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芳菲未盡:當代女性藝術十二人展”即將開幕

前 言

西元817年,白居易於初夏時節來到位於廬山香爐峰頂的大林寺,

看到了盛開的桃花,於是,油然生出“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一詩,成了唐詩中的珍品佳作。其中,“人間四月芳菲盡”一句流傳最廣。

四月過後,芳菲真的盡了麼?山寺桃花,我們何處去尋?正當我糾結之時,十二位女性藝術家隨著五月的腳步款款走來。白公子是一位跨界藝術家,有一段傳奇的人生經歷;劉欣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便活躍於畫壇,

是一位比較成熟的藝術家;劉長靜同時是一位詩人,她的藝術世界裡隱藏著一片寂靜的天空;孫志曄是一位大學教師,是一位頗具當代意識的藝術家;汪玲客居宋莊,在插畫藝術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績;王麗娜也是一位教師,有一顆以藝術實踐回饋社會的公益之心;王岩碩士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是一位充滿了叛逆精神的優秀藝術家;文悅一直活躍在巴蜀大地,
她的作品透著一種古典氣質;吳佳芮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她力求在藝術中找尋自己的未來;吳美的作品滿含一種溫情與朝氣,傳遞出了某種生命的張力;羊毛是一位元資深設計師,她的作品充斥著一種原始的母愛;張曉紅也是一位大學教師,她的心靈深處蘊含著一種普度的力量。

普羅泰戈拉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以十二位女性藝術家的藝術生命延續自然的生命,以自然的生命反哺藝術家的藝術生命,這大概是對“天人合一”的最佳詮釋吧。(文 ∣ 李擎)

女性,作為社會中的一個性別特徵,在人類文明歷史進程中扮演著母親、妻子、女兒等重要角色,也是社會結構的組成部分。我們談“女性藝術”,本身並不妥當,因為,藝術是人類共同的產物,我們不應該以歧視的眼光或以性別特徵來區別“男”“女”藝術。

作為一名男性,談女性藝術本身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也很難撇開作為異性的眼光來談女性藝術和觀賞女性家的藝術作品,特別是我們很難撇開不去用評價男性樹立起來的藝術標準去評判女性藝術,但還是要談的,畢竟存在即是合理。

女性藝術家實際上面臨著各種各樣危險的境況,一方面要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瑣碎,在解決好柴米油鹽的同時,

還要面對社會關係中的各種責難,另一方面還要找到心靈的抒發點,把精神寄託在非功利性的勞作上,在藝術荒原中朝聖。當然,並不否認,女性藝術在藝術史中是缺席的,女性藝術家的聲音也是相對有些微弱,她們的身份和地位也並沒有得到正視和彰顯。所以,本次“芳菲未盡:當代女性藝術十二人展”是希望通過消除自我主觀臆斷和清零我們腦海中固有的藝術理論體系中的刻板概念,更多地去通過女性藝術家們呈現出來的作品去瞭解作者個人情感、圖式樣式及作品中寄託的精神內涵,相信您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和更深邃的思考。(文|冷述早)

參展藝術家

學術顧問:曹喜蛙、武少甯、彭文斌、楊毅達

總策展人:李擎、冷述早

策展委員:海東、吳郁文

媒體統籌:柏玲、金龍輝

主辦機構:中國宋莊畫家網

承辦機構:北京NL恩來美術館

協辦機構:第一酒坊

支持機構:宋莊藝術論壇、北京梅地亞藝術中心

開幕時間:2017年5月7日下午三點

展覽時間:2017年5月7日至16日

展覽地點:北京NL恩來美術館(中國·宋莊國防藝術區)


白公子,曾經是國企金領,下過海、經過商、留過洋,現居北京,中國當代女子畫會會員,壹畫會成員,自由藝術家,自媒體人,三個調皮男孩的媽媽。


劉欣,獨立藝術家,出生于黑龍江省大慶市,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研修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韓文化交流協會會員,中國當代女子畫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導師,在國內多個城市建立了劉欣岩彩工作室,受聘多所高校,2013後旅居歐洲,現主要居住於北京。


劉長靜,1984年生於河北臨西,畢業于天津理工大學,2006年--2010年進修於中央美院油畫系,師從丁一林、馬曉騰,中國當代女子畫會會員。先後參加北京書畫藝術院首屆油畫作品展、獨立精神、詩性中國、 “我們:1994—2013”等學術活動。


孫志曄 ,1980年生於哈爾濱,2007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學專業,碩士學位,現為大慶師範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中國當代女子畫會黑龍江分會會長哈爾濱女畫家協會副秘書長,黑龍江美術家協會會員。先後參加“時代的體溫”2017當代女性藝術特別展、黑龍江省油畫學會新作展、“黑龍江小幅油畫學術展”、中國大璞國際藝術交流中心中外藝術家聯展等學術活動。


汪玲,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職業插畫師,現為義大利知名品牌Satchi女士包簽約插畫師。2015年獲得了“瑪格麗特時尚藝術獎”。


王麗娜,畢業于河南大學,研究生學歷,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畫院特聘畫家。先後參加首屆寫生中國女畫家聯展、“時代的體溫:2017當代女性藝術特別展”、“魅力章丘:中國油畫家寫生作品展”等學術活動。


王岩,祖籍山東濟南,現居北京,先後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先後參加左西右東:第二屆中美優秀藝術作品大展、行走.見證:中國優秀藝術家作品邀請展、第三屆廣州大學生藝術博覽會等學術活動。


