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排行榜,零差評,震驚党和野生專家,年輕人一看就不信了【好奇心日報】

現如今,要取得年輕人的信任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經歷“闢謠風”、“情懷潮”、“跑分會”、“雞湯/反雞湯/毒雞湯/反毒雞湯”,以及“正/負能量”的輪番洗禮,年輕人在充滿套路的當代商業社會裡,許多互聯網資訊早已習慣性地拒絕相信。

好奇心研究所此前做的一項關於“如今看到互聯網上的哪些東西,你的第一反應就是不信?”的調查,共收到 8261 個回應,我們發現,讀者們熟練掌握的互聯網打假常識大致有這些:

那些亂來的排行榜

看了各種版本的十大名校後,仍然對全國第三到底是哪七所大學一頭霧水。

我所的一項調查

它們要不就是選取標準清奇,毫無參考價值,要不就是為博人眼球強行湊單,“起初還會讓人想點開看看,久了就賴得再去注意什麼排行榜了。”

就,只是表面好看的話,
很容易穿幫的啊

拙劣的 PS 和水軍或者過於精湛的完美都會顯得十分可疑,比如:

淘寶上用著專櫃的圖片,印著假一賠十的浮水印,好評 999+,價格連專櫃的一半都不到。買家秀裡甚至還有堪比攝影棚出品的開箱照;
大眾點評上的餐廳評分非常高,評價卻沒幾條;豆瓣/亞馬遜/當當頁面上市還不到一周的書已佈滿了整齊劃一的五星好評;
App store 裡應用沒有差評,好評寫的都差不多都是些官話什麼畫面精緻動作好看之類的;
餓了麼/美團外賣上的店家照片和菜品照片,
和泡面裡的“僅供參考”一個路數。那些震驚部生產的標題,實在是煩死人了

震驚!密!馬上刪!你不得不知的!對!是時候讓你知道了!讓我為你再多加一個感嘆號!

由於過多地被套路化標題叮咬,讀者早已產生“看一眼就知道不值得點開”的抗體,那些男默女淚深度好文致賤人,與其說不信,根本連取笑的心思都消磨殆盡了。

所謂捷徑

十分鐘學會花樣滑冰前滾翻、5 個動作塑造你的水蛇小蠻 4A 腰、7 天讓你過四級六級專業八級九九加滿級外帶紫屬性、吃這些月瘦十斤!你還在健身房白白鍛煉嗎?快吃這個。

為了抓住人類急功近利的求快心理,

各大自媒體拋出了不計其數的數位來限定時間,給讀者一種“只要你花這些時間,就能得到知識財富健康和人生”。

然而這些希望踩著他人腳印,企圖能走上兩點之間那條最短直線的年輕人,迫切地想要提升自己又屢屢屈服於自己脆弱的意志,似乎一直都在為“以後真正的人生”而準備,一直都在過著一種還沒正式開始的生活,而究竟“正式的人生”什麼時候能開始,他們也搞不太清楚。這些捷徑,下雖然下了,學也是不學的。

信不信專家這事兒,得分領域

在中國互聯網上,“專家”已經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個貶義詞。老一輩經常推送分享的“專家稱”式養生文為此做了極大貢獻。然而涉及到究竟哪些專家最不得人心,不同領域的信任度並不一樣。

英國的調查機構 yougov 的一項關於英國人對各類專家的信任度調查顯示,醫療領域的專家贏得了最大的信任,護士和醫生的可信度都達到 80% 以上;人們對天氣預報員以及體育解說評論員是將信將疑(51%,45%);而信任公務員、經濟學家和當地議員的人僅在四分之一左右;基本不信的是政治家,79% 的人覺得他們都是胡扯,只有 5% 覺得他們是可信的。

英國蘇黎世保險公司的一項調查也顯示關於如何理財,千禧一代喜歡自己 google 勝過諮詢專家。

而類似知乎這樣以“專業領域的人為你解答”為特色的平臺,“編故事”的氾濫也讓人對它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小型日常騙局

在這個充滿不真誠的時代,除了互聯網上的那些不靠譜,人們在生活裡也無時不在遭遇各式小型日常騙局,我所名為“那些不能相信的話,你聽過幾句”和“你曾天真地相信過什麼謠言?”的調查發現,平日裡我們經常會遇見這些騙人話:

同學的:“這次考試完了,我一點都沒複習”;
朋友的:“唱 k 無所謂唱得好,大家圖開心”;
媽媽的:“媽媽幫你把壓歲錢存起來”;
經理的:“年會隨便穿哈,大家都很隨意”;
女性朋友的:“我最近變好胖啊”;
HR的:“我們公司每年有兩次漲薪的機會”;
餐廳服務員的:“十分鐘就好了”;
領導的:“我就說兩句”;
商場賣衣服的:“您穿這個可洋氣了”;
電話銷售的:“佔用您兩分鐘”;
高中老師的:“到了大學再找女朋友,隨便挑”。

現在再回頭看姥姥說的那些“屋裡撐傘長不高,玩火會尿床,吃西瓜吞了西瓜籽肚子裡會長小西瓜,吃耳屎會變啞巴的哦。”那些年信過的這些謠,相比起來也是挺純真。

為什麼年輕人對那麼多東西不信?

