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國量子電腦領先全球

量子科學是未來能夠改變人類世界,甚至帶來新一輪工業革命的一個主要突破口,任何能率先解開量子的秘密,掌握量子科學技術的國家,都將直接制霸世界!

對於國家的競爭來說,

誰能夠在量子電腦和真人工智慧等領域獲得絕對性的領先優勢,誰可能就將掌握人類有史以來最為厲害的革命性工具。

核心科技要繼續為美國掌控?

中國企業只配做血汗工廠?

馬雲,他第一個不答應!

打敗美國,世界第一

今天,中國科技界正式公佈了一個顛覆性的重磅消息!世界上首台量子電腦正式在中國誕生!

國際上最高品質和最高效率的單光子源

這個“世界首台”是貨真價實的“中國造”,

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奠定了基礎。

同時,該原型機打破了美國記錄!取樣速度比國際同行快至少24000倍。同時,通過和經典演算法比較,也比人類歷史上第一台電子管電腦(ENIAC)和第一台電晶體電腦(TRADIC)運行速度快10-100倍!

快到什麼份上?這麼說吧,用現在最牛的超級電腦要花100年解出來的方程組,用量子電腦來算,只需要0.01秒。有人形容,如果現在傳統電腦的速度是自行車,量子電腦的速度就好比飛機!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電腦“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也開啟了美國科技高速發展之路,為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科技強國做下了鋪墊!而今天,中國量子電腦技術的重大突破無疑讓中國擁有了彎道超車的可能!

比如預測天氣,解決交通擁堵,研究人工智慧和可再生能源,都能有一個質的飛躍。這將給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帶來恐怕飛躍性質的改變呢。終有一日,星辰大海也會成為現實!

很多人不知道,其背後有馬雲的功勞!

2年前,阿裡巴巴就和中科院合作成立了量子計算實驗室。實驗室將結合阿裡雲在經典計算演算法、架構和雲計算方面的技術優勢,

以及中科院在量子計算和模擬、量子人工智慧等方面的優勢,顛覆摩爾定律,探索超越經典電腦的下一代超快計算技術。

今天,以馬雲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和中國科技,現在則是一種創新模式——勇敢地進入無人區,研究全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拿出前無古人的成果!

正式宣佈,啟動NASA

NASA:美國航太航空總局,但它更代表著“探索未知文明、引領科技進步”的擔當。3月9日,馬雲動員兩萬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宣佈,啟動阿裡的“NASA”計畫!

該計畫將面向機器學習、晶片、IoT、作業系統、生物識別等核心技術,組建全新團隊、建立嶄新機制,全力以赴。為解決10年、20年後的困難儲備核心科技。

同時馬雲還描述了阿裡的宏偉願景,要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服務全球20億人,創造1億就業機會,幫助1000萬家企業盈利。而“NASA”正是為此做鋪墊!

沒錯,從今天起,忘掉阿裡的電商光壞吧。它正組建一個全新的技術大軍,挑起“科技國家隊”的大樑,向著世界核心科技的技術源頭發起總進軍!

阿裡背後,震驚世界

你永遠不敢相信,這樣一家所謂的電商公司竟在科技領域有著巨大的貢獻和實力。要怪就怪阿裡的商業太成功了,掩蓋了技術的光芒。

如今,馬雲已在雲計算、資料庫、量子計算與通信、VR技術、作業系統、區塊鏈、智慧物流、人工智慧、生物識別、定位技術等10大核心領域為中國扳回一局!

同時為國家儲備了強大的研發團隊,2萬多名工程師、500多位博士代表著中國最強大的技術團隊。這裡不乏大量海歸,因為在這裡,他們看到了曾經無法實現的夢想!

近日一組評選更讓我們驚訝:獲選全球科技領袖前三名的,除了特斯拉CEO馬斯克、蘋果CEO庫克,還有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

世界3A

然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馬雲7年前的一場對技術的衝動:創辦阿裡雲。如今的阿裡雲已打破美國壟斷,殺入世界雲計算前三,搶佔了未來科技最核心的基礎技術!

有了大資料、雲計算的支撐,才有了今天被寫入政府報告的人工智慧。馬雲已開始用阿裡雲為杭州裝上城市大腦,用人工智慧幫城市做決策,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

才有了今天準確率高達99.6%的刷臉支付,入選2017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才有了春運撐起一天4億人集體搶票的世界記錄;才有了讓世界驚歎的智慧物流和全球狂歡的雙11…..

