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擁有世界最多淡水的貝加爾湖在歷史上是否曾是中國的領土?

貝加爾湖,說到這個名字,相信熟悉歷史的會深有感觸。

這枚地球的明珠,湖畔森林鬱鬱蔥,繁花綻放,湖水清澈,是世界有名的旅遊景點。

同時貝加爾湖也是世界上最深也是淡水存儲量最大的湖泊。

貝加爾湖水體總容積23.6萬億立方米,最深處達1637米,存儲這地球五分之一的淡水資源。對於缺水的中國,可想而知其戰略意義有多麼重大。

貝加爾湖

很多國人會問,在歷史上,貝加爾湖是否曾是中國的領土?這只能怪我們老祖宗在歷史中太過輝煌,

我們的疆域曾經的確廣闊無比。

讓我們縱觀中國歷史,尋求下貝加爾歸屬問題的答案。

歷史考證,距今7000年前,貝加爾湖畔就有人居住,他們是肅慎族系先民。肅慎,是女真和滿族的祖先。但這時,我們不能厚著臉皮學韓國,認為有中國的民族居住過,就是中國領土。

西漢之時匈奴崛起,貝加爾湖屬於匈奴的控制範圍之內。

蘇武北海牧羊

漢代貝加爾湖被稱為“北海”,關於北海,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流傳千古的佳話——蘇武北海牧羊!

蘇武牧羊說的是這樣一段歷史典故:漢武帝擊敗匈奴後,派蘇武出使匈奴,被單於扣留,並流放到“北海”去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在北海邊艱難熬過19年,拒絕了匈奴的多次高官利誘,

最終年過花甲才回到漢都長安。

西漢疆域圖

從這段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連匈奴都認為貝加爾湖偏遠苦寒,人煙稀少,因此才作為蘇武的流放之地。漢朝這個中央王朝自然對北海更不感興趣了。

在東漢、三國和西晉時期,因為匈奴已經被漢朝打殘、西遷的緣故,

這時候強大起來的鮮卑政權控制控制了貝加爾湖,名字也叫“北海”;然後到了南北朝時期,“貝加爾湖”先被柔然控制,後又被突厥控制,當時稱稱為“于巳尼大水”;到了隋朝時期,“貝加爾湖”被東突厥控制,複改稱“北海”。

這時候中國領土大多小得可憐,中央王朝只能算割據政權,能過黃河都已經很了不起了,別指望漠北的貝加爾湖了。

直到到了中國歷史上又一次盛世——唐朝,這時“貝加爾湖”終於成為大唐帝國版圖的一部分。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時期東至朝鮮半島,西達中亞鹹海。南到越南順化一帶,北包貝加爾湖,可以說是疆域龐大無比。貝加爾湖此時被稱為“小海”。

大唐疆域

到了唐末,盛唐不復,各地割據,國力衰落,“貝加爾湖”複歸突厥,後又歸回鶻所轄;宋朝,“貝加爾湖”被蒙古八剌忽部控制。自然也不在中國領土範圍內。

等到了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隨著鐵木真、忽必烈等滿世界的開疆拓土,中國的版圖一度達到歷史最廣之時。此時的貝加爾自然在大元帝國版圖之內,屬“嶺北行省”管轄。

元朝疆域圖

但可能是因為民族問題,這一大片疆域直到現在很多國人不大願意接受,還處在爭議之中。但畢竟也算中國的。

到了明朝,蒙古被打回原形,此時蒙古部族勢力範圍已經大幅縮小,又為了躲避16世紀後期的嚴寒,哈爾部遷徙到遼東塞外,科爾沁部遷徙到嫩江大拐彎處,只有外喀爾喀部選擇了向西北遷徙,但貝加爾湖已經不在其管控範圍內了。

正好此時的俄國人卻不怕嚴寒,積極向東擴張,他們在貝加爾湖邊上建立了據點亞庫次克。這就為談判取得了重要籌碼。

到了清朝,俄國東進中與清朝發生軍事衝突,雅克薩之戰後,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屬於布裡亞特蒙古的貝加爾湖以東地區被康熙劃歸俄羅斯帝國。

到了雍正時期,為劃分清俄中段邊界,中俄簽訂《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這兩個條約的簽訂,標誌著貝加爾湖法理上分離出去,徹底無望回歸中國。

因此由此觀之,貝加爾湖確實曾在中國歷史上的唐代、元代屬於中國領土。

雖然貝加爾湖曾經屬於中國,但在當時的中央王朝對這片極為偏遠的疆土控制並未有多牢固,可以說是游離於統治之外,再加上這片區域對中原王朝來說為苦寒荒涼之地,統治者也不會站在如今的角度看待中華的未來,放棄貝加爾湖是必然結果。

話又說回來,曾屬於中國又如何?中國丟失的領土還少嗎?一切還是以國家國力說話,國力落後,再多的疆土也會被瓜分殆盡。唯有以史為鑒,振興未來,才是出路!

大唐疆域

到了唐末,盛唐不復,各地割據,國力衰落,“貝加爾湖”複歸突厥,後又歸回鶻所轄;宋朝,“貝加爾湖”被蒙古八剌忽部控制。自然也不在中國領土範圍內。

等到了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隨著鐵木真、忽必烈等滿世界的開疆拓土,中國的版圖一度達到歷史最廣之時。此時的貝加爾自然在大元帝國版圖之內,屬“嶺北行省”管轄。

元朝疆域圖

但可能是因為民族問題,這一大片疆域直到現在很多國人不大願意接受,還處在爭議之中。但畢竟也算中國的。

到了明朝,蒙古被打回原形,此時蒙古部族勢力範圍已經大幅縮小,又為了躲避16世紀後期的嚴寒,哈爾部遷徙到遼東塞外,科爾沁部遷徙到嫩江大拐彎處,只有外喀爾喀部選擇了向西北遷徙,但貝加爾湖已經不在其管控範圍內了。

正好此時的俄國人卻不怕嚴寒,積極向東擴張,他們在貝加爾湖邊上建立了據點亞庫次克。這就為談判取得了重要籌碼。

到了清朝,俄國東進中與清朝發生軍事衝突,雅克薩之戰後,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屬於布裡亞特蒙古的貝加爾湖以東地區被康熙劃歸俄羅斯帝國。

到了雍正時期,為劃分清俄中段邊界,中俄簽訂《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這兩個條約的簽訂,標誌著貝加爾湖法理上分離出去,徹底無望回歸中國。

因此由此觀之,貝加爾湖確實曾在中國歷史上的唐代、元代屬於中國領土。

雖然貝加爾湖曾經屬於中國,但在當時的中央王朝對這片極為偏遠的疆土控制並未有多牢固,可以說是游離於統治之外,再加上這片區域對中原王朝來說為苦寒荒涼之地,統治者也不會站在如今的角度看待中華的未來,放棄貝加爾湖是必然結果。

話又說回來,曾屬於中國又如何?中國丟失的領土還少嗎?一切還是以國家國力說話,國力落後,再多的疆土也會被瓜分殆盡。唯有以史為鑒,振興未來,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