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65歲大媽一天腹瀉20多次,用了外孫的糞便後竟然病好了!

大便也能治病

聽起來有些重口味

但這事兒是真的!!

最近,東莞康華醫院急危重症醫學中心就將7個月大嬰兒的糞便過濾後,通過胃管打進了一名嚴重腸道感染患者劉女士(化名)的體內,結果僅僅半天的時間,她的腹瀉就明顯好轉了!!

太神奇了!

一天腹瀉20多次

重症患者突發腸道感染

65歲的劉女士,目前仍在康華醫院康復科做後續康復治療,說到此次遭遇的疾病周折,還要追溯到4月初的一次衝動行為。

“劉女士是喝下了一瓶農藥'敵敵畏'被送到醫院的。

"桂見軍記得,事發當天是4月8日,患者因為情況危重,從鎮街醫院轉到康華醫院,“當時患者來院時已處於昏迷狀態,合併出現了肺炎以及腦幹梗死,四肢幾乎癱瘓。"

隨後,患者被送入醫院重症監護室進行緊急搶救。劉女士在治療12天后,肺炎好轉,情況穩定下來,被轉入到普通病房。

沒有料到的是,轉出重症病房的第二天,劉女士情況急轉直下,“高燒40度,

神志不清,並且出現了嚴重腹瀉,一天腹瀉次數高達20多次。"桂見軍說,“憑藉臨床經驗和症狀,我們考慮患者可能發生了難辨梭狀芽胞桿菌感染,這是院內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

桂見軍解釋,由於患者來院時合併肺炎,前期治療使用了大量抗生素治療,“但是抗生素殺滅了有害細菌的同時,也到達了患者腸道,將腸道內大量有益菌消滅,導致了腸道菌群失衡,此時,腸道內主要有害菌'難辨梭狀芽胞桿菌'開始快速生長,

最終導致患者出現腹瀉、高熱等症狀。"

將外孫糞便打到腸道

半天腹瀉已明顯好轉

對於這種院內腸道感染,常規治療方法是藥物抗生素治療,但是,醫院在給劉女士用藥2天后,症狀仍沒有明顯好轉。“這也是難辨梭狀芽胞桿菌感染後的治療難題,常規用藥起效非常慢,而且容易復發。"桂見軍說,患者本身的身體狀況就很差,再加上前期治療已經讓這個外來打工家庭難以承受了,

於是,醫院決定嘗試一項最新的治療技術——“糞便移植"。

桂見軍解釋,人體的糞便內實際上絕大部分都是有益菌,將糞便移植到患者的腸道內,有益菌碰到腸道內濕潤溫暖的環境,便能夠快速生長繁殖,最終幫患者腸道內建立起正常菌群,起到治療效果。

經過一翻篩選,醫生選擇了劉女士7個月大的外孫的糞便進行移植。“我們將嬰兒的糞便用生理鹽水進行過濾後,

提取了糞便液體,並通過患者自身外接的胃管,將糞水打進了患者胃裡,再慢慢流入腸道。"桂見軍說,糞便移植的效果非常明顯,“治療半天後,患者腹瀉明顯好轉,大便已經成形,12小時後患者已經退燒。"

隨後的兩天,醫生又接連進行了兩次糞便移植,患者的胃腸道症狀變完全好轉了。

目前,劉女士的腸道感染問題已經治癒,現已被轉入醫院康復科,進行後續的四肢康復治療。

資料圖

專家釋疑

糞便移植仍有局限,糞便供體要求較高

“其實,我們也沒有料到,糞便移植的效果能當下立現,這以前只在書本和研究資料裡見過。"桂見軍坦言,糞便移植在全世界範圍還屬於醫療新領域,近幾年在美國用的比較多,但是,在國內仍處於起步階段,“而劉女士這例移植在東莞也是首例,在廣東省內也比較少見。"

資料圖

既然糞便移植的效果能夠立竿見影,為何技術並未普及?桂見軍坦言,糞便移植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是風險方面的考慮。

專家介紹,人體糞便裡潛伏著各種各樣的病菌和病毒,如果盲目將一個人糞便移植給另外一個人,有可能將病菌傳染給患者。另外,在臨床上,患者對於接受糞便移植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礙。

