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10位青海人要在全國出名了!為他們點Zan!

2017年5月1日,由中央文明辦主辦、中國文明網承辦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2017年5月網路點Zan評議正式開始~

青海省共有10位好人進入候選名單

他們高尚的品德和無私奉獻的事蹟令人感動

讓我們為他們點Zan!

崔玉忠,男,漢族,1993年7月生,青海省貴德縣河西鎮下劉屯三社人,2012年5月招錄為中共西部礦業青海省鋰業有限公司員工。

2012年7月16日上班期間,崔玉忠的工友馬國學意外墜入工業堿筒倉,一時間人在堿粉之中生命垂危,在十萬火急、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

為了爭取時間,為了挽救工友的生命,崔玉忠臨危不懼,面對險情毫不猶豫,在向公司領導彙報情況後,迅速進入堿筒倉,用自己單薄的身軀進行奮力施救,就在這時,堿筒倉中的堿粉局部塌方,將崔玉忠和馬國學同時掩埋,公司領導和員工第一時間趕到後迅速進行搶救,由於堿粉粉塵大,施救面積小,能見度相當低,最終因救援困難、失去了最佳施救機會,
崔玉忠和馬國學兩人不幸全部遇難。就這樣,崔玉忠為了搶救工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劉貴明是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尖紮縣公司員工,2015年10月份,他被選派到公司精准扶貧聯點幫扶村——城上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開展精准扶貧工作。

劉貴明通過一項項實實在在的舉措,切切實實地解決貧困戶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將政府和企業的溫暖送到困難群眾心中,

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認可和愛戴。解決了眼前的困難,激發了群眾的熱情,劉貴明便集中力量,形成合力,鋪開了脫貧致富的金光大道。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是天底下最光輝神聖的職業,也是最受他人尊敬的代名詞。 夏吾先加同志從青海民族學院少語系畢業踏入講臺的第一天起,就立下了“當圓丁培育百花,做黃牛無私奉獻”的誓言,在那一方黑板前,用全部的深情和愛心澆灌著稚嫩的幼苗,

幫助了許多家庭困難的學生,用滿腔的熱血譜寫著自己的人生樂章。

蘇力德,男,26歲,茶卡鎮巴里河灘村人。在一次體檢中發現尿蛋白高,之後他去青海省醫院做檢查,結果發現,患有慢性腎小球腎炎以及高血壓三級。當時家裡經濟困難,所以一直在以喝中藥來調理。回到家後繼續上班。

2013年的夏天,蘇力德的家鄉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洪水,當他看到湍急的洪水有人被洪水的浪拍到岸邊,

生命岌岌可危時,他迅速跑去搶救,他沒有顧及到自己所處的危險處境,在湍急的洪水中,用微弱的手機燈光和摩托車大燈,一連救出了5個人。

在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碾伯鎮,一位賣水果的大姐將別人丟落的5萬元現金歸還失主的事蹟被傳為佳話。這位好心大姐名叫杜銀桂,一天下午在打發完幾個賣水果的顧客後,杜銀桂發現自己的手推車上有個黑色的手提袋,她摸了摸,整整齊齊,硬邦邦的,是一遝遝紅色的人民幣。此時的她,覺得失主的這一包錢一定掙的更加不易,失主一定著急死了。於是她選擇在原地等待失主來找錢。最後她終於等來失主將錢還給了她。面對杜大姐拾金不昧的優良品格,失主覺得像杜大姐這樣心地善良、誠實守信的人性美非常可貴。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學習、弘揚她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質,失主做了一面錦旗,還將3000元現金送到了杜銀桂手裡。

據瞭解,以種地為生,閒暇時間靠手推車賣水果補貼家用的杜銀桂家庭並不富裕,一家五口人,丈夫不定期在外打工,兒子今年應徵入伍,女兒在上大學需要花錢,還有生病在家的八十多歲的婆婆。一個農民,面對鉅款毫不動心的高尚品德正是讓人感動,令人敬佩。

潘要傑,男,1971年12月出生,西寧計程車司機。

2017年1月8日16時許,潘要傑在五四大街交通巷口拉乘到兩名30歲左右的男性乘客,將兩人送至海宏一號C區門口後離開,18時許,潘要傑師傅在給兒子交班時,發現後備箱內有一皮箱,他與兒子打開皮箱後,發現皮箱內有大量現金,當時未敢清點具體金額,便急忙向警方報案,後經警方清點,皮箱內裝有26萬元現金以及一些衣物。經過一夜的尋找,裝有26萬元現金行李箱遺落在計程車上的失主終於被警方找到,在得知自己丟失的現金被好心計程車司機撿到並及時送往公安機關後,失主趙先生對計程車司機潘要傑拾金不昧的品質以及城中公安分局民警盡職盡責的工作態度表示感謝。

