化受到6萬家大公司的控制,創造了很多就業崗位,支持了很多富國。但如果我們能夠用全球化支援600萬家公司或6000萬家公司呢?所有的小企業。當你有一部手機, 你就能進行全球買全球買。這能夠大大改變這個世界。假使小企業能將商品賣到全世界, 這也將改變世界, 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幾天前我在街上散步, 看到這裡有許多有趣的藝術和手工藝品。對你們來說是每天都能看見的。但對於中國的人來說,它們是非常美麗的。 當你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世界另一邊的人們卻會愛戴它們。所以這只是通過互聯網就有機會能做到的一點。 所以我認為電子商務和互聯網是具有包容性的。 全球化應該支持年輕人。 全球化應支持小企業。 如果你是一個小企業,你將有更好的機會在國外銷售產品。 幾年前,我去了秘魯,當時那裡舉行了大型示威遊行,因為秘魯正試圖與中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在這次大規模的示威舉行的時候, 我恰好就在那裡, 因為人們相信中國會奪走他們的工作等等。我很震驚, 因為當時有80名員警在保護我。有一個大約20歲年輕人帶著麥克風走過來, 說他用互聯網把他的產品賣到紐西蘭、澳大利亞和中國,他從來沒有想過我們可以在互聯網時代做到這一點。 所以想想看, 任何想法,偉大的想法, 甚至是傻的想法, 整個世界有超過七十億的人, 一定有和你一樣傻的人認同你。 如果你只想到自己的城市, 你就沒有機會。

我記得七年前我和一些朋友在一起討論過。一個朋友說我想知道蚊子是怎麼想的。我說這很愚蠢。他說我們把這個問題放在網上。所以他在互聯網上發表了一些話,並表示他在研究蚊子的想法,邀請有興趣的人在指定時間去餐廳碰面。最終有30人出現。所以通過互聯網,你總能找到喜歡你想法的人,誰可以加入你。所以這些是我很想和你們分享的東西。

四:阿根廷的機會

所以在阿根廷,對於我在過去幾天我所看到的,我真的很興奮。我的想法是在互聯網之後會是下一個浪潮。下一波我稱之為雙H,幸福與健康。無論你多麼富有,不管你有多麼強大,你一直在尋找幸福和健康。不幸的是,今天沒人開心。富人不開心,窮人不開心。但你們的國家有這樣一個美好的環境,如此安全、豐富的食品和文化產品。另一件事就是運動,足球。在我們的網站上,去年,我們為梅西出售了17萬件T恤衫。對於這個國家,在如此環境優美的地方,你應該擁有更多的遊客和服務。昨天我參觀了一家公司,研究我從未想過的土壤保濕,我覺得這很有趣。所以這是一個偉大的文化,偉大的環境和充滿機會的國家。

五:問題就是機遇

人們說不對,所有偉大的機會都被馬雲,比爾蓋茨,傑夫貝佐斯占去了。嗯,我曾經也有一樣的想法。20年前我也討厭比爾·蓋茨。機會在哪裡呢?企業家總是從其他人抱怨中發現機會。機會總是在有抱怨的地方出現。我很幸運地看到了這個世界上許多偉大的人物。偉大的企業家、商界領袖、政客、科學家。我發現他們有一種品質,就是他們從來不抱怨。他們總是對未來充滿樂觀。當人們投訴時,他們開始思考如果我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這就是我的機會。所以我認為機會無處不在。所以不要相信今天有大資料專家、互聯網專家。事實上沒有互聯網專家,沒有大資料專家。因為這只是一個開始。互聯網和大資料將至少影響這個世界150年。昨天我們有專家,但我們沒有明天的專家。所以我記得當我們2003年推出淘寶網站時,當時市場的領軍人物是eBay,其市值超過800億美元。當時,阿裡巴巴價值不到200萬美元。人們說你在自殺。 eBay表示,我們在中國擁有99%的市場份額。當時中國互聯網用戶總數只有1000萬。

