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合順投資曹潤生:投資需保持阿Q精神 散戶虧錢只因這一條

曹潤生 上海合順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兼投資總監

大家好,非常榮幸有機會到深圳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剛才證大投資的薑總剛剛講完證券投資的發展歷程,我作為一個期貨方面的私募機構,非常汗顏。因為我從事金融市場這麼多年,參加了很多的活動,作為私募行業的盛會,往往涵蓋了證券、期貨、債券等方方面面,但是我這麼多活動參加下來,薑總他們公司作為證券業的老牌私募,給我們的感覺,你們是從事房地產行業的,

但是我們從事期貨私募的人相當於是房地產行業的物業管理的角色。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同樣的情況下,我們做期貨的人是非常辛苦的,而且同樣的情況下,可能房地產行業從事的是高大上的,核心的是抓住土地和融資這兩塊核心資產,能夠做得很強很大,利潤相當高,但是物業公司雇傭這大概幾千名保安,日夜值守,但是最後可能僅僅是收穫了一些微薄的利潤,
這是在大金融領域中間證券和期貨的處境。

尤其是期貨市場,薑總他們是證券市場第一批老兵,在期貨市場,我們是從事陽光化私募以來的第一批,這麼多年也是經歷了風風雨雨,給我的感覺也是相當不容易的。我今天站在這裡,明年或者後年未必有機會站在這裡,因為我們周圍有很多跟我們同一批做的,發展得也相當好的,現在也不大看得到,

每年的私募冠軍都會有一些變化,這是本身期貨投資的嚴酷性決定的。這是在演講之前,我先發表一下這些感慨。

剛才薑總講了證大的發展史,他們作為證券投資,現在已經進入到了全面組合佈局的規模或者格局。我們公司作為期貨類,主要還是專注於交易的層面,所以我接下來的主題也是結合公司的情況,講一下我們2016年主要操作的方式。另外,在這麼多年期貨交易中間,

我講一下我們自身的一些感觸,和大家做一下分享借鑒。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公司。我們公司在期貨中算是時間比較長的,我們的窪盈公司是2015年成立的,但是我們的合順在期貨行業是成立比較早的,窪盈是兩家私募合作組建的,主要投資領域是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同時結合一些證券,我們的證券主要是一些證期結合的策略,然後通過量化的方式做一些組合性的投資。

投資理念方面的東西講出來可能有點空,但是我還是想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理解,我看今天過來參會的有很多是券商機構或者相關的機構,但是我想大量的是從事期貨的交易人員,你們跟我們一樣,也一直在糾結這個問題。如何在投資市場上長期穩定的獲利,這對我們從事私募行業的人來說是一個始終的命題。私募存在的價值是什麼?不管是證券還是期貨,我認為你一定要創造高於行業平均水準的業績,你才有存在的價值,否則你拿證券行業來說,我可以買指數基金,或者買相關的ETF,沒必要再購買私募,還要管理費,還有超額收益提成。國際上也是這樣的趨勢,如果一家私募沒有創造出長期穩定的超額價值,不管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肯定是會離你而去的。

從業這麼長時間以來,我的想法是,首先要建立一個好的交易系統,要建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很多人都在糾結這個問題,這麼多年下來,我們始終是堅持了我們自己的交易系統,而且這麼多年,我們都沒有變過。所以我們是一個系統化的交易,而且是系統化的趨勢跟蹤交易,就是以較高的盈虧比取得高於市場的平均利潤的收益。在投資行業,這也是一直比較有爭議的事情,從交易的角度來講,你到底是做高拋低吸,還是做追漲殺跌,這個問題我覺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關於這個話題一直是做量化領域,包括人工智慧也在做的,無數的統計資料讓我們堅定地認為,到底是按趨勢的策略做還是按照振盪的趨勢做,我們堅定地認為是按照趨勢策略做的。當然有很多人可能持不同的意見。

我是文科出身的,非常關注歷史,我認為大家應該關注古今中外投資史上的發展方式。從一個機構也好,或者一個管理人也好,你的主要策略,以振盪策略來交易整個公司的體系策略,在全球範圍內是很少的。我們也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後來在物理學上找到了一定的印證答案。做趨勢追隨實際上是一個開放性的跟漲,如果說往上漲,它的空間不可預測,但是你如果跟進去,設好一個止損,然後跟著往上,它的空間是無限大的。但是你做震盪策略,如何盈利的要求,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講難度更大,你必須要精准定位到上下區間的幅度。這兩個比較一下,你想一下哪個容易?你要精准定位到上下區間的擺浮,和你要找到一個點隨著往上。大家都學過物理,知道哪個容易,這從底層邏輯的角度來講,趨勢追隨更容易實現。當然趨勢追隨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它在行情震盪的時候肯定要付出成本。所以就這個交易理念的東西,我做一下強調。