2017年1月12日央視新聞對潘要傑師傅拾金不昧的精神進行了報導,同時鼓勵廣大的計程車駕駛員向潘師傅看齊,積極發揚這種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質。

劉登賢,1963年11月出生於青海省民和縣古鄯鎮後山村一個貧困農民家庭,自幼身患小兒麻痹,右腿殘疾,行動極為不便。1979年7月,他初中畢業,因病失去了到高一級學府深造的機會。但他身殘志堅,本著對知識的渴求,1984年9月,他毅然決然地加入到了人民教師的行列,開始在本村當民辦教師,從此踏上了新的人生旅途,走向了光榮但也十分艱辛的教育教學生涯。時光流逝,他從當年懷著對教師這一神聖職業的無限嚮往而登上三尺講臺,至今已是三十個春秋了,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他感受了為人師的辛苦,也體味了為人師的快樂,他沐浴了人間最溫暖的春風與雨露,也體會到了世上最珍貴的情誼和友愛。

她是一位生長在草原深處的“土”醫生,她是青海省黃南州河南縣牧區家喻戶曉的“接生婆”,她是一名將青春無怨無悔付出給大草原的婦產科大夫,她堅守在行醫一線,甘於奉獻,為河南縣醫院的發展和婦產科疾病診治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她用33年的時間,把一位醫生的博愛灑向家鄉,播進牧民的心田,她就是牧民心中最信賴的好“曼巴”、河南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楊春霞。

普華傑,男,1980年12月出生,貴德縣拉西瓦鎮羅漢堂村3社人,他在家是一個孝敬母親、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的好兒子,在社會上是一個遵紀守法、注重公德、積極向上、助人為樂的好青年好村民。06年的第一場大雪過後,母親在一次放羊回家的途中由於路面太滑不小心摔了跤,正是這小小的一跤讓母親徹底失去了自理能力,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他才真真意義上感覺到母親在自己生命當中的位置,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他沒有絲毫抱怨與退縮,更多的是主動迎接挑戰,帶著母親到處求醫,勇敢承擔起母親的飲食起居和家庭重擔,他七年如一日,是既做兒子又做好兒媳,用最樸實最簡單的生活態度詮釋著對這份感情的責任,他的不離不棄、他的堅持也在為我們默默歌頌著中國最美最傳統的道德能量。

吳錦娟,女,1966年出生,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魯沙爾鎮西村村民。

二十二年前,吳錦娟和趙隆明結婚,先後迎來了一雙兒女,小家庭的日子雖然有些緊巴,但男主人勤勞,女主人賢慧,他們的生活充滿了歡樂。然而,2001年10月,丈夫趙隆明在勞作時不小心被自家的牛頂成重傷,後又因家人錯誤的處置方式,致使趙隆明造成高位截癱,多年來癱瘓在病榻上,生活不能自理,只得由妻子吳錦娟照顧。趙隆明說:“十七年來,妻子無微不至地照顧著病中的自己,就像自己的母親一樣,甚至比母親還要好,像照顧繈褓中的嬰兒一樣”。妻子十七年的辛苦付出,也讓趙隆明於心不忍。如果沒有妻子的悉心照顧,他恐怕早就不在這個人世了。就是這樣,這個女人,用自己瘦弱的肩頭扛起了這個家的重擔,為她的丈夫以及兒女撐起了一片晴天,她是一個普通的婦女,但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和妻子。

西報君綜合中國文明網

監製/史凱|責編/何文幫

她摸了摸,整整齊齊,硬邦邦的,是一遝遝紅色的人民幣。此時的她,覺得失主的這一包錢一定掙的更加不易,失主一定著急死了。於是她選擇在原地等待失主來找錢。最後她終於等來失主將錢還給了她。面對杜大姐拾金不昧的優良品格,失主覺得像杜大姐這樣心地善良、誠實守信的人性美非常可貴。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學習、弘揚她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質,失主做了一面錦旗,還將3000元現金送到了杜銀桂手裡。

