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咖雲集 2017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總決賽豪華評委陣容揭曉

由中國美術學院主辦,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協辦,以浙江省人民政府為支援單位的中國設計智造大獎將於2017年5月7日—5月8日在中國·杭州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舉辦“2017中國設計智造大獎頒獎盛典”。

盛典包括四大系列活動:2017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總決賽、2017中國設計智造大獎佳作展開幕式、2017中國設計智造大獎設計智造大會、2017中國設計智造大獎頒獎典禮。

其中備受矚目的2017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總決賽將於5月7日舉行。屆時,7名專業評委和30位大眾評審,將依據核心標準(民生、產業、未來)對22位獲獎選手/團隊進行為期一天的答辯評審,從中角逐出DIA三大獎——金智獎、優智獎、創智獎,

並將於5月8日晚上的頒獎典禮上隆重公佈。

480萬大獎究竟花落誰家?讓我們一起期待5月8日大獎揭曉!在此之前,小編就先帶大家瞭解一下本屆大獎總決賽的豪華評委陣容!

1

Kari Korkman

Kari Korkman,芬蘭赫爾辛基設計周的創始人和總監、 Luovi Productions Oy 有限公司總裁。自九十年代初以來,

他一直參與大量的產品開發專案並策劃了一些設計展覽和活動,Kari在設計業務和啟動城市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獲得了很多認可。

此前,Kari Korkman帶領他的團隊積極參與幾個國家設計節的國際合作,通過世界設計周聯盟的方式在亞洲、歐洲、美洲和中東地區瞭解各個國家設計周的軟實力。他們創造聯合展覽和活動的想法,喚醒了芬蘭對設計感興趣的人的好奇心。他們希望參與赫爾辛基開發“設計目的地”的想法近日終於得到了實現。

最新消息,Kari Korkman剛剛被任命為世界設計周主席(WDW)——Global Network of Design Weeks and Festivals。2017-2020年,WDW的總部設在芬蘭赫爾辛基。

世界設計周是全球設計周和節日的聯盟,它包括了赫爾辛基設計周、荷蘭設計周、墨西哥設計周、首爾設計周、三藩市設計周、東京設計周、多倫多設計周、北京國際設計周和巴賽隆納設計周。

作為世界設計周聯盟,他們團結了全球的設計社區,通過分享知識,資源和實踐案例,促進產品和想法的交流,促進可持續發展和個人設計活動的增長。

接下來小編帶你看下Kari Korkman的專業背景,

他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畢業於赫爾辛基經濟學院,憑藉個人興趣和敏銳的藝術直覺,逐漸成長為一名設計師,十多年來創作了許多新產品。他關注和擅長的領域主要是在Concept Development(概念發展)、Graphic Design(平面設計)、Art Direction(藝術指導)和Marketing Communications(行銷傳播)等方面。

1995年,Kari Korkman創立了Luovi Productions Oy Ltd.,並開始生產袋子和筆記型電腦的產品。赫爾辛基設計周起源於2001年,在Luovi Productions Oy Ltd.悄然萌芽,當時Luovi在一個名為DesignPartners01的展覽中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行李袋。這些展覽於2002年在設計博物館和2003年的電纜廠繼續進行。

與展覽同時舉辦的活動開始發展壯大,自然而然地開始重新思考這些活動是否可以變成一個城市的節日。

為了獲得一個能夠共同創意的網路,促進設計,Luovi在2005年成立並註冊了赫爾辛基設計周,目標是將城市發展為創意產業的環境,由此,赫爾辛基設計周正式創辦成立。赫爾辛基設計周是北歐國家最大的設計節。每年9月,這個多學科協作的節日展現了來自時裝、建築和城市文化等多領域的設計。

2014年,赫爾辛基設計周以“走出去”為主題慶祝成立十周年。

2015年,主題“Time Machine”共收集了200個遍及整個城市的活動,Jätkäsaari的Lars Sonck-L3 倉庫成為該節日的主要場所。

2016年赫爾辛基設計周共舉辦了256場“Better”的活動,達15.8萬人次。

設計節活動遍佈整個城市的各種活動場所:從博物館到市場,從研討會廳到秘密商店。設計節還積極尋求新的空間和探索城市的新途徑。

赫爾辛基設計周在2014年完成十周年慶典後,通過推出新的線上出版物“赫爾辛基設計週刊”,實現了全年運行。該出版物面向設計領域的專業人士以及設計愛好者,並以芬蘭語和英語雙語出版。

赫爾辛基設計週刊在設計領域展現時代風貌,並提出對行業未來的討論。週刊擁有一支寬領域的團隊,包括芬蘭頂尖作家和來自設計界的以及其他領域的國際嘉賓。與設計周運營統帥面對面,聆聽來自地球另一端的設計聲音,請來DIA與Kari Korkman一起體驗智造生活吧!

