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科院多個產學研合作項目在江蘇沛縣簽約落地

2017年中科院專家沛縣行活動開幕式上,沛縣縣委書記李淑俠致辭。

人民網徐州5月7日電 (閆峰)“2015年試著引進了一個葡萄新品種試驗種植,沒想到不但品質好,還比一般葡萄的自然成熟時間提前一個月,不僅上市時間搶先,價格還比普通葡萄高出了近三倍。”5月6日,江蘇沛縣的葡萄種植大戶聶建軍介紹,從去年開始他把核心區的種植面積擴大到了260餘畝,“估計今年的收成能翻倍。”

讓老聶嘗到甜頭的,是江蘇沛縣幾年前就開始實施的一項叫“招才引智”的人才引進計畫:根據自身的產業發展規劃和條件,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內有針對性地招引專業人才來實施創業興業。

老聶就是在這時與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農業研究所建立起“聯姻”關係的。

鄭州農研所的專家魏志峰表示,2014年,他們研究所被江蘇沛縣邀請來進行了一次實地考察,作為葡萄培育專家,他一眼就相中了陳油坊村良好的葡萄種植條件。

於是,他和種植大戶老聶一拍即合,雙方簽下了合作協定:鄭州農研所提供葡萄新品種種苗,老聶負責實驗種植,條件成熟後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不算葡萄收入,光賣種苗就發了。”老聶興奮地說。

“招才引智”計畫除了使老聶與鄭州農研所成功“聯姻”外,也讓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綠色化學研究專家韓布興院士,對沛縣境內大量且優質的煤炭資源產生了深厚的興趣。

“從綠色化學和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國內大環境看,沛縣的能源產業尤其是化學能源產業在綠色發展上具有很廣闊的前景。”韓布興院士表示,就他在綠色化學研究中取得的一些科研成果能否與沛縣進行合作並形成產業轉化上,他正在做進一步調研,“我對此是很有信心的。”

作為一年一度“招才引智”計畫內容的一部分,5月6日,中科院有關研究所的70位專家,帶著各自的科研專案受邀到沛縣尋找“下嫁”的地方企業,當天就有包括“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及新產品應用”、“有機無機肥系列產品產業化技術開發”等在內的多個產學研合作項目簽約“聯姻”成功。

據瞭解,截至2016年底,沛縣人才資源總量達到了14.46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0.78萬人。沛縣縣委書記李淑俠表示,作為地方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實現一個地區跨越發展的決定力量,沛縣也始終堅持創新驅動、人才強縣的戰略,把人才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先後與省內外高校建立校地戰略合作關係11個,建成校企聯盟126個,沛縣境內獲批省級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9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個,省級研究生工作站17家,在沛創業的國家“千人計畫”專家2人,全職創新“國家傑青”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8人。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沛縣出臺了有針對性的招引政策和各種具體的財政扶持計畫,營造了一個非常良好的人才環境,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創新的沛縣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奮發的沛縣求才若渴、惟才是舉。”李淑俠說。

”李淑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