今天“NASA”的啟動,意味著馬雲正式將阿裡雲這張技術王牌從幕後推至台前,形成以阿裡雲為基礎主力,向世界核心科技技術邁進的科技國家隊!

號角吹響,科技強國

馬雲啟動“NASA”,不僅代表著阿裡要剝掉商業的光環,開始在科技核心技術領域發力,更是向全中國企業吹響了號角:科技強國,時不我待!

我們期待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在商業上獲得巨大財富之後,能投入到技術改革和革新中,推動社會的進步,造福國家的百姓,助力祖國的強盛。

我們不願看到核心技術再落入他國之手,而中國企業只能“唯命是從”;我們不願再看到,蘋果三星的“耀武揚威”,穀歌微軟的 “肆意橫行”、IBM思科的“霸氣壟斷”。

今天,號角已經吹響了!華為進軍5G,拿下石墨烯;阿裡攻佔雲計算巔峰,全力出擊;騰訊、百度、京東紛紛進軍技術,就連小米也研發出了自己的晶片。

那到底什麼是量子電腦呢?

文 | 庫叔

我們現在對電子電腦很熟悉,但很少人知道它和量子電腦的區別在哪裡。簡單來說,根本區別其實就是計算能力!

量子電腦的計算能力之所以強過傳統電子電腦,原因就在於兩者存儲資訊與運算方式上的不同。

在電子電腦裡,一個微小電晶體中存儲的資料,在一個時間點上是固定的,要麼是1,要麼是0。而量子電腦則不同,量子具有疊加態,一個量子位元可以有兩種狀態,這樣N個量子位時就有2的N次方種狀態。

更神奇的地方在於,傳統電子電腦的計算方式是串列運算,一個算完算下一個。而量子電腦由於處於疊加狀態,天然就能並行運算。如果畫個圖來表示,那下圖右邊就是普通電腦,左邊就是量子電腦,非常靈活,同時疊加運行。如果電子電腦要分成50次計算完成,量子電腦則可以把這過程分成50個部分,同時計算完成,再疊加給出結果。

想像一下,你被要求5分鐘內在指定圖書館某一本書的某頁上找到一個字母“X”,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那裡有5000萬冊書。但是如果你處於5000萬個平行現實中,每個現實都可以查看不同的書籍,你肯定能在其中某個現實中找到這個“X”。在這個假設中,普通電腦就是像瘋子一樣的那個你,需要5分鐘內找遍盡可能多的書。而量子電腦卻能將你複製出5000萬個,每個只需翻找一本書即可。這效率,簡直成倍躍升!

目前,我們所有的電腦體系都是基於馮諾依曼式的組織結構,其運行速度的增長已經明顯放緩,對於大規模資料的分析計算效率也很難再提高。量子計算的提出,則是旨在專門為複雜問題的求解設計一種全新的電腦體系,讓運行速度“飛”起來了!

所以,曾有人打過一個比方:如果現在傳統電腦的速度是自行車,量子電腦的速度就好比飛機。使用億億次的“天河二號”超級電腦求解一個億億億變數的方程組,所需時間為100年。而使用一台萬億次的量子電腦求解同一個方程組,僅需0.01秒。

美國所有正在研究量子電腦的大咖們都很清楚:這種將大幅超越傳統電腦的神器,能給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的長治久安以及國防能力,帶來巨大的質變!

所以,美國的幾大科技巨頭公司,都在不惜血本地砸錢研究量子電腦,比如Google、IBM、微軟和英特爾,而且他們的人才儲備和科研資金都很充足,再加上美國政府也在掏錢支持他們,很容易令他們就沖在競爭的前列。

同時,歐洲那邊的政府也在幾十億幾十億美元的投錢進行研發。比如英國2014年就投資27億美元支持該國4個小組進行量子專案的專項研究工作。

掌握量子電腦,就可能掌握未來新技術主導權

這種逆天的超高速計算方式,必然會使很多方面發生重大變化。

首先是對人類科技進步而言,量子電腦“開闢了一個新的戰場”。“埃尼阿克”作為世界上第一台經典演算法電腦,開闢了一個屬於電腦的時代,以前,量子計算速度比經典電腦快還只是停留在理論中,而該台原型機將這一理論變成現實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把量子電腦真正推向和經典電腦競爭的擂臺。這是歷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電腦量子類比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這一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量子稱霸”的目標奠定了基礎,這屬於中國人為世界科技進步添磚加瓦的關鍵一步!