除了套路化模式看多了就不再新鮮,那些一次性獵奇也再而衰三而竭,吃一塹長一智式的交手後,不思進取的騙術和唬人法已經沒法兒在“見多識廣”的受眾身上有多少作用。

一個誠實慣了的人有過一次欺騙,人們就會把這個欺騙放大,把這個誠實慣了的人歸類為“騙子”,權威出錯,人們也更容易記得那個錯,從而在日後對他第一反應就是“不信”。

至於像 CCTV,甚至騰訊新聞這些官媒,雖然經常被讀者認為漸失人心,實則只是把你這個非目標受眾篩走罷了,許多被人們劃分為“不相信”的資訊源,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獲取這些人的信任。

但應該相信什麼,仍是一個問題。

年輕人雖然不信的東西很多,但依然容易陷入後真相泥潭,不喜歡的資訊就不看,以至媒體為了討好年輕人就只提供年輕人喜歡看的東西,情緒化選擇真相的後果,更有可能加深自己原本就固有的偏見。

雖然不存在絕對的中立,但對中立資訊的需求一直都存在。兼聽是一個辦法,自找一手資訊也是一個辦法,始終保持“不信”的懷疑也是一個辦法。把一切都當做故事來看,也是另一個辦法。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這些捷徑,下雖然下了,學也是不學的。

信不信專家這事兒,得分領域

在中國互聯網上,“專家”已經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個貶義詞。老一輩經常推送分享的“專家稱”式養生文為此做了極大貢獻。然而涉及到究竟哪些專家最不得人心,不同領域的信任度並不一樣。

英國的調查機構 yougov 的一項關於英國人對各類專家的信任度調查顯示,醫療領域的專家贏得了最大的信任,護士和醫生的可信度都達到 80% 以上;人們對天氣預報員以及體育解說評論員是將信將疑(51%,45%);而信任公務員、經濟學家和當地議員的人僅在四分之一左右;基本不信的是政治家,79% 的人覺得他們都是胡扯,只有 5% 覺得他們是可信的。

英國蘇黎世保險公司的一項調查也顯示關於如何理財,千禧一代喜歡自己 google 勝過諮詢專家。

而類似知乎這樣以“專業領域的人為你解答”為特色的平臺,“編故事”的氾濫也讓人對它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小型日常騙局

在這個充滿不真誠的時代,除了互聯網上的那些不靠譜,人們在生活裡也無時不在遭遇各式小型日常騙局,我所名為“那些不能相信的話,你聽過幾句”和“你曾天真地相信過什麼謠言?”的調查發現,平日裡我們經常會遇見這些騙人話:

同學的:“這次考試完了,我一點都沒複習”;
朋友的:“唱 k 無所謂唱得好,大家圖開心”;
媽媽的:“媽媽幫你把壓歲錢存起來”;
經理的:“年會隨便穿哈,大家都很隨意”;
女性朋友的:“我最近變好胖啊”;
HR的:“我們公司每年有兩次漲薪的機會”;
餐廳服務員的:“十分鐘就好了”;
領導的:“我就說兩句”;
商場賣衣服的:“您穿這個可洋氣了”;
電話銷售的:“佔用您兩分鐘”;
高中老師的:“到了大學再找女朋友,隨便挑”。

現在再回頭看姥姥說的那些“屋裡撐傘長不高,玩火會尿床,吃西瓜吞了西瓜籽肚子裡會長小西瓜,吃耳屎會變啞巴的哦。”那些年信過的這些謠,相比起來也是挺純真。

為什麼年輕人對那麼多東西不信?

除了套路化模式看多了就不再新鮮,那些一次性獵奇也再而衰三而竭,吃一塹長一智式的交手後,不思進取的騙術和唬人法已經沒法兒在“見多識廣”的受眾身上有多少作用。

一個誠實慣了的人有過一次欺騙,人們就會把這個欺騙放大,把這個誠實慣了的人歸類為“騙子”,權威出錯,人們也更容易記得那個錯,從而在日後對他第一反應就是“不信”。

至於像 CCTV,甚至騰訊新聞這些官媒,雖然經常被讀者認為漸失人心,實則只是把你這個非目標受眾篩走罷了,許多被人們劃分為“不相信”的資訊源,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獲取這些人的信任。

但應該相信什麼,仍是一個問題。

年輕人雖然不信的東西很多,但依然容易陷入後真相泥潭,不喜歡的資訊就不看,以至媒體為了討好年輕人就只提供年輕人喜歡看的東西,情緒化選擇真相的後果,更有可能加深自己原本就固有的偏見。

雖然不存在絕對的中立,但對中立資訊的需求一直都存在。兼聽是一個辦法,自找一手資訊也是一個辦法,始終保持“不信”的懷疑也是一個辦法。把一切都當做故事來看,也是另一個辦法。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