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太平天國裡有眾多的太平軍將領是武林高手,個個都精通拳術與器械

在太平天國的將領當中,有許多是當時的一代武術高手,他們大多數都精通武藝,英勇善戰。如東王楊秀清是高要縣的武生,天宮正丞相秦日剛也曾充任過鄉勇,是一個力舉百鈞之人。

據張德堅在《賊情匯纂》一書中稱:“其刀矛擊刺,賊中間有能者”。說明在太平軍當中,有許多武藝高強的人。

太平天國隊伍中不僅有許多武力過人、精通武藝的著名男將,他們個個身先士卒,攻城掠地,英勇善戰,武藝高強,如力能碎碑的翼王石達開、倒挽牛尾之力的蕭朝貴,也不乏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將,如洪宣嬌、李陳娘、蘇三娘、楊二姑等,從這些巾幗女將的武藝記載中,

我們從一個側面審視波瀾壯闊的太平天國中的武術,女輩們尚且如此英勇,男將更應自不待言。

一、力能碎碑的石達開

石達開是廣西貴縣人,“家富讀書,文武備足”。可謂文武兼備,對其武功野史及民間傳說多有傳頌。其中民間流傳著他練武碎碑的美談,據資料記載:“道光中,石達開遊衡陽,以拳術教授子弟數百人。其拳術,高曰弓箭裝,低曰懸獅裝,九面應敵。每決鬥,矗立敵前,駢五指,

蔽其眼,即反跳百步外,俟敵踵至,疾轉踢其腹臍下。如敵勁,則數轉環踢之,敵隨足飛起,跌出數丈外,甚至跌出數十丈外者,曰連環鴛鴦步。少林寺,武當山兩派所無也。教授于右寺中,前憧有豐碑,高二丈,厚三尺。一日將遠去,酒後,言”吾門以陳邦森為最能,應一一較藝。吾身緊貼碑,任汝擊三拳;吾還擊汝,亦各之“。”邦森拳石,石腹軟如綿,邦森拳如著碑,拳啟而腹平。石還擊邦森,邦森知不可敵,
側身避,碑裂為數段”。由此可見石達開武功之高深。

野史及民間的傳說,雖不可能全都相信,但我們可從一個側面,可以瞭解到石達開的武功之高深。另外,作為中國近代史上頗有影響的歷史人物,與他同時期的人物相比,對他均有很高的評價,

無論其武藝還是韜略,都為我們瞭解這位千古評說的末路英雄提供了更多獨特的視野。

曾國藩言石達開為“逆首狡悍為諸賊之冠”;左宗棠稱石達開為:“石逆狡悍著聞,素得群賊之心,其才智出諸賊之上”;李秀成也稱石達開:“獨服石王,言其謀略甚深”;英國人麥高文對石達開的評價是:“英雄狹義,勇敢無畏,正直耿介”。由此可見,敵我中外均對石達開有著所論一致的評價,足以表明石達開武勇謀略過人,

絕非只是野史與傳聞,必然有其歷史的真實一面存在。石達開一生富有傳奇的色彩,作戰時能衝鋒在前,勢如破竹,後在大渡河為了保全部下而捨身成仁,死時仍然梟桀堅強之氣,溢於顏面,毫無作搖尾乞憐之舉,正氣凜然,英雄本色不改。