從統計資料的角度來講,為什麼中國的大部分股民、期民賺不到錢?我們覺得盈利是由兩個指標構成的,一個是勝率,一個是盈虧比。但是大量的人是在追求勝率的要素,但是你們仔細去看全球知名的大師級的投資,他的勝率是無法超過50%的,我們投資人正是因為想追求勝率,而沒有過分強調盈虧比,最後你的落點區間就落在50和60,你的盈虧比做不起來,所以最後必然是虧損。所以我覺得從投資理念的角度來講,要長期在這個行業生存下去,有些立足點還是要重視的。

接下來對我們參賽帳戶的主要策略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首先是CTA的趨勢追隨,剛才證大的薑總說他們2017年也要往商品期貨市場佈局,我剛才跟他的助手開玩笑說,我們私募行業現在處於一個圍城狀態。何謂“圍城”狀態?我們私募期貨領域的人非常想往證券領域涉足,但是證券領域的私募覺得2016年的行情還可以,股票市場表現一般,他也非常希望進入期貨市場進行配置。這是屬於一個圍城狀態。當然,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以後必然進入一個混業經營狀態。

我們的CTA追隨策略非常簡單,做交易的朋友可能清楚,有海歸交易法則,或者是我們期貨業比較有代表性的元盛資產,我們的策略跟他們沒有太大的區別,甚至可以說你們的策略可以給我們。我們覺得大資金配置的盈利的根本點,趨勢追隨的策略不是核心,人才是核心。我們的CTA策略為什麼在去年收益高於一些平均標準呢?另外有一塊是我們的亮點,因為我們按照自己的體系,對不同時期的熱點品種會加重配置,我在後面會講到我們具體的配置,很多人做CTA交易,很多是採取量化或者系統化的方式,多品種、多策略、多週期,很多情況下是做這一步,但我覺得這只是第一步,如果你要取得比較好的收益,應該對各個品種的權重有所側重,我們公司的亮點是對不同時期的品種熱點會進行著重佈局。

第二個是套利對沖策略,這個策略我不想多講,因為這個策略充其量是錦上添花的。因為套利的策略你想做過多的利潤貢獻是不太可能的,當然我們行業內也有很多做套利策略為主的公司,如果純粹的做商品套利,這個空間很小,前幾年期指沒有貼水的時候,α策略也是可以定義為一個套利策略的,當然這種策略你想對你的整體業績做出大的貢獻是很難的,充其量是一個平滑。

第三個是證期結合策略。我們公司去年做的主要是量化選股,結合期指和期權做對沖。當然,去年這種量化選股結合期指對沖,它的平均收益可能是在個位數。為什麼我們的收益還可以呢?因為我們是期貨背景出身的,我們對對沖這一塊做了一些擇時。2016年你做這一塊你會發現,如果你做標準的對沖,它在2016年不是你的一個工具,而是你的成本,當然這句話沒有說對沖不應該,只是說在2016年的表現,對沖是你的成本,不是你的工具,因為整體來說高度的貼水。但是對沖肯定要用,只不過我們在2016年這種背景下,基於高度貼水的情況下,我們對期指和期權做了擇時,在這方面我們做了策略的收益的增強。當然,2017年或者以後,我們仍舊會沿用這個策略,因為標準的對沖,我覺得應該是作為一個底層配置,在底層配置的基礎上如果要做增強,肯定是你要以一定的風險暴露來換取一定的收益。

我們堅定地認為盈虧是同源的,你不要想著低風險高收益。當然高風險低收益誰也不願意幹。低風險高收益從市場上來看,你的交易邏輯不是基於市場交易的,你有兩種邏輯可能會取得低風險高收益的回報。一種是基於追逐短期市場毛刺或者不吻合的漏洞交易、高頻交易,這種可能會取得一個夏普比例5%以上,收益風險比1:10以上。但是對一般技術門檻沒有太高尖端的投資,它的資金容量還是有限的,它的收益風險比還是比較高的。另外一類,你不是在靠交易賺錢的,你是在靠機制的漏洞賺錢的。舉個例子,2016年線下打新有20%以上的收益率,風險基本上沒有,這是不是你的交易技巧高呢?完全不是。另外還有一塊是2015年股災被充當了替罪羊的股票T+0,它的收益風險比基本上是5以上,這是一般的,好的會做到10。它為什麼會做到這種了?因為國內是T+1的機制,T+0的團隊通過借權或者是α的底層券可以獲得穩定的回報,這不是你的交易技巧,這是通過制度漏洞。正常的交易都是盈虧同源的交易,除非這種特例。所以我覺得你要取得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好的回報,那你一定是要冒一定的策略風險,這是我們的證期策略的底層構建。

最後一個是類固收策略。這個和套利策略相似,也沒必要多講,這個充其量是一個潤滑劑,你做得再差,年化可能4%到5%的收益,做得好一點就是6%到7%的收益,你根本不要指望它能夠雪中送炭,或者扭轉乾坤,甚至錦上添花都很難,它充其量是一個現金管理增強工具。