2

陳純

陳純,浙江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資訊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曾任浙江大學軟體學院院長和浙江大學電腦軟體研究所所長,兼任浙江省電腦學會理事長。同時,他也是浙大網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他曾作為第一或第二獲獎者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次、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次、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次、紡織總會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第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第二屆浙江省青年科技獎。是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首批入選專家,浙江省首批“特級專家”獲得者,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陳純教授長期從事電腦應用領域的前沿科學研究,從事電腦圖形圖像處理、電腦視覺、CAD/CAM、CSCW、人工智慧、移動資料庫、嵌入式系統等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發表高品質學術論文160多篇,其中SCI/EI收錄的有80多篇,出版專著4部;獲第26屆AAAI最佳論文獎(2012年),擔任海量資料處理領域頂級國際會議VLDB大會主席(2014年);授權發明專利51項。

在開展學科前沿的理論研究的同時,注重對國家建設有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專案進行科研攻關。近年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和省部委攻關等科研專案二十余項,作為專案負責人通過科研成果鑒定的專案12項,其中2項國際領先、4項國際先進、2項國內首創、4項國內領先。

其中,開創研製的紡織智慧CAD/CAM系統已在國內輕紡行業300多家企業推廣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估計很多人都被“紡織智慧CAD/CAM系統”唬住了。每個字單獨拿出來都認識,但連在一起怎麼就完全看不懂了呢?剛開始小編在看到這幾個字時的反應和大家一模一樣,直到查閱了很多資料才知道這個高大上的紡織智慧CAD/CAM系統是指使用電腦絲綢印染花樣設計、分色處理及制板自動化系統對絲綢印染前處理工藝加以改造,將設計師設計的彩色畫稿,經光電掃描裝置輸入電腦,或直接由電腦產生畫稿,按工藝要求完成分色圖,然後經鐳射掃描器輸出黑白膠片這麼一個系統過程。它的問世大大提高了印染製版的效率和品質,並使之達到了國際領先水準。它吸引了全國各地絲綢印染廠排隊購買,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陳純也因此榮獲了“浙江省十大科技新星”稱號。

除學者之外,他同時還是上市公司浙大網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授意身為電腦學院副教授的蘭德科技常務副總鮑曙新,帶領一隻隊伍,創辦上海洲信。主要經營手機遊戲和資訊服務等互聯網電信增值服務業務的上海洲信成立不過兩年,運營網路已經遍佈25個省, 成為移動娛樂集團有力的技術管道支持平臺。

陳老師在每年的新生見面會上都會反復強調“興趣”和“創新”——“興趣使然,激發研究創造力和熱情”,“勵志,創新,求是,一個都不能少。”正是因為這樣的激情,即使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陳純依舊保持初心,砥礪前行,不斷挑戰自己,也不斷給我們帶來新的驚歎。 也因為對創新永無止境的追求。

3

Mugendi Kanampiu M' Rithaa

Mugendi Kanampiu M’Rithaa,他是南非開普半島科技大學的工業設計師,教育家和研究員,也是Indaba Expo設計策展人。

Mugendi曾經到肯亞、美國、印度留學,擁有工業設計和高等教育的研究生學歷以及通用設計博士學位。

他在世界各地旅行,在肯亞、波札那、南非和瑞典任教,並熱衷於社會意識設計的各種表現,包括:減緩氣候變化的設計師策略、社會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設計、分散式可再生能源、土著知識系統、參與式設計和通用設計。

Mugendi對研究“設計思維在推動非洲大陸發展方面的關鍵作用”有著特別的興趣。他一直與一些國際組織保持聯繫,共同關注工業發展語境下設計所發揮的作用。 Mugendi是非洲第一任世界設計組織(WDO)的主席,WDO的前身是國際工業設計協會理事會(Icsid)。他大部分工作的重點在於幫助並支援全球年輕設計師實現他們的靈感,以發揮WDO對設計支持的重要性。

Mugendi在2009年撰寫的論文《將通用設計納入開普敦:國際足聯2010年世界盃相關活動作為社會變革的催化劑》使他獲得了博士學位的殊榮。通用設計(UD)在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地方都是眾所周知的,是一種為更廣泛的人群設計的具有最大包容性的設計方法,在全球的設計從業者和規劃師中迅速普及。

Mugendi在2011年出版了專著《多數世界語境下的通用設計——大型體育活動作為社會變化的催化劑》(Universal Design in Majority World Contexts)。該書提到,通用設計(UD)旨在通過增加產品、服務和系統中的可及性和可用性來促進平等,以便盡可能多地包括終端使用者的類別。UD能潛在地影響各種社會問題,比如健康、交通、全納教育、體育休閒、娛樂、社會福利、包容性就業、跨代/可持續住房、包容性旅遊、可及性、安全性和對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問題等。UD是發展中國家新興的學科,其作為社會變革的積極助推潛力尚未得到充分的肯定。 因此,該書討論了UD在努力成為多數世界語境下的主流設計思想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和機會。通過研究UD思維的功效和關鍵參與者,包括在建築/設計/殘疾研究/人體工程/人因工程/人機交互/可用性研究和城市規劃等多個子學科領域的決策者、學生、從業者、研究人員和教育者等,最終通過設計干預來促進更大的社會公平和凝聚力。

總而言之,UD提出了一種協作系統方法,以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設計態度面臨社會的各種挑戰,使更多的人從跨學科領域跨職能部門的協同作用中受益。

4

何人可

許多剛入門的人會問,設計是什麼?

有人認為設計是炫與酷,但是炫只是視覺上的感受,有些東西是非常平實的。而設計的最高境界是“無形的設計”,讓用戶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滿足的最大化、體驗的最大化、價值的最大化。

——何人可

何人可,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教學名師,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特邀副會長,教育部高等學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2014年獲得“光華龍騰獎中國設計貢獻獎金質獎章”。

在他看來,設計的核心從來都是人,而不是物。因此,“以人為本”便是他的設計理念。作為一名教學名師,培養優秀的設計專業學生,引導學生進行設計創新,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是何人可一貫的教學理念。如果說設計是“以人為本”,那麼教學工作就應該是“以學生為本”,一切服務學生。他認為,給學生最好的東西不是教給他什麼,而是給他創造一個好的環境,提供一個好的平臺。

除了學校賦予他的教師身份,在社會層面,何人可更是橫跨多個領域:

· 丹麥皇家藝術學院訪問學者

· 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工業設計學科教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設計學組)成員

