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投資者在海外買房占了本地人市場?他們吃的不是同一塊蛋糕

很多國家對中國投資者又愛又恨,他們帶來了大把的投資款項,但卻攪亂了市場平衡。比如在房地產市場,中國買家常常被認為是抬高當地房價的“罪魁禍首”。這也導致去年加拿大卑詩省針對海外買家出臺了買房“排外稅”。

今年4月,加拿大安省也加入這支徵稅隊伍。然而一份報告稱,中國投資者並沒有讓本地房產市場競爭更激烈,抬高房價的說法可能有失客觀。

美國房地產交易網站Zillow近日公佈了一項研究結果,他們分析平臺上的買家資料後發現,中國買家在美國購買的房產價值要遠高於本地人。而且,三分之一的中國投資者更關注6個沿海地區的房產,

比如聖約瑟、三藩市、西雅圖、洛杉磯、聖地牙哥和波士頓等地區,而它們對美國本地買家的吸引力卻很一般。

無論是倫敦、紐約、溫哥華、多倫多還是邁阿密,海外投資者都成為這些國際城市發展的驅動力。本地人擔心房價因此被抬高不是沒有道理,但如果單一的將房價上漲歸結于海外投資者,聽起來更像是一種市場偏見。

2016年Zillow平臺上的資料顯示,中國買家關注的房產價格中位數為57.2萬美元,

比美國本地買家關注的房屋價格高出近一倍。價值在25.3萬美元的房產在本地關注度更高。從地區上看,32.3%的中國買家關注美國沿海6城的房產,而只有7.5%的本地買家關注這裡。

很明顯,中國買家更關注高端房地產,這並沒有妨礙美國普通家庭的買房需求。如果仔細分析房價和買家分佈,這種趨勢更為明顯。美國中位數價格的買家比57%的人購房價格都要高,

而中國中位數價格的買家高於73%的人所關注的價格。

中美投資者關注差距最大的地區在底特律、邁阿密、波士頓和西雅圖。也就是說,他們很有可能“吃的不是同一塊蛋糕”。而在鳳凰城和亞特蘭大,這種關注差距就要小得多。

不僅在美國,澳洲房地產市場的情況也是如此。

今年四月,澳洲房地產協會主席Malcolm Gunning曾對媒體表示,中國投資者特別喜歡在澳洲兩個主要城市購買高端房產,價格高達兩千萬澳元。這些房產的特點是,離學校都很近。

導致買家之間的差異可能有兩點原因。想要去海外投資的中國買家往往是高淨值人群,他們本身對高價位房地產需求更大。另外,在海外房產投資的中國人大多是為了子女教育,

他們會選擇地段好,交通便利的“學區房”,方便自住也有升值空間。位置相對偏僻的物業價格雖然實在,但轉手卻不容易。當然,超級富豪拉高了中國買家們的購房平均值也不是沒有可能。無論如何,中國買家之所以引起關注和爭議,可能並不是因為搶了本地人的市場,或許只是有人看不慣他們“太壕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