以上是我們的四大類策略。

第三部分介紹一下我們參加這個比賽的帳戶的具體情況,正好有資料可以調得出來。當時出於風險控制的原因,這個帳戶是在期貨上分配了一半的資金,股票上分配了一半的資金。

大家可以重點看一下,它可以統計出盈利和虧損的策略,我們的策略是沒有太多的保密性的,關鍵還是在於人。我這個PPT是對大家敞開的,你看這個資料就可以看出我們的策略,我們的總體是盈利,但是主要是因為盈虧比比較高,而且收益大的來源是焦炭、螺紋鋼和滬銅,虧損比較大的是塑膠、大豆和菜油。當然可能做期貨的人聽起來會親切一點,做股票的可能更陌生。

這個帳戶上顯示的是整個交易盈利的品種,我們把它調出來,這個帳戶上期貨總共賺了9000多萬,焦炭賺了2000多萬,占比達到了28%,這是我們2016年重點捕捉的熱門品種。為什麼會選取它呢?因為我們的量化系統是多重過濾系統,我們有另外一個場外的系統認為,可能黑色是2016年的亮點,矛盾最突出的是焦炭。所以說我們在倉位佈局上相對來說多一些。

銅是意外的驚喜,我們2016年沒有重點佈局銅,只是銅對我們的交易策略的適應性比較好,所以它也創造了9%的收益,但是螺紋鋼和焦炭是屬於我們佈局系統內的收益,所以它的貢獻額還比較大。

另外從這裡會看到很多品種,最低的是雞蛋,它貢獻了百分之一點幾的收益,所以它也在做貢獻。所以你可以看出我們這種交易策略,它不是一個純投機分子,會把很多盈利壓在一兩個品種上,而是進行了分攤,但是在分攤的基礎上它也有所權重。

這上面列的是虧損的品種,我們虧得最多的是塑膠這個品種,在帳面上大概虧了500萬,賺得最多的品種賺了接近2500萬,其實是1比5的比例,你的交易想盈利,一定不能出現大虧。像我們這個帳戶中間如果出現一個出現了2000多萬的品種,這個帳戶想做成正收益都是比較難的。你只有做正收益2000多萬,單個品種虧了500萬,正常情況下你想虧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這裡面就涉及到盈虧比和勝率的博弈。我們雖然是2016年的期貨私募冠軍,但是我們很多品種也是虧損的。你的盈利業績是通過什麼取得的?絕對不是通過你的勝率來取得的,如果說我的勝率達到99%,可能我的業績仍舊是虧損的。所以從資料的分析可以分析得出我們的交易邏輯實際上是在做盈虧比,你一定要有大的盈利,然後你的虧損一定要控制在相對比較低的規模。

這是一個帳戶平倉和持倉時間的散點圖,大家會發現,0軸以下的部分是虧損的,虧損的部分比較密集,但是持倉時間也比較短,這說明我們的虧損或者止損是在很短時間內就平掉的。但是它這裡面有少數幾筆單子跑得比較遠,而且是在正軸的上方,說明它的獲利是比較豐厚的,也就是說有幾筆交易的獲利非常豐厚。如果說你是一個趨勢交易者,你的業績一定是這樣的,否則你就不是一個趨勢交易者。你去分析很多福布斯排行的人物,他為什麼能夠成為福布斯排行的人物,實際上他就是做對了幾把大行情。換個角度來講,你是做百分之百勝率的,你是一個職業經理人,或者是一個工作人員,你不會有任何虧損,你百分之百的勝率,每個月都取得固定的回報,但是你沒法取得大的盈利,這個道理顯而易見。不僅是投資市場,你分析投資市場外取得大盈利的,他一定要取得大行情。不管是證券市場還是期貨市場,我們看到媒體評的證券市場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可以看到他們這些市場中的典範大佬人物,你去分析他的業績增長情況,一定是在關鍵時刻取得了大的行情的盈利才奠定了他的地位。我們本能上都是希望天天賺一點,最後累計利潤,這實際上是人類投資史上的騙局。

專業的機構或者是超強的人工智慧都無法實現,憑什麼在你手裡實現?當然不排除證券市場或者是期貨市場有一些交易天才實現了,但是你是不是天才?我肯定不是。不知道你是不是,你如果認為你是,我覺得不出意外,這是一個很不好的事情,當然你也可能是天才,但是從大概率的角度,從長期來看你要獲利,一定要有大的利潤回報。