· 國家科學技術專案評審組成員

· 中共中央組織部“萬人計畫”第一批領軍人才

· 湖南省工業設計協會主席

· 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主席

· 中國-義大利聯合創新中心(湖南)主任

· 擔任包括紅點、紅星、芙蓉等多個國際設計競賽主席和評委

……

何人可一直在思考如何將地域文化與社會創新相融合,同時又能讓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提高觀察力和動手能力從而提高設計能力。於是“新通道”應運而生。它是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於2009年啟動的一項地域文化研究與文創公益結合的社會創新活動。

工作營致力於通過設計手段整合各方力量(包括地方各級政府、社會企業、農村合作社、特別是當地居民等),聚焦經濟發展落後地區的獨特自然生態環境與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整合不同專業和學科的優勢。通過合理的村鎮規劃、生態旅遊開發、資訊與物流網路建設、產品與服務系統整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綜合的工作方法,建立一個國際化的設計創新聯盟和基於網路的資訊平臺,參與式的促進當地居民的文化自主意識和產業創新。

“新通道”專案的領頭人,何人可表示,老少邊遠地區偏遠、貧窮而又富有。“我們要做的,是通過設計將當地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轉換為經濟價值,從而去實現少數民族社會、文化、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016年,做為“新通道”一部分的《花瑤花文化創意產業精准扶貧項目》入選教育部直屬高校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十大典型專案。該項目以花瑤貧困山區的少數民族村落為主要研究物件,專案組制定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傳播模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三個創新目標及中長期行動計畫,啟動了地域文化研究與文創公益的社會創新活動組織。

三年多來,專案組組織來自15個國家的300多名師生完成了大量的非物質文化數位影像紀錄片、原生態音樂錄製、建築環境與景觀設計、文創產品設計及兒童美術創作等工作,與當地居民形成了良好的互動,保護並促進了當地自然、社會、文化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2016年基於挑花的文創產品產值可以達到300萬元左右,孵化了4個村級合作社,提供挑花織娘的勞務費用約100萬元,創造了50-80個就業崗位。

專案成果展示

何人可認為,千餘年的文化遺產,很了不起。但它不符合今天社會的需求,特別是年輕人的需要。“新通道”專案現階段思考的主題,是得到年輕人的認同,讓年輕人來理解文化的底蘊和特色,讓商品的銷路更廣。近日,何人可前往巴黎,參與巴黎博覽會,展覽新通道的產品。

5

Egon Chemaitis

Egon Chemaitis,1984年-2011年曾是德國柏林藝術大學工業設計系教授、產品和過程設計規劃學院院長,2007年他來到杭州,成為中國美術學院中德藝術學院考試委員會主席、設計專業總負責人。近十年來,Egon Chemaitis教授堅持每年至少來杭州兩趟進行教學,不僅是中德學院的良師,更是我們的老朋友。

Egon13歲時成為一名學徒工,每週三天進入工廠參與生產實踐操作,兩天回到學校學習文化課程。通過不懈的努力他逐步成長為高級技師,並獲得進入大學深造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名工業設計大師。1975年Egon教授建立了Egon Chemaitis設計室,主要開展技術與家居設計。他是波蘭華沙輕工業部設計顧問,2000年任德國漢諾威世界博覽會設計顧問。2015年,Egon教授還曾獲得浙江省政府授予在浙外國專家的最高榮譽獎項“西湖友誼獎”。

自2007年以來,Egon教授一直致力於開展中國美術學院和柏林藝術大學兩校的碩士聯合培養專案,希望通過兩國頂級藝術設計院校跨文化、跨學科的教學理念,培育出引領21世紀藝術發展潮流的高級藝術創作與設計研究人才。2011年從柏林藝術大學退休後,他將更多的時間用在了合作項目上,提倡設計要體現人文關懷、體現環境保護等理念,認為“設計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實現產品的銷售,而應該貫穿于產品開發的整個過程,並最終實現某種生活品質”,他為專案引入最新的教學內容和任課教師,致力於讓中國學生理解應該把設計視為一個不斷開發的持續過程,並從生產過程的視角來審視設計本身,使學生在設計構思和動手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國際交流可以讓我們對自身文化進行反思,對德國和中國都是如此。” Egon教授把“德國設計”介紹給了中國,努力推動中國創意設計的重要轉型。

為了說明目前中國製造業的成就,他在柏林藝術大學組織舉辦展覽,大力宣傳中國產品,還曾專門在德國期刊《Skylepark》上刊登採訪文章,對合作專案進行全面的介紹,此專案被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評為了“最佳實踐專案”。2012年3月中國文化部《藝術教育》雜誌刊登了項目的專題介紹;2014年該項目通過了教育部的中外合作辦學評估。

此次DIA Egon教授從作品的初評到複評都參與其中,5月7日的總決賽中他也將擔任評委,對top22的作品進行專業的點評。

在杭期間,Egon教授不僅參與中國美院教學、舉辦設計講座,還曾積極參加杭州市政府組織的“創意杭州”環宇玩具設計營和國際照明設計營等活動。杭州聖泓工業設計創意園建設過程中,他獻言獻策,帶領中德項目的學生參與園區建設,被聘為園區工業設計顧問。2014年,他指導由三位工業設計畢業生組成的設計團隊LTD設計的耳機“匠”投入生產,並在杭州白馬湖文創產業博覽會上得到了時任省長李強的好評。該耳機參加了柏林電子展和香港電子展,不僅在中國銷售,還開闢了英美與亞洲市場,被譽為來自中國的“最好的聲音”。

最後,讓我們跟隨小編的腳步再欣賞一下Egon Chemaitis教授的其 他設計作品吧!

