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不一定知道的《美女與野獸》深層涵義

正在熱映的真人版《美女與野獸》獲得了不錯的評價,當然其中的同性☆禁☆愛慕情節也引來很多非議,甚至在某些國家地區有無法上映的危險。但是瑕不掩瑜,這是一部很成功的電影。

在除了華麗的外表之外,這個故事還有著一些比較深層次的涵義,讓我們來簡單的解讀一下。

首先是關於“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從被迫嫁給野獸到愛上野獸。有評論認為女主角貝爾有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傾向。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主演艾瑪自己的看法來判斷一下:艾瑪沃森認為,

在這個故事當中,女主角貝兒完全不存在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症狀。貝兒在被“野獸”囚禁的過程當中,不斷的與“野獸”在進行溝通甚至是針鋒相對。從這可以看出貝兒保持著自己的思想上的自由,這與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症狀是不符合的。因此貝爾應該不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患者,她在這個故事當中所充當的是一個改變野獸的引導者的角色而不是單純的受害者,
這與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定義是不相符合的。

然後是關於隱含在這個故事當中“人性”的深層內涵,瑞士心理學大師榮格認為任何人的內心中都居住著一個異性的靈魂,而這個隱藏異性靈魂的存在,會幫助女性去體會男性的本質。因此當女性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兩個極端:一個是“等待王子/英雄的拯救”;一個是自己就是英雄!在這個故事當中,

貝爾的堅強、智慧就映射出了男性的一些特質,這也幫助她完成了對野獸的救贖以及自我救贖。

而這對於野獸來說,是一個使“人性”完整的過程。“人性”本就是由善惡兩面構成的,在還是王子的時候,他的“人性”缺乏善的一面,

也可以說是不完整的。也正是因此被施加魔法變成了野獸,在與貝爾接觸的過程當中逐漸發掘出了人性當中善良的一面,同時對“愛”的理解也日趨完善。在最終成為了完整的“人性”之後,他也迎來了的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