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州舉辦“企業創新與知產管理”沙龍 跨界分享創新經驗

南方網訊“企業最有價值的資產既不是土地廠房,也不是機器設備,更不是現金資本,而是企業的智慧財產權,企業以價值為導向建立完善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是企業獲得創新發展的關鍵。”5月7日,記者獲悉,一場“企業創新與智慧財產權管理”主題沙龍在廣州舉行,廣州市工商聯、市人大常委、市總商會及部分創新型企業董事長、總經理,

商協會會長及市民營企業商會會員共50多人出席沙龍活動。

在沙龍現場,據廣州市工商聯黨組書記董延軍介紹,2016年,廣東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19857家,總量居全國第一,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連續9年位居全國第二,躋身創新型省份。

“創新改變生活,知產成就未來。”廣東永華智慧財產權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永華在分享中指出,企業最有價值的資產既不是土地廠房,

也不是機器設備,更不是現金資本,而是企業的智慧財產權。“世界上最富有的企業不是掌握著大量自然資源的企業,而是像華為、蘋果、可口可樂、微軟等掌握著大量的品牌、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企業。”

李永華舉例稱,高通專利許可收入在2007年達31億美元, 2008、2009年接近40億美元,2013年達60億,占公司總收入35%-40%;IBM每年專利許可收入約20億美元。

他認為,企業以價值為導向建立完善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是企業獲得創新發展的關鍵,

“當智慧財產權成為企業的寶貴資產並進行運營的時候,那企業就獲得創造企業財富的原始程式碼並開始創造無限財富空間。”

廣東目前正掀起新一輪的創新熱潮,而資本對企業創新亦產生濃厚興趣。廣東中科招商副總裁童紅梅認為,創投可大力推動創新創業,近年來該公司投資的多個成功專案均具有獨特的創新能力。

中科招商集團聯席總裁謝勇亦表示:“智慧財產權保護要有未雨綢繆的品牌意識,可以借助資本的力量助力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和發展。”

李永華補充道:“實體是軀殼,品牌是靈魂,資本是翅膀,三者共同發展才能助力企業快速發展。”

廣州市工商聯副主席陳立則提出,企業對創新的理解不能太狹隘和片面,科技、產品創新只是一方面,李克強總理說過“創新不僅僅只是技術創新,

體制機制、管理模式的創新也是創新”。陳立指出,當前創新發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顛覆式創新:多出現在分享、平臺、智慧經濟行業中的獨角獸型企業;二是一般性創新:在技術、行銷、管理、服務、模式中有一項或幾項創新。

此外,在討論環節,與會者還圍繞在新常態下,企業如何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管理和利用智慧財產權,商協會如何引導會員企業創新發展與維護權益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各自分享經驗。

各自分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