其次是在現實生活方面,量子電腦的應用範圍就更廣了!只要是涉及到邏輯計算分析,都可以發揮它的優勢。量子計算利用量子相干疊加原理,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平行計算和模擬能力,計算能力隨可操縱的粒子數呈指數增長,可為經典電腦無法解決的大規模計算難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比如預測天氣、解決交通擁堵等問題,比如在金融的分析投資、醫療領域的診斷等,都能借此變得更加高效、準確。

舉個幾個簡單例子,如果你要尋找一個資料,普通電腦可能需要測試每一個條目,但量子電腦演算法只需要普通電腦演算法次數的平方根次就可以了,這對於處理大量資料及資訊來說,簡直意義非凡。甚至可以在幾天裡解決傳統電腦會花費數百萬年時間才能處理的資料,未來的應用前景十分令人神往。

再比如,量子電腦可以應用到資訊技術安全中去,有了它,你流覽電子郵件和銀行資料都會處於加密安全系統的保護之下,有了這種安全系統,你給每個人一個公共金鑰編碼資訊,那也就只有你能解碼。

再比如,現在的天氣預報大多是基於探測資料的推測,很難保證準確。但量子電腦可以一次分析所有資料,向我們提供更好的模型,精准地顯示惡劣天氣會在何時何地出現。我們可以提前預測颶風等極端天氣,從而預留足夠的時間拯救生命。

在每天的出行中,GPS可以幫你優化出最佳線路,但如果有了量子電腦,我們可以把整個城市甚至整個地球上所有人的出行計畫全都輸入進去,讓它計算出最優解,從而讓人們徹底告別交通擁堵。

在研發藥物方面,量子電腦能夠描繪出數以萬億計的分子組成,並將其中最可能有效的組合快速識別出,顯著降低藥物的研發成本和週期。

在探索太空方面,量子電腦可以處理望遠鏡視野中更多的資料,從而發現更多的行星,並迅速識別出最有可能存有生命體的行星。

......

第三,在軍事方面,量子電腦更是能讓資訊化戰爭換了“容顏”。包括量子電腦在內的量子技術在軍事應用方面有著無與倫比的廣闊前景,量子隱形通信系統將建立在各類作戰指揮控制體系之間和各種偵察預警系統、主要作戰平臺以及空間武器系統之中,從而構建出量子資訊化戰場的通信網路,以其超大通道容量、超高通信速率等特性,在未來的資訊化戰爭中扮演無可替代的角色。

美國國防部就對此就給予了高度重視,國防高級研究計畫署專門制定了名為“量子資訊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研究計畫,其對外公開宣稱的目標是,若干年內要在核磁共振量子計算、中性原子量子計算、諧振量子電子動態計算、光量子計算及固態量子計算等領域取得重大研究進展。

有人甚至認為,量子計算的意義不亞於核武器……一旦有些國家軍隊擁有了量子電腦,而另一些國家軍隊卻沒有,當戰爭爆發的時候,這就猶如一個瞎子和一個睜眼的人在打架一樣,對方可以把你的東西看得清清楚楚,而你卻什麼都看不到。

第四,掌握了量子電腦,就可能掌握了未來新技術領域的主導權。比如說,現在很火的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的爆發,有幾個因素離不開,一是龐大資料的積累,一是硬體性能提升,帶來的計算能力的提高。像AlphaGo,現在最著名的人工智慧產品,它在迎戰李世石時,動用了1920個CPU、280個GPU,來保證它的運算。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AlphaGo的勝利,是建立在硬體的堆砌之上。如果有量子計算,那麼AlphaGo就無須用這麼暴力的方式了。從這一點上來說,它是能夠促進人工智慧進化的,使它變得更為超效,帶來飛躍式的提升與進步。

這樣來看,量子電腦也為中國的科技實力提供趕超歐美的機會。在傳統科技領域,很多方面其實已經為歐美國家的企業所控制,甚至壟斷。由於它們坐擁巨大的資源與強大的研發能力,也借此擁有豐厚的利潤,得以不斷投入鉅資進行再研發,形成良性迴圈。這使得中國的企業無論怎樣,很難在這些傳統科技領域打破其格局。

但在人工智慧這一“新興”領域,雖然中國晚于歐美國家起步,但這幾年來,中國在人工智慧的發展,無論是從企業數量,或是人才、研究實力上看,均不遜於美國。

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呈現出一種與其他科技領域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式,這甚至讓美國科技界十分警惕,並借此不斷提醒美國政府,要其注重科技的投入、相關政策的扶持等,以避免被中國超越。量子電腦,也是如此。

