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腎炎患者注意:肌酐和血清尿素氮升高就代表腎功能減退嗎?

肌酐(creatinine,Cre)是肌肉在人體內代謝的產物,每20g肌肉代謝可產生1mg肌酐。肌酐主要由腎小球濾過排出體外。血中肌酐來自外源性和內源性兩種,外源性肌酐是肉類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的產物;內源性肌酐是體內肌肉組織代謝的產物。

在肉類食物攝入量穩定時.身體的肌肉代謝又沒有大的變化,肌酐的生成就會比較恒定。

血清尿素氮即指“血尿素氮”,血漿中除蛋白質以外的一種含氮化合物,它從腎小球濾過而排出體外。在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時,BUN將升高。所以臨床以將其作為判斷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指標。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升高就表明腎功能減退嗎?就一定要做血液透析嗎?下面就來看一個真實發生的案例。

【案例過程】

2017年1月9日晚上,本人在值夜班,晚上8點左右由我院重症監護室送來一份急查血尿素氮和肌酐的標本,晚上9點左右檢測完畢,結果為:尿素氮14.85mmol/L,肌酐686umol/L,結果異常,所以我第一時間檢查試劑和操作是否有錯誤,血清標本情況以及儀器狀態,在排除實驗室誤差後,及時聯繫臨床醫生確認病人情況以及采血情況時,臨床回饋采血規範,

患者沒有腎功能減退的明顯異常表現,因此我建議立馬重新采血檢測,以防止臨床護士采血錯誤導致該情況的發生,大約半小時後檢測新標本,結果與第一次相吻合,這就納悶了,怎麼會這樣?臨床醫生打算次日給該患者做透析,但在次日透析前,臨床醫生還是很謹慎的,便請教科主任會診,主任看患者腎功能減退症狀不明顯,便要求重新采血複查,此時是次日早上8點,
與昨晚采血相差12小時,並且是空腹狀態,該次生化結果恢復正常,血尿素氮和肌酐均在正常範圍內,於是臨床醫生放棄透析,同時也對檢驗科產生了極大的懷疑和不信任,這就更納悶了,這該如何解釋,這個問題使我的心情很是沉重,當時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到真正原因。

血清尿素氮正 常 值: 2.9~7.1毫摩/升(8.0~20毫克/升);

60歲以上:2.8~7.8毫摩/升(7.8~21.8毫克/升)。

尿素氮是體內氨的主要代謝產物。尿素氮主要通過血流經腎小球濾過後隨尿液排出體外。

臨床意義:

增高可見下列三種情況:

(1)腎性增高見於急性腎炎、慢性腎炎、中毒性腎炎、嚴重腎盂腎炎、腎結核、腎血管硬化症、先天性多囊腎和腎腫瘤等引起的腎功能障礙。尤其是對尿毒癥的診斷有特殊價值,

其增高程度與病情嚴重性成正比,如氮質血症期BUN超過9mmol/L,至尿毒癥期BUN可超過20mmol/L,有助於病情的估計。

(2)腎前性增高見於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燒傷、休克、消化道大出血、脫水、嚴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肝腎綜合征等。

(3)腎後性增高見於因尿路梗阻增加腎組織壓力,使腎小球濾過壓降低時,如前列腺肥大、腫瘤壓迫所致的尿道梗阻或兩側輸尿管結石等。

腎功中的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並不一定就是腎功能不全,其受多種因素影響。血肌酐和尿素氮兩者分別為肌肉中磷酸肌酸和含氮有機物蛋白質代謝的終末產物,血清尿素氮水準受蛋白質飲食、消化道出血、心衰、尿路梗阻、嚴重感染、發熱、脫水、血容量減少、休克等因素的影響,可出現一過性或持久性升高,肌肉組織量和代謝狀態是影響血肌酐的主要腎外因素,大量食肉會使肌酐增高,尿路梗阻時,血肌酐和尿素氮可同時按比例增高,異化作用亢進,比如發熱、服用類固醇和四環素等藥物、應激狀態等均可使血肌酐和尿素氮輕到中度增高。在饑餓、低蛋白飲食、合併嚴重肝功能衰竭、使用利尿藥物等情況下會使血肌酐和尿素氮降低。肌酐和尿素氮是常用的檢測腎功能的指標,因此,高於正常自然會想到是否腎有問題。

