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蘋果1500億美元買債,你看不到庫克多緊張?

文/王如晨

摘要:蘋果已陷入一種矛盾情境:一方面海外現金無法在技術、業務、戰略層面發揮直接作用;另一方面,在自身所誕生的美國市場,它又缺乏自有資金完成下一輪佈局。

蘋果週三提交的10-Q申報檔顯示,該公司2570億美元現金儲備中,1480億美元將投資於公司債。另外531億美元投資於美國國債,210億美元投資於抵押貸款證券。

許多人以其豐裕的現金可以完購一家債券基金表達羡慕。過去兩年,它確實通過債市獲利不少。但要說此刻也這想法,

我不覺得符合庫克真實心境。他應該感到很緊張,怕別人討論10-Q申報文件才對。

我自己的感受是,這反而是百無聊賴的信號,充滿危機。

因為,這為避稅而浮在海外的現金,既不甘回去被生生剝去高昂稅款,又不想也不能在海外落地充分投資。它只能尷尬地用如此強大的現金儲備去買債券了。

更尷尬的是,美國國內,蘋果正面臨特斯拉、亞馬遜、穀歌、FB、英特爾、IBM、甲骨文等巨頭的挑戰。

後者正不斷重金投資,佈局前沿技術,衝刺未來10年乃至未來30年之久的戰略願景。而蘋果美國,整體卻缺乏更多資金,強化未來戰略。

一個關鍵的維度,透露著蘋果的創新,未來可能隱含巨大的積重難返的壓力:它的研發投資與整個營收相比,比不上上述許多巨頭。我記得即便iPhone誕生後,它的研發投資一度不到微軟的1/2。

蘋果是一種垂直整合式的半封閉平臺模式,

一旦開啟一輪風潮,微創新確實會讓它享受到許多成本優勢。但眼前已處於新一輪技術革命的前夜,同行的高額投入與蘋果依然慢悠悠甚至死水微瀾的風格之間呈現出巨大反差。

就是說,蘋果已陷入一種矛盾情境:一方面海外現金無法在技術、業務、戰略層面發揮直接作用;另一方面,在自身所誕生的美國市場,它又缺乏自有資金完成下一輪佈局。

財報裡,蘋果現金及等價值是很高。

但它在美國的債務總額絕對值也挺高。

這裡面當然有蘋果海外業務超越美國本土的背景。如果這一幕沒有發生,蘋果想累積巨額現金,幾乎不太可能。如今這一幕,恐怕已經很難逆轉。只要它的智慧手機還會是最核心的主業的話。

它當然可以在海外強化投資。比如雖然有所下滑但營收依然非常關鍵的中國大陸,過去一段,它就強化佈局。前不久宣佈設立兩大新的研發中心,

並拓展更多管道終端。庫克甚至在中國不斷地講述“清潔能源”的話題,在我看來,這固然有很大的價值,但更像是為資金尋找出路。

但你看到,這類投資其實都是沿著過去的業務路徑展開,不是從0到1的創新。這說明,即便在中國大陸這種代表未來的市場,蘋果本地運營,也不可能具有再造一個新蘋果的戰略價值,更多還是維持市場地位,強化成熟的服務體系,維持好生態。

而且,過去多年,你也能看到,蘋果極少落實巨額並購。

庫克一定有他比較深的危機感。

因為,還有另外一個反常的信號: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今日,蘋果突然放緩甚至沒有再度明確股票回購計畫。過去三年,蘋果都有這一動作。2014年年中,甚至還臨時增加300多億美元的回購計畫。

不回購應該有這類原因:對自己股票價格有信心;維持現金防止惡意收購。當然,也可能有更多分紅計畫。

蘋果股價從上次1拆7之後,已經從94美元漲到如今近140美元。雖然不如兩年前瘋狂,但依然穩健、堅挺。下半年腎8出來,應該還會有一波刺激。就是說,單純從維持股價來說,我不覺得它有太多憂慮。

惡意收購,在海外隨時都可能發生。蘋果的股權也是十分分散,最大的機構股東Vanguard也不過持有6%多一點。如果股東對董事會不滿,或者外部其他力量有做市的機會,它們不可能放過這樣一家牛逼的企業。

你看看,它的遠期市盈率,長期以來一直沒有超越過20倍。雖然前段時間外界炒作蘋果市值接近8000億美元,但我的判斷是,這已經是過去近10年紅利期的最後一幕。腎8之後,如果蘋果不能展示出更為高遠的目標,它很可能遭遇投資人的脅迫,不排除惡意的行動。

