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安連續6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

5月4日下午,省委宣傳部、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最後一場“迎接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奮力‘追趕超越’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

邀請西安市委副書記、西安市市長上官吉慶介紹“聚焦‘四個走在前列’奮力實現追趕超越”情況。

過去五年

經濟發展“三連跨”

“西安的追趕超越實踐,可以概括為‘8個關鍵字’”,上官吉慶表示,這8個詞分別是奔跑、高端、創新、開放、品質、文化、生態和民生。

過去五年,西安經濟發展實現了“三連跨、九翻番”,

生產總值連續跨越4000億、5000億、6000億元大關,2016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6257.2億元人民幣,增速位居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第三。

西安建成了擁有國內國際雙代碼、中國最大的陸地港口“西安港”;建立了4個綜合保稅區;“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貨運航班實現了與歐洲眾多城市的直連直通。

在西安設立領事館、簽證中心的國家達到20個,國際友好城市增至29個,西安成為西北首個72小時過境免簽城市,

榮登聯合國“全球最具發展潛力新興城市”榜單。前不久以西安為主體的“陝西自貿區”掛牌成立,標誌著西安真正站在了國家對外開放的前沿位置。

西安建成了亞洲最大的高鐵客運站——西安北站。目前以西安為起點,形成了2-3小時可到達周邊省會城市,5-6小時可到達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立體交通網絡。

財政民生支出提高三倍

西安先後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近年來,西安大力實施“秦嶺生態保護”、“治汙減霾”、“八水繞長安”和“美麗西安·綠色家園”行動等重大生態工程,如期實現渭河西安段“三年變清”目標,渭河南岸景觀長廊及124公里堤頂路全線貫通。2016年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1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1.87平方米。

過去五年,西安全市財政民生支出累計達到3252.4億元,是上個五年的3倍。建設保障性住房20.77萬套,回遷群眾17.7萬人。

2016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5630元和15191元,是2011年的1.6倍和1.7倍;今年一季度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5%和8.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096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01元,總量和增量均居全省第一。西安連續6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

大西安打造三個萬億級產業

“省委省政府決定將西鹹新區交由西安代管,使西安真正擁有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大體量和大格局。

”上官吉慶介紹,在推進大西安建設方面,統籌考慮各區域產業定位及功能佈局。

明確了三大走廊:一個是以高新區為引領、“高新區+航太基地+灃東新城+大學城+科研院所”等區域為依託的科創大走廊。一個是以經開區為引領、“經開區+高陵組團+臨潼組團+航空基地+富閻板塊”等區域為依託的工業大走廊。再一個是以曲江新區為引領、“曲江新區+樓觀道文化展示區+白鹿原+臨潼景區”等區域為依託的文化產業大走廊。著力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三個萬億級產業。

韓城

年底形成十個湖泊萬畝水面生態畫卷

5月4日上午,省委宣傳部、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迎接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奮力‘追趕超越’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十一場,邀請韓城市委書記李智遠介紹“創新發展埋頭苦幹加快建設黃河沿岸區域中心城市”情況。

“韓城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污染問題一直被外界所詬病。”李智遠說,韓城積極探索渭北工業城市環境治理方式,“甯要清新的空氣,不要污染的GDP。”強力推進鐵腕治霾1+8行動和20項專項整治,投資234億元實施生態環保項目107個,關閉了28家污染企業和20家採石場,全面取締了黃標車和城區燃煤鍋爐,剷除了盤踞龍門地區幾十年的面源污染,10月底將實現鎮辦汙水處理、垃圾填埋和平原鎮村“氣化”全覆蓋。

規劃實施總投資100億元的“引黃入城濟澽”百里水系建設和總面積1.5萬畝的10個生態湖項目,投資50億元的澽河生態治理工程基本完工,司馬湖、南湖公園建成開放,東湖、北海公園9月底竣工,2017年底將形成十個湖泊、百里水系、萬畝水面的生態畫卷。

李智遠介紹,圍繞振興旅遊方面,韓城積極引進烏鎮、港中旅、華誼兄弟、東方園林等知名企業,投資100億元建成了國家文史公園、古城文化街區、梁帶村博物館等精品旅遊項目23個,舉辦了“一帶一路”國際燈光藝術節等系列文化活動,旅遊業呈現加速轉身的良好勢頭。今年有望實現遊客突破1000萬人次的目標。

在加快立體交通體系建設方面,沿黃公路7月底前建成通車,韓城合陽機場國慶前實現首飛,城市空軌、禹門口黃河大橋、327國道、蒙華鐵路、太史大街西延和108國道三期等20多個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基礎設施專案全面推進,西安至韓城城際鐵路、韓城萬榮黃河大橋年內啟動,“一小時經濟圈”加速形成。

著力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三個萬億級產業。

韓城

年底形成十個湖泊萬畝水面生態畫卷

5月4日上午,省委宣傳部、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迎接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奮力‘追趕超越’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十一場,邀請韓城市委書記李智遠介紹“創新發展埋頭苦幹加快建設黃河沿岸區域中心城市”情況。

“韓城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污染問題一直被外界所詬病。”李智遠說,韓城積極探索渭北工業城市環境治理方式,“甯要清新的空氣,不要污染的GDP。”強力推進鐵腕治霾1+8行動和20項專項整治,投資234億元實施生態環保項目107個,關閉了28家污染企業和20家採石場,全面取締了黃標車和城區燃煤鍋爐,剷除了盤踞龍門地區幾十年的面源污染,10月底將實現鎮辦汙水處理、垃圾填埋和平原鎮村“氣化”全覆蓋。

規劃實施總投資100億元的“引黃入城濟澽”百里水系建設和總面積1.5萬畝的10個生態湖項目,投資50億元的澽河生態治理工程基本完工,司馬湖、南湖公園建成開放,東湖、北海公園9月底竣工,2017年底將形成十個湖泊、百里水系、萬畝水面的生態畫卷。

李智遠介紹,圍繞振興旅遊方面,韓城積極引進烏鎮、港中旅、華誼兄弟、東方園林等知名企業,投資100億元建成了國家文史公園、古城文化街區、梁帶村博物館等精品旅遊項目23個,舉辦了“一帶一路”國際燈光藝術節等系列文化活動,旅遊業呈現加速轉身的良好勢頭。今年有望實現遊客突破1000萬人次的目標。

在加快立體交通體系建設方面,沿黃公路7月底前建成通車,韓城合陽機場國慶前實現首飛,城市空軌、禹門口黃河大橋、327國道、蒙華鐵路、太史大街西延和108國道三期等20多個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基礎設施專案全面推進,西安至韓城城際鐵路、韓城萬榮黃河大橋年內啟動,“一小時經濟圈”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