因此,糞便移植對於供體的要求比較高。桂見軍說,通過會在患者親屬中尋找供體,同時,通常會選擇嬰幼兒的糞便來移植,“畢竟嬰幼兒感染疾病的概率相對比較低,糞便也相對更容易達標。"

專家表示,糞便移植在國內的應用只是起步階段,目前,該技術主要針對院內“難辨梭狀芽胞桿菌感染"治療較多,“因為這類腸道感染疾病發病率較高,容易反復,而且死亡率較高。"

此外,媒體報導顯示,國內有醫院還已將糞便移植技術,用到了腸道菌群失衡導致的難治性腸炎方面的治療。

糞便移植過程

供體選擇

要移植糞菌,那就需要原料來源——糞便。糞便供體要求比較高,要求健康人群,擁有良好生活習慣,要排除感染性疾病。因此,臨床通常多選擇嬰幼兒糞便。

糞水提取

醫生確定供體後,將糞便用生理鹽水稀釋,然後放到自動分離器上,過濾掉糞便中的殘渣,比如沒消化的菜梗、果蔬籽等,再經提取後封存。

糞水移植

移植的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可以通過腸鏡從肛門輸送到患者腸子裡;一種可以插鼻空腸管,從鼻腔進入空腸深處,灌送時會避開口腔和胃部,直接進入腸道。如果患者因基礎疾病已外接胃管,也可以通過胃管直接輸送。

糞便菌群移植,就好比移植盆栽,在糞菌移植上,需要把所有菌群連同它的土壤(無雜質的糞便)一起移植,這樣存活率就提高了。

南都記者 肖佩佩

編輯:朱慧

進行後續的四肢康復治療。

資料圖

專家釋疑

糞便移植仍有局限,糞便供體要求較高

“其實,我們也沒有料到,糞便移植的效果能當下立現,這以前只在書本和研究資料裡見過。"桂見軍坦言,糞便移植在全世界範圍還屬於醫療新領域,近幾年在美國用的比較多,但是,在國內仍處於起步階段,“而劉女士這例移植在東莞也是首例,在廣東省內也比較少見。"

資料圖

既然糞便移植的效果能夠立竿見影,為何技術並未普及?桂見軍坦言,糞便移植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是風險方面的考慮。

專家介紹,人體糞便裡潛伏著各種各樣的病菌和病毒,如果盲目將一個人糞便移植給另外一個人,有可能將病菌傳染給患者。另外,在臨床上,患者對於接受糞便移植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礙。

因此,糞便移植對於供體的要求比較高。桂見軍說,通過會在患者親屬中尋找供體,同時,通常會選擇嬰幼兒的糞便來移植,“畢竟嬰幼兒感染疾病的概率相對比較低,糞便也相對更容易達標。"

專家表示,糞便移植在國內的應用只是起步階段,目前,該技術主要針對院內“難辨梭狀芽胞桿菌感染"治療較多,“因為這類腸道感染疾病發病率較高,容易反復,而且死亡率較高。"

此外,媒體報導顯示,國內有醫院還已將糞便移植技術,用到了腸道菌群失衡導致的難治性腸炎方面的治療。

糞便移植過程

供體選擇

要移植糞菌,那就需要原料來源——糞便。糞便供體要求比較高,要求健康人群,擁有良好生活習慣,要排除感染性疾病。因此,臨床通常多選擇嬰幼兒糞便。

糞水提取

醫生確定供體後,將糞便用生理鹽水稀釋,然後放到自動分離器上,過濾掉糞便中的殘渣,比如沒消化的菜梗、果蔬籽等,再經提取後封存。

糞水移植

移植的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可以通過腸鏡從肛門輸送到患者腸子裡;一種可以插鼻空腸管,從鼻腔進入空腸深處,灌送時會避開口腔和胃部,直接進入腸道。如果患者因基礎疾病已外接胃管,也可以通過胃管直接輸送。

糞便菌群移植,就好比移植盆栽,在糞菌移植上,需要把所有菌群連同它的土壤(無雜質的糞便)一起移植,這樣存活率就提高了。

南都記者 肖佩佩

編輯: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