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常熟王峻與徐州雲龍書院

我國古代書院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文化傳承載體非常盛行。清代初期,為管控漢族知識份子思想,曾下令禁止設立書院。雍正後期朝廷放開書院創設,全國書院開始普遍恢復設立。

雍正十三年首位徐州知府李根雲在徐州雲龍山黃茅岡故址正式創設雲龍書院。書院創設的起因據蘇州葉長揚的《新建雲龍書院記》記載“徐州古彭城地襟山帶河,人生其間多雄偉卓犖之彥而學鮮薪傳”,此誠然也。徐州雖有五省通衢要地之稱,但文風與江南蘇常等地相差甚遠。有清一代徐州文科狀元僅有李蟠一人而已,雍正十三年徐州府一州七縣生員參與江南鄉試,
竟然僅有一人中舉,科舉的落後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化的薄弱,徐州亟需向蘇南學習取經。故知府李根雲首先為雲龍書院請來的教習就是蘇州府長洲縣葉長揚先生。乾隆初知府石傑又請了常熟的陳祖范,陳祖範又推薦了學生王峻。這些人都是當時響噹噹的鴻儒。王峻在雲龍書院擔任的時間儘管很短,徐州地方誌留下的筆墨也非常有限,甚至是一筆帶過而已。
其實王峻在雲龍書院期間所做工作對彭城文脈傳承,為徐州文化教育貢獻非常大。

受邀參與纂修《徐州府志》

徐州明朝到清代雍正年間一直為直隸州,領豐沛蕭碭四縣,舊州志當然也只可能記載一州四縣之事。雍正十一年後,徐州由州升為府,轄縣增加了邳州、宿遷、睢寧三地。應該說徐州政治地位更受到朝廷重視。乾隆二年浙江嘉興人石傑再次守徐,因雍正九年到雍正十一年曾擔任過三年徐州知州,

乾隆二年由邳州再次來徐。石傑在徐任期長,對徐州熟悉有感情,認為有必要將增轄的邳州宿遷睢寧三地納入,重新編一部《徐州府志》。此時常熟陳祖范在徐講學,他向知府石傑推薦了自己的得意門生王峻。

《清史列傳》這樣記載王峻:

王峻,字艮齋,號次山。常熟人。少與同裡宋君玉師事陳祖范,一時並稱王宋。雍正二年進士,授編修。曆典浙江、貴州、雲南鄉試。

乾隆初,改禦史,拜官甫三日,劾左都禦史彭維新矯詐苛鄙,直聲震都下。以母憂去官,遂不出。主講安定、雲龍、紫陽書院。其學長於史,尤精地理。嘗以水經正文及注混淆,欲一一釐定之,而補唐以後水道之遷變,及地名之同異,為《水經廣注》,手自屬稿,未暇成也。惟成《漢書正誤》四卷。錢大昕謂駕三劉氏、吳氏刊誤上也。書法橅李北海,所書碑碣盛行於時。(注:字型大小有誤,應為王峻字次山,
號艮齋)

有過在近十四年翰林院編修《大清一統志》和三典鄉試的經歷,王峻來徐講學修志實為名至實歸的人選。當時石傑認為修志過程可能存在“私情請托”,而以王峻以往之經歷,顯然是完全可以把好關的。

乾隆徐州府志扉頁

乾隆五年初春王峻來徐的初始即投入《徐州府志》的纂修工作,就住在黃茅岡雲龍書院兼做講學。剛到徐州,王峻在雲龍書院所在的雲龍山黃茅岡俯瞰徐州城,寫了這首懷古詩作:

初到雲龍書院眺覽

崚嶒亂石黃茅岡,屹然雄踞徐城陽。人煙萬井瞰亞父,屏障九裡睨子房。

西來昆侖衣帶水,到此一束趨呂梁。前臨石狗寬百頃,瀲灩積水宜稻粱。

齊州幾點傍落日,大環缺處當金方。近收眾妙在幾席,遠憶古來生慨慷。

重瞳遺跡已泯沒,交流汴泗成滄桑。流傳近事頗煊赫,太守玉局山人張。

紛紛鐫勒豈公意,徒使山谷增瘢創。頃歲賢侯相繼至,架嚴結屋開軒廊。

岡茅翦盡桃李長,霸俗化作詩書鄉。我來講席心膽怯,周旋恐負居諸長。

貪觀美境且自☆禁☆慰,山頭月出煙蒼茫。

徐州府志主要參修人員

《徐州府志》纂修人除王峻外還有徐州知府石傑,但基礎工作主要還是由王峻擔任。校正由徐州府學教授合肥田實發和銅山縣學訓導楊墀擔任。其中通過傳世的桂中行《徐州詩徵》、崔志元《道光銅山縣誌》、丁泗吉《靖山詩集》可以明確其中丁泗吉、汪廷璠、楊浩、韓樹猷等人是直接參與《徐州府志》分校和繕寫的人員,而且在雲龍書院師從王峻。可以說乾隆《徐州府志》主要一線修編人員就是雲龍書院的師生。

雲龍書院留詩篇

在書院期間,王峻極少有時間遊覽徐州的歷史名勝古跡,甚至身處雲龍書院也無暇欣賞雲龍山的人文古跡,一心投入修志和書院教學期間寫了這首懷古詩作:

彭城懷古二首示同學諸子

其一

彭城雖霸俗,文學亦冠古。緬惟漢儒林,楚沛比鄒魯。

元王本敦詩,子政大其續。暨乎南北代,劉到爭接武。

後來居巢裡,六子繼名父。堂堂眉山公,到此啟文府。

維時顏與陳,亦各振毛羽。如何五百年,人才遂難數。

科甲晨星如,功名半卒伍。藏舟雖雲深,大力自能取。

前修雖已遠,陳編有遺矩。豪傑貴自勉,無為限風土。

其二

我慕楚兩龔,並峙西漢季。高節振當年,清風被百世。

又憐劉穎叔,五經終掃地。區區國師公,不直一土簣。

士生流俗中,立身苦不易。燕雀笑鸞鳳,是非或倒置。

所以中材人,磬折不自悔。自非聖賢徒,焉能保節義。

我欲訪廉裡,立石重表識。擾擾黃塵尖,不知何所詣。

經過近半年雲龍書院師生的辛苦工作,到乾隆五年秋天時,《徐州府志》終於完成纂修,這部志書是徐州第一部府志。而此時的王峻感覺自己身體不好,已有歸意,遂作詩留念:

彭城懷古 三篇(黃樓、亞父塚、放鶴亭)

環彭城皆古跡,然志乘所載,昔人賦詠絕少佳者,故知東坡在徐三年不專賦一題為高也。余來雲龍半年,以修志兼多病未暇賦詩,今將歸登黃樓亞父塚放鶴亭,聊作三篇寄感。

黃 樓

拆得霸王廳,高建十丈樓。狂游王鞏挾妙妓,作賦太虛與子由。

先生豪氣蓋一世,羽衣月夜坐上頭。自言直繼太白後,三百年來有此不?

樂極哀來事難料,中間黃州後海嶠。至今論者為公歎,我謂熙寧綱猶寬。

不然三載治徐日,何事不可供糾彈。

亞 父 塚

鴻門走真龍,若屬果為虜。此後強周旋,豈曰猶可輔。

徙緣逼暮齒,安用再擇主。嗟哉陳孺子,陰賊我不取。

區區四萬金,天下遂一賭。以成敗論人,非愚則已瞽。

事過得失齊,名乃留千古。君看高塚在,不作漢家土。

放鶴亭

鶴飛去兮西山,暮來歸兮亭間。太守作記兮山人解顏,爾鶴何心兮飲啄,自閑忽俱去兮千秋,空有亭兮山頭,涼風起兮木颼颼,聊遠睇兮動余,愁彭城簇簇兮廹流,四野蕭條兮禾黍無收,雁嗷嗷而南逝兮,不見鶴之來遊興罷兮歸休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留別書院

不久王峻確定回常熟,臨行作詩告別書院學子:

留題黃茅岡兼別書院中諸子

半年鴻跡寄茲山,坐聽書聲日閉關。

覽勝每慚才立薄,多愁更覺鬢毛斑。

黃流抱郭浮星漢,翠巘迎人繞玦環。

朝暮倚闌吟不盡,西風吹我又將還。

楚漢興亡幾劫灰,韓蘇文字自昭回。

浮雲事業前人去,故紙鑽研我輩來。

白日堂堂看聚散,青春袞袞出賢才。

懸知別後相思處,還向岡頭掃石苔。

此時的王峻心情是很複雜的,有依依不捨之情,更多的是殷殷希望。半年來在徐州雲龍書院與學子們朝夕相處下完成了《徐州府志》的纂修,還與學子們講學。彭城在楚漢之際風雲叱吒,不過都已經過去很久很久了,韓愈蘇東坡代表的是古文大家,代表了文學的復興。徐州的文學復興就要靠學子們的努力了。王峻對徐州學子的期望是“青春袞袞出賢才”。

學生丁泗吉送行老師作詩:

送王次山先生之常熟

解纜黃河拂柳堤,龍山師表記龍溪。

南迎秋色吳江晚,北顧浮雲楚塞低。

聚散經生傳語錄,朝昏山鬼護留題,

歸裝檢點無長物,依舊清風兩袖攜。

又學生汪廷璠送行老師作詩:

送王艮齋師返吳門

長河南下指吳關,節屆三秋漸薄寒。

歸路葦花迎棹白,晚林楓葉向人丹。

未容多士留楊震,為有蒼生待謝安。

記取岡頭一片石,眉山詩筆得重看。

以上詩中龍山就是說的雲龍山,代指雲龍書院,王峻擔任教習。汪廷璠詩中把老師王峻看做當代楊震。眉山詩筆是說蘇東坡守徐時候徐州的詩詞文章可以重新看到了。雖不排除有誇大成分,但是乾隆初期徐州文壇的活躍是很說明問題的。從桂中行《徐州詩征》、民國《銅山縣誌》藝文志、張伯英《徐州續詩征》中徐州尤其是銅山縣出現的詩文家詩文集數量分佈看,乾隆時期是非常集中的。雖然有所謂乾隆盛世之下帶來的文化繁榮這個大環境因素,雍正時期國家開禁書院之下雲龍書院的肇建,大量從江南請來的名師大儒給徐州學子講習也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因素。

發現錢大昕

返還常熟後不久,王峻再次出仕,被任命為江西道監察禦史,他的後半生還有件為人稱道的故事。那是在乾隆十四年的時候王峻受邀請執掌蘇州紫陽書院,短暫執教紫陽書院期間他發現了書院來了為奇才。這個人就是被稱為清代18世紀中國最博學多才的學者,也是清代乾嘉學派的領軍人物----錢大昕。據《錢辛楣先生年譜》記載,乾隆十四年紫陽書院院長剛來不久,一次在讀到錢大昕課義、詩賦、論策後讚歎不已,說“此天下才也”!第二年王峻以疾辭去院長職務,繼由沈德潛擔任。而錢大昕晚年也執教紫陽書院十多年,將紫陽書院發展到極盛。回想起來中國學術界需要感謝發現他的伯樂----王峻。

雲龍書院------彭城文脈傳承者

2012年徐州市政府決定重建了被廢毀百年的雲龍書院,基礎建設已經完工。正在進行緊張的布展工作,不日將向徐州市民開放。政府計畫在書院開設講堂,延請名師講學,頗有學習古代書院做法的意味。這是件對彭城文脈傳承功德無量的好事。300年前王峻先生來徐州雲龍書院講學修志,對彭城文脈的傳承起過巨大貢獻,徐州人應該感謝他,應該在新修的雲龍書院留下一席之地紀念這位曾經的山長!