6

柳冠中

柳冠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理工大學榮譽教授,中南大學藝術學院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廣東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看到這裡,您可能有疑問——柳冠中教授為何受到如此多高校的青睞呢?想知道答案的話就和小編一起看下去吧。

1977年柳冠中作為主要設計者,完成毛1主席紀念堂燈具設計並主持工藝、技術實施,1983年他的 “節點”設計獲西德國家專利局實用新型專利,1984年他德國留學回國後籌建了國內第一個“工業設計系”,並成為該學科國內學術帶頭人。1989年他的 “節點”設計獲輕工業部首屆工業設計一等獎,1989年他被“世界工業設計協會聯合會”名古屋年會邀請大會發言,是中國人第一次登上世界設計最高講壇。1989年被“世界工業設計協會聯合會”評為“世界設計名人”之一。可見他在中國設計學科中起到了帶頭的作用。

在理論方面,柳冠中教授提出了“生活方式說”、“共生美學觀”、“事理學”等理論方法,這些理論在國內乃至國際設計界都產生了導向性影響,形成了中國自己的設計理論體系。他認為設計是創造一種健康合理的生存方式。強調“創造”——使人類生活更健康、合理、有節制,要與大多數人“和諧”,要與大自然“和諧”。設計是諧調人類需求、發展與生存環境條件限制的關係,這稱之為適可而止、因勢利導的可持續發展之理。設計的物件表面是“物”,而本質是“事”。研究“事”與“情”的道理,即“事理”。“事”是“人與物”關係的仲介,不同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環境、不同時間、不同條件下,即使為同一目的,他所需要的工具、方法、行為過程、行為狀態都是不同的,使用的工具、產品乃至造型、材料、結構等當然也不同,所以把“事”弄明白了,“物”的概念就顯現出來了。

設計就是把“事理”研究清楚,其“定位”就是選擇原理、材料、結構、工藝、形態、色彩的評價依據。這就是把實現目的之外部因素限制與可能——“事”作為選擇、整合實現“物”的內部因素依據,即為實現目標系統去組織整合“物”的設計理論和方法。“實事求是”是“事理學”的精髓,也是設計的本質。重在“事”的研究,從實現目的之外部因素入手,建立“目標系統”和“新物種”的概念。設計的結果是“物”,但設計的出發是“事”。我們提倡“創造”,不滿足模仿,必須從研究“事”入手,研究實現目的之外部因素限制,從而深入理解“事”的本質,進而創造“新物種”。這就是中國傳統觀念的精華——“超以象外,得其圜中”。

在教學方面,柳冠中多年來勤奮耕耘、為人師表,奠定了我國工業設計學科的理論基礎和教學體系。其教學、學術和設計實踐活動遍佈大江南北,教學教改和學術成果獲國家級二等、銀獎,省部級一等、二等獎和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特等、一等獎、金獎以及國際評委提名獎等,他的設計成果獲西德專利局“實用新型”專利,設計理論被德國出版界刊登,教學思想、理論、方法被國內絕大多數院校相關專業和企業採用、推廣,培養的學生已在國際著名企業(如賓士、西門子、飛利浦、大發、大眾等)作為設計骨幹。

7

杭間

杭間,著名藝術史學者、批評家、資深策展人、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國美美術館館長。曾任《裝飾》雜誌主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主任、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常務副院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等職。主要論著有《中國工藝美學史》《手藝的思想》《設計道:中國設計的基本問題》《中國傳統工藝》《新具象藝術》《設計的善意》《原鄉·設計》、《包豪斯道路:歷史、遺澤、世界與中國》等。

這位早年想著報考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的“文學青年”,因為其興趣的廣泛,從美術到民藝到設計,從學術研究、批評到策展,從清華美院、汕頭大學到中國美院,他在不斷做事中,也不斷拓展著人生新的選擇——有些還是讓人意外的選擇。他認為這源於自己的性格:“第一,我不太安於現狀;第二,我不願意做重複的事情。”

他長期致力於工藝與文化研究,是中國工藝美學史系統性研究的開創者,並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以理論批評的方式參與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90年代以來,他的研究轉向設計歷史和理論,提出重視“設計與民主”的關係和發起“中國設計史體系的研究與寫作”,並著力通過策劃國際國內重要設計展覽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和中國本土設計的發展。2003年他應李嘉誠基金會之邀,在汕頭大學與靳埭強、王受之創建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2011年開始,奔走於北京杭州之間,轉向從事包豪斯與中國關係研究,並投身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和民藝博物館建設。作為國內“包豪斯”領域的研究學者被中國美院邀請參與研究,2012年底,杭間離開清華大學正式受聘中國美院擔任包豪斯研究院院長、美術館館長。2015年起任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

他坦言自己擅長於從思想的層面切入藝術研究。相比於工藝美學,他更注重手工藝術背後的思想性,以此為仲介,探究人與社會、傳統以及未來之間的關係。他認為,手藝的新美學不是一種風格,也不是一種樣式,而是一種仲介物,是大工業時代背景下探究人與社會、傳統以及未來之間的關係的仲介物。

在中國藝術學者中,杭間是最先把“手藝”這個之前被認為是形而下的概念提升為思想層面開展研究,並在設計界得到廣泛認可。他所著的《手藝的思想》成為了大型紀錄片《留住手藝》的靈感來源,該紀錄片成為了影響力深遠的中國非物質遺產保護類紀錄片;在《手藝的思想》一書中,他潛入到“器”的層面,對生活日用的“器”與“技”作文化觀照,不是為著外部的客觀研究,而系出於內在的心靈需要,出於生活和創造的需要。其後的《中國工藝美學史》作為中國工藝設計的重要著述被介紹到海外,他還是當年具有廣泛影響的譯著《留住手藝》(鹽野米松著)的最早引進者。近年來,評論集《設計的善意》則致敬霍金的《大設計》,一方面重拾“設計”的原初,反思“被設計”的“原罪”,另一方面從一個教育者的角度出發,重思何為設計,設計為誰。