最後一部分,分享我這麼多年在生存環境最惡劣的期貨市場的交易心得。

第一點,少在震盪策略中花費精力,因為要做震盪策略比較難,花費90%的精力去獲取10%的收益不大划算。其實我今天站在這裡跟你說這個話,前幾年我們肯定是花了大量的精力在震盪策略上的。因為震盪策略的收益比較大,我們總想平滑一下,包括我們周圍的很多機構都是花大量的精力做震盪策略,最後都放棄了。我們最後發現,震盪策略的波動擺幅是要靠天賦吃飯的,你作為一個資產管理機構,如果你要把你的業績寄希望於某一兩個基金經理的絕對天賦的發揮,我認為一定是很難持續的。因為人的天賦會造就你沖到頂點,但是也是因為你的天賦,會把你打到深淵。所以作為一個資產管理機構,肯定是不能寄希望你的業績依靠天賦的發揮,肯定要從邏輯的角度能夠成立。如果你還在做高拋低吸,我覺得你可以分析一下你自己過往的交易記錄,資料說明一切,我絕對不是一個趨勢交易的呐喊者。你分析一下你過往的交易,因為高拋低吸取得的收益和風險,或者是因為某一筆大的投資賺了,給你帶來一個時期的收穫,我覺得資料說明一切,你可以審視一下你所有的交易。

第二,對於套利的理解。我們一開始是做套利起家的,我們以前的套利業績做得很好,現在評估下來,其實不是我們的水準高,而是當時的市場機制給了我們這樣的交易機會,我記得2009年、2010年的時候,每個月可能有百分之十幾的收益率,那時候認為自己的水準高,不是市場給的。但是現在國內的市場日趨成熟,這種擺動型的機會越來越少,正常的情況下,目前來說有很多品種的交易,實際上你是在做價差的投機。你如果按照高拋低吸來做,實際上你的業績是會很慘澹的,這方面我是有資料的,按照這樣高拋低吸的方式做的肯定是會虧損的。

套利能不能做?我覺得可以做,但是套利機會不是天天有的,可能一年中等一些結構化的機會,我覺得這個抓住了,會給你帶來相對比較好的收益。尤其在期貨市場上經常會出現麵包和麵粉一樣的價格,只要你有耐心,你等到麵包和麵粉一樣價格的時候做進去,可能會給你帶來一定的收益,而且相對來說比較安全。麵包和麵粉的價格一樣的情況在2014年底就出現過,玉米和玉米澱粉的價差最低只差了20幾塊錢,現在看起來是一個你覺得可以重倉的機會。當然我覺得接下來期貨市場時不時也有這種機會,比如說豆粕和菜粕之間,豆粕的理論應用價值要遠高於菜粕,但是價格低估的時候,它們的價差只有300塊左右,這就是可能會給你重倉的機會。但是這種機會不可能天天有,你老是這種重倉肯定會死掉,你只要耐心地等這種機會,一年中肯定有一波,而且這種機會肯定會給你帶來很高的收益。

第三,投資需要沉澱和閱歷。我以前是在券商工作的,當時一出來就想做交易,我們領導說“你需要沉澱”。我說“什麼叫沉澱”?我自我感覺好像還不錯,過了十幾年之後,我覺得這句話是我們投資行業裡面最重要的話之一,你做投資一定是要有沉澱和閱歷的。過分的關注資金變動和短期的行為會使你的格局變得很小,而且影響你的綜合生活品質。對這一點我深有感觸,尤其我們做期貨的,自從有了夜盤以後,我記得以前快過年的時候各個機構都搞活動的,做期貨的到了晚上還要把手機掏出來看一下,關注一下帳戶,實際上這個生活品質是非常低的,而且很難做好。真正要能夠把它做好的,我覺得要關注大環境,我始終強調一點,你要順勢,要做出業績,需要在大環境配合的基礎上,夯實自己的策略組合,這樣才能做好。去年我們取得的業績,我們在中間占了多大的因素也不好說,關鍵是行情配合,這是非常大的一個因素,也就是說再優秀的將領也抵擋不過軍隊,這個道理是一樣的,你不要過多的強調基金經理或者投資總監在你這個業績中間想發揮扭轉乾坤的作用,這個我覺得是很危險的,一定要在大環境的基礎上配合。這是我這麼多年摸爬滾打以後的經驗,一定要大環境配合,古語叫“時勢造英雄”,英雄造得了時勢嗎?如果英雄想造時勢,你會死得很慘,肯定是時勢造英雄。

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因為投資市場沒有包賺的事情。我們證券市場現在一直信奉的價值投資大師,這個人的名字我就不說了,在行業內稱為泰斗級人物,你看看他的業績,他連指數都沒跑贏,但是名氣很大。期貨市場上,比方說我今天以冠軍的身份在這裡,我給你講某一個產品怎麼做,不出意外你肯定虧錢。所以我覺得我們千萬不要迷信一些權威機構或者說做得好的人的說法、想法,它不一定適合你,你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是比較重要的。同時,應該是一個正期望值的基礎上去堅持。