就住在黃茅岡雲龍書院兼做講學。剛到徐州,王峻在雲龍書院所在的雲龍山黃茅岡俯瞰徐州城,寫了這首懷古詩作:

初到雲龍書院眺覽

崚嶒亂石黃茅岡,屹然雄踞徐城陽。人煙萬井瞰亞父,屏障九裡睨子房。

西來昆侖衣帶水,到此一束趨呂梁。前臨石狗寬百頃,瀲灩積水宜稻粱。

齊州幾點傍落日,大環缺處當金方。近收眾妙在幾席,遠憶古來生慨慷。

重瞳遺跡已泯沒,交流汴泗成滄桑。流傳近事頗煊赫,太守玉局山人張。

紛紛鐫勒豈公意,徒使山谷增瘢創。頃歲賢侯相繼至,架嚴結屋開軒廊。

岡茅翦盡桃李長,霸俗化作詩書鄉。我來講席心膽怯,周旋恐負居諸長。

貪觀美境且自☆禁☆慰,山頭月出煙蒼茫。

徐州府志主要參修人員

《徐州府志》纂修人除王峻外還有徐州知府石傑,但基礎工作主要還是由王峻擔任。校正由徐州府學教授合肥田實發和銅山縣學訓導楊墀擔任。其中通過傳世的桂中行《徐州詩徵》、崔志元《道光銅山縣誌》、丁泗吉《靖山詩集》可以明確其中丁泗吉、汪廷璠、楊浩、韓樹猷等人是直接參與《徐州府志》分校和繕寫的人員,而且在雲龍書院師從王峻。可以說乾隆《徐州府志》主要一線修編人員就是雲龍書院的師生。

雲龍書院留詩篇

在書院期間,王峻極少有時間遊覽徐州的歷史名勝古跡,甚至身處雲龍書院也無暇欣賞雲龍山的人文古跡,一心投入修志和書院教學期間寫了這首懷古詩作:

彭城懷古二首示同學諸子

其一

彭城雖霸俗,文學亦冠古。緬惟漢儒林,楚沛比鄒魯。

元王本敦詩,子政大其續。暨乎南北代,劉到爭接武。

後來居巢裡,六子繼名父。堂堂眉山公,到此啟文府。

維時顏與陳,亦各振毛羽。如何五百年,人才遂難數。

科甲晨星如,功名半卒伍。藏舟雖雲深,大力自能取。

前修雖已遠,陳編有遺矩。豪傑貴自勉,無為限風土。

其二

我慕楚兩龔,並峙西漢季。高節振當年,清風被百世。

又憐劉穎叔,五經終掃地。區區國師公,不直一土簣。

士生流俗中,立身苦不易。燕雀笑鸞鳳,是非或倒置。

所以中材人,磬折不自悔。自非聖賢徒,焉能保節義。

我欲訪廉裡,立石重表識。擾擾黃塵尖,不知何所詣。

經過近半年雲龍書院師生的辛苦工作,到乾隆五年秋天時,《徐州府志》終於完成纂修,這部志書是徐州第一部府志。而此時的王峻感覺自己身體不好,已有歸意,遂作詩留念:

彭城懷古 三篇(黃樓、亞父塚、放鶴亭)

環彭城皆古跡,然志乘所載,昔人賦詠絕少佳者,故知東坡在徐三年不專賦一題為高也。余來雲龍半年,以修志兼多病未暇賦詩,今將歸登黃樓亞父塚放鶴亭,聊作三篇寄感。

黃 樓

拆得霸王廳,高建十丈樓。狂游王鞏挾妙妓,作賦太虛與子由。

先生豪氣蓋一世,羽衣月夜坐上頭。自言直繼太白後,三百年來有此不?

樂極哀來事難料,中間黃州後海嶠。至今論者為公歎,我謂熙寧綱猶寬。

不然三載治徐日,何事不可供糾彈。

亞 父 塚

鴻門走真龍,若屬果為虜。此後強周旋,豈曰猶可輔。

徙緣逼暮齒,安用再擇主。嗟哉陳孺子,陰賊我不取。

區區四萬金,天下遂一賭。以成敗論人,非愚則已瞽。

事過得失齊,名乃留千古。君看高塚在,不作漢家土。

放鶴亭

鶴飛去兮西山,暮來歸兮亭間。太守作記兮山人解顏,爾鶴何心兮飲啄,自閑忽俱去兮千秋,空有亭兮山頭,涼風起兮木颼颼,聊遠睇兮動余,愁彭城簇簇兮廹流,四野蕭條兮禾黍無收,雁嗷嗷而南逝兮,不見鶴之來遊興罷兮歸休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留別書院

