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感受港人後花園的魅力

一艘艘漁船停泊在海邊,整個場景總會出現在舊時的港產片。

長洲除了海港風情,百年老廟、西關風格、建築的雕塑圖案,述說著中華傳統的精神層面。

很有色彩的純樸漁港生活。遠離壓迫感的高樓都會,體驗悠閒的腳步,屬另一番風味。異香撲鼻,海港總是有一股鹹魚的味道。我早已習慣,從小在漁村長大,這股味道非常貼切。海鮮,絕對是島上的來源;離開港島,到島上尋找海產美食,長洲是香港人的世外桃源吧?

“搶包山”文化,

讓我認識香港長洲。傳統節慶“太平清醮”,於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舉行,具有香港本土文化,也是吸引海內外旅客到長洲觀光。

找回童年記憶

長洲,離開香港島嶼僅30分鐘的行程,在中環碼頭,5號閘口買票登船。離開港口,可以感受維多利亞港兩邊摩登高樓,見證香港蓬勃發展,亞洲四小龍的魄力。抵達長洲,截然不同,一個寧靜單調的村落。

前方的小漁船五顏六色,重重包圍岸邊,

形成壯觀的漁港風貌。一艘艘停泊在海邊,整個場景總會出現在舊時的港產片。沒有喧嘩的引擎,島上的交通工具就是腳踏車。當然,島上也有現代的商店如麥當勞、藥劑店等。傳統的雜貨店,可以找回童年記憶,回溯七八十年代的生活。

長洲,除了海港風情,旅客絕對可以遊山玩水。北部屬山丘地形,不高但仍然可以登山觀景,當作運動,一石二鳥。在東灣區擁有度假旅館,面向海邊,

前方有沙灘,不僅僅可以嬉水,也能野餐聚會。島上也有住宿加早餐酒店(B&B)的概念旅舍,除了旅行之外,能夠在長洲過著短暫的生活。

島民信奉天後媽祖

生銹的視窗,撕破的對聯,舊舊的老房子,樸素得頗有歷史。舊牆補上頗有藝術的圖案。百年的老廟、西關風格、建築的雕塑圖案,述說中華傳統的精神層面。

傳統世俗一代代承傳,不只是信仰的圖騰,而是新時代的青年,體會習俗的含義。

用包裝,去發揮傳統習俗文化,未來的新新人類更可以接受它的存在。

去的時候正值天后誕,島上普天同慶,大街小巷鬧哄哄。“戰”旗,比比皆是,隨風飄揚。舞龍舞獅,鑼鼓鏘的處處聲響,居民拜祭,街上擺放神座貢品,從而感受到島上的市民,皆信奉天後媽祖。

四月天入夏之初,炎熱的天氣,唯有涼風吹拂。散步在島上,從南到北四處流蕩,汗流浹背。沒有目的,目的是看什麼,

瞭解什麼;看什麼吃什麼。芒果西米露,香港的甜品,我愛不釋手,更何況悶悶的天氣,品嘗一碗,讓心情涼爽。

海港,不言而喻,道地美食離不開海鮮。一串串的魚蛋、蝦丸、四寶丸的小吃,是我的最愛之一。門庭若市,旅客耐心排隊,我絕對不可以錯過道地小吃。果真,熱騰騰的魚蛋美味,如此Q彈,味道新鮮。

同樣的信仰,不同的方式;同樣的圖騰,不同的建築風格。異地人文探索,唯有身在他鄉。旅行意義,我從而學習到,放下精神包袱,拋開工作帶來的壓力,忘掉生活煩碎的小事。去體驗傳統的精髓,感受港人後花園的魅力。

旅行意義,我從而學習到,放下精神包袱,拋開工作帶來的壓力,忘掉生活煩碎的小事。去體驗傳統的精髓,感受港人後花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