除了是著名藝術史學者、博導、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的身份外,他還是一名資深策展人,策劃的相關展覽有:“天工開物:江南鄉村工藝的世界”(杭州,2015);“包豪斯:作為啟蒙的設計”(北京,2014);“從製造到設計:20世紀德國設計”(深圳,2013);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墨西哥當代藝術特展(北京,2011)、“美學城市-上海藝術設計展”(上海,2013);第一、二屆中國設計大展(深圳,2015、2012);“仁:設計的善意” 首屆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北京,2011);“90年:包豪斯道路——歷史/遺澤/世界和中國文獻展”(北京、上海、汕頭,2010-2011);中國大陸設計新青年展(香港,2009);“歲寒三友:兩岸三地中國傳統圖形與現代設計作品展”(汕頭,2006)等。

作為DIA兩屆組委會副主席,他認為借助這個大獎的平臺,可以讓世界範圍的設計師、設計作品充分交流、學習,引進一批好的設計作品,在浙江實現成功轉化,提升浙江製造水準;同時激發本土的設計機構、企業設計部門、設計師,提升國內工業設計的觀念和方法,讓其符合當下浙江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

這些展覽於2002年在設計博物館和2003年的電纜廠繼續進行。

與展覽同時舉辦的活動開始發展壯大,自然而然地開始重新思考這些活動是否可以變成一個城市的節日。

為了獲得一個能夠共同創意的網路,促進設計,Luovi在2005年成立並註冊了赫爾辛基設計周,目標是將城市發展為創意產業的環境,由此,赫爾辛基設計周正式創辦成立。赫爾辛基設計周是北歐國家最大的設計節。每年9月,這個多學科協作的節日展現了來自時裝、建築和城市文化等多領域的設計。

2014年,赫爾辛基設計周以“走出去”為主題慶祝成立十周年。

2015年,主題“Time Machine”共收集了200個遍及整個城市的活動,Jätkäsaari的Lars Sonck-L3 倉庫成為該節日的主要場所。

2016年赫爾辛基設計周共舉辦了256場“Better”的活動,達15.8萬人次。

設計節活動遍佈整個城市的各種活動場所:從博物館到市場,從研討會廳到秘密商店。設計節還積極尋求新的空間和探索城市的新途徑。

赫爾辛基設計周在2014年完成十周年慶典後,通過推出新的線上出版物“赫爾辛基設計週刊”,實現了全年運行。該出版物面向設計領域的專業人士以及設計愛好者,並以芬蘭語和英語雙語出版。

赫爾辛基設計週刊在設計領域展現時代風貌,並提出對行業未來的討論。週刊擁有一支寬領域的團隊,包括芬蘭頂尖作家和來自設計界的以及其他領域的國際嘉賓。與設計周運營統帥面對面,聆聽來自地球另一端的設計聲音,請來DIA與Kari Korkman一起體驗智造生活吧!

2

陳純

陳純,浙江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資訊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曾任浙江大學軟體學院院長和浙江大學電腦軟體研究所所長,兼任浙江省電腦學會理事長。同時,他也是浙大網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他曾作為第一或第二獲獎者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次、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次、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次、紡織總會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第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第二屆浙江省青年科技獎。是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首批入選專家,浙江省首批“特級專家”獲得者,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陳純教授長期從事電腦應用領域的前沿科學研究,從事電腦圖形圖像處理、電腦視覺、CAD/CAM、CSCW、人工智慧、移動資料庫、嵌入式系統等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發表高品質學術論文160多篇,其中SCI/EI收錄的有80多篇,出版專著4部;獲第26屆AAAI最佳論文獎(2012年),擔任海量資料處理領域頂級國際會議VLDB大會主席(2014年);授權發明專利51項。

在開展學科前沿的理論研究的同時,注重對國家建設有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專案進行科研攻關。近年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和省部委攻關等科研專案二十余項,作為專案負責人通過科研成果鑒定的專案12項,其中2項國際領先、4項國際先進、2項國內首創、4項國內領先。

其中,開創研製的紡織智慧CAD/CAM系統已在國內輕紡行業300多家企業推廣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估計很多人都被“紡織智慧CAD/CAM系統”唬住了。每個字單獨拿出來都認識,但連在一起怎麼就完全看不懂了呢?剛開始小編在看到這幾個字時的反應和大家一模一樣,直到查閱了很多資料才知道這個高大上的紡織智慧CAD/CAM系統是指使用電腦絲綢印染花樣設計、分色處理及制板自動化系統對絲綢印染前處理工藝加以改造,將設計師設計的彩色畫稿,經光電掃描裝置輸入電腦,或直接由電腦產生畫稿,按工藝要求完成分色圖,然後經鐳射掃描器輸出黑白膠片這麼一個系統過程。它的問世大大提高了印染製版的效率和品質,並使之達到了國際領先水準。它吸引了全國各地絲綢印染廠排隊購買,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陳純也因此榮獲了“浙江省十大科技新星”稱號。

除學者之外,他同時還是上市公司浙大網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授意身為電腦學院副教授的蘭德科技常務副總鮑曙新,帶領一隻隊伍,創辦上海洲信。主要經營手機遊戲和資訊服務等互聯網電信增值服務業務的上海洲信成立不過兩年,運營網路已經遍佈25個省, 成為移動娛樂集團有力的技術管道支持平臺。

