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做設計,現在流的淚都是當時腦子裡進的水?

溫馨提示:細讀本文需要7分鐘,速讀僅需2分鐘。

最近在後臺,被問到這樣一個話題:對於中途想轉入設計的人來說,應該怎麼做?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從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來梳理。

心理方面

中途想轉設計,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重新開始了。每個階段的人生責任不一樣,想要重新開始,就意味著要拋棄很多,承受很多。

by:Michał Sawtyruk

很多人都知道我是科班出身,但大部分人不知道我是理科出身。在我高二下學期那年,我不顧父母的反對,

和老師的勸說,走了藝術生這條路,只是因為喜歡畫畫。

當時,我的成績還算優秀,所在的班級也是學校的尖子班。所以,很多人知道這個消息後,只說了句,這孩子,毀了。

做了藝術生之後,才發現,其實和自己平時接觸的畫畫還是有些出入的,肯德基通宵畫速寫,漫天大雪背著畫包去考試,校考壓力過大在馬路上大哭……那時就覺得,現在流的淚都是當時腦子裡進的水。然而這是自己的選擇,

咬著牙也要走下去。最後的結果,如你們所料,做了設計,哈哈~

之所以說起這段往事,只是想說,當你選擇重新開始,你得受得住這份難。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真的要一直做設計嗎?》文章下面有很多小夥伴留言說,想要轉行談何容易。

對於很多人來說,重新開始有個很大的顧慮是時間,從這點來說,越早試錯越好。

不要三十歲了才說聽從父母安排工作是個錯誤,不要四十歲了才說自己不喜歡所處的行業,

不要五十歲了才說前半生碌碌無為。

by:Michał Sawtyruk

其次你要知道,即使是遵從自己意願的人生選擇,也有對應的難處跟不堪。那是你自己選的路,選的生活,不要責怪別人。

其實,從大方向上來說,任何時候重新開始都是可以的。

畢竟這世上多的是敢想不敢做的人。當你做了,就已經戰勝很多人。

還有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在二十多歲就把自己埋葬了。從相對論來說,那些一直在改變和進步的人,每一次轉折都是一場開始,你早就是自己的英雄了。

與此同時,保持一個好的心態,英雄不問出處,優秀的人哪裡都缺,背景不是決定你去留的硬性條件,作品才是,不要覺得自己半路出家就低人一等。那麼,

剩下要做的就是,如何把這份“英雄情懷”繼續下去。

by:Michał Sawtyruk

生理方面

生理方面就是把這份“英雄主義”繼續下去的具體實施。

如果你決定在設計這條路上走下去,就堅定的走下去,不要過多的去抱怨。如果嘗試之後,發現不適合或者不喜歡,就儘早放手,有個成語叫“及時止損”。

提高自己的審美,學會分析作品

審美對於設計師的重要性,不亞於鋼琴家的那雙手。你的審美高度決定了你平時收集、欣賞的作品的品質,也決定了你設計的作品品質。

學會分析作品,考慮它本身是否解決了提出的需求,然後看它的邏輯和使用是否合理,最後在視覺上是否是一個好看的作品。

確定方向,帶著問題去學習

設計其實分很多種類,雖然現在有全棧型設計師,但很容易走入一個誤區,變成什麼都會一點,什麼都不精通。最後,工作平平,技能也平平。

把其中的一項做到精通或者頂尖,再去發展其他方向,這樣設計的深度和廣度會同時擁有。

再者,無論是軟體或者設計方法,帶著目的性去學習。軟體的學習可以學工作中用得到的,不然再多再精,用不上也沒有任何意義。設計方法的學習,可以從自身不足之處開始,缺哪補哪,如果有很多不足,就尋找現在立馬能用上、最需要提高的。

by:Michał Sawtyruk

多看、多想、多做

還是那句老話,無論是瓶頸期還是初學設計,看、想、做都能幫你提高,這三者缺一不可。

多流覽好的設計作品,多看好的設計書,學會分析作品,從他們的作品中掌握一些設計技巧。不僅僅是分析,分析完之後,自己動手臨摹下。

設計師不可能看作品和看書多了,就能成為大師。確定自己的方向,側重的做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好的設計是需要設計師實打實的練習和積累的。