剛才提到我們有14億人口。10年前我在矽谷公開表示,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數量將在10年後超越美國,很多人都說不可能。我說你有3億人口,而我們有14億人口。我們與eBay競爭的時候,有人給了我一本書,說Jack,如果你要與eBay競爭,你必須讀一讀這本書,這是關於eBay如何在美國及全球成功開展電子商務的書,如果不讀它,你不會瞭解你的競爭對手、不會瞭解這種偉大的精神。所以,我把書丟掉了。我的理論是,有朝一日我們應該讓eBay向我們學習,而這僅僅是一個開端。專家們都是些什麼人?如果我們由現在開始,我們將在30年後成為專家。所以這就是我所相信的,企業家要跳出思維定勢,做你相信的事情,找一個好的團隊,開始犯錯、開始從錯誤中學習,更好地為客戶服務。這是唯一的途徑。我聽說很多人說,我們沒有這個、沒有那個。如果一切都準備就緒,你也就沒有機會了,有權有錢的人會拿走一切。

沒有什麼是事前準備好的,這是關於企業家精神的獨特之處。所以無論你喜歡還是不喜歡,所有坐在這裡的人都特別關注互聯網,特別關注30歲以下的年輕人,別擔心。由於工作,我們將會面臨一些社會不穩定。我們很幸運能在這一代出生,我們可以看到這場革命。而且我們也是不幸的,因為可能會遇到的挑戰。我在世界各地旅行,跟小企業和企業家交談。我談到,這是我們的時代。當你使用互聯網,你沒有障礙。我所瞭解的是,說服一個成功的人很難。說服成功的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們會說,我已經這樣做了30年,為什麼你認為你比我更好。所以試圖說服那些(不成功的人 ),與那些明天想成功的人一起工作。阿裡巴巴的秘密之一,在於18年前,當我們做電子商務時,我們從未試圖與大公司合作,我們從未試圖與成功的人一起工作。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和15歲、18歲的人對話,然後10年後我們服務的物件變成28歲、30歲。所以你需要有耐心。如果你有一個美好的夢想,你應該有耐心。所以現在我會回答你的任何問題。

馬雲在他的公寓裡創辦了阿裡巴巴,他們有18位創始人,大家都說這是18個優秀的人, 但馬雲自己知道他們當中並不全部是優秀的。所以,阿裡巴巴的曾經就是毫無疑問的中小企業代表。

在創業第一年, 馬雲試著向風險投資籌集資金,並和超過30家風投一個一個溝通,沒有任何人相信他會成功。

很多人說,中國沒有支付體系,沒有物流;沒有人真的在意電子商務,人們喜歡面對面的交易。那個時代的專家說,忘掉電子商務吧,專注于傳統的業務。後來更是有媒體直言, 如果阿裡巴巴會成功, 那在喜馬拉雅山上都能踩到狗屎了。

而當初的那個小企業,如今卻打造了全球最大電商平臺。目前,中國有6億人用手機,其中每天有超過2億人用手機在阿裡巴巴的各平臺上購物。2016年,阿裡巴巴銷售額超5000億美元,以GDP排名已經是世界上排在第21位的經濟體。

儘管如此,馬雲卻有著如下判斷:“今天,與昨天相比,我們相當大。但與未來相比,我們仍是一個小公司。我們18歲了,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應該做。”

表面看,這似乎是一份謙虛;但實際上,這的確是實情。畢竟,在馬雲的眼中,互聯網的邊界還遠得很。

也正是源于馬雲的這份看得通透、想得明白,阿裡巴巴才會做得明白——從18年前把“相信電子商務會改變世界、電子商務可以説明小企業”這種別人看不穿的瘋癲當作信念,到如今專注於改變世界、支持小企業、支持年輕人,並堅持著繼續以此為願景而努力堅持。

馬雲是這樣想的,阿裡巴巴也是這樣做的。

阿根廷總統馬克裡在與馬雲會談後,在推特上寫下了這樣的文字:與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會面,阿根廷中小企業現在可以在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上開始貿易。

(馬雲與阿根廷總統馬克裡在阿根廷總統府“玫瑰宮”進行會談)

