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立夏養生重在這三點!全家這樣做,一年不易病!值得收藏

今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作為春與夏的過渡期,人體也在此時進入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期,因此立夏前後要格外注意養生,為健康輕鬆過一夏做好準備!

夏季養生重在“養心”、“祛濕”、“降火”,做好這三點,夏季養生so easy!

養心

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夏屬火,通心,人易煩躁不安、胸悶氣短,因此,立夏後的養生要以養心為重。

▪ 吃:多喝二紅茶

中醫認為,夏季養心,而心最喜歡的是紅色,所以,夏季宜多吃紅色食物。想要養心補心,不放多喝二紅茶。

取幹山楂片15克、去核大棗5枚,每天把這兩樣泡水喝,可養心、補心血、化血瘀。心臟有問題或是平時較操勞易耗心血的人常喝此茶,會發現氣血越來越好。

▪ 動:午睡前轉眼睛

立夏後天氣炎熱,晝長夜短,很多人會覺得晚間睡眠不足,若經過一上午的學習和工作,體力和精力的消耗可想而知。中醫認為心主神明,所以“閉目養神”,其實也是在養心。

午睡前進行轉眼球的練習,

不但會增加午睡品質,還能有效緩解視疲勞。雙目從左向右轉9次,再從右向左轉9次,然後緊閉片刻,再迅速睜開眼睛。再午睡20分鐘左右。

▪ 按:按揉內關穴

暑天燥熱,人總睡不好覺。想改善睡眠,不妨常試按內關穴。內關穴位於腕掌側橫紋上2寸兩筋之間。一天兩次,

一次不少於36下,可去心臟火毒,以疏通經絡,還可調理睡眠和改善心臟功能。

祛濕

一入夏,多地開啟了“陰雨模式”,潮濕的天氣最讓身體受罪:周圍常有傷風感冒的,食欲不振,胃脹腹瀉,皮膚出疹。這些都是太濕惹的禍。

▪ 一道粥:薏仁加紅豆

梅雨季節,易出現腹瀉、感冒等疾病,需要祛濕。推薦平時多吃點赤小豆、茯苓、冬瓜皮、薏苡仁、山藥等健脾祛濕的食物。

其中,把薏仁和赤小豆搭配一起煮粥吃,

祛濕效果更強勁。這兩者搭配一起,可以把濕氣更好地排出去,還有清熱、健脾胃的效果,色香味都較好。

▪ 一盒藥:藿香正氣水不可少

夏季濕氣重,出汗較多、嗜食冷飲、喜吹空調等,就很容易感受風寒之邪而導致傷風感冒和腸胃受傷。藿香正氣水是對付這些小毛病的法寶,對於暑濕感冒和引起的腸胃腹瀉很管用。

此外,還可常按風池、合穀、迎香這三個穴位,按風池穴有祛風的作用,

按合穀穴能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痛,按迎香穴則有疏通經絡,從而預防感冒的作用。

▪ 一物品:身邊備塊幹毛巾

夏天高溫炎熱,加上汗液浸漬皮膚,皮膚屏障容易遭到破壞,濕邪會從體表乘虛而入,容易引發濕疹、皮炎、手足癬等真菌感染類皮膚病。

陰雨天出門時可備一塊幹毛巾,隨時擦乾身上的雨水,保持皮膚乾燥。

降火

炎熱的夏季,不少人都為上火心煩,口腔潰瘍、皮膚不適、熱結便秘等等,不堪其擾。專家提醒,夏季降火要得法。

▪ 降腎火:忌喝涼茶冷飲

很多男人夏季喜歡喝冰鎮涼茶和冷飲來降火,但中醫認為“強入冷水則傷腎”,喝冰鎮的飲料來降火本來就易傷腎,喜歡喝冰鎮的涼茶降火則更要注意,很可能降了火,還敗了性☆禁☆趣。

▪ 祛肝火:試試清肝茶

建議肝火旺盛的人多飲清肝茶,清肝茶自己就可以做,用菊花10克、決明子6克、綠茶3克,開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用。

▪ 清心火:喝杯蓮子茶

當出現舌頭赤紅,甚至潰瘍、腫痛,或有心中煩熱、失眠、口渴喜冷飲、臉發紅、小便黃等,中醫認為,這是心火旺的表現。

出現心火旺,用蓮子心1-2克,放入水杯中,沸水沖泡,5-10分鐘後就可以飲用。此茶具有清心火、除煩熱、降血壓等作用。

▪ 去胃火:甘蔗汁

甘蔗能清熱生津、下氣潤燥。如感覺口氣重、便秘,可喝點甘蔗汁,或買新鮮的甘蔗自己榨汁,每次喝100毫升左右,每天喝1~2次,清胃火效果非常不錯。

編輯:鄭新穎

口腔潰瘍、皮膚不適、熱結便秘等等,不堪其擾。專家提醒,夏季降火要得法。

▪ 降腎火:忌喝涼茶冷飲

很多男人夏季喜歡喝冰鎮涼茶和冷飲來降火,但中醫認為“強入冷水則傷腎”,喝冰鎮的飲料來降火本來就易傷腎,喜歡喝冰鎮的涼茶降火則更要注意,很可能降了火,還敗了性☆禁☆趣。

▪ 祛肝火:試試清肝茶

建議肝火旺盛的人多飲清肝茶,清肝茶自己就可以做,用菊花10克、決明子6克、綠茶3克,開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用。

▪ 清心火:喝杯蓮子茶

當出現舌頭赤紅,甚至潰瘍、腫痛,或有心中煩熱、失眠、口渴喜冷飲、臉發紅、小便黃等,中醫認為,這是心火旺的表現。

出現心火旺,用蓮子心1-2克,放入水杯中,沸水沖泡,5-10分鐘後就可以飲用。此茶具有清心火、除煩熱、降血壓等作用。

▪ 去胃火:甘蔗汁

甘蔗能清熱生津、下氣潤燥。如感覺口氣重、便秘,可喝點甘蔗汁,或買新鮮的甘蔗自己榨汁,每次喝100毫升左右,每天喝1~2次,清胃火效果非常不錯。

編輯:鄭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