陳老師在每年的新生見面會上都會反復強調“興趣”和“創新”——“興趣使然,激發研究創造力和熱情”,“勵志,創新,求是,一個都不能少。”正是因為這樣的激情,即使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陳純依舊保持初心,砥礪前行,不斷挑戰自己,也不斷給我們帶來新的驚歎。 也因為對創新永無止境的追求。

3

Mugendi Kanampiu M' Rithaa

Mugendi Kanampiu M’Rithaa,他是南非開普半島科技大學的工業設計師,教育家和研究員,也是Indaba Expo設計策展人。

Mugendi曾經到肯亞、美國、印度留學,擁有工業設計和高等教育的研究生學歷以及通用設計博士學位。

他在世界各地旅行,在肯亞、波札那、南非和瑞典任教,並熱衷於社會意識設計的各種表現,包括:減緩氣候變化的設計師策略、社會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設計、分散式可再生能源、土著知識系統、參與式設計和通用設計。

Mugendi對研究“設計思維在推動非洲大陸發展方面的關鍵作用”有著特別的興趣。他一直與一些國際組織保持聯繫,共同關注工業發展語境下設計所發揮的作用。 Mugendi是非洲第一任世界設計組織(WDO)的主席,WDO的前身是國際工業設計協會理事會(Icsid)。他大部分工作的重點在於幫助並支援全球年輕設計師實現他們的靈感,以發揮WDO對設計支持的重要性。

Mugendi在2009年撰寫的論文《將通用設計納入開普敦:國際足聯2010年世界盃相關活動作為社會變革的催化劑》使他獲得了博士學位的殊榮。通用設計(UD)在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地方都是眾所周知的,是一種為更廣泛的人群設計的具有最大包容性的設計方法,在全球的設計從業者和規劃師中迅速普及。

Mugendi在2011年出版了專著《多數世界語境下的通用設計——大型體育活動作為社會變化的催化劑》(Universal Design in Majority World Contexts)。該書提到,通用設計(UD)旨在通過增加產品、服務和系統中的可及性和可用性來促進平等,以便盡可能多地包括終端使用者的類別。UD能潛在地影響各種社會問題,比如健康、交通、全納教育、體育休閒、娛樂、社會福利、包容性就業、跨代/可持續住房、包容性旅遊、可及性、安全性和對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問題等。UD是發展中國家新興的學科,其作為社會變革的積極助推潛力尚未得到充分的肯定。 因此,該書討論了UD在努力成為多數世界語境下的主流設計思想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和機會。通過研究UD思維的功效和關鍵參與者,包括在建築/設計/殘疾研究/人體工程/人因工程/人機交互/可用性研究和城市規劃等多個子學科領域的決策者、學生、從業者、研究人員和教育者等,最終通過設計干預來促進更大的社會公平和凝聚力。

總而言之,UD提出了一種協作系統方法,以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設計態度面臨社會的各種挑戰,使更多的人從跨學科領域跨職能部門的協同作用中受益。

4

何人可

許多剛入門的人會問,設計是什麼?

有人認為設計是炫與酷,但是炫只是視覺上的感受,有些東西是非常平實的。而設計的最高境界是“無形的設計”,讓用戶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滿足的最大化、體驗的最大化、價值的最大化。

——何人可

何人可,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教學名師,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特邀副會長,教育部高等學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2014年獲得“光華龍騰獎中國設計貢獻獎金質獎章”。

在他看來,設計的核心從來都是人,而不是物。因此,“以人為本”便是他的設計理念。作為一名教學名師,培養優秀的設計專業學生,引導學生進行設計創新,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是何人可一貫的教學理念。如果說設計是“以人為本”,那麼教學工作就應該是“以學生為本”,一切服務學生。他認為,給學生最好的東西不是教給他什麼,而是給他創造一個好的環境,提供一個好的平臺。

除了學校賦予他的教師身份,在社會層面,何人可更是橫跨多個領域:

· 丹麥皇家藝術學院訪問學者

· 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工業設計學科教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設計學組)成員

· 國家科學技術專案評審組成員

· 中共中央組織部“萬人計畫”第一批領軍人才

· 湖南省工業設計協會主席

· 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主席

· 中國-義大利聯合創新中心(湖南)主任

· 擔任包括紅點、紅星、芙蓉等多個國際設計競賽主席和評委

……

何人可一直在思考如何將地域文化與社會創新相融合,同時又能讓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提高觀察力和動手能力從而提高設計能力。於是“新通道”應運而生。它是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於2009年啟動的一項地域文化研究與文創公益結合的社會創新活動。

工作營致力於通過設計手段整合各方力量(包括地方各級政府、社會企業、農村合作社、特別是當地居民等),聚焦經濟發展落後地區的獨特自然生態環境與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整合不同專業和學科的優勢。通過合理的村鎮規劃、生態旅遊開發、資訊與物流網路建設、產品與服務系統整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綜合的工作方法,建立一個國際化的設計創新聯盟和基於網路的資訊平臺,參與式的促進當地居民的文化自主意識和產業創新。

“新通道”專案的領頭人,何人可表示,老少邊遠地區偏遠、貧窮而又富有。“我們要做的,是通過設計將當地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轉換為經濟價值,從而去實現少數民族社會、文化、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016年,做為“新通道”一部分的《花瑤花文化創意產業精准扶貧項目》入選教育部直屬高校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十大典型專案。該項目以花瑤貧困山區的少數民族村落為主要研究物件,專案組制定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傳播模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三個創新目標及中長期行動計畫,啟動了地域文化研究與文創公益的社會創新活動組織。

