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無車承運亂仗年,“互聯網+物流”該何去何從?

近來,“無車承運人”的概念漸漸被大眾所熟知,由此,建立在“互聯網+物流”上的企業越來越受到投資巨頭的青睞。

2016年12月,運滿滿獲1.1億美元D1輪融資。

2017年5月2日,貨運共用平臺貨車幫宣佈完成B2輪1.56億美元融資,

至此,B輪融資逾2.7億美元(約19億元人民幣)。

運滿滿與貨車幫接二連三地獲得融資讓無車承運人市場格局日漸清晰,但是一些地方管理部門陡然開放無車承運人試點政策大閘,導致很多新軍殺出,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將進入無車承運的亂仗年。

貨運共用平臺戰場的惡戰

在2015年~2016年,無數資金砸向了物流領域,一時間這一領域湧現出了兩三百家互聯網公司。

大家一致認同,這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但卻經歷了無比難熬的過程,其中不少公司都只是曇花一現。但有兩家整車物流平臺完成了1億美金以上的融資金額,這兩家公司就是貨車幫和運滿滿。

貨車幫成立於2011年,是一個專門針對司機端的專業物流配貨平臺。

貨車幫官方稱,截至2017年4月底,貨車幫註冊會員車輛達370萬,註冊貨主會員達63萬,平臺日發佈貨源資訊達500萬條,日促成貨運交易超13萬單,日成交運費超15億元。該公司已有2500名員工,並在全國360個城市建立了1000家直營服務網點。

運滿滿成立於2013年,據稱,目前運滿滿註冊貨主達80萬,

司機達350萬,彙聚了全國90%的貨源資訊及70%的重卡司機,幾年來,運滿滿一直致力於利用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網路資訊技術,為車貨匹配提供全面的資訊及交易服務,構建了公路幹線物流領域唯一一張覆蓋全國節點的資訊、運營和服務網路。

貨車幫在完成B輪融資之後,貨車幫估值超過10億美元,作為互聯網+物流領域的獨角獸公司,進一步刷新互聯網+物流領域的融資記錄,

獨角獸之位可謂越坐越穩,反觀它的勁敵運滿滿,在完成6輪融資之後,一直鮮少發聲,不知道是不是在憋大招。

BAT等投資巨頭紛紛入局

CM中國億元以上人民幣A+輪融資;2016年4月獲騰訊、元生資本、DCM中國3500萬美元A++輪融資。去年12月,

貨車幫宣佈完成B1輪融資,融資金額為1.15億美元,由國際金融公司(IFC)和全明星基金等聯合領投及數家基金跟投,原有投資人騰訊、元生資本、DCM中國等也參與了該輪融資。值得一提的是,繼騰訊之前的四次投資之後,貨車幫再次獲得BAT中百度的青睞。

反觀運滿滿方面,從成立之初就不乏融資的動作。2013年11月,獲由天使投資人王剛所投的數百萬人民幣天使輪投資;2014年11月,獲500萬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光速安振;2015年5月,獲億元及以上人民幣B輪融資,投資方為紅杉資本中國及光速安振; 2015年8月,獲數億元C輪融資,馬雲旗下雲鋒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及光速安振跟投; 2016年6月,獲5千萬美元C2輪融資;2016年12月,獲1.1億美元D1輪融資。

在這一場投資之爭中,BAT紛紛入局,除此之外,紅杉資本、國際金融公司(IFC)、全明星基金等巨頭也參與其中。

盈利模式仍需探索

貨車幫的模式為,“互聯網+公路物流+大型貨車”。其終極目標是搭建中國貨運車輛共用運力池,努力打造公路物流領域的安全交易平臺、龐大司機社區及完善的生態產業鏈。

運滿滿則是一款高效的管車配貨工具,同時為車找貨(配貨)、貨找車(托運)提供全面的資訊及交易服務。所服務的物件涵蓋所有類型的貨物和車輛,全面滿足物流公司、資訊部及中小企業的公路長途整車運輸需求,同時提高車主配貨效率,降低空返率。