二、拉斷硬弓的胡以晃

胡以晃是廣西平南縣人,少時家庭很富有,也好行俠義,曾獲取武秀才的功名。據廣西平南縣八崆胡琇瑛所藏的《胡氏族譜》裡記載,胡以晃在省考武舉科試的時候,曾因用力太過猛,竟將一把硬弓給拉斷了,致使其手臂扭傷而落榜,由此可見其勇力之非凡。之後胡以晃跟隨洪秀全、楊秀清加入了拜上帝會,開始在上帝坪進行積極操練並暗中打造武器。金田起義之前的“團營”,胡以晃還帶領一批瑤、壯、漢族的 貧苦群眾來到金田參加起義,因胡以晃出生於瑤族地區,並深得瑤族群眾的信任,故而其部下有不少將士是瑤族的青壯年,瑤族自幼好勇逞能,慣於跋涉,善於狩獵,常與山中的野獸進行搏鬥,攀山越嶺如履平地,其部下作戰也很勇猛。胡以晃自金田團營開始,散盡家財,戎馬生涯,雕鞍常與,不論是作為開路先鋒,還是出任輔助偏師,他都能盡忠職守,鞠躬盡瘁,後被封為豫王。

三、倒挽牛尾的蕭朝貴

蕭朝貴是廣西武宣縣人,壯族,身高力大,體型很魁梧,技藝又過人,清末李濱在《中興別記》曾對蕭朝貴作過這樣的描述:蕭朝貴貌惡性悍,且多力,耕牛把拴牛的繩索甩脫後逃逸河畔,蕭朝貴追握牛尾,牛從而倒行。由此可見蕭朝貴有倒挽牛尾之氣力,其勇力肯定過人,足以與三國猛將許褚力逆曳牛尾相媲美。陳微言在《武昌紀事》中對蕭朝貴的評價是:“(太平天國將領中)最著者為西王蕭朝貴,負膽力,兇悍異常,嘗單騎片時殺百數十人如行所無事”。參軍時就在蕭朝貴麾下作聖兵的陳玉成也稱讚他為“勇敢剛強,衝鋒第一!”金田起義後一路北上至長沙之戰,蕭朝貴一直都是充任開路先鋒,一路上過關斬將,統領雄師衝鋒破敵,屢挫強敵。文獻均記載他是一位元威武有力、富於謀略而又忠勇剛強之人,他是太平天國前期的五軍主將,堪稱為太平天國第一流的軍事將領。

四、學蔡李佛拳的馮雲山

馮雲山也是一位武術高手,在金田起義中,吹最響亮的口號就是:“男學馮雲山,女學楊雲嬌”。1846年,他為了學習武術,拜當時在桂平設館授徒的蔡李佛始祖陳享首徒武林高手龍子才為師,為了提高太平軍的實戰與技擊能力,他又請龍子才到廣西紫荊山區向會眾們傳授蔡李佛拳,由其擔任教練,為山區的農民和燒炭工傳授蔡李佛拳,龍子才應邀率領徒眾到達金田,把蔡李佛拳諸般武藝共四十九套拳術,悉數教給諸拜上帝教會眾,因有龍子才親自到來指點,拜上帝會眾的武藝水準大有提高。因此,許多蔡李佛拳傳人也加入到了太平天國的隊伍當中。此後,馮雲山在每一次的戰鬥中,他都身先士卒,勇猛頑強帶領將士衝鋒陷陣,成為了當時將領和士兵的楷模。

五、能征慣戰的巾幗英雄

在太平天國平等思想指導下,太平天國隊伍中的女兵訓練亦有很多武藝的內容,“八百女兵都赤腳,蠻袊紮袴走如風”,這便是太平天國女軍的寫照。女兵的裝束與男子雖有所不同,但皆上身著短衣袖,腳蹬草鞋,腰紮長刀。在太平天國女營中,也曾湧現出不少能征慣戰、威震敵膽的巾幗英雄將士。

太平天國懷王周春的妻子阿鳳,少年時便學得了多種武藝,尤其是善使一支飛鉈,人們習慣稱她為“飛鉈鳳”。在1841年廣州三元里抗英鬥爭時,她曾手舞飛鉈快如流星閃電,打得敵人頭破血流。因她又慣於舞雙刀,刀法是“雙飛蝴蝶”和“草上飛”,曾在當地廣為流傳。