原來,阿根廷政府正急切盼望通過天貓給中國消費者帶來阿根廷特產的瑪律貝克葡萄酒、紅蝦、帝王蟹和鱒魚;而阿裡巴巴也希望培育和發展阿根廷企業,找到優秀的本地企業家和合作夥伴,通過攜手合作推動他們的發展。

於是,阿根廷政府與阿裡巴巴的戰略合作協定也就應運而生。根據協定,阿裡巴巴將協助阿根廷葡萄酒和生鮮農產品觸達中國消費者,助力阿根廷中小企業發展。

其實,這並不是阿裡巴巴第一次在海外尋合作,僅以天貓上的“國家領導級”推銷員來說,除了阿根廷總統,丹麥首相、義大利總理、加拿大總理等均有在列。而隨著被點亮足跡的越來越多,全球化地圖也必然會越來越清晰。

“今天有太多人討厭全球化, 太多人討厭全球貿易。但我是一個全球化的信徒。人永遠不會停止全球化, 因為人們會在全世界移動。”馬雲認為,過去20年來,全球化受到6萬家大公司的控制,創造了很多就業崗位,支持了很多富國。但如果我們能夠用全球化支援600萬家公司或6000萬家公司,也就是所有的小企業通過一部手機來進行全球買全球賣,這能夠大大改變這個世界。

當然,誰都明白,改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往往伴著彎路、陣痛甚至是失敗。所以馬雲反復強調的那句“犯錯、改善和學習”就派上了用場。不怕試錯,從錯誤中學習,更好地升級反覆運算完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並同時更好的服務他人——這是阿裡巴巴的自勉,更是對所有中小企業的支撐與明燈。

附:馬雲演講實錄

下午好。非常榮幸被邀請,這是我第一次來阿根廷。每次我在世界各地旅行,幾乎都要花三天時間來看這個城市,看這個國家。你們好幸運,這裡是如此美麗。你們生活在天堂,擁有美妙的文化和歷史。當然,我不是來這裡談論文化和歷史的。我很高興和大家分享我對未來的看法。

18年前,我在我的公寓裡創辦了阿裡巴巴。我們有18位創始人,那時我們相信互聯網有一天會變得非常強大,但沒有人信我。我把這個故事告訴了我的團隊,有一天我將建立一個大型電商公司。他們說,咱們做吧,因為沒有多少人相信這件事。中國沒有支付體系,沒有物流。沒有人真的在意電子商務,人們喜歡面對面的交易。那個時代的專家說,忘掉電子商務吧,專注于傳統的業務,但我們相信它。18年後,我們專注於支持小企業,支持年輕人。

今天,與昨天相比,我們相當大,因為去年我們平臺的銷售額超5000億美元,以GDP排名是世界上排在第21位的經濟體。但與未來相比,我們仍是一個小公司。我們18歲了,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應該做。我想說的另一件事是,為什麼中國的電子商務比美國更成功?因為美國有強大的IT和商業基礎設施,所以美國應該有比中國更好的電子商務。但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中國在18年前有更大的潛力。中國的商業基礎設施非常糟糕。當我們使用互聯網的時候,每個人都開始擁抱它。在美國,支付、物流、基礎設施都非常好。因此,電商公司很難在美國生存。所以在美國,電子商務是道甜點,在中國,它成為了主菜。

在中國有6億人用手機,每天有超過2億人用手機在阿裡巴巴的各平臺上購物。這些事在18年前很有可能無法實現,因為18年我們沒有停止嘗試,且犯過很多錯誤。今天,有很多書都在講阿裡巴巴。但大多數書都不明白什麼是阿裡巴巴。我沒有寫過關于阿裡巴巴的一本書。倘若有一天我要寫的話,一定會寫有關阿裡巴巴的1001個錯誤。我們犯了很多錯誤但從沒有放棄。我們有過很多阻礙,困難,什麼樣的都有。所以我喜歡和企業家對話,因為大多數的企業家問我的問題,我們都有相關的經歷。這是我想要和你們今天所分享的。作為企業家,你們應該考慮三件事,這三件事是我每天告訴自己的,今天是困難的,明天會更困難,但後天會很美好,可是大多數人死會在明天晚上。

