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韓國的區塊鏈創新進展遇到阻礙

韓國在金融科技方面的進展暫時停滯,監管機構試圖在不違反隱私法案的基礎上開發新的技術。

2016年10月,金融服務委員會(FSC)主席Yim jong – yong透露,韓國對於比特幣的驗收和監管有新的計畫。他在公開發言中表明,“在美國、日本和其他國家的比特幣發展全球趨勢下,政府將推動開展數字貨幣體系的全面合作。”

FSC的資料顯示,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間,該國的三大比特幣交易所的交易額約13億美元。

2016年12月,韓國金融投資協會(Korea Financial Investment Association)創立了第一個區塊鏈聯盟,

該聯盟由21家金融投資公司和5家區塊鏈科技公司組成,在當地資本市場中擔任主要的區塊鏈智囊團。隨後,2017年1月,韓國的財政機關透露,他們計畫開始全面進行區塊鏈金融服務的試點專案。為全方位建設金融服務平臺,該計畫將區塊鏈技術作為核心基礎。

該項目一直進行到2017年4月。首爾的弘益大學(Hongik University)和韓國央行(BOK)發佈了一篇研究論文,標題是“雙重匯率制度的擠出效應?數字貨幣與法定貨幣的比較”。

該論文描述了加密貨幣和法定貨幣體系可以在未來並存,也就是論文中提及的“雙重匯率制度。”這篇研究論文表明了,韓國央行和韓國財政機關對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抱有極大的興趣,希望對傳統低效的金融交易方式進行改革。

同一時段,政府指定位於首爾的韓國人壽保險公司教保人壽保險(Kyobo Life Insurance)進行試驗,在首爾首次實現區塊鏈技術在商業保險金支付方面的實際應用。

目前,韓國在發展該項技術時遇到了阻礙,這一問題耽誤了進展。即:如何在加強區塊鏈技術的監管的同時,維護公民的隱私權,保障信用資訊和個人資料的安全。在這一討論中,涉及兩個法律。

第一個是FSC的《信用資訊使用和保護法(Credit Information Use and Protection Act)》,該法案規定金融公司必須在交易完成之後的5年之內消除交易者的個人資料。

第二個是內政部的《個人資訊保護法(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Act)》,

該法案規定個人資訊在使用之後應該立即消除。

因為通過區塊鏈技術建立的任何系統都會留有交易記錄,無從更改並且永久留存。允許這種類型的系統獲取公民的個人資料,可能會在私人資訊處理方面被認為違反規定。

除非有另一種選擇,韓國的財政機關現在必須做出決定,是否從金融隱私監管體系中剔除對區塊鏈技術的監管措施,或者乾脆放棄開發這種技術。

韓國高麗大學(Korea University)的電腦科學教授In Hoh對這一困境評論道:“韓國掀起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這是當前的監管架構面臨的最大挑戰。法律應該隨著技術發展的變化而變化。“In Hoh教授還指出,現行法律只適用于集中式伺服器,目前沒有法律對分散式分類帳施以監管。

儘管這可能是一個岔路口,兩邊都是沒有吸引力的選擇:為區塊鏈系統摒棄隱私法案,或者全面放棄探求區塊鏈,然而,更有吸引力的第三個選擇即將出現。

隨著分散式分類帳技術發展得更加智慧且更加靈活,人工智慧(AI)被嵌入進這些分散式管理系統中,區塊鏈能夠被加以調適以符合現行法律的規定,融入人類世界。我們會發現,我們不必犧牲隱私來獲得安全,根據智慧區塊鏈預設的參數,防篡改系統將允許資料安全更新。

區塊鏈的下一發展階段,可能會給我們帶來目前尚未可行的新解決方案。

作者:Evan Sixtin

翻譯:Zoe@比特幣中文網

網址:https://btcmanager.com/south-koreas-hurdles-in-the-race-toward-blockchain-innovatio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幣中文網立場)

然而,更有吸引力的第三個選擇即將出現。

隨著分散式分類帳技術發展得更加智慧且更加靈活,人工智慧(AI)被嵌入進這些分散式管理系統中,區塊鏈能夠被加以調適以符合現行法律的規定,融入人類世界。我們會發現,我們不必犧牲隱私來獲得安全,根據智慧區塊鏈預設的參數,防篡改系統將允許資料安全更新。

區塊鏈的下一發展階段,可能會給我們帶來目前尚未可行的新解決方案。

作者:Evan Sixtin

翻譯:Zoe@比特幣中文網

網址:https://btcmanager.com/south-koreas-hurdles-in-the-race-toward-blockchain-innovatio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比特幣中文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