據瞭解,以種地為生,閒暇時間靠手推車賣水果補貼家用的杜銀桂家庭並不富裕,一家五口人,丈夫不定期在外打工,兒子今年應徵入伍,女兒在上大學需要花錢,還有生病在家的八十多歲的婆婆。一個農民,面對鉅款毫不動心的高尚品德正是讓人感動,令人敬佩。

潘要傑,男,1971年12月出生,西寧計程車司機。

2017年1月8日16時許,潘要傑在五四大街交通巷口拉乘到兩名30歲左右的男性乘客,將兩人送至海宏一號C區門口後離開,18時許,潘要傑師傅在給兒子交班時,發現後備箱內有一皮箱,他與兒子打開皮箱後,發現皮箱內有大量現金,當時未敢清點具體金額,便急忙向警方報案,後經警方清點,皮箱內裝有26萬元現金以及一些衣物。經過一夜的尋找,裝有26萬元現金行李箱遺落在計程車上的失主終於被警方找到,在得知自己丟失的現金被好心計程車司機撿到並及時送往公安機關後,失主趙先生對計程車司機潘要傑拾金不昧的品質以及城中公安分局民警盡職盡責的工作態度表示感謝。

2017年1月12日央視新聞對潘要傑師傅拾金不昧的精神進行了報導,同時鼓勵廣大的計程車駕駛員向潘師傅看齊,積極發揚這種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質。

劉登賢,1963年11月出生於青海省民和縣古鄯鎮後山村一個貧困農民家庭,自幼身患小兒麻痹,右腿殘疾,行動極為不便。1979年7月,他初中畢業,因病失去了到高一級學府深造的機會。但他身殘志堅,本著對知識的渴求,1984年9月,他毅然決然地加入到了人民教師的行列,開始在本村當民辦教師,從此踏上了新的人生旅途,走向了光榮但也十分艱辛的教育教學生涯。時光流逝,他從當年懷著對教師這一神聖職業的無限嚮往而登上三尺講臺,至今已是三十個春秋了,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他感受了為人師的辛苦,也體味了為人師的快樂,他沐浴了人間最溫暖的春風與雨露,也體會到了世上最珍貴的情誼和友愛。

她是一位生長在草原深處的“土”醫生,她是青海省黃南州河南縣牧區家喻戶曉的“接生婆”,她是一名將青春無怨無悔付出給大草原的婦產科大夫,她堅守在行醫一線,甘於奉獻,為河南縣醫院的發展和婦產科疾病診治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她用33年的時間,把一位醫生的博愛灑向家鄉,播進牧民的心田,她就是牧民心中最信賴的好“曼巴”、河南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楊春霞。

普華傑,男,1980年12月出生,貴德縣拉西瓦鎮羅漢堂村3社人,他在家是一個孝敬母親、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的好兒子,在社會上是一個遵紀守法、注重公德、積極向上、助人為樂的好青年好村民。06年的第一場大雪過後,母親在一次放羊回家的途中由於路面太滑不小心摔了跤,正是這小小的一跤讓母親徹底失去了自理能力,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他才真真意義上感覺到母親在自己生命當中的位置,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他沒有絲毫抱怨與退縮,更多的是主動迎接挑戰,帶著母親到處求醫,勇敢承擔起母親的飲食起居和家庭重擔,他七年如一日,是既做兒子又做好兒媳,用最樸實最簡單的生活態度詮釋著對這份感情的責任,他的不離不棄、他的堅持也在為我們默默歌頌著中國最美最傳統的道德能量。

吳錦娟,女,1966年出生,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魯沙爾鎮西村村民。

二十二年前,吳錦娟和趙隆明結婚,先後迎來了一雙兒女,小家庭的日子雖然有些緊巴,但男主人勤勞,女主人賢慧,他們的生活充滿了歡樂。然而,2001年10月,丈夫趙隆明在勞作時不小心被自家的牛頂成重傷,後又因家人錯誤的處置方式,致使趙隆明造成高位截癱,多年來癱瘓在病榻上,生活不能自理,只得由妻子吳錦娟照顧。趙隆明說:“十七年來,妻子無微不至地照顧著病中的自己,就像自己的母親一樣,甚至比母親還要好,像照顧繈褓中的嬰兒一樣”。妻子十七年的辛苦付出,也讓趙隆明於心不忍。如果沒有妻子的悉心照顧,他恐怕早就不在這個人世了。就是這樣,這個女人,用自己瘦弱的肩頭扛起了這個家的重擔,為她的丈夫以及兒女撐起了一片晴天,她是一個普通的婦女,但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和妻子。

西報君綜合中國文明網

監製/史凱|責編/何文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