文悅,四川成都人,職業藝術家,中國當代女子畫會四川分會會長。


吳佳芮(原名吳平),錫伯族, 平平堂主人,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綜合繪畫語言研究專業。現居北京,獨立藝術家,中國當代女子畫會成員。


吳美,1990年生,河北滄州人,畢業于大連工業大學,現居北京,獨立藝術家。先後參加京津冀青年藝術家聯展、中國女性藝術展、藝高高上海環球港萬人展、藝術南京國際藝術品博覽會等學術活動。


羊毛,畢業於北京服裝學院,現居北京,職業插畫師,獨立藝術家。先後為新浪、可口可樂、上海世博會、電影《神奇俠侶》等創作插畫。


張曉紅,1991年畢業于河北師範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任教于河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副教授。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化管理協會藝術家委員會會員,河北省女畫家學會會員,中國當代女子畫會會員。先後參加凝視:2015當代女性藝術雙年展、第二屆中國當代女子畫會全國邀請展、2016中國藝術品產業博覽會、第四屆亞洲青年藝術家提名展、未聞花名:當代青年藝術家作品邀請展等學術活動。

合作媒體

半畝方塘藝術網、北京時間、鳳凰新聞、一點資訊、今日頭條、藝美中國網、華商藝術網、中國宋莊畫家網、中藝書畫網等

更多地去通過女性藝術家們呈現出來的作品去瞭解作者個人情感、圖式樣式及作品中寄託的精神內涵,相信您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和更深邃的思考。(文|冷述早)

參展藝術家

學術顧問:曹喜蛙、武少甯、彭文斌、楊毅達

總策展人:李擎、冷述早

策展委員:海東、吳郁文

媒體統籌:柏玲、金龍輝

主辦機構:中國宋莊畫家網

承辦機構:北京NL恩來美術館

協辦機構:第一酒坊

支持機構:宋莊藝術論壇、北京梅地亞藝術中心

開幕時間:2017年5月7日下午三點

展覽時間:2017年5月7日至16日

展覽地點:北京NL恩來美術館(中國·宋莊國防藝術區)


白公子,曾經是國企金領,下過海、經過商、留過洋,現居北京,中國當代女子畫會會員,壹畫會成員,自由藝術家,自媒體人,三個調皮男孩的媽媽。


劉欣,獨立藝術家,出生于黑龍江省大慶市,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研修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韓文化交流協會會員,中國當代女子畫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導師,在國內多個城市建立了劉欣岩彩工作室,受聘多所高校,2013後旅居歐洲,現主要居住於北京。


劉長靜,1984年生於河北臨西,畢業于天津理工大學,2006年--2010年進修於中央美院油畫系,師從丁一林、馬曉騰,中國當代女子畫會會員。先後參加北京書畫藝術院首屆油畫作品展、獨立精神、詩性中國、 “我們:1994—2013”等學術活動。


孫志曄 ,1980年生於哈爾濱,2007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美術學專業,碩士學位,現為大慶師範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中國當代女子畫會黑龍江分會會長哈爾濱女畫家協會副秘書長,黑龍江美術家協會會員。先後參加“時代的體溫”2017當代女性藝術特別展、黑龍江省油畫學會新作展、“黑龍江小幅油畫學術展”、中國大璞國際藝術交流中心中外藝術家聯展等學術活動。


汪玲,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職業插畫師,現為義大利知名品牌Satchi女士包簽約插畫師。2015年獲得了“瑪格麗特時尚藝術獎”。


王麗娜,畢業于河南大學,研究生學歷,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畫院特聘畫家。先後參加首屆寫生中國女畫家聯展、“時代的體溫:2017當代女性藝術特別展”、“魅力章丘:中國油畫家寫生作品展”等學術活動。


王岩,祖籍山東濟南,現居北京,先後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先後參加左西右東:第二屆中美優秀藝術作品大展、行走.見證:中國優秀藝術家作品邀請展、第三屆廣州大學生藝術博覽會等學術活動。


文悅,四川成都人,職業藝術家,中國當代女子畫會四川分會會長。


吳佳芮(原名吳平),錫伯族, 平平堂主人,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綜合繪畫語言研究專業。現居北京,獨立藝術家,中國當代女子畫會成員。


吳美,1990年生,河北滄州人,畢業于大連工業大學,現居北京,獨立藝術家。先後參加京津冀青年藝術家聯展、中國女性藝術展、藝高高上海環球港萬人展、藝術南京國際藝術品博覽會等學術活動。


羊毛,畢業於北京服裝學院,現居北京,職業插畫師,獨立藝術家。先後為新浪、可口可樂、上海世博會、電影《神奇俠侶》等創作插畫。


張曉紅,1991年畢業于河北師範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任教于河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副教授。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化管理協會藝術家委員會會員,河北省女畫家學會會員,中國當代女子畫會會員。先後參加凝視:2015當代女性藝術雙年展、第二屆中國當代女子畫會全國邀請展、2016中國藝術品產業博覽會、第四屆亞洲青年藝術家提名展、未聞花名:當代青年藝術家作品邀請展等學術活動。

合作媒體

半畝方塘藝術網、北京時間、鳳凰新聞、一點資訊、今日頭條、藝美中國網、華商藝術網、中國宋莊畫家網、中藝書畫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