如果你是個企業家, 你應該相信後天是很美好的, 而不是未來。你必須知道, 未來只會有許多競爭者出現。你會沒有這個、沒有那個。在創業第一年, 我試著向風險投資籌集資金, 並和超過30家風投一個一個溝通, 卻沒有任何人相信我會成功 。籌集資金是困難的, 要找到對的人, 同樣也是一件困難的事。大家都說我找到18個優秀的人成為創始人, 但我會說我們並不全部都是優秀的, 多數的人其實在當時只是找不到其他工作。2003年, 為了能雇用到更多人, 只要是能走動的人我們都雇用, 因為沒有人相信互聯網真的可行, 沒有人相信阿裡巴巴會成功。2004年, 報紙上有一則大篇幅的文章說, 如果阿裡巴巴會成功, 那在喜馬拉雅山上都能踩到狗屎了。那是不可能的事。但我們已經度過了那些艱難的時刻。不管什麼人讚美我們, 我們始終相信我們的夢想。我們相信,就算我們沒有成功, 也會有其他人成功。不是因為我們雇用了最好的人, 而是我們雇用了對的人, 因為我們也沒有其他選擇。

前10年, 所有我們雇用的優秀人才都被其他公司挖走了, 還留著的人只是因為沒有人來挖角他們。這是真的。我們開始用團隊工作。我們堅持認為我們犯錯、改善和學習,確保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我們做的事和華爾街相反。 在華爾街,他們認為股東是第一,但我們認為客戶才是第一。股東不會給你錢, 是客戶付錢給你。 所以只要你好好對待你的客戶,照顧員工,股東們就會開心。 所以在過去18年裡,我們堅持這樣做。

當我們上市時,我在華爾街做了一次演講,其中有一個銀行家說,我們不知道你是客戶是第一,我們是要股東是第一。我說,如果你不喜歡我們,你可以賣了我們的股票。客戶對我們買帳,我們才可能做得長久。股東不會永遠跟隨你,他們會買進賣出,但如果你把他們服務好,客戶是有可能一直跟隨你。

一:未來30年要特別關注技術革命

所以今天我所擔心的是,每一次技術的革命都通常進行50年。頭20年是關於科技,後面的30年是關於科技的運用。接下來的30年尤為關鍵。互聯網仍在其發展的頭20年,接下來的30年發展尤為重要。第一次工業革命花了30年,期間解放了人類的體力和身體力量。第二次革命花了50年,解決了距離問題。第三次技術革命會解放大腦,人類的大腦。

不要期待科技只帶給你好的東西。科技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第一次技術革命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科技革命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果人類不找到一個解決辦法並共同為之努力,我們會互相爭鬥起來。所以第三次革命,我們應該團聚一致,與貧困,癌症,愛滋病抗爭,與環境污染抗爭。

這就是我所相信的,未來30年要特別關注技術革命。我現在發現,很多人都相信這一點。每到訪任何一個國家,我都希望各國政府能夠予以重視。請關注那些30歲以下的人們,因為他們出生於互聯網時代。今天,全球約有17億名互聯網用戶出生於20世紀80年代。想想10年20年之後,全球將有40億至50億人像使用電力一般使用互聯網。未來20年無法連接互聯網,將比20年前無法用電更糟糕。

互聯網將成為每家企業、每家政府機構的基礎設施。我們將自己稱作entrepreneurs,未來我們稱自己是netrepreneurs,因為90%的商業將走向線上,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為今天的阿根廷感到遺憾,因為互聯網的速度如此緩慢、價格如此昂貴,這並非好事。我與總統及部長閣下進行了非常好的討論,我們都同意應該增加投入,否則這將成為一代人的損失。我堅信我們需要認真對待互聯網。

小企業將創造大部分就業。

另外我想說的是,請關注員工少於30人的公司。互聯網對大企業而言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它將為小企業帶來支持。小企業將獲得非凡的機遇,因為它們可以快速改變、快速行動,小企業會創造大部分的就業職位。

