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網紅店亂象調查:品質服務良莠不齊 砍單套單頻發

近期,北京市消協對外公佈年初開展的電商“砍單”問題的調查結果。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被調查者都表示有過被“砍單”經歷;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電商“砍單”是因為商家缺乏誠信,屬於故意欺詐,很少被調查者相信商家是無意或疏忽造成的;而關於“砍單”問題頻發的原因,排在首位的原因是商家違約成本太低。

高調行銷品質堪憂

在網路電商這一特定的場所裡面,網紅專指由粉絲經濟為基礎行銷,在特定領域具有一定專業性的“網紅店主”,

他們自身兼具廣告價值、流量代入等特性,是“網紅經濟”的核心組成部分。因為需要保持一定的社會關注度,網紅店主們常常要以直播、活動等輔助類的社交娛樂方式集聚粉絲,很多網紅店主還有專門的經紀公司,負責個人形象包裝乃至商業炒作。不過,好的商業模式並不絕對等於好的產品品質。網紅店在備受粉絲關注、追捧的同時,密集爆發的品質問題也同樣令人擔憂。

就以粉絲數已經超700萬的某網紅店鋪最近上新的一件休閒打底上衣為例,目前,這一爆款的月銷31754筆,但翻看這一產品交易記錄發現,在評論區不乏消費者對於品質問題的不滿,產品具有嚴重色差、做工粗糙與圖片顯示不符、服裝面料差和客服態度有問題、乃至“刪評論”等都是購買者主要反映的問題。

“不認錯不給退”、“套單”、“砍單”時有發生

“退個衣服就得自己認錯,

這個邏輯我們這些買家看起來是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空間的,是絕對的霸王條款。”不少網友也如此附和。

除了霸王條款外,網紅店的售後問題重災區還有所謂的“套單”以及前文提到的“砍單”問題也極為嚴重。一位網友去年11月28日在某熱門網店購買的衣物,直至2017年1月12日才收到,耗時近一個半月,這與該店主之前承諾的“提前8日預售”,即買即發的承諾相去甚遠。

“這種叫做套單,

如果買家被拖得時間太長而退貨,實際上,就相當是一種變相的砍單”,代購海外奢飾品服飾的Fiona(化名)向記者解釋這一網購“潛規則”,因為信譽問題,無論是淘寶網店還是微店的店主,都是不怎麼敢主動“砍單”的,但如果在銷售旺季,供不應求時,就會採取一些“非正常操作手段”,消費者如果碰上這種“買的衣服到了就過季”的情況,也就只能吃啞巴虧了。

前段時間,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佈的《電商“砍單”調查報告》也佐證了這一說法。

調查資料顯示,服裝服飾在電商零售當中是名副其實的“重災區”,這一調查徵集到的“砍單”案例中,“砍單”涉及的商品主要有服裝服飾、箱包、圖書、電子電器、玩具等。其中,“砍單”最多的商品是服裝服飾占比24.32%,箱包類占比23.65%,僅此兩項,就佔據了投訴榜單的近半壁江山。

官方建議

出現問題應及時維權

對於這一“網購頑疾”,官方建議與律師的建議幾乎不謀而合。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調查認為,套單、砍單問題不僅僅是個別商家的信譽問題。在他們看來,不少大型電商平臺連續幾年出現大規模“砍單”事件,同一個問題反復出現,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由於商家“砍單”後承擔的責任有限,為此付出的成本較低,電商“砍單”已有向其他互聯網消費領域擴展的趨勢,如消費者訂了機票後被商家單方面取消,消費者訂了酒店後被商家單方面取消,等等。如果電商“砍單”問題得不到有效遏制,將會損害更多不特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因此,市消協建議提醒消費者增強依法維權意識,若面對商家的任意“砍單”,應當保存好證據,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不是妥協退讓。特別是遇到一些嚴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群體性“砍單”行為,更要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

律師解析

“砍單”屬合同欺詐平臺應擔監督責任

在網路貿易中,“砍單”現象其實一直存在,但這一現象卻在網紅群體內集體爆發,其深層原因也是十分值得探究的。

專研消法的江蘇鐘山明鏡(宿遷)律師事務所律師夏曉廷認為,按照賣家與買家之間是買賣合同關係,適用的是買賣合同法,對於賣家惡意“砍單”、“套單”的行為,可以依照合同法、平臺服務協定進行懲罰。

對於一般的消費者,一旦遇到網紅商家的這種“砍單”行為,要勇於向平臺申訴,因為這種砍單行為,按照合同法就是合同履行不能,有合同欺詐的嫌疑,是可以退款並要求承擔違約責任和損害賠償的。

現在很多網店都在鑽制度空子,網紅店這種極容易出現爆單,但又沒有特別好的方案處理供不應求這種情況的店主,實際上應該由平臺出面,設立一些制度性的方法,來控制防範這種情況的發生,否則,一旦這種無良操作方法成為行業慣例,對於電子商務平臺整體的信譽度,都將有不利的影響。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調查認為,套單、砍單問題不僅僅是個別商家的信譽問題。在他們看來,不少大型電商平臺連續幾年出現大規模“砍單”事件,同一個問題反復出現,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由於商家“砍單”後承擔的責任有限,為此付出的成本較低,電商“砍單”已有向其他互聯網消費領域擴展的趨勢,如消費者訂了機票後被商家單方面取消,消費者訂了酒店後被商家單方面取消,等等。如果電商“砍單”問題得不到有效遏制,將會損害更多不特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因此,市消協建議提醒消費者增強依法維權意識,若面對商家的任意“砍單”,應當保存好證據,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不是妥協退讓。特別是遇到一些嚴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群體性“砍單”行為,更要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

律師解析

“砍單”屬合同欺詐平臺應擔監督責任

在網路貿易中,“砍單”現象其實一直存在,但這一現象卻在網紅群體內集體爆發,其深層原因也是十分值得探究的。

專研消法的江蘇鐘山明鏡(宿遷)律師事務所律師夏曉廷認為,按照賣家與買家之間是買賣合同關係,適用的是買賣合同法,對於賣家惡意“砍單”、“套單”的行為,可以依照合同法、平臺服務協定進行懲罰。

對於一般的消費者,一旦遇到網紅商家的這種“砍單”行為,要勇於向平臺申訴,因為這種砍單行為,按照合同法就是合同履行不能,有合同欺詐的嫌疑,是可以退款並要求承擔違約責任和損害賠償的。

現在很多網店都在鑽制度空子,網紅店這種極容易出現爆單,但又沒有特別好的方案處理供不應求這種情況的店主,實際上應該由平臺出面,設立一些制度性的方法,來控制防範這種情況的發生,否則,一旦這種無良操作方法成為行業慣例,對於電子商務平臺整體的信譽度,都將有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