實際上,對於化驗結果必須結合臨床綜合分析,首先排除患者有沒有腎病的表現和病史?如浮腫、高血壓、蛋白尿等。最簡單的辦法就去查尿常規,再做一個腎臟彩超,如果全正常,過去又沒有腎病史,說明腎沒有病,如果腎沒有病,腎就沒有受損,腎功能肯定正常,那就再去尋找其它原因。

當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準高於正常時,我們首先要考慮腎臟疾病及影響因素,在排除腎臟疾病和影響因素的情況下,要把化驗結果與臨床情況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尋找其它原因,只有找出真正原因才能正確制定下一步的治療,才能真正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因此,從該案例中我們明白:檢驗與臨床在疾病的診治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遇到異常應該及時與臨床溝通,積極尋找資料,找出原因所在,我們檢驗人員比臨床醫生更容易掌握實驗室的第一手資料,如果我們檢驗人員能夠在日常工作中發現問題,順著蛛絲馬跡,找到問題的所在,積極與臨床醫生護士溝通,對進一步的檢查提出建議,不僅使病人得到了及時正確的診斷和治療,也使我們與臨床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關係,同時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腎病患者飲食控制:

1.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Ccr20-50ml/min. 蛋白質應控制在45-50g, 蛋白質應以優質蛋白。應儘量少進植物蛋白,因其含非必需氨基酸較多有條件,米、面中所含的植物蛋白質最好設法除去。要應用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如瘦肉、魚,雞蛋等食物。

2.保證共給熱成分熱量,以減少體內蛋白庫的消耗。每日宜供應30Kca/Kg體重 的熱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給。飲食不佳的病人可給予中藥二陳湯(半夏、茯苓、陳皮、甘草) 並加入穀芽、神曲等消導藥。 食物應注意給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

腎功中的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並不一定就是腎功能不全,其受多種因素影響。血肌酐和尿素氮兩者分別為肌肉中磷酸肌酸和含氮有機物蛋白質代謝的終末產物,血清尿素氮水準受蛋白質飲食、消化道出血、心衰、尿路梗阻、嚴重感染、發熱、脫水、血容量減少、休克等因素的影響,可出現一過性或持久性升高,肌肉組織量和代謝狀態是影響血肌酐的主要腎外因素,大量食肉會使肌酐增高,尿路梗阻時,血肌酐和尿素氮可同時按比例增高,異化作用亢進,比如發熱、服用類固醇和四環素等藥物、應激狀態等均可使血肌酐和尿素氮輕到中度增高。在饑餓、低蛋白飲食、合併嚴重肝功能衰竭、使用利尿藥物等情況下會使血肌酐和尿素氮降低。肌酐和尿素氮是常用的檢測腎功能的指標,因此,高於正常自然會想到是否腎有問題。

實際上,對於化驗結果必須結合臨床綜合分析,首先排除患者有沒有腎病的表現和病史?如浮腫、高血壓、蛋白尿等。最簡單的辦法就去查尿常規,再做一個腎臟彩超,如果全正常,過去又沒有腎病史,說明腎沒有病,如果腎沒有病,腎就沒有受損,腎功能肯定正常,那就再去尋找其它原因。

當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準高於正常時,我們首先要考慮腎臟疾病及影響因素,在排除腎臟疾病和影響因素的情況下,要把化驗結果與臨床情況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尋找其它原因,只有找出真正原因才能正確制定下一步的治療,才能真正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因此,從該案例中我們明白:檢驗與臨床在疾病的診治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遇到異常應該及時與臨床溝通,積極尋找資料,找出原因所在,我們檢驗人員比臨床醫生更容易掌握實驗室的第一手資料,如果我們檢驗人員能夠在日常工作中發現問題,順著蛛絲馬跡,找到問題的所在,積極與臨床醫生護士溝通,對進一步的檢查提出建議,不僅使病人得到了及時正確的診斷和治療,也使我們與臨床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關係,同時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腎病患者飲食控制:

1.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Ccr20-50ml/min. 蛋白質應控制在45-50g, 蛋白質應以優質蛋白。應儘量少進植物蛋白,因其含非必需氨基酸較多有條件,米、面中所含的植物蛋白質最好設法除去。要應用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如瘦肉、魚,雞蛋等食物。

2.保證共給熱成分熱量,以減少體內蛋白庫的消耗。每日宜供應30Kca/Kg體重 的熱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給。飲食不佳的病人可給予中藥二陳湯(半夏、茯苓、陳皮、甘草) 並加入穀芽、神曲等消導藥。 食物應注意給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