三年多來,專案組組織來自15個國家的300多名師生完成了大量的非物質文化數位影像紀錄片、原生態音樂錄製、建築環境與景觀設計、文創產品設計及兒童美術創作等工作,與當地居民形成了良好的互動,保護並促進了當地自然、社會、文化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2016年基於挑花的文創產品產值可以達到300萬元左右,孵化了4個村級合作社,提供挑花織娘的勞務費用約100萬元,創造了50-80個就業崗位。

專案成果展示

何人可認為,千餘年的文化遺產,很了不起。但它不符合今天社會的需求,特別是年輕人的需要。“新通道”專案現階段思考的主題,是得到年輕人的認同,讓年輕人來理解文化的底蘊和特色,讓商品的銷路更廣。近日,何人可前往巴黎,參與巴黎博覽會,展覽新通道的產品。

5

Egon Chemaitis

Egon Chemaitis,1984年-2011年曾是德國柏林藝術大學工業設計系教授、產品和過程設計規劃學院院長,2007年他來到杭州,成為中國美術學院中德藝術學院考試委員會主席、設計專業總負責人。近十年來,Egon Chemaitis教授堅持每年至少來杭州兩趟進行教學,不僅是中德學院的良師,更是我們的老朋友。

Egon13歲時成為一名學徒工,每週三天進入工廠參與生產實踐操作,兩天回到學校學習文化課程。通過不懈的努力他逐步成長為高級技師,並獲得進入大學深造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名工業設計大師。1975年Egon教授建立了Egon Chemaitis設計室,主要開展技術與家居設計。他是波蘭華沙輕工業部設計顧問,2000年任德國漢諾威世界博覽會設計顧問。2015年,Egon教授還曾獲得浙江省政府授予在浙外國專家的最高榮譽獎項“西湖友誼獎”。

自2007年以來,Egon教授一直致力於開展中國美術學院和柏林藝術大學兩校的碩士聯合培養專案,希望通過兩國頂級藝術設計院校跨文化、跨學科的教學理念,培育出引領21世紀藝術發展潮流的高級藝術創作與設計研究人才。2011年從柏林藝術大學退休後,他將更多的時間用在了合作項目上,提倡設計要體現人文關懷、體現環境保護等理念,認為“設計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實現產品的銷售,而應該貫穿于產品開發的整個過程,並最終實現某種生活品質”,他為專案引入最新的教學內容和任課教師,致力於讓中國學生理解應該把設計視為一個不斷開發的持續過程,並從生產過程的視角來審視設計本身,使學生在設計構思和動手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國際交流可以讓我們對自身文化進行反思,對德國和中國都是如此。” Egon教授把“德國設計”介紹給了中國,努力推動中國創意設計的重要轉型。

為了說明目前中國製造業的成就,他在柏林藝術大學組織舉辦展覽,大力宣傳中國產品,還曾專門在德國期刊《Skylepark》上刊登採訪文章,對合作專案進行全面的介紹,此專案被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評為了“最佳實踐專案”。2012年3月中國文化部《藝術教育》雜誌刊登了項目的專題介紹;2014年該項目通過了教育部的中外合作辦學評估。

此次DIA Egon教授從作品的初評到複評都參與其中,5月7日的總決賽中他也將擔任評委,對top22的作品進行專業的點評。

在杭期間,Egon教授不僅參與中國美院教學、舉辦設計講座,還曾積極參加杭州市政府組織的“創意杭州”環宇玩具設計營和國際照明設計營等活動。杭州聖泓工業設計創意園建設過程中,他獻言獻策,帶領中德項目的學生參與園區建設,被聘為園區工業設計顧問。2014年,他指導由三位工業設計畢業生組成的設計團隊LTD設計的耳機“匠”投入生產,並在杭州白馬湖文創產業博覽會上得到了時任省長李強的好評。該耳機參加了柏林電子展和香港電子展,不僅在中國銷售,還開闢了英美與亞洲市場,被譽為來自中國的“最好的聲音”。

最後,讓我們跟隨小編的腳步再欣賞一下Egon Chemaitis教授的其 他設計作品吧!

6

柳冠中

柳冠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理工大學榮譽教授,中南大學藝術學院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廣東工業大學博士生導師……看到這裡,您可能有疑問——柳冠中教授為何受到如此多高校的青睞呢?想知道答案的話就和小編一起看下去吧。

1977年柳冠中作為主要設計者,完成毛1主席紀念堂燈具設計並主持工藝、技術實施,1983年他的 “節點”設計獲西德國家專利局實用新型專利,1984年他德國留學回國後籌建了國內第一個“工業設計系”,並成為該學科國內學術帶頭人。1989年他的 “節點”設計獲輕工業部首屆工業設計一等獎,1989年他被“世界工業設計協會聯合會”名古屋年會邀請大會發言,是中國人第一次登上世界設計最高講壇。1989年被“世界工業設計協會聯合會”評為“世界設計名人”之一。可見他在中國設計學科中起到了帶頭的作用。

在理論方面,柳冠中教授提出了“生活方式說”、“共生美學觀”、“事理學”等理論方法,這些理論在國內乃至國際設計界都產生了導向性影響,形成了中國自己的設計理論體系。他認為設計是創造一種健康合理的生存方式。強調“創造”——使人類生活更健康、合理、有節制,要與大多數人“和諧”,要與大自然“和諧”。設計是諧調人類需求、發展與生存環境條件限制的關係,這稱之為適可而止、因勢利導的可持續發展之理。設計的物件表面是“物”,而本質是“事”。研究“事”與“情”的道理,即“事理”。“事”是“人與物”關係的仲介,不同人或同一人在不同環境、不同時間、不同條件下,即使為同一目的,他所需要的工具、方法、行為過程、行為狀態都是不同的,使用的工具、產品乃至造型、材料、結構等當然也不同,所以把“事”弄明白了,“物”的概念就顯現出來了。