自己的汗水加上一點小聰明。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升方式。別人工作的時候你工作,別人下班的時候你練習。

寫在收尾

如果真想轉設計,現在就開始著手學習,不要想那麼多,先行動。站在岸上永遠學不會游泳。

無論是中途轉入設計,還是從設計轉入其他行業,最難的都是從零開始的那個階段,而你首先要捱的住這份難。

by:Michał Sawtyruk

我一直是個悲觀的人,所以許多事情最先想到的是它帶來的後果是什麼,但是在人生大的選擇上,我很少去考慮後果,或者對與錯。因為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行業,就已經十分難得。

我甚至形成了一套邏輯,人生就是要經歷的,那些活的明白的人不是因為他們的年歲,而是因為他們的經歷。

by:Michał Sawtyruk

從前的日子,總是希望一帆風順,可忘了,跌宕起伏才是人生啊。

以及,無論怎樣跌宕起伏的一天,都會在漫長的時間軸上,變成你泛黃日記裡平凡的一頁。

恩,就醬啦~

------

提高自己的審美,學會分析作品

審美對於設計師的重要性,不亞於鋼琴家的那雙手。你的審美高度決定了你平時收集、欣賞的作品的品質,也決定了你設計的作品品質。

學會分析作品,考慮它本身是否解決了提出的需求,然後看它的邏輯和使用是否合理,最後在視覺上是否是一個好看的作品。

確定方向,帶著問題去學習

設計其實分很多種類,雖然現在有全棧型設計師,但很容易走入一個誤區,變成什麼都會一點,什麼都不精通。最後,工作平平,技能也平平。

把其中的一項做到精通或者頂尖,再去發展其他方向,這樣設計的深度和廣度會同時擁有。

再者,無論是軟體或者設計方法,帶著目的性去學習。軟體的學習可以學工作中用得到的,不然再多再精,用不上也沒有任何意義。設計方法的學習,可以從自身不足之處開始,缺哪補哪,如果有很多不足,就尋找現在立馬能用上、最需要提高的。

by:Michał Sawtyruk

多看、多想、多做

還是那句老話,無論是瓶頸期還是初學設計,看、想、做都能幫你提高,這三者缺一不可。

多流覽好的設計作品,多看好的設計書,學會分析作品,從他們的作品中掌握一些設計技巧。不僅僅是分析,分析完之後,自己動手臨摹下。

設計師不可能看作品和看書多了,就能成為大師。確定自己的方向,側重的做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好的設計是需要設計師實打實的練習和積累的。

自己的汗水加上一點小聰明。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升方式。別人工作的時候你工作,別人下班的時候你練習。

寫在收尾

如果真想轉設計,現在就開始著手學習,不要想那麼多,先行動。站在岸上永遠學不會游泳。

無論是中途轉入設計,還是從設計轉入其他行業,最難的都是從零開始的那個階段,而你首先要捱的住這份難。

by:Michał Sawtyruk

我一直是個悲觀的人,所以許多事情最先想到的是它帶來的後果是什麼,但是在人生大的選擇上,我很少去考慮後果,或者對與錯。因為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行業,就已經十分難得。

我甚至形成了一套邏輯,人生就是要經歷的,那些活的明白的人不是因為他們的年歲,而是因為他們的經歷。

by:Michał Sawtyruk

從前的日子,總是希望一帆風順,可忘了,跌宕起伏才是人生啊。

以及,無論怎樣跌宕起伏的一天,都會在漫長的時間軸上,變成你泛黃日記裡平凡的一頁。

恩,就醬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