同時,應該是一個正期望值的基礎上去堅持。

最後一點,我們做投資,實際上是在修心修性的過程,非常難,但是又要不斷地做自我強化,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什麼樣的心態,你剛畢業的時候什麼都不怕,做到一定程度了以後,你有了積累,可能就會患得患失。拿資金來說,可能100萬是一個瓶頸,1000萬、1個億、10個億在不同的環境都會成為桎梏你發展的東西,我們以前也糾結過,因為這個東西沒解決好,你很難往前走。但是我說要不斷地做強化和自我暗示,我們現在的操作也是,在正常情況下的回撤波動,我們是無所謂的,當然你賺錢了高興,虧錢了肯定不高興的,但是怎麼理解投資行業正常的回撤,我覺得人一生下來是光著屁股下來的,走的時候不是光著屁股的,一般會穿一件壽衣,僅此而已。所以你在投資市場上,很多情況下你過分的在意金錢的得失,肯定也是做不好的。我業餘比較喜歡打籃球,我們比賽的時候老是看比分變動,最終往往是輸掉了,你做投資的時候,老是關注你的權益變化,你也一定是做不好的,因為你的心態完全是不一樣的。有一句話叫“無心插柳柳成蔭”,當然這句話不適合初創期的人,適合已經有一定積累的人,繼續往前行,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很多人發展到一定程度,在投資行業會出現瓶頸,你這個瓶頸如何突破?我覺得很多的“瓶頸”是自我設限,我覺得這種時候我們需要做一些強化或者暗示。阿Q精神是非常好的,不知道大家怎麼理解阿Q精神,投資行業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就需要有阿Q精神。所以這一點送給我們已經有一定基礎的專業機構或者投資人,當你繼續前行的時候,這句話一定會為你打開新的空間,而發揮很多的作用。

我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

我認為你一定要創造高於行業平均水準的業績,你才有存在的價值,否則你拿證券行業來說,我可以買指數基金,或者買相關的ETF,沒必要再購買私募,還要管理費,還有超額收益提成。國際上也是這樣的趨勢,如果一家私募沒有創造出長期穩定的超額價值,不管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肯定是會離你而去的。

從業這麼長時間以來,我的想法是,首先要建立一個好的交易系統,要建立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很多人都在糾結這個問題,這麼多年下來,我們始終是堅持了我們自己的交易系統,而且這麼多年,我們都沒有變過。所以我們是一個系統化的交易,而且是系統化的趨勢跟蹤交易,就是以較高的盈虧比取得高於市場的平均利潤的收益。在投資行業,這也是一直比較有爭議的事情,從交易的角度來講,你到底是做高拋低吸,還是做追漲殺跌,這個問題我覺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關於這個話題一直是做量化領域,包括人工智慧也在做的,無數的統計資料讓我們堅定地認為,到底是按趨勢的策略做還是按照振盪的趨勢做,我們堅定地認為是按照趨勢策略做的。當然有很多人可能持不同的意見。

我是文科出身的,非常關注歷史,我認為大家應該關注古今中外投資史上的發展方式。從一個機構也好,或者一個管理人也好,你的主要策略,以振盪策略來交易整個公司的體系策略,在全球範圍內是很少的。我們也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後來在物理學上找到了一定的印證答案。做趨勢追隨實際上是一個開放性的跟漲,如果說往上漲,它的空間不可預測,但是你如果跟進去,設好一個止損,然後跟著往上,它的空間是無限大的。但是你做震盪策略,如何盈利的要求,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講難度更大,你必須要精准定位到上下區間的幅度。這兩個比較一下,你想一下哪個容易?你要精准定位到上下區間的擺浮,和你要找到一個點隨著往上。大家都學過物理,知道哪個容易,這從底層邏輯的角度來講,趨勢追隨更容易實現。當然趨勢追隨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它在行情震盪的時候肯定要付出成本。所以就這個交易理念的東西,我做一下強調。

從統計資料的角度來講,為什麼中國的大部分股民、期民賺不到錢?我們覺得盈利是由兩個指標構成的,一個是勝率,一個是盈虧比。但是大量的人是在追求勝率的要素,但是你們仔細去看全球知名的大師級的投資,他的勝率是無法超過50%的,我們投資人正是因為想追求勝率,而沒有過分強調盈虧比,最後你的落點區間就落在50和60,你的盈虧比做不起來,所以最後必然是虧損。所以我覺得從投資理念的角度來講,要長期在這個行業生存下去,有些立足點還是要重視的。

接下來對我們參賽帳戶的主要策略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首先是CTA的趨勢追隨,剛才證大的薑總說他們2017年也要往商品期貨市場佈局,我剛才跟他的助手開玩笑說,我們私募行業現在處於一個圍城狀態。何謂“圍城”狀態?我們私募期貨領域的人非常想往證券領域涉足,但是證券領域的私募覺得2016年的行情還可以,股票市場表現一般,他也非常希望進入期貨市場進行配置。這是屬於一個圍城狀態。當然,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以後必然進入一個混業經營狀態。

