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漂寫下這首“想家家”的歌,讓無數武漢人淚流滿面


今日,馮翔作客市民大講堂,武漢育才行知小學學生上臺聯合表演《漢陽門花園》歌曲。

記者劉斌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5月6日訊“冬天臘梅花,夏天石榴花,過路的看風景,住家的賣清茶……”,漢味民謠《漢陽門花園》以懷舊的歌詞、親切的旋律打動眾多武漢人的心,令人們覺察,方言歌曲竟可如此暖心。如今,這首歌的作者、武漢音樂人馮翔被網友稱為“翔叔”、被文化界叫作“武漢城市名片”。

今日,馮翔登上由長江日報與武漢市民之家聯合主辦的市民大講堂第164期,

他用音樂講述武漢故事,與聽眾分享對城市和音樂的感悟。

精神病醫生想以音樂為病人療心傷

馮翔今年53歲,他的音樂之路可謂大器晚成。

在馮翔看來,他鍾情於方言民謠創作與他喜歡戲曲、曲藝有很大關係。上小學一年級時,在當時位於漢陽門的武昌手工業管理局院子裡,當他第一次看到京劇表演《智取威虎山》 時,被莫名深深吸引。“當時的武漢人都看得那麼認真、投入。

大學時,馮翔成天接觸枯燥的醫學教材,內心總想自己找點樂子,為此,他除了泡在校圖書館看感興趣的書,就是聽音樂。大四時,馮翔第一次抱起吉他,無師自通,並開始嘗試寫歌。

大學畢業分配時,馮翔主動要求到武漢精神病醫院工作。成為精神病醫生後,馮翔感覺,精神病人的最大問題不是醫療,而是關懷。他決定要用音樂給人們療治心傷。

之後的幾年,

馮翔嘗試過在醫院、社區康復機構開音樂治療室,唱歌給精神病人聽,緩解他們的病情,但因種種原因無法繼續。

北漂近十年後回漢寫首“想家家”的歌

“十年冇回家,天天都想家家。”《漢陽門花園》的這句歌詞是馮翔的真實人生記錄。

上世紀90年代末,應一位在民眾樂園開酒水店朋友之邀,馮翔成了一位“酒吧歌手”,開始白天上班,晚上表演唱歌的生活,還曾一度小有名氣。40歲那年,

馮翔懷著對音樂執著的夢想,背著吉他、拖著架子鼓,來到北京,開始北漂生活。“唱歌不是表演,是生活必需。”

在北京,馮翔做過音樂網站、音樂總監、嘗試過做音樂舞臺劇,甚至還拍了部電影,但他內心依然覺得沒有成就感。2014年初,父親病重,加上對家鄉的懷念,在京漂泊近十年後,馮翔與妻子一同回到了武漢。

2014年底,經過一段情緒低迷期,馮翔重拾音樂,繼續當“酒吧歌手”,並寫歌。此時,

他心中萌發一個念頭:用武漢方言寫首充滿記憶的民謠。馮翔從小由外婆帶大,住漢陽門附近,武漢人稱外婆為“家家”,寫歌的靈感來自“想家家”。他記得當時的漢陽門人不多,很安靜,長江大橋下有兩個拍照小攤,不時有外地遊客前來拍照;兩個小花園沒有名字,只有臘梅和石榴花,孩子們在裡面嬉戲玩耍;外婆經常煨藕湯,等他回來喝。馮翔邊回憶,邊將這些寫進歌中。

今日,馮翔作客市民大講堂,武漢育才行知小學學生上臺聯合表演《漢陽門花園》歌曲。記者劉斌 攝

用武漢方言寫歌感動自己淚流滿面

今日大講堂上,馮翔與來自武漢育才行知小學的10位小學生,現場彈唱《漢陽門花園》,令不少觀眾淚光閃爍。馮翔說,《漢陽門花園》寫好後,他第一次完整唱完這首歌時,不禁淚流滿面,他妻子聽完也一樣。“這首歌之所以能感動人,原因在於方言的魅力。”

為《漢陽門花園》譜曲時,馮翔想到在北京做音樂時經歷的一件事:一位15歲的貴州孩子,休學期間,帶著答錄機跑遍貴陽周邊村寨,錄下山歌,再自己剪輯成一首音樂,當馮翔聽到這首歌時被驚呆了,“世界上竟然有這麼感人的音樂!”