廣西老一輩的拳師曾說:“在清乾隆年間,洪拳宗師洪熙官,曾經來到過花縣的炭步去傳授武藝,附近一帶多打洪拳。當時在村裡練習武藝的,刀槍劍棍,樣樣皆有,而練得最刻苦、最勤奮的,應該算是洪秀全的妹子———洪宣嬌”。洪宣嬌是洪秀全的妹妹,她武藝高強,常在戰鬥中“解衣縱馬,出入清軍,刀術妙速,一軍駭目”。在桂平江口牛排嶺的戰鬥中,洪宣嬌率領女軍用豬龍陣勇猛殺敵,取得了金田起義後首次大勝利,所以在廣西有一首廣為流傳的民謠:”婦女去跟洪宣嬌,會打火炮會耍刀;牛排嶺前大擺陣,殺的清兵跑斷腰”。

李陳娘常常是“空閒下來練刀槍”,打仗時更是手提一把鋼刀在陣中縱橫馳騁,往來衝突,驍勇異常。她在南京棲霞山戰鬥中立下了奇功。有人寫詩贊她:“女大帥,李陳娘,出兵棲霞動刀槍。大火燒紅半邊天,棲霞妖兵發了慌。死的死,傷的傷,殺的妖兵精打光,李陳娘當上了女大帥,帶領包頭眾兒郎”。就連當時上海有家外國報紙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世界上得未曾見之奇觀,即人類幻想亦未能形狀之偉大”。

太平天國女將蘇三娘更是勇悍異常,“俠聲遍八桂”。《橫縣誌》記載她:“腰橫秋水雁翎刀,手執丈二鐵三叉”。在每一次的戰鬥中,她總是敢於衝鋒陷陣在先,奮力殺敵,往往都是以少勝多,大敗敵軍。曾有人寫詩贊曰:“路人爭看蘇三娘,靈山兒女好身手。兩臂曾經百余戰,一槍不落千人後。兩百健兒聽驅遣,萬千狐鼠紛藏逃”。

在清代學者徐珂的《清類稗鈔》中的技勇類對楊二姑也有所記載。楊二姑是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的妹妹,每逢戰鬥,“輒以黃巾裹頭,大紅戰裙,與其夫並轡而出,衝鋒陷陣,人莫能敵。又能夠在馬上進行刺殺敵人,手中飛刀百發百中,中者莫不立倒。刀長七寸,鋒利無比。每次臨陣,胸前垂一革囊,囊中累累者,皆利刃也,自稱是飛刀神手。

此外,楊雲嬌,在金田時加入“拜上帝會”,後來是紫荊山的女會眾首領,她頗曉武藝,其拳術、刀術皆“妙速”,金田起義時,她領導的女兵已經成為一支訓練有素的女兵。清方曾驚歎說:“賊素有女軍……勇健過於男子,臨陣皆持械接仗,官軍或受其血刃”。

太平天國的巾幗英雄是太平天國運動中武術活動的一個側面反映,通過規模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湧現出來的巾幗英雄,表明在近代歷史的反封建、反帝侵略鬥爭中,其中也有巾幗英雄的一份功勞,我們不應忘記這些在反清鬥爭中表現出不俗的巾幗英雄,她們在民間廣為傳播,已化作為民間的歌謠,流傳為民間故事和傳說,依然流淌在人們的鮮活記憶中。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