我們的CTA追隨策略非常簡單,做交易的朋友可能清楚,有海歸交易法則,或者是我們期貨業比較有代表性的元盛資產,我們的策略跟他們沒有太大的區別,甚至可以說你們的策略可以給我們。我們覺得大資金配置的盈利的根本點,趨勢追隨的策略不是核心,人才是核心。我們的CTA策略為什麼在去年收益高於一些平均標準呢?另外有一塊是我們的亮點,因為我們按照自己的體系,對不同時期的熱點品種會加重配置,我在後面會講到我們具體的配置,很多人做CTA交易,很多是採取量化或者系統化的方式,多品種、多策略、多週期,很多情況下是做這一步,但我覺得這只是第一步,如果你要取得比較好的收益,應該對各個品種的權重有所側重,我們公司的亮點是對不同時期的品種熱點會進行著重佈局。

第二個是套利對沖策略,這個策略我不想多講,因為這個策略充其量是錦上添花的。因為套利的策略你想做過多的利潤貢獻是不太可能的,當然我們行業內也有很多做套利策略為主的公司,如果純粹的做商品套利,這個空間很小,前幾年期指沒有貼水的時候,α策略也是可以定義為一個套利策略的,當然這種策略你想對你的整體業績做出大的貢獻是很難的,充其量是一個平滑。

第三個是證期結合策略。我們公司去年做的主要是量化選股,結合期指和期權做對沖。當然,去年這種量化選股結合期指對沖,它的平均收益可能是在個位數。為什麼我們的收益還可以呢?因為我們是期貨背景出身的,我們對對沖這一塊做了一些擇時。2016年你做這一塊你會發現,如果你做標準的對沖,它在2016年不是你的一個工具,而是你的成本,當然這句話沒有說對沖不應該,只是說在2016年的表現,對沖是你的成本,不是你的工具,因為整體來說高度的貼水。但是對沖肯定要用,只不過我們在2016年這種背景下,基於高度貼水的情況下,我們對期指和期權做了擇時,在這方面我們做了策略的收益的增強。當然,2017年或者以後,我們仍舊會沿用這個策略,因為標準的對沖,我覺得應該是作為一個底層配置,在底層配置的基礎上如果要做增強,肯定是你要以一定的風險暴露來換取一定的收益。

我們堅定地認為盈虧是同源的,你不要想著低風險高收益。當然高風險低收益誰也不願意幹。低風險高收益從市場上來看,你的交易邏輯不是基於市場交易的,你有兩種邏輯可能會取得低風險高收益的回報。一種是基於追逐短期市場毛刺或者不吻合的漏洞交易、高頻交易,這種可能會取得一個夏普比例5%以上,收益風險比1:10以上。但是對一般技術門檻沒有太高尖端的投資,它的資金容量還是有限的,它的收益風險比還是比較高的。另外一類,你不是在靠交易賺錢的,你是在靠機制的漏洞賺錢的。舉個例子,2016年線下打新有20%以上的收益率,風險基本上沒有,這是不是你的交易技巧高呢?完全不是。另外還有一塊是2015年股災被充當了替罪羊的股票T+0,它的收益風險比基本上是5以上,這是一般的,好的會做到10。它為什麼會做到這種了?因為國內是T+1的機制,T+0的團隊通過借權或者是α的底層券可以獲得穩定的回報,這不是你的交易技巧,這是通過制度漏洞。正常的交易都是盈虧同源的交易,除非這種特例。所以我覺得你要取得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好的回報,那你一定是要冒一定的策略風險,這是我們的證期策略的底層構建。

最後一個是類固收策略。這個和套利策略相似,也沒必要多講,這個充其量是一個潤滑劑,你做得再差,年化可能4%到5%的收益,做得好一點就是6%到7%的收益,你根本不要指望它能夠雪中送炭,或者扭轉乾坤,甚至錦上添花都很難,它充其量是一個現金管理增強工具。

以上是我們的四大類策略。

第三部分介紹一下我們參加這個比賽的帳戶的具體情況,正好有資料可以調得出來。當時出於風險控制的原因,這個帳戶是在期貨上分配了一半的資金,股票上分配了一半的資金。

大家可以重點看一下,它可以統計出盈利和虧損的策略,我們的策略是沒有太多的保密性的,關鍵還是在於人。我這個PPT是對大家敞開的,你看這個資料就可以看出我們的策略,我們的總體是盈利,但是主要是因為盈虧比比較高,而且收益大的來源是焦炭、螺紋鋼和滬銅,虧損比較大的是塑膠、大豆和菜油。當然可能做期貨的人聽起來會親切一點,做股票的可能更陌生。

這個帳戶上顯示的是整個交易盈利的品種,我們把它調出來,這個帳戶上期貨總共賺了9000多萬,焦炭賺了2000多萬,占比達到了28%,這是我們2016年重點捕捉的熱門品種。為什麼會選取它呢?因為我們的量化系統是多重過濾系統,我們有另外一個場外的系統認為,可能黑色是2016年的亮點,矛盾最突出的是焦炭。所以說我們在倉位佈局上相對來說多一些。

銅是意外的驚喜,我們2016年沒有重點佈局銅,只是銅對我們的交易策略的適應性比較好,所以它也創造了9%的收益,但是螺紋鋼和焦炭是屬於我們佈局系統內的收益,所以它的貢獻額還比較大。

