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愛自駕5月推薦:跟著這5處古建築追尋記憶中的老家河南

建築與美食,是瞭解一個地方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的入口。

河南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她為我們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其中就包括數不勝數的古建築。只是千百年間,能夠完整保留下來的建築也是少之又少。其中有5處古建,都有著千年歷史,包涵種種文化起源,保存相對完好,又極富特色,可以說是來河南尋根的必去之地了。

1.中嶽廟

作為道教主流全真道的聖地,中嶽廟背倚黃蓋峰,面對玉案山,西有望朝嶺,東有牧子崗,

群山環抱,佈局謹嚴,紅牆黃瓦,金碧輝煌。

中嶽廟的前身為太室祠,始建于秦,為祭祀太室山神的場所。漢武帝時,太室山被封為“嵩高山”,簡稱“嵩山”,正式與中國原有的四嶽並列,稱為“中嶽”。北魏時,祠址經過了三次遷移後,定名為中嶽廟,從此由道教管理。

如今河南道教協會就設在中嶽廟,每年農曆三月和六月廟會熱鬧非凡,這一習俗至今不衰。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 道教聖地,嵩山之源。

推薦時間:春秋兩季(4-10月左右)。10-11月可以觀賞太室山的紅葉。

2.白馬寺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老城以東12公里,洛龍區白馬寺鎮內。佛教在中國紮根、傳播最初的二百年,整個過程都與白馬寺息息相關。這裡是中國第一次西天求法的產物,是最早來中國傳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這裡誕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經和中文戒律,

產生了第一個中國漢地僧人……

白馬寺是與中國佛教的許許多多個“第一”緊緊聯在一起的,這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東漢漢明帝曾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餘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這大概是最早的西天取經。後來使者在今天阿富汗一帶遇到了兩個印度高僧,二位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

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

漢明帝見到佛經、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後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裡禦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寺”字即源於“鴻臚寺”之“寺”字,後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為現存中國第一部漢譯佛典。

在攝摩騰和竺法蘭之後,又有多位西方高僧來到白馬寺譯經,在西元68年以後的一百五十多年時間裡,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計三百九十五卷佛經在這裡譯出,白馬寺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譯經道場。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中國第一古刹,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

推薦時間:四季皆宜,洛陽每年4-5月有牡丹節。

3.開封鐵塔

開封鐵塔,色如鐵而得名,形如筆而倒提,錚錚鐵骨,直插雲端,氣勢非比尋常,有“天下第一塔”的美譽。

鐵塔的故事

這座鐵塔的建造與一顆舍利有關。

相傳,釋迦佛舍利被古印度等個國王均分,其中摩陀國中的一份在200年後被信仰佛教的阿育王所有,據說他取出舍利分藏在8.4萬個小塔內,運送到各地,其中一部分傳入中國。浙江寧波的阿育王寺就是因為得到一份阿育王的佛舍利而建造的。

五代時期的吳越王將阿育王的佛舍利迎入杭州供奉。後來吳越王降宋,宋太祖趙匡胤就把佛舍利供奉在東京的滋福殿中,後又命人在開寶寺的福聖院中修建了當時被稱為“京城之冠”的13層木塔供奉,這座木塔就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開寶寺塔。開寶寺在建成55年後毀于雷火,後宋仁宗重修此塔,材料由木料改成了褐色琉璃面磚至今,鐵塔之高居我國現存之首。

有人統計過,鐵塔共遭受地震43次,冰雹10次,風災19次,河患6次,雨患17次,歷經千年挺立到今天,實在讓人心生敬畏。而今,因為黃河水患,泥沙淤積,鐵塔的三層基座已深埋地下,地宮、連同佛骨舍利等等都成了千古之謎,也為這座古塔平添了幾分神秘。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天下第一塔

推薦時間:四季皆宜。每年10-11月開封有菊展。

4.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登封市西北13公里太室山南麓。面對少室山,背依五乳峰。該寺因山而得名,少林寺為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少林拳法的發祥地。

少林寺建築群主要包括三部分:常住院(即人們通稱的少林寺)、塔林、初祖庵。

少林寺馳名在於禪,更在於拳。“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寺是中國功夫的搖籃,少林功夫博大精深,以剛、猛、勇、疾著稱,少林拳始創於北魏,盛行于唐、宋、元、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禪宗祖庭&少林功夫

推薦時間:四季皆宜,旺季(3月-11月),淡季(12月-2月)

5.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歷史上嵩陽書院以理學著稱於世。

嵩陽書院是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一,宋代理學的“洛學”創世人程顥、程頤兄弟,司馬光、范仲淹曾在嵩陽書院講學,且司馬光巨著《資治通鑒》的一部分是在嵩陽書院撰寫。歷經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時期,學田1750多畝,生徒達數百人,藏書達2000多冊。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 中國四大書院之一,追溯宋代理學。

推薦時間:四季皆宜

洛陽每年4-5月有牡丹節。

3.開封鐵塔

開封鐵塔,色如鐵而得名,形如筆而倒提,錚錚鐵骨,直插雲端,氣勢非比尋常,有“天下第一塔”的美譽。

鐵塔的故事

這座鐵塔的建造與一顆舍利有關。

相傳,釋迦佛舍利被古印度等個國王均分,其中摩陀國中的一份在200年後被信仰佛教的阿育王所有,據說他取出舍利分藏在8.4萬個小塔內,運送到各地,其中一部分傳入中國。浙江寧波的阿育王寺就是因為得到一份阿育王的佛舍利而建造的。

五代時期的吳越王將阿育王的佛舍利迎入杭州供奉。後來吳越王降宋,宋太祖趙匡胤就把佛舍利供奉在東京的滋福殿中,後又命人在開寶寺的福聖院中修建了當時被稱為“京城之冠”的13層木塔供奉,這座木塔就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開寶寺塔。開寶寺在建成55年後毀于雷火,後宋仁宗重修此塔,材料由木料改成了褐色琉璃面磚至今,鐵塔之高居我國現存之首。

有人統計過,鐵塔共遭受地震43次,冰雹10次,風災19次,河患6次,雨患17次,歷經千年挺立到今天,實在讓人心生敬畏。而今,因為黃河水患,泥沙淤積,鐵塔的三層基座已深埋地下,地宮、連同佛骨舍利等等都成了千古之謎,也為這座古塔平添了幾分神秘。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天下第一塔

推薦時間:四季皆宜。每年10-11月開封有菊展。

4.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登封市西北13公里太室山南麓。面對少室山,背依五乳峰。該寺因山而得名,少林寺為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少林拳法的發祥地。

少林寺建築群主要包括三部分:常住院(即人們通稱的少林寺)、塔林、初祖庵。

少林寺馳名在於禪,更在於拳。“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寺是中國功夫的搖籃,少林功夫博大精深,以剛、猛、勇、疾著稱,少林拳始創於北魏,盛行于唐、宋、元、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禪宗祖庭&少林功夫

推薦時間:四季皆宜,旺季(3月-11月),淡季(12月-2月)

5.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歷史上嵩陽書院以理學著稱於世。

嵩陽書院是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一,宋代理學的“洛學”創世人程顥、程頤兄弟,司馬光、范仲淹曾在嵩陽書院講學,且司馬光巨著《資治通鑒》的一部分是在嵩陽書院撰寫。歷經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時期,學田1750多畝,生徒達數百人,藏書達2000多冊。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 中國四大書院之一,追溯宋代理學。

推薦時間:四季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