所以, 保持住現金水準還是必須的。

這次購買如此多的公司債,如此消極,而不像前兩年財務面那麼積極主動。我個人感覺,它像是在等待什麼。

也許就是川普當局此輪新的稅政調整吧。稅改計畫中,包括一條匯回條款,雖然截至目前具體稅率不清楚,但川普競選階段提出的是10%稅率。過去蘋果期望是一位數的稅率。如果最後10%的話,應該還是接近了蘋果的預期。屆時它的現金回去,應該還是能留存下大量利潤,從而真正健康、高效地發揮資金效能,服務於它的下一輪創新。

稅改背後有刺激海外企業回流的用意。這也是川普強化製造業的落地措施之一。

個人認為,如果這一輪稅改沒有成效,蘋果的壓力會陡增。它已處於兩難之中。它不可能漠視川普的指令,更重要的是它在美國市場的創新力問題,再不回去,我真的覺得巨人有被顛覆的危險。

始終不要忘記,美國依然是這個世界上科技業最發達的國家。未來一輪技術革命,美國人仍會有更好的表現。

蘋果的現金裡,有原罪部分。法律上沒有什麼可以譴責的,但它對美國人牛逼哄哄的納稅文化具有侵襲的負面作用。最終它已形成一種依賴,成了包袱,影響它的整體創新。如今想回去,都還只能繼續押寶政策面了。這是一種巨大的反諷。

時光不等人,一個審美疲勞的蘋果,如果只靠腎8而沒有其他更具挑戰性的體現,想安然度過2017與2018財年,我覺得會比較艱難。蘋果是會賺錢,但高處不勝寒。在全球ICT新舊轉換的關口,這樣的蘋果是不具有什麼真正號召力的。所以,前一段,馬斯克說未來市值超越蘋果,並嘲諷後者缺乏創新時,我一點都不覺得他有什麼狂妄。

維持好生態。

而且,過去多年,你也能看到,蘋果極少落實巨額並購。

庫克一定有他比較深的危機感。

因為,還有另外一個反常的信號: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今日,蘋果突然放緩甚至沒有再度明確股票回購計畫。過去三年,蘋果都有這一動作。2014年年中,甚至還臨時增加300多億美元的回購計畫。

不回購應該有這類原因:對自己股票價格有信心;維持現金防止惡意收購。當然,也可能有更多分紅計畫。

蘋果股價從上次1拆7之後,已經從94美元漲到如今近140美元。雖然不如兩年前瘋狂,但依然穩健、堅挺。下半年腎8出來,應該還會有一波刺激。就是說,單純從維持股價來說,我不覺得它有太多憂慮。

惡意收購,在海外隨時都可能發生。蘋果的股權也是十分分散,最大的機構股東Vanguard也不過持有6%多一點。如果股東對董事會不滿,或者外部其他力量有做市的機會,它們不可能放過這樣一家牛逼的企業。

你看看,它的遠期市盈率,長期以來一直沒有超越過20倍。雖然前段時間外界炒作蘋果市值接近8000億美元,但我的判斷是,這已經是過去近10年紅利期的最後一幕。腎8之後,如果蘋果不能展示出更為高遠的目標,它很可能遭遇投資人的脅迫,不排除惡意的行動。

所以, 保持住現金水準還是必須的。

這次購買如此多的公司債,如此消極,而不像前兩年財務面那麼積極主動。我個人感覺,它像是在等待什麼。

也許就是川普當局此輪新的稅政調整吧。稅改計畫中,包括一條匯回條款,雖然截至目前具體稅率不清楚,但川普競選階段提出的是10%稅率。過去蘋果期望是一位數的稅率。如果最後10%的話,應該還是接近了蘋果的預期。屆時它的現金回去,應該還是能留存下大量利潤,從而真正健康、高效地發揮資金效能,服務於它的下一輪創新。

稅改背後有刺激海外企業回流的用意。這也是川普強化製造業的落地措施之一。

個人認為,如果這一輪稅改沒有成效,蘋果的壓力會陡增。它已處於兩難之中。它不可能漠視川普的指令,更重要的是它在美國市場的創新力問題,再不回去,我真的覺得巨人有被顛覆的危險。

始終不要忘記,美國依然是這個世界上科技業最發達的國家。未來一輪技術革命,美國人仍會有更好的表現。

蘋果的現金裡,有原罪部分。法律上沒有什麼可以譴責的,但它對美國人牛逼哄哄的納稅文化具有侵襲的負面作用。最終它已形成一種依賴,成了包袱,影響它的整體創新。如今想回去,都還只能繼續押寶政策面了。這是一種巨大的反諷。

時光不等人,一個審美疲勞的蘋果,如果只靠腎8而沒有其他更具挑戰性的體現,想安然度過2017與2018財年,我覺得會比較艱難。蘋果是會賺錢,但高處不勝寒。在全球ICT新舊轉換的關口,這樣的蘋果是不具有什麼真正號召力的。所以,前一段,馬斯克說未來市值超越蘋果,並嘲諷後者缺乏創新時,我一點都不覺得他有什麼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