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另一個人間,非洲原始部落那些讓你過目難忘的“臉譜”

割禮、唇盤、臉部紋身……非洲大陸的神秘原始部落似乎生活在與我們截然不同的世界裡,他們的習俗、文化、手工藝品讓許多人為之好奇和著迷,下面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

埃維族(Ewe)

圖為多哥首都洛美的埃維族女人,埃維族是非洲黑人部族,分佈在非洲迦納東部與多哥南部。埃維族是多哥人口最多的民族,

占多哥全國人口的22%。

有趣的是,埃維族的國王、精神領袖竟然是德國的一名修車工,這名班薩(King Bansah)國王身著華服通過視頻軟體Skype管理著迦納和多哥超過200萬的埃維族子民。現年68歲的班薩國王陛下,早在1970年繼承王位之前就來到了德國,全職修車,兼職國王!

基庫尤族(KIKUYU)

圖為一名基庫尤戰士。基庫尤人一般為父系繼承制和一夫多妻制,流行兄終弟及的習俗。男女均行割禮,看過電影《沙漠之花》的應該瞭解這是一種怎樣殘忍的習俗。傳統經濟為農牧業,有鐵器、陶器、皮革、編筐等手工業,已出現定期集市。除邊遠地區的基庫尤人仍過半農半牧生活外,

城市中上層家庭生活多已歐化。

莫爾西部落(MURSI)

莫爾西部落是世界上最原始的部落之一,現在約有5000多人。居住在衣索比亞西南部的奧莫河流域,莫爾西女人的嘴裡能放下直徑十幾釐米大的盤子,把嘴撐得大大的。

朗迪耶族(RENDILLE)

朗迪耶族是肯亞最小的遊牧部族之一,總人口不足3萬。朗迪耶族最初生活在衣索比亞,但隨著衣索比亞人口最多的部族奧羅莫人的向南擴張,朗迪耶人不得不遷徙到肯亞。圖為一名朗迪耶女人。

博拉納部落(BORANA)

奧羅莫人的一個分支,沿河而居生活在衣索比亞和肯亞。

加布拉族(GABRA)

生活在肯亞北部的Chalbi沙漠的遊牧民族,與駱駝為伴。

胡裡族(HOLI)

這個部落的人以他們傳統的面部紋身和傷疤而聞名,他們認為這是美麗和身份的標誌。

卡洛族(KARO)

卡洛族生活在奧莫穀底。在這裡,男孩滿15歲,女孩滿12歲,便到了婚嫁的年齡。卡洛族姑娘們在進入青春期後,時常要忍受劇痛,在胸部和腹部,用刀在皮膚上切割出一些口子,而後把大量竹簽插進傷口,並使它們呈現一定的圖案。這樣,等傷口痊癒後,經過精心製作的圖案便會保留在她們的胸部和腹部。此外,她們還用白色、黑色、黃色、赭色顏料及紅泥在臉上和身上描繪出各種圖案。姑娘們身上的圖案對卡洛族男人們具有很大的誘惑,他們一致認為,年輕姑娘的身子經過這樣的處理後,會越發顯得性☆禁☆感。

馬賽族(MAASAI)

馬賽族人以獨特的習俗而聞名,包括耳垂的刺穿和伸展,以及他們的服飾,他們是非洲最有辨識度和最常被拍攝的部落,大部分生活在肯亞。他們戴著精美的裝飾物,以人體彩繪聞名。圖為,肯亞的馬賽族婦女。

辛巴族(HIMBA)

辛巴族是納米比亞一個行將消失的原始社會族群。他們是非洲最後的保持原始生態的民族,為了維護他們的傳統,他們選擇了退守叢林,棲身于納米比亞邊遠的、未被破壞的原始環境中。辛巴族的女人喜歡編織她們的頭髮和使用氧化鐵製成的含鐵的土壤畫在身體上,從而保護自己免受高溫和蟲咬,這麼做是因為她們要做的的活兒比男性更多。圖為一個年輕的辛巴族婦女在她的小屋裡。

赫雷羅族(HERERO)

