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園林企業資質取消,園林行業迎來新機遇

2017年4月14日,住建部官網正式發佈通知,取消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同月28日,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出《關於調整國家園林城市系列標準有關考核指標的通知》,提出“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機構”不再作為《國家園林城市系列標準》考核指標。

3年來沸沸揚揚的園林綠化資質取消與否話題,終於塵埃落定。

一波三折的園林綠化資質取消之路

早在2015年,就有傳聞取消該資質;隨後,主管部門2016年1月1日起停止接受申請檔(1月1日之前提交的繼續辦理),

這是實質性動作;2016年2月住建部官網轉發四川省取消園林資質審批消息,讓人們看到了官網的某些用意;2016年6月住建部又發文對《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標準》進行了修改,業界開始有些暈,到底是取消不取消呀!

直到2017年3月21日,國務院發佈第676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對39部行政法規予以或廢止。其中,《城市綠化條例》刪去第十六條,

“城市綠化 工程的施工,應當委託持有相應資格證書的單位承擔。

綠化工程竣工後,應當經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該工程的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不再要求有園林綠化資質?很多媒體將此解讀為園林綠化資質將被取消。

果然,2017年3月29日,江蘇發佈《江蘇省招標辦關於在招投標活動中停止使用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的緊急通知》:

1、自國務院令第676號發佈之日起,招標人對擬發包的園林綠化工程,不得設置投標人具有園林綠化承包資質的資格條件。施工企業持有園林綠化經營範圍的有效的企業營業執照即可參加投標。

2、為保證工程品質,已取消資質的園林綠化工程投標發包時,資格條件中除工程主要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誠信行為等外,可以設置與園林綠化工程相適應的企業類似業績要求。

類似業績通過面積、造價等量化指標體現的,一般可設置不超過招標工程相應指標的70%。

3、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取消後,各地招投標企業誠信庫中取消園林綠化企業資質及有效期的限制。

隨即,2017年3月30日,就有江蘇企業根據檔精神,對剛剛發佈的招標公告發佈補充公告,稱資質方面只需要持含有園林綠化經營範圍的有效的企業營業執照即可。

再後來,2017年3月31日,劇情出現反轉,

江蘇在網站上刪除了《江蘇省招標辦關於在招投標活動中停止使用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的緊急通知》,前述泰州招標企業又發2號補充公告把前一天的補充公告給否了,一切又恢復了常態。

最後,到了2017年4月14日,主管部門住建部正式發佈,取消城市園林綠化資質。

建築業資質“做減法”是大勢所趨

本屆政府牽動改革的“牛鼻子”就是深入推進“放管服”(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在建築業市場管理的表現之一就是,對企業資質做“減法”。

2014年,政府對建築業企業資質標準進行了大手術,專業承包資質類別由60個減少為36個,其中19個專業承包資質直接取消;

2015年又取消了建築智能化、消防設施、建築裝飾裝修、建築幕牆4個設計施工一體化資質;

2015年10月9日,住建部發佈《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建市[2015]154號),將《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和資質標準實施意見》(建市[2015]20號)規定的資質換證調整為簡單換證,資質許可機關取消對企業“資產、主要人員、技術裝備”指標的考核;

取消《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建市[2007]72號)中關於國家級工法、專利、國家級科技進步獎項、工程建設國家或行業標準等考核指標要求,對於申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企業,不再考核上述指標。

園林綠化市場迎來利好

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或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等資質不再作為承包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業務的條件,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政策將為園林綠化市場帶來利好。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建設的發展和園林工程生態化需求的增加,園林綠化行業市場空間廣闊。此外,隨著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提出,其評價指標體系對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出了要求,這將進一步拓展這一市場空間。

作為“永遠的朝陽產業”,園林綠化行業綠色環保和生態的概念已經獲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園林綠化行業已經進入加速發展時期。目前我國城市園林綠化企業一級資質的企業也主要集中在浙江、廣東、江蘇、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

但業內人士表示,企業資質問題始終影響到行業的競爭格局,難以實現企業公平競爭。由此,國家層面的簡政放權,啟動企業這一市場主體的活力就格外重要。

根據《通知》,各地要按照國務院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要求,創新城市園林綠化市場管理方式,探索建立健全園林綠化企業信用評價、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等信用管理制度,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此外,隨著流域治理、海綿城市對景觀環境的需求集中釋放,傳統的園林企業的內涵也有了變化,轉型環保已經成為一部分園林企業的選擇。業內人士表示,在規劃的頂層設計、技術和項目帶來的環境整體價值提升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

“這也造成單純的園林綠化資質在行業內的作用受到質疑,同時也未必能讓企業因手捧資質而一勞永逸,由此,消除行業的行政限制,發揮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反而能讓市場找到真正的服務提供者。”業內人士說。

十九大馬上要召開,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是大勢所趨,下一步,住建部對企業資質還將實施哪些大手術,人們充滿期待!

建築業資質“做減法”是大勢所趨

本屆政府牽動改革的“牛鼻子”就是深入推進“放管服”(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在建築業市場管理的表現之一就是,對企業資質做“減法”。

2014年,政府對建築業企業資質標準進行了大手術,專業承包資質類別由60個減少為36個,其中19個專業承包資質直接取消;

2015年又取消了建築智能化、消防設施、建築裝飾裝修、建築幕牆4個設計施工一體化資質;

2015年10月9日,住建部發佈《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建市[2015]154號),將《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和資質標準實施意見》(建市[2015]20號)規定的資質換證調整為簡單換證,資質許可機關取消對企業“資產、主要人員、技術裝備”指標的考核;

取消《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建市[2007]72號)中關於國家級工法、專利、國家級科技進步獎項、工程建設國家或行業標準等考核指標要求,對於申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企業,不再考核上述指標。

園林綠化市場迎來利好

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或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等資質不再作為承包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業務的條件,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政策將為園林綠化市場帶來利好。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建設的發展和園林工程生態化需求的增加,園林綠化行業市場空間廣闊。此外,隨著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提出,其評價指標體系對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出了要求,這將進一步拓展這一市場空間。

作為“永遠的朝陽產業”,園林綠化行業綠色環保和生態的概念已經獲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園林綠化行業已經進入加速發展時期。目前我國城市園林綠化企業一級資質的企業也主要集中在浙江、廣東、江蘇、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

但業內人士表示,企業資質問題始終影響到行業的競爭格局,難以實現企業公平競爭。由此,國家層面的簡政放權,啟動企業這一市場主體的活力就格外重要。

根據《通知》,各地要按照國務院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要求,創新城市園林綠化市場管理方式,探索建立健全園林綠化企業信用評價、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等信用管理制度,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此外,隨著流域治理、海綿城市對景觀環境的需求集中釋放,傳統的園林企業的內涵也有了變化,轉型環保已經成為一部分園林企業的選擇。業內人士表示,在規劃的頂層設計、技術和項目帶來的環境整體價值提升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

“這也造成單純的園林綠化資質在行業內的作用受到質疑,同時也未必能讓企業因手捧資質而一勞永逸,由此,消除行業的行政限制,發揮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反而能讓市場找到真正的服務提供者。”業內人士說。

十九大馬上要召開,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是大勢所趨,下一步,住建部對企業資質還將實施哪些大手術,人們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