這兩家平臺的基本模式和業務基礎大同小異,均是以貨源為核心,吸引貨車司機,完成車貨匹配過程,但盈利通道均不在資訊匹配本身,基本圍繞車後市場、二手車、新車買賣、金融服務等增值服務挖掘盈利點,目前尚未有一家對外宣佈正式盈利。

“互聯網+物流”該何去何從

去年,貨車幫曾經旗幟鮮明地宣佈,不再做物流,而是轉向車後服務。2016年底,貨車幫進入華東市場,依靠ETC支付產品完成了初期鋪量,但貨車幫實際上在幫貴州、陝西等高速公路公司髮卡。雖然運滿滿也做過類似的嘗試,但目前還未成規模。

貨車幫CEO唐天廣曾表示,貨車幫將著力于提升車貨匹配體驗,擴大車後服務範圍,加大技術投入,並吸引人才加入。運滿滿創始人張暉也說,下一階段運滿滿的重點方向在兩個:一個是大資料和雲計算;另一個是金融保險。

儘管貨車幫、運滿滿看重的是車後、金融、二手車、輪胎等增值服務市場,但車貨匹配平臺是其業務基石,兩家公司仍處在激烈的獲客爭奪戰之中。資本一波接一波地湧入,貨運市場的競爭可以用慘烈形容。

現階段, “無車承運人”市場開拓期可謂是腥風血雨,加上某些地方政策的放開,“互聯網+物流”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投資方為光速安振;2015年5月,獲億元及以上人民幣B輪融資,投資方為紅杉資本中國及光速安振; 2015年8月,獲數億元C輪融資,馬雲旗下雲鋒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及光速安振跟投; 2016年6月,獲5千萬美元C2輪融資;2016年12月,獲1.1億美元D1輪融資。

在這一場投資之爭中,BAT紛紛入局,除此之外,紅杉資本、國際金融公司(IFC)、全明星基金等巨頭也參與其中。

盈利模式仍需探索

貨車幫的模式為,“互聯網+公路物流+大型貨車”。其終極目標是搭建中國貨運車輛共用運力池,努力打造公路物流領域的安全交易平臺、龐大司機社區及完善的生態產業鏈。

運滿滿則是一款高效的管車配貨工具,同時為車找貨(配貨)、貨找車(托運)提供全面的資訊及交易服務。所服務的物件涵蓋所有類型的貨物和車輛,全面滿足物流公司、資訊部及中小企業的公路長途整車運輸需求,同時提高車主配貨效率,降低空返率。

這兩家平臺的基本模式和業務基礎大同小異,均是以貨源為核心,吸引貨車司機,完成車貨匹配過程,但盈利通道均不在資訊匹配本身,基本圍繞車後市場、二手車、新車買賣、金融服務等增值服務挖掘盈利點,目前尚未有一家對外宣佈正式盈利。

“互聯網+物流”該何去何從

去年,貨車幫曾經旗幟鮮明地宣佈,不再做物流,而是轉向車後服務。2016年底,貨車幫進入華東市場,依靠ETC支付產品完成了初期鋪量,但貨車幫實際上在幫貴州、陝西等高速公路公司髮卡。雖然運滿滿也做過類似的嘗試,但目前還未成規模。

貨車幫CEO唐天廣曾表示,貨車幫將著力于提升車貨匹配體驗,擴大車後服務範圍,加大技術投入,並吸引人才加入。運滿滿創始人張暉也說,下一階段運滿滿的重點方向在兩個:一個是大資料和雲計算;另一個是金融保險。

儘管貨車幫、運滿滿看重的是車後、金融、二手車、輪胎等增值服務市場,但車貨匹配平臺是其業務基石,兩家公司仍處在激烈的獲客爭奪戰之中。資本一波接一波地湧入,貨運市場的競爭可以用慘烈形容。

現階段, “無車承運人”市場開拓期可謂是腥風血雨,加上某些地方政策的放開,“互聯網+物流”的未來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