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別了暴風擁抱阿裡,吳奇隆劉詩詩身家15億之謎

小財君 原創

從第二季《奇葩說》離開又返回坐鎮第三季的“奇葩導師”高曉松,終究因為他的阿裡事業再次離開節目,打破“馬曉康”(馬東、高曉松、蔡康永)的黃金搭檔。

上次是出任阿裡音樂董事長,時隔兩年,這次轉為出任阿裡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全面負責阿裡大文娛的國際戰略。

大文娛產業是阿裡謀求轉型的野心之一。

去年4月,阿裡正式收購合一集團(優酷土豆),隨即楊偉東正式出任合一集團總裁,全面負責優酷、土豆、來瘋、來玩的相關平臺業務,而古永鏘卸任優酷土豆董事長兼CEO。6月,阿裡完成對合一集團的初步整合,宣佈成立“大文娛”板塊,主要包括阿裡影業、合一集團、阿裡音樂、阿裡體育、UC、阿裡遊戲、阿裡文學、數字娛樂事業部。

事實上,阿裡音樂的人事變動,是蓄勢已久的阿裡大文娛進行重新洗牌。前不久,阿裡傳出將構建“大優土”、“大UC”、“大阿裡媽媽”的概念。其中“大優土”就是把阿裡音樂、阿裡體育、阿裡影業的“淘票票”都裝入優酷土豆的盤子中來。

經過三個多月,阿裡文娛集團董事長兼CEO,同時也是阿裡影業董事局主席的俞永福,

推出了阿裡巴巴大文娛與阿裡影業的“第一道菜”。

3月14日,阿裡巴巴影業集團宣佈與阿裡巴巴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整合資源優勢,實現長期共同發展。具體說來,阿裡影業將與阿裡巴巴大文娛旗下的優酷、阿裡文學、阿裡遊戲圍繞影視內容開展協同,

阿裡影業擁有版權內容的優先合作權,以進行內容開發、投資、製作與發行;同時優酷土豆將獲得阿裡影業優先的獨家發行權和投資權;另外,雙方將合資成立藝人經紀公司,為影視及相關內容合作提供人才,還將打通各方的線上線下管道,圍繞影視作品的行銷宣傳進行合作。

打個簡單比方,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在IP越炒越貴的市場裡,阿裡影業先搶佔好供養IP的大片“土地”,看到“好種子”就等待生長發芽,種出“好果子”了就直接“採摘”、“包裝”、“銷售”;而優酷土豆也幫忙“澆灌”、“培育”,對包裝好的“商品”進行獨家展示,有錢大家一起花,深耕文娛市場,為了賺得更多錢。

對市值超過2500億美元的阿裡巴巴而言,文娛正在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一環。為此,除了物色明星擔任高管,阿裡還看中明星投資的公司。

那就是吳奇隆于去年送給劉詩詩“價值2億元”的豪華聘禮——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

十分搶手的稻草熊影業,早在去年6月就被暴風科技看中,只可惜因溢價高企、盈利確定性差,暴風集團擬購入稻草熊影業60%股權的交易未獲證監會通過,由此使得劉詩詩的結婚聘禮——原本有望超2億元的股份帳面價值落空。

峰迴路轉,去年年底,稻草熊影業發生了一次資本變更,註冊資本由1000萬元變更為1176.47萬元,股東新增了海南阿裡巴巴影業文化產業基金,由此引入占股15%的阿裡影業。

雖然阿裡影業志不在於獲得控制權,但大筆資金注入也使稻草熊估值15億元。事實上,作為吳奇隆于2003年創立的北京稻草熊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衍生出來的稻草熊品牌系列公司之一,江蘇稻草熊影業業績也不差,成立於2014年6月,翌年就開始盈利。

江蘇稻草熊影業的股權結構十分簡單,受限於吳奇隆為臺灣同胞的身份,稻草熊影業起初的法人和唯一股東是他的商業夥伴劉小楓。2015年12月,劉詩詩花了200萬元從劉小楓處獲得20%的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接著,主演了稻草熊影業第一部作品《蜀山戰紀》的趙麗穎以10萬受讓了1%的股份。此外,稻草熊影業和趙麗穎共同持有江蘇藍色沸點影視文化的股權,前者持股占比51%,後者占比49%。