納米比亞部落以他們的穿著打扮風格而聞名,他們的穿衣風格讓人聯想起殖民時代。這裡的婦女大多穿維多利亞時代的服裝,例如長至腳踝的連衣裙和帽子。圖為一名生活在納米比亞地區的赫雷羅族女人。

奧羅莫族(OROMO)

衣索比亞人口最多的民族。

蘇裡族(SURI)

在衣索比亞西南部的東非大裂谷的山區裡,人們知道這個部落會經歷一些痛苦的儀式,包括唇盤、祭祀和鬥毆。蘇裡族人用植物、動物毛皮、黏土和顏料打扮自己,與自然身心合一。

阿法爾族(AFAR)

阿法爾族居住的非洲之角沙漠地區是世界上最熱、最幹的地區之一,水源很少,到處是沙土,除了頻繁到訪的沙塵暴,幾乎很少有外來者;而阿法爾人也沒有文字,資訊世代靠口口相傳,很難被外界獲得。

哈馬爾族(HAMAR)

哈馬爾族的男孩兒成年時都要進行“跳公牛”的儀式,儀式過後,這名男孩兒就正式成年了。

這個部落的人以他們傳統的面部紋身和傷疤而聞名,他們認為這是美麗和身份的標誌。

卡洛族(KARO)

卡洛族生活在奧莫穀底。在這裡,男孩滿15歲,女孩滿12歲,便到了婚嫁的年齡。卡洛族姑娘們在進入青春期後,時常要忍受劇痛,在胸部和腹部,用刀在皮膚上切割出一些口子,而後把大量竹簽插進傷口,並使它們呈現一定的圖案。這樣,等傷口痊癒後,經過精心製作的圖案便會保留在她們的胸部和腹部。此外,她們還用白色、黑色、黃色、赭色顏料及紅泥在臉上和身上描繪出各種圖案。姑娘們身上的圖案對卡洛族男人們具有很大的誘惑,他們一致認為,年輕姑娘的身子經過這樣的處理後,會越發顯得性☆禁☆感。

馬賽族(MAASAI)

馬賽族人以獨特的習俗而聞名,包括耳垂的刺穿和伸展,以及他們的服飾,他們是非洲最有辨識度和最常被拍攝的部落,大部分生活在肯亞。他們戴著精美的裝飾物,以人體彩繪聞名。圖為,肯亞的馬賽族婦女。

辛巴族(HIMBA)

辛巴族是納米比亞一個行將消失的原始社會族群。他們是非洲最後的保持原始生態的民族,為了維護他們的傳統,他們選擇了退守叢林,棲身于納米比亞邊遠的、未被破壞的原始環境中。辛巴族的女人喜歡編織她們的頭髮和使用氧化鐵製成的含鐵的土壤畫在身體上,從而保護自己免受高溫和蟲咬,這麼做是因為她們要做的的活兒比男性更多。圖為一個年輕的辛巴族婦女在她的小屋裡。

赫雷羅族(HERERO)

納米比亞部落以他們的穿著打扮風格而聞名,他們的穿衣風格讓人聯想起殖民時代。這裡的婦女大多穿維多利亞時代的服裝,例如長至腳踝的連衣裙和帽子。圖為一名生活在納米比亞地區的赫雷羅族女人。

奧羅莫族(OROMO)

衣索比亞人口最多的民族。

蘇裡族(SURI)

在衣索比亞西南部的東非大裂谷的山區裡,人們知道這個部落會經歷一些痛苦的儀式,包括唇盤、祭祀和鬥毆。蘇裡族人用植物、動物毛皮、黏土和顏料打扮自己,與自然身心合一。

阿法爾族(AFAR)

阿法爾族居住的非洲之角沙漠地區是世界上最熱、最幹的地區之一,水源很少,到處是沙土,除了頻繁到訪的沙塵暴,幾乎很少有外來者;而阿法爾人也沒有文字,資訊世代靠口口相傳,很難被外界獲得。

哈馬爾族(HAMAR)

哈馬爾族的男孩兒成年時都要進行“跳公牛”的儀式,儀式過後,這名男孩兒就正式成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