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運動後來瓶運動飲料?喝錯你就白練了!5分鐘教會你咋挑選

市場上的運動飲料種類繁多,健身時該不該喝運動飲料,怎麼選購?看完這篇估計全明白了!

運動飲料有啥硬指標?

運動飲料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補充電解質,防止出現人體脫水等情況。國家標準規定,運動飲料鈉含量範圍為50~1200毫克/升,而鉀含量應在50~250毫克/升之間。

運動飲料並非人人適合。不經常運動的普通人長期大量飲用,鉀、鈉等電解質會加重心臟、腎病等臟器的負擔;其中含有糖分,糧尿病人也不適合;老年人和孩子也最好不要飲用。

運動時喝普通飲料行嗎?

答案是:不行!原因有三↓劃重點啦!

NO.1能補充電解質。運動飲料除了補水,更是補充電解質。最常見的電解質是鈉、鉀,這在普通飲料中不一定有。如果不及時補充電解質,會影響神經與肌肉的正常功能,出現抽筋、神志模糊等,甚至造成電解質紊亂、水鹽代謝紊亂,讓身體嚴重脫水。

NO.2 糖不一樣。普通飲料中大都是白砂糖、葡萄糖、果糖等非常容易被吸收的糖,

喝後血糖會迅速升高,不利於血糖穩定。

健康時報 周小淞/攝

而運動飲料除了有白砂糖、葡萄糖等精製糖之外,還有低聚糖,這類水溶性膳食纖維(如低聚果糖、低聚異麥芽糖、大豆低聚糖)能延緩糖的吸收,幫助維持血糖穩定。

NO.3 更快被吸收。按照國家標準,

運動飲料的含糖量在3~8%,低於或等於血液的晶體滲透壓,意味著運動飲料中的營養成分更易於人體吸收。

運動飲料的含糖量並不高,遠低於果汁飲料、可樂、茶飲料等,除非每次喝過量,否則不會能量過剩。

運動超過1小時就需要

對於健身愛好者、專業運動員、戶外運動者等,運動飲料便如雪中送炭。只要運動時間超過1小時,或高溫、高濕、高海拔等特殊環境下運動超過30分鐘,

就要補充運動飲料。

但是不要運動後才“咕咚咕咚”地停不下來,在運動前、中、後,都要喝一點。一般情況下,每20分鐘就要飲用100毫升,不要大口暴飲,而要小口多次地喝,也不要喝冰鎮飲料,能避免腹脹、腹痛等不適。

運動飲料購買指南(敲黑板!這裡很重要)

大部分超市沒有運動飲料專櫃,有些產品甚至沒有標明“運動飲料”字樣,教你正確選擇運動飲料!喝錯了就白練了!

※看含糖量

看營養成分表中,含糖量在3~8 g/100ml內,這是運動飲料最基本要求,太高或太低都不符合標準要求。

※看電解質

運動飲料含有一定的鈉、鉀電解質。國標規定,鈉的含量範圍為50~1200 mg/L、鉀的含量為50~250 mg/L。

※不要有碳酸

雖然國家標準沒有規定運動飲料禁止添加哪些成分,但從運動營養來看,運動前後不建議喝有碳酸成分的飲料。

飲料中的汽兒除了引起腹脹外,還會減緩碳水化合物吸收、影響呼吸道功能,造成打嗝等呼吸肌痙攣症狀。此外,碳酸飲料會促使骨鈣的流失,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等,不建議選擇。

※看維生素

如果一款運動飲料同時具備以上三個條件,已是合格的運動飲料了。但由於運動時,一些水溶性維生素也會隨體液丟失,所以如果配料表中還有維生素C、維生素B族,那就是一款優秀的運動飲料啦。

相關閱讀:飲料“抗疲勞”成分要慎選

運動之後疲憊不堪,特別希望快速恢復體力。一些飲料就抓住這點,主打“抗疲勞”作用,主要是添加了咖啡因、牛磺酸、肌醇、中藥提取物等。

其實,這更多的是商家的噱頭。從理論上說,這些成分或許有一定的抗疲勞作用,不過至於添加量是否足以實現抗疲勞的功效,目前沒有相關可靠的資料支援。況且,要緩解身體、肌肉的疲勞,急需補充的是水分、糖和電解質。因此不要刻意追求這些抗疲勞成分。

(內容綜合自健康時報:2013-05-16《許多運動飲料名不副實》、微公號:園味下午茶《為啥紅牛脈動不是運動飲料,真正的運動飲料長什麼樣?》)

編輯:王小磊

造成打嗝等呼吸肌痙攣症狀。此外,碳酸飲料會促使骨鈣的流失,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等,不建議選擇。

※看維生素

如果一款運動飲料同時具備以上三個條件,已是合格的運動飲料了。但由於運動時,一些水溶性維生素也會隨體液丟失,所以如果配料表中還有維生素C、維生素B族,那就是一款優秀的運動飲料啦。

相關閱讀:飲料“抗疲勞”成分要慎選

運動之後疲憊不堪,特別希望快速恢復體力。一些飲料就抓住這點,主打“抗疲勞”作用,主要是添加了咖啡因、牛磺酸、肌醇、中藥提取物等。

其實,這更多的是商家的噱頭。從理論上說,這些成分或許有一定的抗疲勞作用,不過至於添加量是否足以實現抗疲勞的功效,目前沒有相關可靠的資料支援。況且,要緩解身體、肌肉的疲勞,急需補充的是水分、糖和電解質。因此不要刻意追求這些抗疲勞成分。

(內容綜合自健康時報:2013-05-16《許多運動飲料名不副實》、微公號:園味下午茶《為啥紅牛脈動不是運動飲料,真正的運動飲料長什麼樣?》)

編輯:王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