去年中國就成功地發射全球首枚量子衛星,今天又在量子電腦方面有了巨大突破,說明我國在這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與能力。因此,只要我們發力,同時從硬體、軟體、材料等多方面著手進行研究、佈局,這樣,中國在量子電腦上的發展,就不怕會落後于歐美國家。

考慮到量子計算對諸如人工智慧等領域的作用,未來或許將形成巨大的連鎖反應,推動中國科技全面快速發展,全面超越歐美國家。

也正是看到了上面一系列的重大意義,各國相關領域的科學家才能在量子電腦探索的道路上鍥而不捨,咬緊牙關絲毫不讓步,美國甚至組建了包括穀歌公司、美國航太航空局和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等眾多科研巨頭在內的“夢之隊”來進行量子電腦的研發。世界紀錄也不斷被刷新著,這次,中國科學家顯然在這一領域又把紀錄刷新了。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在經歷過萬千磨難之後,中國企業和中國人民正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眾志成城,發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引擎,讓中國這艘巨輪向著世界強國不斷前進!

青鋒十年已磨礪,壯士揚眉劍出鞘。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蒼海!

正式宣佈,啟動NASA

NASA:美國航太航空總局,但它更代表著“探索未知文明、引領科技進步”的擔當。3月9日,馬雲動員兩萬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宣佈,啟動阿裡的“NASA”計畫!

該計畫將面向機器學習、晶片、IoT、作業系統、生物識別等核心技術,組建全新團隊、建立嶄新機制,全力以赴。為解決10年、20年後的困難儲備核心科技。

同時馬雲還描述了阿裡的宏偉願景,要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服務全球20億人,創造1億就業機會,幫助1000萬家企業盈利。而“NASA”正是為此做鋪墊!

沒錯,從今天起,忘掉阿裡的電商光壞吧。它正組建一個全新的技術大軍,挑起“科技國家隊”的大樑,向著世界核心科技的技術源頭發起總進軍!

阿裡背後,震驚世界

你永遠不敢相信,這樣一家所謂的電商公司竟在科技領域有著巨大的貢獻和實力。要怪就怪阿裡的商業太成功了,掩蓋了技術的光芒。

如今,馬雲已在雲計算、資料庫、量子計算與通信、VR技術、作業系統、區塊鏈、智慧物流、人工智慧、生物識別、定位技術等10大核心領域為中國扳回一局!

同時為國家儲備了強大的研發團隊,2萬多名工程師、500多位博士代表著中國最強大的技術團隊。這裡不乏大量海歸,因為在這裡,他們看到了曾經無法實現的夢想!

近日一組評選更讓我們驚訝:獲選全球科技領袖前三名的,除了特斯拉CEO馬斯克、蘋果CEO庫克,還有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

世界3A

然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馬雲7年前的一場對技術的衝動:創辦阿裡雲。如今的阿裡雲已打破美國壟斷,殺入世界雲計算前三,搶佔了未來科技最核心的基礎技術!

有了大資料、雲計算的支撐,才有了今天被寫入政府報告的人工智慧。馬雲已開始用阿裡雲為杭州裝上城市大腦,用人工智慧幫城市做決策,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

才有了今天準確率高達99.6%的刷臉支付,入選2017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才有了春運撐起一天4億人集體搶票的世界記錄;才有了讓世界驚歎的智慧物流和全球狂歡的雙11…..

今天“NASA”的啟動,意味著馬雲正式將阿裡雲這張技術王牌從幕後推至台前,形成以阿裡雲為基礎主力,向世界核心科技技術邁進的科技國家隊!

號角吹響,科技強國

馬雲啟動“NASA”,不僅代表著阿裡要剝掉商業的光環,開始在科技核心技術領域發力,更是向全中國企業吹響了號角:科技強國,時不我待!

我們期待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在商業上獲得巨大財富之後,能投入到技術改革和革新中,推動社會的進步,造福國家的百姓,助力祖國的強盛。

我們不願看到核心技術再落入他國之手,而中國企業只能“唯命是從”;我們不願再看到,蘋果三星的“耀武揚威”,穀歌微軟的 “肆意橫行”、IBM思科的“霸氣壟斷”。

今天,號角已經吹響了!華為進軍5G,拿下石墨烯;阿裡攻佔雲計算巔峰,全力出擊;騰訊、百度、京東紛紛進軍技術,就連小米也研發出了自己的晶片。

那到底什麼是量子電腦呢?

文 | 庫叔

我們現在對電子電腦很熟悉,但很少人知道它和量子電腦的區別在哪裡。簡單來說,根本區別其實就是計算能力!