1、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部將最著名的二位拳師:陳享和萬振坤

2、湘潭之戰:湘軍初興的第一奇捷,太平軍遭遇了第一場大規模的慘敗

3、畢節城之戰:太平軍76天三萬人攻不下三千人的一個易守難攻之城

4、百色城之戰:太平軍石鎮吉被清軍的“糖漿守城”戰法打得損兵折將

5、上饒之戰:太平軍敗給名門女,林則徐之女林普晴齧血作書求援解圍

胡以晃在省考武舉科試的時候,曾因用力太過猛,竟將一把硬弓給拉斷了,致使其手臂扭傷而落榜,由此可見其勇力之非凡。之後胡以晃跟隨洪秀全、楊秀清加入了拜上帝會,開始在上帝坪進行積極操練並暗中打造武器。金田起義之前的“團營”,胡以晃還帶領一批瑤、壯、漢族的 貧苦群眾來到金田參加起義,因胡以晃出生於瑤族地區,並深得瑤族群眾的信任,故而其部下有不少將士是瑤族的青壯年,瑤族自幼好勇逞能,慣於跋涉,善於狩獵,常與山中的野獸進行搏鬥,攀山越嶺如履平地,其部下作戰也很勇猛。胡以晃自金田團營開始,散盡家財,戎馬生涯,雕鞍常與,不論是作為開路先鋒,還是出任輔助偏師,他都能盡忠職守,鞠躬盡瘁,後被封為豫王。

三、倒挽牛尾的蕭朝貴

蕭朝貴是廣西武宣縣人,壯族,身高力大,體型很魁梧,技藝又過人,清末李濱在《中興別記》曾對蕭朝貴作過這樣的描述:蕭朝貴貌惡性悍,且多力,耕牛把拴牛的繩索甩脫後逃逸河畔,蕭朝貴追握牛尾,牛從而倒行。由此可見蕭朝貴有倒挽牛尾之氣力,其勇力肯定過人,足以與三國猛將許褚力逆曳牛尾相媲美。陳微言在《武昌紀事》中對蕭朝貴的評價是:“(太平天國將領中)最著者為西王蕭朝貴,負膽力,兇悍異常,嘗單騎片時殺百數十人如行所無事”。參軍時就在蕭朝貴麾下作聖兵的陳玉成也稱讚他為“勇敢剛強,衝鋒第一!”金田起義後一路北上至長沙之戰,蕭朝貴一直都是充任開路先鋒,一路上過關斬將,統領雄師衝鋒破敵,屢挫強敵。文獻均記載他是一位元威武有力、富於謀略而又忠勇剛強之人,他是太平天國前期的五軍主將,堪稱為太平天國第一流的軍事將領。

四、學蔡李佛拳的馮雲山

馮雲山也是一位武術高手,在金田起義中,吹最響亮的口號就是:“男學馮雲山,女學楊雲嬌”。1846年,他為了學習武術,拜當時在桂平設館授徒的蔡李佛始祖陳享首徒武林高手龍子才為師,為了提高太平軍的實戰與技擊能力,他又請龍子才到廣西紫荊山區向會眾們傳授蔡李佛拳,由其擔任教練,為山區的農民和燒炭工傳授蔡李佛拳,龍子才應邀率領徒眾到達金田,把蔡李佛拳諸般武藝共四十九套拳術,悉數教給諸拜上帝教會眾,因有龍子才親自到來指點,拜上帝會眾的武藝水準大有提高。因此,許多蔡李佛拳傳人也加入到了太平天國的隊伍當中。此後,馮雲山在每一次的戰鬥中,他都身先士卒,勇猛頑強帶領將士衝鋒陷陣,成為了當時將領和士兵的楷模。

五、能征慣戰的巾幗英雄

在太平天國平等思想指導下,太平天國隊伍中的女兵訓練亦有很多武藝的內容,“八百女兵都赤腳,蠻袊紮袴走如風”,這便是太平天國女軍的寫照。女兵的裝束與男子雖有所不同,但皆上身著短衣袖,腳蹬草鞋,腰紮長刀。在太平天國女營中,也曾湧現出不少能征慣戰、威震敵膽的巾幗英雄將士。

太平天國懷王周春的妻子阿鳳,少年時便學得了多種武藝,尤其是善使一支飛鉈,人們習慣稱她為“飛鉈鳳”。在1841年廣州三元里抗英鬥爭時,她曾手舞飛鉈快如流星閃電,打得敵人頭破血流。因她又慣於舞雙刀,刀法是“雙飛蝴蝶”和“草上飛”,曾在當地廣為流傳。

