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都說自古套路得人心,給王總發短信,客戶竟回:你不要洗我腦殼

在複雜的職場關係中,不僅僅說話是一門藝術,小到每一個細枝末節,

我們都要耐心打磨,不能掉以以心。因為你和客戶的每一次交流和接觸,都可以成為客戶考量你的判斷依據。

朋友明浩剛認識了一個大客戶,他的公司是做建材行業的,公司做的比較大。明浩給客戶打了幾次電話,客戶表面回應積極,但一直不肯露面,幾次通話感覺客戶有敷衍的成分,就這樣一直不瘟不火。

朋友有點著急,開始發動短信攻勢,每週一次的週末愉快短信定時發送給客戶:

“王哥,今天天氣不錯,很適合外出,適當的有氧運動能讓您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充沛的精力,祝您週末愉快!”

“王哥,又到週末了,不知您這個周過的怎樣,但無論怎樣都要有一個愉快的好心情哦!”

就這樣剛發完兩次短信,客戶給明浩回了一句:“你不要洗我腦殼!”

朋友看完又無奈又覺得可樂,我做什麼了就洗你腦殼?不是說短信的威力很大麼,我這滿滿的都是套路,咋到你這就成洗腦殼了呢?

明浩跟我聊天的時候,我聽到客戶的回復也差點笑出聲來,這客戶還是挺有幽默感的。

發短信的套路沒有錯,但是短信是要經過精心打磨的,而且幾個關鍵點你都沒踩對。

1、剛開始跟客戶不熟,以王總相稱,你上來就叫王哥,人家心裡怎麼想?“這傢伙誰啊?我跟他很熟嗎?”

2、你這樣做,是在騷擾客戶,大家關係不熟,天天發一些口水話,誰愛看?短信內容要精幹,真誠為佳,咱們可以這樣說:“王總,祝您週末愉快。”

3、你發的內容,客戶不愛看,對客戶沒有什麼價值。稍微熟悉一些後,

可以根據客戶的喜好發一些養生或是搞笑的短信,但短信內容一定要優中選優!

4、發短信這招對大部分人還是適用的,但不排除有個別現象。既然客戶反感你,暫時就不要發了,可以這樣給客戶回:“哈哈,王總您真幽默,我又不是搞傳銷的,洗啥腦殼呀!”等關係有進一步發展後,可再發送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