量子電腦的計算能力之所以強過傳統電子電腦,原因就在於兩者存儲資訊與運算方式上的不同。

在電子電腦裡,一個微小電晶體中存儲的資料,在一個時間點上是固定的,要麼是1,要麼是0。而量子電腦則不同,量子具有疊加態,一個量子位元可以有兩種狀態,這樣N個量子位時就有2的N次方種狀態。

更神奇的地方在於,傳統電子電腦的計算方式是串列運算,一個算完算下一個。而量子電腦由於處於疊加狀態,天然就能並行運算。如果畫個圖來表示,那下圖右邊就是普通電腦,左邊就是量子電腦,非常靈活,同時疊加運行。如果電子電腦要分成50次計算完成,量子電腦則可以把這過程分成50個部分,同時計算完成,再疊加給出結果。

想像一下,你被要求5分鐘內在指定圖書館某一本書的某頁上找到一個字母“X”,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那裡有5000萬冊書。但是如果你處於5000萬個平行現實中,每個現實都可以查看不同的書籍,你肯定能在其中某個現實中找到這個“X”。在這個假設中,普通電腦就是像瘋子一樣的那個你,需要5分鐘內找遍盡可能多的書。而量子電腦卻能將你複製出5000萬個,每個只需翻找一本書即可。這效率,簡直成倍躍升!

目前,我們所有的電腦體系都是基於馮諾依曼式的組織結構,其運行速度的增長已經明顯放緩,對於大規模資料的分析計算效率也很難再提高。量子計算的提出,則是旨在專門為複雜問題的求解設計一種全新的電腦體系,讓運行速度“飛”起來了!

所以,曾有人打過一個比方:如果現在傳統電腦的速度是自行車,量子電腦的速度就好比飛機。使用億億次的“天河二號”超級電腦求解一個億億億變數的方程組,所需時間為100年。而使用一台萬億次的量子電腦求解同一個方程組,僅需0.01秒。

美國所有正在研究量子電腦的大咖們都很清楚:這種將大幅超越傳統電腦的神器,能給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的長治久安以及國防能力,帶來巨大的質變!

所以,美國的幾大科技巨頭公司,都在不惜血本地砸錢研究量子電腦,比如Google、IBM、微軟和英特爾,而且他們的人才儲備和科研資金都很充足,再加上美國政府也在掏錢支持他們,很容易令他們就沖在競爭的前列。

同時,歐洲那邊的政府也在幾十億幾十億美元的投錢進行研發。比如英國2014年就投資27億美元支持該國4個小組進行量子專案的專項研究工作。

掌握量子電腦,就可能掌握未來新技術主導權

這種逆天的超高速計算方式,必然會使很多方面發生重大變化。

首先是對人類科技進步而言,量子電腦“開闢了一個新的戰場”。“埃尼阿克”作為世界上第一台經典演算法電腦,開闢了一個屬於電腦的時代,以前,量子計算速度比經典電腦快還只是停留在理論中,而該台原型機將這一理論變成現實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把量子電腦真正推向和經典電腦競爭的擂臺。這是歷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電腦量子類比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這一國際學術界稱之為“量子稱霸”的目標奠定了基礎,這屬於中國人為世界科技進步添磚加瓦的關鍵一步!

其次是在現實生活方面,量子電腦的應用範圍就更廣了!只要是涉及到邏輯計算分析,都可以發揮它的優勢。量子計算利用量子相干疊加原理,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平行計算和模擬能力,計算能力隨可操縱的粒子數呈指數增長,可為經典電腦無法解決的大規模計算難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比如預測天氣、解決交通擁堵等問題,比如在金融的分析投資、醫療領域的診斷等,都能借此變得更加高效、準確。

舉個幾個簡單例子,如果你要尋找一個資料,普通電腦可能需要測試每一個條目,但量子電腦演算法只需要普通電腦演算法次數的平方根次就可以了,這對於處理大量資料及資訊來說,簡直意義非凡。甚至可以在幾天裡解決傳統電腦會花費數百萬年時間才能處理的資料,未來的應用前景十分令人神往。

再比如,量子電腦可以應用到資訊技術安全中去,有了它,你流覽電子郵件和銀行資料都會處於加密安全系統的保護之下,有了這種安全系統,你給每個人一個公共金鑰編碼資訊,那也就只有你能解碼。

