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實拍農村做豆腐,淩晨三點開工一天僅賺100元

為了記錄做豆腐的全過程,昨晚特意借宿村裡大娘家。

沒想到做豆腐這麼艱辛,當我鬧鈴叫醒的時候正好淩晨三點大娘已經把黃豆打好了放鍋裡了,大娘說看我睡的正香沒有打擾我。

這個叫豆腐包,用來過濾豆漿用的。算是老物件了,別看簡單,但是這種手工紡織粗布已經很少見了。

把煮好的豆漿倒進豆腐包,進行過濾。請無視農村的廚房,農村就是這樣,平時做活忙無暇收拾。

喏,過濾之後的東西,這玩意就是我們常說的豆腐渣。

豆腐渣是沒有粘性的,粉碎而且脆弱,所以用它來比喻那些爛工程再合適不過。

這滿滿的一鍋就是豆漿了,非常純正哦。還需要把它煮沸

大娘把鹵水倒進鍋裡,“一物降一物,鹵水點豆腐”這句諺語就是從這裡來的。

看到了嗎?鹵水和豆漿發生反應之後的變化!

把點好的粥狀豆腐放進磨具裡。這個還要輕輕的壓一下的,壓出多餘的水分就是真正的豆腐了。

此時早上5點30分,大娘盛了一盆新鮮的豆腐,又調了一碗三合油給我。這就算是早餐了,六點多就要出去賣豆腐,大娘說這一榻豆腐全賣出去能賺100元。

賣不出去只好自己吃了,因為新鮮的豆腐才有人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