過去20年,IT技術是為大企業而設計的。大企業才有錢購買像IBM、Microsoft或Oracle這樣的服務,小企業沒有資金。但今天通過互聯網,在全球各地推廣商品的成本非常低。另一點是我的體驗,我感覺非常好:今天我經過首都市政府,發現有很多女性參與工作。阿裡巴巴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我們有超過47%的員工是女性,超過33%的高級管理人員是女性。我們發現女性將越來越重要,她們比男性更懂得關懷他人。

第一次和第二次技術革命是關於肌肉的競爭、速度的競爭,但這第三場革命則是智慧、知識、用戶體驗的競爭。在考慮用戶體驗時,女性比男性表現得更好。女性關心丈夫、孩子和家庭,也關心工作。而男性相比之下更關心自己的工作。所以未來30年,請留意那些30歲以下的人、不足30名員工的企業,30%的企業管理人員應該是女性。這樣你就能做得更好。

不管你喜不喜歡,未來20或30年大部分的業務都將線上上。就像100年前一樣,如果你不用電,你就會有麻煩了。

二:五個“新”將影響全球

我想說的另一件事是關於這五個領域,無論在中國、美國還是歐洲,這些都將受到互聯網的影響。首先是新零售,我們有線上銷售和線下銷售。像超市或購物中心這樣的實體店將會遇到大麻煩,不管你喜不喜歡。在市中心,目前最昂貴的地方有庫存和倉庫,但成本太高了,負擔不起。電商正在取代它們。接下來的10年裡,新零售加上線上、線下和大資料、加上倉儲,將成為新的零售。在未來,並不是你如何向別人推銷東西,而是關於你如何更好地服務別人。零售商現在應該問自己如何更好地為客戶服務,而不是如何更快、更迅速地銷售產品。

第二,新製造,由於物聯網,每個電器的內部都將有晶片,裡面會有聰明的大腦,世界將會通過資料和互聯網相互連接。現在的情況是,行動電話裡面有作業系統,20%的行動電話的使用是用於溝通和打電話的,80%的使用與溝通無關。試想所有擁有作業系統的汽車,汽車將有30%的使用是關於駕駛的,其餘的與交通無關。

其次是新金融。許多發展中國家在獲得財政支持方面存在困難。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金融服務是為20%的公司設計的。他們忽略了80%的小企業和消費者。我們稱之為“金融科技”或“科技金融”的新體系將會支持80%的消費者和80%的小企業,他們將通過互聯網進行融資。我相信,大多數銀行未來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接下來是關於新製造。上個世紀是關於標準化的。一切都是關於大規模的。在接下來的10年裡,一切都將是量身定做的。這些大事件正在改變。在過去的20年裡,我們把人變成像機器一樣,接下來的20年,我們將把機器變得像人。機器將會非常聰明。機器可以下國際象棋。我總是說,當人類創造機器時,他們知道機器會比我們強大。當人類製造汽車和火車時,他們知道它們跑的更快。當人類設計電腦時,知道電腦比我們更聰明。它們永遠不會遺忘,不會生氣。電腦永遠不會累。電腦將取代大量的工作。

另一件事是關於新技術。這個世界正從IT到DT 轉變。資訊技術是賦能自己。資料技術是賦能他人。資料知識不僅僅是IT的升級。它是另一種思維方式。

資料技術是另一種思維方式,所以要為資料技術時代做好準備。不單是關於資料技術,還有雲,移動設備和人工智慧。

最後,一個非常大的改變是關於新技術。在第一次技術革命,是能源。第二次技術革命是電和石油。在這次技術革命,發展的新能源將是資料。所以怎樣收集資料,處理資料,使用資料。這是我們都要去談論的。基於這點,我要告訴你們很多工作機會將會消失,尤其很多白領工作,你們認為很好的工作。有很多年輕人來見我說,Jack,我們將會有資料,是否意味著資料分析將是未來的一份好工作。我應該讀大學時報考相關專業嗎?我會說未來十年將沒有資料分析。

我們將會有太多資料,只有電腦能處理這些資料。人類不能。人類只能分析資訊,而永遠不能分析資料。另一件事是,我所在的城市杭州,去年主辦過G20,一個月前有過一次搶劫,兩個小偷晚上打算在超市偷現金,但是他們進入的3間超市卻只有找到200美金不到的現金。為什麼?因為現在的人都不用現金,他們用手機支付。所以即使小偷也在想換工作。另一件事是,在中國有一個乞丐,他把二維碼放在前面,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沒有零錢了,所以只能用手機來施捨。