廣西老一輩的拳師曾說:“在清乾隆年間,洪拳宗師洪熙官,曾經來到過花縣的炭步去傳授武藝,附近一帶多打洪拳。當時在村裡練習武藝的,刀槍劍棍,樣樣皆有,而練得最刻苦、最勤奮的,應該算是洪秀全的妹子———洪宣嬌”。洪宣嬌是洪秀全的妹妹,她武藝高強,常在戰鬥中“解衣縱馬,出入清軍,刀術妙速,一軍駭目”。在桂平江口牛排嶺的戰鬥中,洪宣嬌率領女軍用豬龍陣勇猛殺敵,取得了金田起義後首次大勝利,所以在廣西有一首廣為流傳的民謠:”婦女去跟洪宣嬌,會打火炮會耍刀;牛排嶺前大擺陣,殺的清兵跑斷腰”。

李陳娘常常是“空閒下來練刀槍”,打仗時更是手提一把鋼刀在陣中縱橫馳騁,往來衝突,驍勇異常。她在南京棲霞山戰鬥中立下了奇功。有人寫詩贊她:“女大帥,李陳娘,出兵棲霞動刀槍。大火燒紅半邊天,棲霞妖兵發了慌。死的死,傷的傷,殺的妖兵精打光,李陳娘當上了女大帥,帶領包頭眾兒郎”。就連當時上海有家外國報紙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世界上得未曾見之奇觀,即人類幻想亦未能形狀之偉大”。

太平天國女將蘇三娘更是勇悍異常,“俠聲遍八桂”。《橫縣誌》記載她:“腰橫秋水雁翎刀,手執丈二鐵三叉”。在每一次的戰鬥中,她總是敢於衝鋒陷陣在先,奮力殺敵,往往都是以少勝多,大敗敵軍。曾有人寫詩贊曰:“路人爭看蘇三娘,靈山兒女好身手。兩臂曾經百余戰,一槍不落千人後。兩百健兒聽驅遣,萬千狐鼠紛藏逃”。

在清代學者徐珂的《清類稗鈔》中的技勇類對楊二姑也有所記載。楊二姑是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的妹妹,每逢戰鬥,“輒以黃巾裹頭,大紅戰裙,與其夫並轡而出,衝鋒陷陣,人莫能敵。又能夠在馬上進行刺殺敵人,手中飛刀百發百中,中者莫不立倒。刀長七寸,鋒利無比。每次臨陣,胸前垂一革囊,囊中累累者,皆利刃也,自稱是飛刀神手。

此外,楊雲嬌,在金田時加入“拜上帝會”,後來是紫荊山的女會眾首領,她頗曉武藝,其拳術、刀術皆“妙速”,金田起義時,她領導的女兵已經成為一支訓練有素的女兵。清方曾驚歎說:“賊素有女軍……勇健過於男子,臨陣皆持械接仗,官軍或受其血刃”。

太平天國的巾幗英雄是太平天國運動中武術活動的一個側面反映,通過規模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湧現出來的巾幗英雄,表明在近代歷史的反封建、反帝侵略鬥爭中,其中也有巾幗英雄的一份功勞,我們不應忘記這些在反清鬥爭中表現出不俗的巾幗英雄,她們在民間廣為傳播,已化作為民間的歌謠,流傳為民間故事和傳說,依然流淌在人們的鮮活記憶中。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

1、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部將最著名的二位拳師:陳享和萬振坤

2、湘潭之戰:湘軍初興的第一奇捷,太平軍遭遇了第一場大規模的慘敗

3、畢節城之戰:太平軍76天三萬人攻不下三千人的一個易守難攻之城

4、百色城之戰:太平軍石鎮吉被清軍的“糖漿守城”戰法打得損兵折將

5、上饒之戰:太平軍敗給名門女,林則徐之女林普晴齧血作書求援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