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朋友圈”即將上線:山東融入環渤海“乾貨”|煙臺看點

憑高而立,向海而生——山東將深度融入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新的環渤海“朋友圈”正加速上線。在5月5日的山東省政府常務會議上,山東省審議並原則通過《關於的實施意見》,一系列重大發展舉措即將出臺。

參與環渤海地區合作,是山東第一次全區域進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重大機遇。2015年10月,國務院批復《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綱要》,提出努力把環渤海地區建設成為我國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新引擎、區域協調發展體制創新和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面向亞太地區的全方位開放門戶。

“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的一系列部署,為我們明確了努力方向,

提供了先行先試的良好契機。” 山東省省長龔正說,山東作為環渤海地區的重要省份,要強化機遇意識,結合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加速打造成為環渤海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努力在東部地區實現率先崛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

優勢產業對接

支持德州建立京津冀協同發展現代農業觀光基地,聯合環渤海地區共同組織實施“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

研究規劃建設菏澤——石家莊——太原高鐵裝備、聊城——鄭州客車製造、濱州、北京——臨汾——晉城汽車零部件製造等合作發展示範區等。重點推進建設德州——天津高技術產業發展合作示範區,合打造大連——煙臺海洋經濟協調發展試驗區,黃驊——濱州濱海灘塗開發協調發展試驗區,日照——臨沂——連雲港現代物流協調發展試驗區等。

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推進建設濟青高鐵、魯南高鐵、北京—天津—濱州—東營—濰坊—臨沂—濰安、濰萊等高鐵專案,

積極開展渤海海峽和終點(遼寧旅順)都已確定,全長125公里,全部建隧道沒有任何困難,已進行過前期科研性項目的調查和研究。該項目預計總投資額2000億元人民幣。

而在水運方面,《綱要》還提出要統籌區域內港口規劃與發展,構建遼寧沿海、津冀沿海、山東沿海三大現代化港口群,推進電子口岸互通互聯。

在航空方面,

《綱要》提出支持二連浩特、長治等支線機場發展,推進秦皇島、承德等機場建設,規劃建設一批通用機場。

其他與煙臺有關的主要表述

除了煙臺至大連跨海通道,《綱要》還有不少地方明確涉及煙臺。

大小新聞注意到,《綱要》第三章《空間佈局》第一節“沿海合作區”部分,有如下表述:“山東半島地區。以濟南、青島為中心,以煙臺、濰坊、淄博、 威海、德州、東營等城市為支撐,統籌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加快青島西海岸新區發展。發揮 德州等城市的區位優勢,積極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強與中原 經濟區、江蘇沿海地區聯繫,推動對日、韓等國開放合作。將山東半島地區建設成為我國北方重要開放門戶,全國重要先進製造 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海洋經濟示範區,不斷提升對環渤海東 南部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

其次,《綱要》第四章:“加快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第一節 完善交通網絡 研究推進中韓鐵路輪 渡、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設前期工作。國家高速公路建設專案 推進首都地區環線、黃驊—東營—萊州、鐵嶺—本溪、北京—秦皇島、石家 莊—天津、濰坊—日照、濟南—東營、大沁他拉—白家灣子、泰安—東阿、京哈 高速公路遼寧段改擴建工程等國家高速公路建設。

涉及港口部分,大小新聞注意到,《綱要》是如此表述的:山東沿海港口群。青島港、煙臺港和日照港為主要港口,威海港、濰坊港、 東營港和濱州港為地區性重要港口,主要服務山東省及中西部部分地區。青島港 重點發展集裝箱幹線運輸和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資運輸,相應發展液化天然氣、 商品運輸和郵輪運輸;日照、煙臺等港口重點發展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資運輸 和集裝箱支線運輸,拓展臨港工業、現代物流等綜合服務功能。