事情變化很快,在19世紀70年代的美國,一半的工作是農業工作,但目前的比率只有百分之二。你可能討厭科技革命,因為它帶走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但我跟你說,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但在未來30年的開始,它將會廢除很多工作崗位, 甚至首席執行官。我跟團隊說我想像在未來30年內,《時代》雜誌封面的年度最佳首席執行官會是一個機械人,因為到時候的首席執行官跟現在的首席執行官不一樣,必須分析大量的資料。有大量的工作崗位會消失,也有大量的工作崗位會湧現,尤其是涉及資料和互聯網的工作。如果你不懂這兩方面,你就沒有競爭的機會。如果只能在一個小鎮上賣東西,你是一家小公司,但如果你想跨省、跨境銷售,你會成為一家大企業。

有人說,如果我們失去大量工作,人類的面貌會變得怎樣?生活將會充滿挑戰。在未來20年內,人很可能每天只需要工作四小時。你會說,這怎麼可能?你的高祖父每天工作16小時,他覺得自己很忙碌。現在我們每週只工作五天,每天八小時,我們還是覺得很忙。我告訴你,即使你每天只工作四小時,你仍然會感到很忙。當你處於資料技術的年代,你可能會外遊到超過300個城市。如果你想今天通過互聯網做生意、將產品賣到全世界,那你需要放眼全球。年輕人,如果你不放眼全球,你會面臨巨大的挑戰。

三:全球化和貿易

下一個我們要談的關於全球化, 關於貿易。今天有太多人討厭全球化, 太多人討厭全球貿易。但我是一個全球化的信徒。人永遠不會停止全球化, 因為人們會在全世界移動。人也是全球化的。年輕人也是全球化的。過去20年, 全球化是為大公司、為那些已開發國家而設計,我並不喜歡那樣。所以我說我們有B20或G20,但我們更應該有G200,B200。過去20年來,全球化受到6萬家大公司的控制,創造了很多就業崗位,支持了很多富國。但如果我們能夠用全球化支援600萬家公司或6000萬家公司呢?所有的小企業。當你有一部手機, 你就能進行全球買全球買。這能夠大大改變這個世界。假使小企業能將商品賣到全世界, 這也將改變世界, 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幾天前我在街上散步, 看到這裡有許多有趣的藝術和手工藝品。對你們來說是每天都能看見的。但對於中國的人來說,它們是非常美麗的。 當你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世界另一邊的人們卻會愛戴它們。所以這只是通過互聯網就有機會能做到的一點。 所以我認為電子商務和互聯網是具有包容性的。 全球化應該支持年輕人。 全球化應支持小企業。 如果你是一個小企業,你將有更好的機會在國外銷售產品。 幾年前,我去了秘魯,當時那裡舉行了大型示威遊行,因為秘魯正試圖與中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在這次大規模的示威舉行的時候, 我恰好就在那裡, 因為人們相信中國會奪走他們的工作等等。我很震驚, 因為當時有80名員警在保護我。有一個大約20歲年輕人帶著麥克風走過來, 說他用互聯網把他的產品賣到紐西蘭、澳大利亞和中國,他從來沒有想過我們可以在互聯網時代做到這一點。 所以想想看, 任何想法,偉大的想法, 甚至是傻的想法, 整個世界有超過七十億的人, 一定有和你一樣傻的人認同你。 如果你只想到自己的城市, 你就沒有機會。

我記得七年前我和一些朋友在一起討論過。一個朋友說我想知道蚊子是怎麼想的。我說這很愚蠢。他說我們把這個問題放在網上。所以他在互聯網上發表了一些話,並表示他在研究蚊子的想法,邀請有興趣的人在指定時間去餐廳碰面。最終有30人出現。所以通過互聯網,你總能找到喜歡你想法的人,誰可以加入你。所以這些是我很想和你們分享的東西。

