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應該是史上最醜詞人,兼婉約豪放兩家之長,你肯定知道他是誰

賀鑄(1052~1125),北宋詞人。字方回,又名賀三愁,人稱賀梅子,自號慶湖遺老。漢族,祖籍山陰(今浙江紹興),出生于衛州(今河南衛輝市)。出身貴族,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

是唐·賀知章後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賀鑄是一位個性和詞風都非常奇特的詞人,截然對立的兩面在他身上和詞中都能得到和諧的統一。他長相奇醜,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鐵,眉目聳拔,人稱“賀鬼頭”;其詞卻“雍容妙麗,極幽閒思怨之情”。為人豪爽精悍,如武俠劍客,“少時俠氣蓋一座,馳馬走狗,飲酒如長鯨”;卻又博聞強記,於書無所不讀,家藏書萬卷,

而且手自校讎,“反如寒苦一書生”( 程俱《賀方回詩集序》)。

賀鑄

賀鑄的性格很特別。程俱《宋故朝奉郎賀公墓誌銘》說他 “豪爽精悍” ,“喜面刺人過。遇貴勢,不肯為從諛” 。葉夢得《賀鑄傳》則說他 “喜劇談天下事,可否不略少假借;雖貴要權傾一時,小不中意,極口詆無遺詞,

故人以為近俠” 。賀鑄自己也說:“鑄少有狂疾,且慕外監之為人,顧遷北已久,嘗以 ‘北宗狂客’ 自況。” (《慶湖遺老詩集自序》)

所以 豪爽之氣、俠客之風、狂士之態 應該是賀鑄的精神主體。由於耿介豪俠,入仕後喜論當今世事,不肯為權貴屈節,因而一生沉於下僚,鬱鬱不得志。晚年退居蘇州,著有《東山詞》,現存詞280餘首。

將進酒·城下路

城下路,淒風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頭沙,帶蒹葭,漫漫昔時流水今人家。

黃埃赤日長安道,倦客無漿馬無草。開函關,掩函關,千古如何不見一人閑?

六國擾,三秦掃,初謂商山遺四老。馳單車,致緘書,裂荷焚芰接武曳長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鄉安穩處。生忘形,死忘名。誰論二豪初不數劉伶?

青玉案·淩波不過橫塘路

淩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情都幾許?一川煙草,

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六州歌頭·少年俠氣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鬥城東。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閑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

狡穴俄空。樂匆匆。

似黃粱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篷。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簿書叢。鶡弁如雲眾。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

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壟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複挑燈夜補衣。

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行路難·縛虎手

縛虎手。懸河口。車如雞棲馬如狗。白綸巾。撲黃塵。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顛。不論錢。誰問旗亭,美酒鬥十千。

酌大鬥。更為壽。青鬢常青古無有。笑嫣然。舞翩然。當壚秦女,十五語如弦。遺音能記秋風曲。事去千年猶恨促。攬流光。系扶桑。爭奈愁來,一日卻為長。

芳心苦·楊柳回塘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雲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浪淘沙

一葉忽驚秋。分付東流。殷勤為過白蘋洲。洲上小樓簾半卷,應認歸舟。

回首戀朋遊。跡去心留。歌塵蕭散夢雲收。惟有尊前曾見月,相伴人愁。

小重山·花院深疑無路通

花院深疑無路通。碧紗窗影下,玉芙蓉。當時偏恨五更鐘。分攜處,斜月小簾櫳。

楚夢冷沈蹤。一雙金縷枕,半床空。畫橋臨水鳳城東。樓前柳,憔悴幾秋風。

分攜處,斜月小簾櫳

子夜歌·三更月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淒斷,杜鵑啼血。

王孫何許音塵絕,柔桑陌上吞聲別。吞聲別,隴頭流水,替人嗚咽。

釣船歸·綠淨春深好染衣

綠淨春深好染衣。際柴扉。溶溶漾漾白鷗飛。兩忘機。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夕陽長送釣船歸。鱖魚肥。

溶溶漾漾白鷗飛。兩忘機

眼兒媚·蕭蕭江上荻花秋

蕭蕭江上荻花秋,做弄許多愁。半竿落日,兩行新雁,一葉扁舟。

惜分長怕君先去,直待醉時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後日眉頭。

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紫府東風放夜時。步蓮穠李伴人歸。五更鐘動笙歌散,十裡月明燈火稀。

香苒苒,夢依依。天涯寒盡減春衣。鳳凰城闕知何處,寥落星河一雁飛。

鳳凰城闕知何處,寥落星河一雁飛

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行路難·縛虎手

縛虎手。懸河口。車如雞棲馬如狗。白綸巾。撲黃塵。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顛。不論錢。誰問旗亭,美酒鬥十千。

酌大鬥。更為壽。青鬢常青古無有。笑嫣然。舞翩然。當壚秦女,十五語如弦。遺音能記秋風曲。事去千年猶恨促。攬流光。系扶桑。爭奈愁來,一日卻為長。

芳心苦·楊柳回塘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雲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浪淘沙

一葉忽驚秋。分付東流。殷勤為過白蘋洲。洲上小樓簾半卷,應認歸舟。

回首戀朋遊。跡去心留。歌塵蕭散夢雲收。惟有尊前曾見月,相伴人愁。

小重山·花院深疑無路通

花院深疑無路通。碧紗窗影下,玉芙蓉。當時偏恨五更鐘。分攜處,斜月小簾櫳。

楚夢冷沈蹤。一雙金縷枕,半床空。畫橋臨水鳳城東。樓前柳,憔悴幾秋風。

分攜處,斜月小簾櫳

子夜歌·三更月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淒斷,杜鵑啼血。

王孫何許音塵絕,柔桑陌上吞聲別。吞聲別,隴頭流水,替人嗚咽。

釣船歸·綠淨春深好染衣

綠淨春深好染衣。際柴扉。溶溶漾漾白鷗飛。兩忘機。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夕陽長送釣船歸。鱖魚肥。

溶溶漾漾白鷗飛。兩忘機

眼兒媚·蕭蕭江上荻花秋

蕭蕭江上荻花秋,做弄許多愁。半竿落日,兩行新雁,一葉扁舟。

惜分長怕君先去,直待醉時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後日眉頭。

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紫府東風放夜時。步蓮穠李伴人歸。五更鐘動笙歌散,十裡月明燈火稀。

香苒苒,夢依依。天涯寒盡減春衣。鳳凰城闕知何處,寥落星河一雁飛。

鳳凰城闕知何處,寥落星河一雁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