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浪跡風月的詞人,死後更是妓☆禁☆女湊錢相葬,千百妓☆禁☆女爭相祭奠

柳永一生中最出名的事情,就是他死時是被眾多名妓集資下葬的,而且死後眾多妓☆禁☆女們會舉行弔唁會,千百名妓相聚在一起,是當帶的很少見的場景,所以柳永才一直被後世所津津樂道。

柳永出生於官宦世家,早些年的時候也對功名利祿很是執著,在仕途上不斷地遭受了打擊,讓柳永產生了很大的挫敗感。

這些挫敗感正是柳永創作的靈感和動力,同時柳永也經常與當時的名妓們在一起遊覽各地風景,跟底層的平民接觸在一起,

不免有一種同時天涯淪落人的感慨,他寫出的詩都是表達勾欄市井的生活,所以當時柳永的詩詞受到了秦樓楚館的大力追捧。

柳永當時的狀況就相當於現在的官二代、富二代與娛樂歌星混在一起,當然比那些富二代好很多的是,柳永不光是在這些娛樂場所如魚得水,那些名妓們還會爭相邀請柳永做自己的入幕之賓。有了柳永的詩詞就像是得到了專業經紀人的包裝一樣,

會讓那些名妓的身價倍增。

當然柳永雖然沉醉在青樓之中,但還是心裡想要在仕途上風光一把,柳永雖然得到廣大民眾的肯定,可是由於他經常出入煙花之地,所以皇帝都知道了他的名號。在閱卷的時候,仁宗大筆一揮,就讓柳永與他朝思暮想的功名失之交臂。

柳永心裡是憤懣的,但是又無可奈何,所以就乾脆在作詞上更加積極了,柳永雖然一直在“奉旨填詞”,可是他在仕途上也一直沒有放棄,終於在51歲高齡的時候,回京做了個屯田司員郎。當然像柳永這樣的風流才子,

在官路上必定是不順利的,同僚的豔羨與排擠,終於有了他的第二次罷官。

柳永只好又開始做起了他的老本行,專門為名妓們填詞,遊走在汴京的燈紅酒綠之中,柳永浪漫多情,詩才橫溢,所以很受到青樓名妓的青睞。柳永也樂意與這些歷經坎坷的名妓們交往,

在柳永死的時候,家裡一貧如洗,連下葬的錢都沒有,是當時的粉絲湊的錢為他下葬。

當時汴京半城都是縞素白衣,哀聲一片。柳永死後也沒有親戚來祭奠,這些妓☆禁☆女們就每年清明的時候組織一場活動,來祭奠柳永。柳永一生雖然沒有在政治上有所成就,可是他詩詞的影響了幾代人,是詩詞史上頗為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