2011年因《步步驚心》重回螢屏並大火的吳奇隆,用商界戰績證明自己不僅能歌善舞,還能運籌帷幄。從2012年的《新白髮魔女傳》起,吳奇隆開始推行他設想的“全IP”開發模式,重點探索“影視+手遊”聯動。《新白髮魔女傳》先以單集200萬的價格賣給了湖南衛視,嘗試邊後期邊播的方式,再與遊戲公司藍港互動共同開發劇集同名手游。可惜當時受限於台網互動,效果並未盡意。

兩年後,吳奇隆把稻草熊影業第一個項目《蜀山戰紀》作為全IP運作的重點專案。擔任出品人的吳奇隆拉來1.5億投資,電視劇還沒正式開拍,他就開始籌備遊戲。2015年,藍港互動和稻草熊科技組建了北京峰與隆互動文化有限公司,聯合愛奇藝研發了《蜀山戰紀》的官方手遊。同時,《蜀山戰紀》開啟了國內影視劇“先網後臺,網台聯動,會員獨播”等多個模式。一線網播平臺+二線衛視平臺,吳奇隆有意識地為自家內容搭建了一個相對穩定的輸出平臺。

2016年初,完成業務框架搭建的稻草熊影業,看起來已經成為風口上一家看來前景無限的泛娛樂公司:以IP為核心,以電視劇為核心產品,以“影遊漫”為衍生。發現沒有,這其實與阿裡的“大優土”策略(也就是小財君打的“閉合果園”例子)不謀而合。

此外,稻草熊曾簽約了葉祖新等十幾位藝人,聯合華誼投資了《鐵拳浪子》,聯合海潤投資了《向著炮火前進》等劇後,又組建了一隻後期製作團隊,擔任電影《墨攻》的後期製作。按照公開資料,目前稻草熊影業有四部電視劇和兩部電影正在不同程度的製作過程中,其中《蜀山戰紀2》和《歌盡桃花》都在阿裡影業2017年的發展計畫中。

由此,稻草熊也成為了海南阿裡巴巴基金目前為止投資的唯一一個項目。獲得阿裡巴巴基金投資,意味著稻草熊影業和阿裡大文娛板塊將實行深度綁定。

背靠阿裡好乘涼,從2016年10月開始,阿裡影業加快了在內容層面的“買買買”節奏,收購了美國導演斯皮爾伯格任董事長的Amblin Partners部分股權,戰略投資了和和影業,以30%的股份占比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並派駐兩位代表進入和和影業董事會。2016年12月20日,阿裡影業和騰訊又領投了博納影業總規模25億的A輪融資。

明星下海投資轉戰商界裡,吳奇隆並不是唯一,從幕前轉戰幕後,如謝霆鋒、古天樂創立電影製作公司,又或者範冰冰、楊冪們成立自家工作室趁早培育新人,又或者像趙薇、劉濤敢於投資A股市場,關鍵還是要在高築的泡沫之上站穩盈利啊。

關注「小白財之道」

獲取有趣有料又簡單的金融財經新聞

金融 | 產業 | 公司

喜歡請點贊

為此,除了物色明星擔任高管,阿裡還看中明星投資的公司。

那就是吳奇隆于去年送給劉詩詩“價值2億元”的豪華聘禮——江蘇稻草熊影業有限公司。

十分搶手的稻草熊影業,早在去年6月就被暴風科技看中,只可惜因溢價高企、盈利確定性差,暴風集團擬購入稻草熊影業60%股權的交易未獲證監會通過,由此使得劉詩詩的結婚聘禮——原本有望超2億元的股份帳面價值落空。

峰迴路轉,去年年底,稻草熊影業發生了一次資本變更,註冊資本由1000萬元變更為1176.47萬元,股東新增了海南阿裡巴巴影業文化產業基金,由此引入占股15%的阿裡影業。