不久王峻確定回常熟,臨行作詩告別書院學子:

留題黃茅岡兼別書院中諸子

半年鴻跡寄茲山,坐聽書聲日閉關。

覽勝每慚才立薄,多愁更覺鬢毛斑。

黃流抱郭浮星漢,翠巘迎人繞玦環。

朝暮倚闌吟不盡,西風吹我又將還。

楚漢興亡幾劫灰,韓蘇文字自昭回。

浮雲事業前人去,故紙鑽研我輩來。

白日堂堂看聚散,青春袞袞出賢才。

懸知別後相思處,還向岡頭掃石苔。

此時的王峻心情是很複雜的,有依依不捨之情,更多的是殷殷希望。半年來在徐州雲龍書院與學子們朝夕相處下完成了《徐州府志》的纂修,還與學子們講學。彭城在楚漢之際風雲叱吒,不過都已經過去很久很久了,韓愈蘇東坡代表的是古文大家,代表了文學的復興。徐州的文學復興就要靠學子們的努力了。王峻對徐州學子的期望是“青春袞袞出賢才”。

學生丁泗吉送行老師作詩:

送王次山先生之常熟

解纜黃河拂柳堤,龍山師表記龍溪。

南迎秋色吳江晚,北顧浮雲楚塞低。

聚散經生傳語錄,朝昏山鬼護留題,

歸裝檢點無長物,依舊清風兩袖攜。

又學生汪廷璠送行老師作詩:

送王艮齋師返吳門

長河南下指吳關,節屆三秋漸薄寒。

歸路葦花迎棹白,晚林楓葉向人丹。

未容多士留楊震,為有蒼生待謝安。

記取岡頭一片石,眉山詩筆得重看。

以上詩中龍山就是說的雲龍山,代指雲龍書院,王峻擔任教習。汪廷璠詩中把老師王峻看做當代楊震。眉山詩筆是說蘇東坡守徐時候徐州的詩詞文章可以重新看到了。雖不排除有誇大成分,但是乾隆初期徐州文壇的活躍是很說明問題的。從桂中行《徐州詩征》、民國《銅山縣誌》藝文志、張伯英《徐州續詩征》中徐州尤其是銅山縣出現的詩文家詩文集數量分佈看,乾隆時期是非常集中的。雖然有所謂乾隆盛世之下帶來的文化繁榮這個大環境因素,雍正時期國家開禁書院之下雲龍書院的肇建,大量從江南請來的名師大儒給徐州學子講習也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因素。

發現錢大昕

返還常熟後不久,王峻再次出仕,被任命為江西道監察禦史,他的後半生還有件為人稱道的故事。那是在乾隆十四年的時候王峻受邀請執掌蘇州紫陽書院,短暫執教紫陽書院期間他發現了書院來了為奇才。這個人就是被稱為清代18世紀中國最博學多才的學者,也是清代乾嘉學派的領軍人物----錢大昕。據《錢辛楣先生年譜》記載,乾隆十四年紫陽書院院長剛來不久,一次在讀到錢大昕課義、詩賦、論策後讚歎不已,說“此天下才也”!第二年王峻以疾辭去院長職務,繼由沈德潛擔任。而錢大昕晚年也執教紫陽書院十多年,將紫陽書院發展到極盛。回想起來中國學術界需要感謝發現他的伯樂----王峻。

雲龍書院------彭城文脈傳承者

2012年徐州市政府決定重建了被廢毀百年的雲龍書院,基礎建設已經完工。正在進行緊張的布展工作,不日將向徐州市民開放。政府計畫在書院開設講堂,延請名師講學,頗有學習古代書院做法的意味。這是件對彭城文脈傳承功德無量的好事。300年前王峻先生來徐州雲龍書院講學修志,對彭城文脈的傳承起過巨大貢獻,徐州人應該感謝他,應該在新修的雲龍書院留下一席之地紀念這位曾經的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