設計就是把“事理”研究清楚,其“定位”就是選擇原理、材料、結構、工藝、形態、色彩的評價依據。這就是把實現目的之外部因素限制與可能——“事”作為選擇、整合實現“物”的內部因素依據,即為實現目標系統去組織整合“物”的設計理論和方法。“實事求是”是“事理學”的精髓,也是設計的本質。重在“事”的研究,從實現目的之外部因素入手,建立“目標系統”和“新物種”的概念。設計的結果是“物”,但設計的出發是“事”。我們提倡“創造”,不滿足模仿,必須從研究“事”入手,研究實現目的之外部因素限制,從而深入理解“事”的本質,進而創造“新物種”。這就是中國傳統觀念的精華——“超以象外,得其圜中”。

在教學方面,柳冠中多年來勤奮耕耘、為人師表,奠定了我國工業設計學科的理論基礎和教學體系。其教學、學術和設計實踐活動遍佈大江南北,教學教改和學術成果獲國家級二等、銀獎,省部級一等、二等獎和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特等、一等獎、金獎以及國際評委提名獎等,他的設計成果獲西德專利局“實用新型”專利,設計理論被德國出版界刊登,教學思想、理論、方法被國內絕大多數院校相關專業和企業採用、推廣,培養的學生已在國際著名企業(如賓士、西門子、飛利浦、大發、大眾等)作為設計骨幹。

7

杭間

杭間,著名藝術史學者、批評家、資深策展人、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國美美術館館長。曾任《裝飾》雜誌主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主任、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常務副院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等職。主要論著有《中國工藝美學史》《手藝的思想》《設計道:中國設計的基本問題》《中國傳統工藝》《新具象藝術》《設計的善意》《原鄉·設計》、《包豪斯道路:歷史、遺澤、世界與中國》等。

這位早年想著報考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的“文學青年”,因為其興趣的廣泛,從美術到民藝到設計,從學術研究、批評到策展,從清華美院、汕頭大學到中國美院,他在不斷做事中,也不斷拓展著人生新的選擇——有些還是讓人意外的選擇。他認為這源於自己的性格:“第一,我不太安於現狀;第二,我不願意做重複的事情。”

他長期致力於工藝與文化研究,是中國工藝美學史系統性研究的開創者,並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以理論批評的方式參與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90年代以來,他的研究轉向設計歷史和理論,提出重視“設計與民主”的關係和發起“中國設計史體系的研究與寫作”,並著力通過策劃國際國內重要設計展覽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和中國本土設計的發展。2003年他應李嘉誠基金會之邀,在汕頭大學與靳埭強、王受之創建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2011年開始,奔走於北京杭州之間,轉向從事包豪斯與中國關係研究,並投身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和民藝博物館建設。作為國內“包豪斯”領域的研究學者被中國美院邀請參與研究,2012年底,杭間離開清華大學正式受聘中國美院擔任包豪斯研究院院長、美術館館長。2015年起任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

他坦言自己擅長於從思想的層面切入藝術研究。相比於工藝美學,他更注重手工藝術背後的思想性,以此為仲介,探究人與社會、傳統以及未來之間的關係。他認為,手藝的新美學不是一種風格,也不是一種樣式,而是一種仲介物,是大工業時代背景下探究人與社會、傳統以及未來之間的關係的仲介物。

在中國藝術學者中,杭間是最先把“手藝”這個之前被認為是形而下的概念提升為思想層面開展研究,並在設計界得到廣泛認可。他所著的《手藝的思想》成為了大型紀錄片《留住手藝》的靈感來源,該紀錄片成為了影響力深遠的中國非物質遺產保護類紀錄片;在《手藝的思想》一書中,他潛入到“器”的層面,對生活日用的“器”與“技”作文化觀照,不是為著外部的客觀研究,而系出於內在的心靈需要,出於生活和創造的需要。其後的《中國工藝美學史》作為中國工藝設計的重要著述被介紹到海外,他還是當年具有廣泛影響的譯著《留住手藝》(鹽野米松著)的最早引進者。近年來,評論集《設計的善意》則致敬霍金的《大設計》,一方面重拾“設計”的原初,反思“被設計”的“原罪”,另一方面從一個教育者的角度出發,重思何為設計,設計為誰。

除了是著名藝術史學者、博導、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的身份外,他還是一名資深策展人,策劃的相關展覽有:“天工開物:江南鄉村工藝的世界”(杭州,2015);“包豪斯:作為啟蒙的設計”(北京,2014);“從製造到設計:20世紀德國設計”(深圳,2013);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墨西哥當代藝術特展(北京,2011)、“美學城市-上海藝術設計展”(上海,2013);第一、二屆中國設計大展(深圳,2015、2012);“仁:設計的善意” 首屆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北京,2011);“90年:包豪斯道路——歷史/遺澤/世界和中國文獻展”(北京、上海、汕頭,2010-2011);中國大陸設計新青年展(香港,2009);“歲寒三友:兩岸三地中國傳統圖形與現代設計作品展”(汕頭,2006)等。

作為DIA兩屆組委會副主席,他認為借助這個大獎的平臺,可以讓世界範圍的設計師、設計作品充分交流、學習,引進一批好的設計作品,在浙江實現成功轉化,提升浙江製造水準;同時激發本土的設計機構、企業設計部門、設計師,提升國內工業設計的觀念和方法,讓其符合當下浙江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