四:阿根廷的機會

所以在阿根廷,對於我在過去幾天我所看到的,我真的很興奮。我的想法是在互聯網之後會是下一個浪潮。下一波我稱之為雙H,幸福與健康。無論你多麼富有,不管你有多麼強大,你一直在尋找幸福和健康。不幸的是,今天沒人開心。富人不開心,窮人不開心。但你們的國家有這樣一個美好的環境,如此安全、豐富的食品和文化產品。另一件事就是運動,足球。在我們的網站上,去年,我們為梅西出售了17萬件T恤衫。對於這個國家,在如此環境優美的地方,你應該擁有更多的遊客和服務。昨天我參觀了一家公司,研究我從未想過的土壤保濕,我覺得這很有趣。所以這是一個偉大的文化,偉大的環境和充滿機會的國家。

五:問題就是機遇

人們說不對,所有偉大的機會都被馬雲,比爾蓋茨,傑夫貝佐斯占去了。嗯,我曾經也有一樣的想法。20年前我也討厭比爾·蓋茨。機會在哪裡呢?企業家總是從其他人抱怨中發現機會。機會總是在有抱怨的地方出現。我很幸運地看到了這個世界上許多偉大的人物。偉大的企業家、商界領袖、政客、科學家。我發現他們有一種品質,就是他們從來不抱怨。他們總是對未來充滿樂觀。當人們投訴時,他們開始思考如果我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這就是我的機會。所以我認為機會無處不在。所以不要相信今天有大資料專家、互聯網專家。事實上沒有互聯網專家,沒有大資料專家。因為這只是一個開始。互聯網和大資料將至少影響這個世界150年。昨天我們有專家,但我們沒有明天的專家。所以我記得當我們2003年推出淘寶網站時,當時市場的領軍人物是eBay,其市值超過800億美元。當時,阿裡巴巴價值不到200萬美元。人們說你在自殺。 eBay表示,我們在中國擁有99%的市場份額。當時中國互聯網用戶總數只有1000萬。

剛才提到我們有14億人口。10年前我在矽谷公開表示,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數量將在10年後超越美國,很多人都說不可能。我說你有3億人口,而我們有14億人口。我們與eBay競爭的時候,有人給了我一本書,說Jack,如果你要與eBay競爭,你必須讀一讀這本書,這是關於eBay如何在美國及全球成功開展電子商務的書,如果不讀它,你不會瞭解你的競爭對手、不會瞭解這種偉大的精神。所以,我把書丟掉了。我的理論是,有朝一日我們應該讓eBay向我們學習,而這僅僅是一個開端。專家們都是些什麼人?如果我們由現在開始,我們將在30年後成為專家。所以這就是我所相信的,企業家要跳出思維定勢,做你相信的事情,找一個好的團隊,開始犯錯、開始從錯誤中學習,更好地為客戶服務。這是唯一的途徑。我聽說很多人說,我們沒有這個、沒有那個。如果一切都準備就緒,你也就沒有機會了,有權有錢的人會拿走一切。

沒有什麼是事前準備好的,這是關於企業家精神的獨特之處。所以無論你喜歡還是不喜歡,所有坐在這裡的人都特別關注互聯網,特別關注30歲以下的年輕人,別擔心。由於工作,我們將會面臨一些社會不穩定。我們很幸運能在這一代出生,我們可以看到這場革命。而且我們也是不幸的,因為可能會遇到的挑戰。我在世界各地旅行,跟小企業和企業家交談。我談到,這是我們的時代。當你使用互聯網,你沒有障礙。我所瞭解的是,說服一個成功的人很難。說服成功的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們會說,我已經這樣做了30年,為什麼你認為你比我更好。所以試圖說服那些(不成功的人 ),與那些明天想成功的人一起工作。阿裡巴巴的秘密之一,在於18年前,當我們做電子商務時,我們從未試圖與大公司合作,我們從未試圖與成功的人一起工作。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和15歲、18歲的人對話,然後10年後我們服務的物件變成28歲、30歲。所以你需要有耐心。如果你有一個美好的夢想,你應該有耐心。所以現在我會回答你的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