再比如,現在的天氣預報大多是基於探測資料的推測,很難保證準確。但量子電腦可以一次分析所有資料,向我們提供更好的模型,精准地顯示惡劣天氣會在何時何地出現。我們可以提前預測颶風等極端天氣,從而預留足夠的時間拯救生命。

在每天的出行中,GPS可以幫你優化出最佳線路,但如果有了量子電腦,我們可以把整個城市甚至整個地球上所有人的出行計畫全都輸入進去,讓它計算出最優解,從而讓人們徹底告別交通擁堵。

在研發藥物方面,量子電腦能夠描繪出數以萬億計的分子組成,並將其中最可能有效的組合快速識別出,顯著降低藥物的研發成本和週期。

在探索太空方面,量子電腦可以處理望遠鏡視野中更多的資料,從而發現更多的行星,並迅速識別出最有可能存有生命體的行星。

......

第三,在軍事方面,量子電腦更是能讓資訊化戰爭換了“容顏”。包括量子電腦在內的量子技術在軍事應用方面有著無與倫比的廣闊前景,量子隱形通信系統將建立在各類作戰指揮控制體系之間和各種偵察預警系統、主要作戰平臺以及空間武器系統之中,從而構建出量子資訊化戰場的通信網路,以其超大通道容量、超高通信速率等特性,在未來的資訊化戰爭中扮演無可替代的角色。

美國國防部就對此就給予了高度重視,國防高級研究計畫署專門制定了名為“量子資訊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研究計畫,其對外公開宣稱的目標是,若干年內要在核磁共振量子計算、中性原子量子計算、諧振量子電子動態計算、光量子計算及固態量子計算等領域取得重大研究進展。

有人甚至認為,量子計算的意義不亞於核武器……一旦有些國家軍隊擁有了量子電腦,而另一些國家軍隊卻沒有,當戰爭爆發的時候,這就猶如一個瞎子和一個睜眼的人在打架一樣,對方可以把你的東西看得清清楚楚,而你卻什麼都看不到。

第四,掌握了量子電腦,就可能掌握了未來新技術領域的主導權。比如說,現在很火的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的爆發,有幾個因素離不開,一是龐大資料的積累,一是硬體性能提升,帶來的計算能力的提高。像AlphaGo,現在最著名的人工智慧產品,它在迎戰李世石時,動用了1920個CPU、280個GPU,來保證它的運算。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AlphaGo的勝利,是建立在硬體的堆砌之上。如果有量子計算,那麼AlphaGo就無須用這麼暴力的方式了。從這一點上來說,它是能夠促進人工智慧進化的,使它變得更為超效,帶來飛躍式的提升與進步。

這樣來看,量子電腦也為中國的科技實力提供趕超歐美的機會。在傳統科技領域,很多方面其實已經為歐美國家的企業所控制,甚至壟斷。由於它們坐擁巨大的資源與強大的研發能力,也借此擁有豐厚的利潤,得以不斷投入鉅資進行再研發,形成良性迴圈。這使得中國的企業無論怎樣,很難在這些傳統科技領域打破其格局。

但在人工智慧這一“新興”領域,雖然中國晚于歐美國家起步,但這幾年來,中國在人工智慧的發展,無論是從企業數量,或是人才、研究實力上看,均不遜於美國。

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呈現出一種與其他科技領域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式,這甚至讓美國科技界十分警惕,並借此不斷提醒美國政府,要其注重科技的投入、相關政策的扶持等,以避免被中國超越。量子電腦,也是如此。

去年中國就成功地發射全球首枚量子衛星,今天又在量子電腦方面有了巨大突破,說明我國在這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與能力。因此,只要我們發力,同時從硬體、軟體、材料等多方面著手進行研究、佈局,這樣,中國在量子電腦上的發展,就不怕會落後于歐美國家。

考慮到量子計算對諸如人工智慧等領域的作用,未來或許將形成巨大的連鎖反應,推動中國科技全面快速發展,全面超越歐美國家。

也正是看到了上面一系列的重大意義,各國相關領域的科學家才能在量子電腦探索的道路上鍥而不捨,咬緊牙關絲毫不讓步,美國甚至組建了包括穀歌公司、美國航太航空局和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等眾多科研巨頭在內的“夢之隊”來進行量子電腦的研發。世界紀錄也不斷被刷新著,這次,中國科學家顯然在這一領域又把紀錄刷新了。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在經歷過萬千磨難之後,中國企業和中國人民正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眾志成城,發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引擎,讓中國這艘巨輪向著世界強國不斷前進!

青鋒十年已磨礪,壯士揚眉劍出鞘。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