另外從這裡會看到很多品種,最低的是雞蛋,它貢獻了百分之一點幾的收益,所以它也在做貢獻。所以你可以看出我們這種交易策略,它不是一個純投機分子,會把很多盈利壓在一兩個品種上,而是進行了分攤,但是在分攤的基礎上它也有所權重。

這上面列的是虧損的品種,我們虧得最多的是塑膠這個品種,在帳面上大概虧了500萬,賺得最多的品種賺了接近2500萬,其實是1比5的比例,你的交易想盈利,一定不能出現大虧。像我們這個帳戶中間如果出現一個出現了2000多萬的品種,這個帳戶想做成正收益都是比較難的。你只有做正收益2000多萬,單個品種虧了500萬,正常情況下你想虧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這裡面就涉及到盈虧比和勝率的博弈。我們雖然是2016年的期貨私募冠軍,但是我們很多品種也是虧損的。你的盈利業績是通過什麼取得的?絕對不是通過你的勝率來取得的,如果說我的勝率達到99%,可能我的業績仍舊是虧損的。所以從資料的分析可以分析得出我們的交易邏輯實際上是在做盈虧比,你一定要有大的盈利,然後你的虧損一定要控制在相對比較低的規模。

這是一個帳戶平倉和持倉時間的散點圖,大家會發現,0軸以下的部分是虧損的,虧損的部分比較密集,但是持倉時間也比較短,這說明我們的虧損或者止損是在很短時間內就平掉的。但是它這裡面有少數幾筆單子跑得比較遠,而且是在正軸的上方,說明它的獲利是比較豐厚的,也就是說有幾筆交易的獲利非常豐厚。如果說你是一個趨勢交易者,你的業績一定是這樣的,否則你就不是一個趨勢交易者。你去分析很多福布斯排行的人物,他為什麼能夠成為福布斯排行的人物,實際上他就是做對了幾把大行情。換個角度來講,你是做百分之百勝率的,你是一個職業經理人,或者是一個工作人員,你不會有任何虧損,你百分之百的勝率,每個月都取得固定的回報,但是你沒法取得大的盈利,這個道理顯而易見。不僅是投資市場,你分析投資市場外取得大盈利的,他一定要取得大行情。不管是證券市場還是期貨市場,我們看到媒體評的證券市場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可以看到他們這些市場中的典範大佬人物,你去分析他的業績增長情況,一定是在關鍵時刻取得了大的行情的盈利才奠定了他的地位。我們本能上都是希望天天賺一點,最後累計利潤,這實際上是人類投資史上的騙局。

專業的機構或者是超強的人工智慧都無法實現,憑什麼在你手裡實現?當然不排除證券市場或者是期貨市場有一些交易天才實現了,但是你是不是天才?我肯定不是。不知道你是不是,你如果認為你是,我覺得不出意外,這是一個很不好的事情,當然你也可能是天才,但是從大概率的角度,從長期來看你要獲利,一定要有大的利潤回報。

最後一部分,分享我這麼多年在生存環境最惡劣的期貨市場的交易心得。

第一點,少在震盪策略中花費精力,因為要做震盪策略比較難,花費90%的精力去獲取10%的收益不大划算。其實我今天站在這裡跟你說這個話,前幾年我們肯定是花了大量的精力在震盪策略上的。因為震盪策略的收益比較大,我們總想平滑一下,包括我們周圍的很多機構都是花大量的精力做震盪策略,最後都放棄了。我們最後發現,震盪策略的波動擺幅是要靠天賦吃飯的,你作為一個資產管理機構,如果你要把你的業績寄希望於某一兩個基金經理的絕對天賦的發揮,我認為一定是很難持續的。因為人的天賦會造就你沖到頂點,但是也是因為你的天賦,會把你打到深淵。所以作為一個資產管理機構,肯定是不能寄希望你的業績依靠天賦的發揮,肯定要從邏輯的角度能夠成立。如果你還在做高拋低吸,我覺得你可以分析一下你自己過往的交易記錄,資料說明一切,我絕對不是一個趨勢交易的呐喊者。你分析一下你過往的交易,因為高拋低吸取得的收益和風險,或者是因為某一筆大的投資賺了,給你帶來一個時期的收穫,我覺得資料說明一切,你可以審視一下你所有的交易。

第二,對於套利的理解。我們一開始是做套利起家的,我們以前的套利業績做得很好,現在評估下來,其實不是我們的水準高,而是當時的市場機制給了我們這樣的交易機會,我記得2009年、2010年的時候,每個月可能有百分之十幾的收益率,那時候認為自己的水準高,不是市場給的。但是現在國內的市場日趨成熟,這種擺動型的機會越來越少,正常的情況下,目前來說有很多品種的交易,實際上你是在做價差的投機。你如果按照高拋低吸來做,實際上你的業績是會很慘澹的,這方面我是有資料的,按照這樣高拋低吸的方式做的肯定是會虧損的。