此外,還有如下表述:“依託天 (津)青(島)煙(台)威(海)等海洋科技創新優勢,加快發 展海洋工程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資源開發、海洋高技術服務業等海洋高技術產業,打造國家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

多個城市群隱現

環渤海地區覆蓋7個省(區、市),分別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遼寧省、山東省和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總面積186萬平方公里,2014年末常住人口3.14億人,地區生產總值18.5萬億元,分別約占全國的19.4%、23%和27%。

在空間佈局上,《綱要》把環渤海地區分為沿海合作區、內陸協作區,以及重要軸帶三部分。至於《綱要》中提及的所謂重要軸帶,主要是三軸兩帶。“三軸”分別是京沈—京石發展軸、京津呼新(北京、天津、呼和浩特、新疆)發展軸,以及青濟石太(青島、濟南、石家莊、太原)發展軸。“兩帶”分別是沿海開放帶(以環渤海地區沿海城市為節點),沿邊開放帶(以內蒙古沿邊重要陸路口岸為節點)。

《綱要》提出,要依託綜合交通運輸通道,加強地區間要素流動與產業合作,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等重大國家戰略,發揮重要軸帶對促進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的支撐引導作用。

責任編輯:鄭勇軍

責任編輯:張蘋

有如下表述:“山東半島地區。以濟南、青島為中心,以煙臺、濰坊、淄博、 威海、德州、東營等城市為支撐,統籌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和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加快青島西海岸新區發展。發揮 德州等城市的區位優勢,積極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強與中原 經濟區、江蘇沿海地區聯繫,推動對日、韓等國開放合作。將山東半島地區建設成為我國北方重要開放門戶,全國重要先進製造 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海洋經濟示範區,不斷提升對環渤海東 南部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

其次,《綱要》第四章:“加快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第一節 完善交通網絡 研究推進中韓鐵路輪 渡、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設前期工作。國家高速公路建設專案 推進首都地區環線、黃驊—東營—萊州、鐵嶺—本溪、北京—秦皇島、石家 莊—天津、濰坊—日照、濟南—東營、大沁他拉—白家灣子、泰安—東阿、京哈 高速公路遼寧段改擴建工程等國家高速公路建設。

涉及港口部分,大小新聞注意到,《綱要》是如此表述的:山東沿海港口群。青島港、煙臺港和日照港為主要港口,威海港、濰坊港、 東營港和濱州港為地區性重要港口,主要服務山東省及中西部部分地區。青島港 重點發展集裝箱幹線運輸和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資運輸,相應發展液化天然氣、 商品運輸和郵輪運輸;日照、煙臺等港口重點發展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資運輸 和集裝箱支線運輸,拓展臨港工業、現代物流等綜合服務功能。

此外,還有如下表述:“依託天 (津)青(島)煙(台)威(海)等海洋科技創新優勢,加快發 展海洋工程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資源開發、海洋高技術服務業等海洋高技術產業,打造國家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

多個城市群隱現

環渤海地區覆蓋7個省(區、市),分別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遼寧省、山東省和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總面積186萬平方公里,2014年末常住人口3.14億人,地區生產總值18.5萬億元,分別約占全國的19.4%、23%和27%。

在空間佈局上,《綱要》把環渤海地區分為沿海合作區、內陸協作區,以及重要軸帶三部分。至於《綱要》中提及的所謂重要軸帶,主要是三軸兩帶。“三軸”分別是京沈—京石發展軸、京津呼新(北京、天津、呼和浩特、新疆)發展軸,以及青濟石太(青島、濟南、石家莊、太原)發展軸。“兩帶”分別是沿海開放帶(以環渤海地區沿海城市為節點),沿邊開放帶(以內蒙古沿邊重要陸路口岸為節點)。

《綱要》提出,要依託綜合交通運輸通道,加強地區間要素流動與產業合作,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等重大國家戰略,發揮重要軸帶對促進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的支撐引導作用。

責任編輯:鄭勇軍

責任編輯:張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