雖然阿裡影業志不在於獲得控制權,但大筆資金注入也使稻草熊估值15億元。事實上,作為吳奇隆于2003年創立的北京稻草熊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衍生出來的稻草熊品牌系列公司之一,江蘇稻草熊影業業績也不差,成立於2014年6月,翌年就開始盈利。

江蘇稻草熊影業的股權結構十分簡單,受限於吳奇隆為臺灣同胞的身份,稻草熊影業起初的法人和唯一股東是他的商業夥伴劉小楓。2015年12月,劉詩詩花了200萬元從劉小楓處獲得20%的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接著,主演了稻草熊影業第一部作品《蜀山戰紀》的趙麗穎以10萬受讓了1%的股份。此外,稻草熊影業和趙麗穎共同持有江蘇藍色沸點影視文化的股權,前者持股占比51%,後者占比49%。

2011年因《步步驚心》重回螢屏並大火的吳奇隆,用商界戰績證明自己不僅能歌善舞,還能運籌帷幄。從2012年的《新白髮魔女傳》起,吳奇隆開始推行他設想的“全IP”開發模式,重點探索“影視+手遊”聯動。《新白髮魔女傳》先以單集200萬的價格賣給了湖南衛視,嘗試邊後期邊播的方式,再與遊戲公司藍港互動共同開發劇集同名手游。可惜當時受限於台網互動,效果並未盡意。

兩年後,吳奇隆把稻草熊影業第一個項目《蜀山戰紀》作為全IP運作的重點專案。擔任出品人的吳奇隆拉來1.5億投資,電視劇還沒正式開拍,他就開始籌備遊戲。2015年,藍港互動和稻草熊科技組建了北京峰與隆互動文化有限公司,聯合愛奇藝研發了《蜀山戰紀》的官方手遊。同時,《蜀山戰紀》開啟了國內影視劇“先網後臺,網台聯動,會員獨播”等多個模式。一線網播平臺+二線衛視平臺,吳奇隆有意識地為自家內容搭建了一個相對穩定的輸出平臺。

2016年初,完成業務框架搭建的稻草熊影業,看起來已經成為風口上一家看來前景無限的泛娛樂公司:以IP為核心,以電視劇為核心產品,以“影遊漫”為衍生。發現沒有,這其實與阿裡的“大優土”策略(也就是小財君打的“閉合果園”例子)不謀而合。

此外,稻草熊曾簽約了葉祖新等十幾位藝人,聯合華誼投資了《鐵拳浪子》,聯合海潤投資了《向著炮火前進》等劇後,又組建了一隻後期製作團隊,擔任電影《墨攻》的後期製作。按照公開資料,目前稻草熊影業有四部電視劇和兩部電影正在不同程度的製作過程中,其中《蜀山戰紀2》和《歌盡桃花》都在阿裡影業2017年的發展計畫中。

由此,稻草熊也成為了海南阿裡巴巴基金目前為止投資的唯一一個項目。獲得阿裡巴巴基金投資,意味著稻草熊影業和阿裡大文娛板塊將實行深度綁定。

背靠阿裡好乘涼,從2016年10月開始,阿裡影業加快了在內容層面的“買買買”節奏,收購了美國導演斯皮爾伯格任董事長的Amblin Partners部分股權,戰略投資了和和影業,以30%的股份占比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並派駐兩位代表進入和和影業董事會。2016年12月20日,阿裡影業和騰訊又領投了博納影業總規模25億的A輪融資。

明星下海投資轉戰商界裡,吳奇隆並不是唯一,從幕前轉戰幕後,如謝霆鋒、古天樂創立電影製作公司,又或者範冰冰、楊冪們成立自家工作室趁早培育新人,又或者像趙薇、劉濤敢於投資A股市場,關鍵還是要在高築的泡沫之上站穩盈利啊。

關注「小白財之道」

獲取有趣有料又簡單的金融財經新聞

金融 | 產業 | 公司

喜歡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