套利能不能做?我覺得可以做,但是套利機會不是天天有的,可能一年中等一些結構化的機會,我覺得這個抓住了,會給你帶來相對比較好的收益。尤其在期貨市場上經常會出現麵包和麵粉一樣的價格,只要你有耐心,你等到麵包和麵粉一樣價格的時候做進去,可能會給你帶來一定的收益,而且相對來說比較安全。麵包和麵粉的價格一樣的情況在2014年底就出現過,玉米和玉米澱粉的價差最低只差了20幾塊錢,現在看起來是一個你覺得可以重倉的機會。當然我覺得接下來期貨市場時不時也有這種機會,比如說豆粕和菜粕之間,豆粕的理論應用價值要遠高於菜粕,但是價格低估的時候,它們的價差只有300塊左右,這就是可能會給你重倉的機會。但是這種機會不可能天天有,你老是這種重倉肯定會死掉,你只要耐心地等這種機會,一年中肯定有一波,而且這種機會肯定會給你帶來很高的收益。

第三,投資需要沉澱和閱歷。我以前是在券商工作的,當時一出來就想做交易,我們領導說“你需要沉澱”。我說“什麼叫沉澱”?我自我感覺好像還不錯,過了十幾年之後,我覺得這句話是我們投資行業裡面最重要的話之一,你做投資一定是要有沉澱和閱歷的。過分的關注資金變動和短期的行為會使你的格局變得很小,而且影響你的綜合生活品質。對這一點我深有感觸,尤其我們做期貨的,自從有了夜盤以後,我記得以前快過年的時候各個機構都搞活動的,做期貨的到了晚上還要把手機掏出來看一下,關注一下帳戶,實際上這個生活品質是非常低的,而且很難做好。真正要能夠把它做好的,我覺得要關注大環境,我始終強調一點,你要順勢,要做出業績,需要在大環境配合的基礎上,夯實自己的策略組合,這樣才能做好。去年我們取得的業績,我們在中間占了多大的因素也不好說,關鍵是行情配合,這是非常大的一個因素,也就是說再優秀的將領也抵擋不過軍隊,這個道理是一樣的,你不要過多的強調基金經理或者投資總監在你這個業績中間想發揮扭轉乾坤的作用,這個我覺得是很危險的,一定要在大環境的基礎上配合。這是我這麼多年摸爬滾打以後的經驗,一定要大環境配合,古語叫“時勢造英雄”,英雄造得了時勢嗎?如果英雄想造時勢,你會死得很慘,肯定是時勢造英雄。

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因為投資市場沒有包賺的事情。我們證券市場現在一直信奉的價值投資大師,這個人的名字我就不說了,在行業內稱為泰斗級人物,你看看他的業績,他連指數都沒跑贏,但是名氣很大。期貨市場上,比方說我今天以冠軍的身份在這裡,我給你講某一個產品怎麼做,不出意外你肯定虧錢。所以我覺得我們千萬不要迷信一些權威機構或者說做得好的人的說法、想法,它不一定適合你,你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是比較重要的。同時,應該是一個正期望值的基礎上去堅持。

同時,應該是一個正期望值的基礎上去堅持。

最後一點,我們做投資,實際上是在修心修性的過程,非常難,但是又要不斷地做自我強化,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什麼樣的心態,你剛畢業的時候什麼都不怕,做到一定程度了以後,你有了積累,可能就會患得患失。拿資金來說,可能100萬是一個瓶頸,1000萬、1個億、10個億在不同的環境都會成為桎梏你發展的東西,我們以前也糾結過,因為這個東西沒解決好,你很難往前走。但是我說要不斷地做強化和自我暗示,我們現在的操作也是,在正常情況下的回撤波動,我們是無所謂的,當然你賺錢了高興,虧錢了肯定不高興的,但是怎麼理解投資行業正常的回撤,我覺得人一生下來是光著屁股下來的,走的時候不是光著屁股的,一般會穿一件壽衣,僅此而已。所以你在投資市場上,很多情況下你過分的在意金錢的得失,肯定也是做不好的。我業餘比較喜歡打籃球,我們比賽的時候老是看比分變動,最終往往是輸掉了,你做投資的時候,老是關注你的權益變化,你也一定是做不好的,因為你的心態完全是不一樣的。有一句話叫“無心插柳柳成蔭”,當然這句話不適合初創期的人,適合已經有一定積累的人,繼續往前行,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很多人發展到一定程度,在投資行業會出現瓶頸,你這個瓶頸如何突破?我覺得很多的“瓶頸”是自我設限,我覺得這種時候我們需要做一些強化或者暗示。阿Q精神是非常好的,不知道大家怎麼理解阿Q精神,投資行業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就需要有阿Q精神。所以這一點送給我們已經有一定基礎的專業機構或者投資人,當你繼續前行的時候,這句話一定會為你打開新的空間,而發揮很多的作用。

我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