馮翔譜曲遵循“以字行腔”“吐字歸音”的原則,以武漢方言的音調決定曲調、韻律,歌曲如同戲曲中的念白,娓娓道來,且漢味十足。為此,馮翔細細斟酌每個字的調子,不斷調整、修正,力爭原汁原味武漢腔,《漢陽門花園》完成用了一年半時間。與此同時,他還同步進行《黃鶴樓》 《六渡橋》等方言民謠的創作。

“方言是屬於心的。”馮翔說,音樂重在情感表達,而非傳達內容,方言是話外之音、言外之意的最好載體,它能將內心最本真的情感自然流露,用自己最熟悉的語言唱歌,最掏心窩子。

【互動】要為戲曲做三件事

今日,前來參加市民大講堂的大多是年輕人。作為一位元熱愛戲曲的音樂人,馮翔向他們做了一次互動調查。

“聽過楚劇的觀眾朋友請舉個手。”馮翔分別以不同劇種的接受情況,向現場觀眾展開舉手調查,結果為,聽過京劇的人最多,絕大多數;聽過越劇、豫劇的人近半數;而聽過楚劇、漢劇的僅有三五人。

“武漢曾是戲曲大碼頭,這個好傳統要延續。”馮翔說,他兒時記憶中,民眾樂園經常同時上演多場戲曲,花一角錢就可以進去看一天。當時的武漢戲迷口味很雜,民眾樂園上演的戲曲品種繁多,除京、漢、楚、越、豫、評等戲種外,還有呂劇、晉劇、紹劇,都非常受歡迎。但如今,很多武漢年輕人離戲曲越來越遠。

馮翔告訴觀眾,未來三年,他想做三件事,努力讓年輕人親近戲曲:在大學校園鼓勵、組織學生用方言寫歌,唱出來,哪怕只是些片段;用湖北評書的形式,邊說邊唱楚劇,搭建楚劇表演新平臺;開純粹的戲曲音樂會,將戲曲中最好聽的旋律挑出來,演奏給觀眾聽。“只要他們能有機會安靜地聽,一定會愛上戲曲。”

【編輯:王戎飛】

今日,馮翔作客市民大講堂,武漢育才行知小學學生上臺聯合表演《漢陽門花園》歌曲。記者劉斌 攝

用武漢方言寫歌感動自己淚流滿面

今日大講堂上,馮翔與來自武漢育才行知小學的10位小學生,現場彈唱《漢陽門花園》,令不少觀眾淚光閃爍。馮翔說,《漢陽門花園》寫好後,他第一次完整唱完這首歌時,不禁淚流滿面,他妻子聽完也一樣。“這首歌之所以能感動人,原因在於方言的魅力。”

為《漢陽門花園》譜曲時,馮翔想到在北京做音樂時經歷的一件事:一位15歲的貴州孩子,休學期間,帶著答錄機跑遍貴陽周邊村寨,錄下山歌,再自己剪輯成一首音樂,當馮翔聽到這首歌時被驚呆了,“世界上竟然有這麼感人的音樂!”

馮翔譜曲遵循“以字行腔”“吐字歸音”的原則,以武漢方言的音調決定曲調、韻律,歌曲如同戲曲中的念白,娓娓道來,且漢味十足。為此,馮翔細細斟酌每個字的調子,不斷調整、修正,力爭原汁原味武漢腔,《漢陽門花園》完成用了一年半時間。與此同時,他還同步進行《黃鶴樓》 《六渡橋》等方言民謠的創作。

“方言是屬於心的。”馮翔說,音樂重在情感表達,而非傳達內容,方言是話外之音、言外之意的最好載體,它能將內心最本真的情感自然流露,用自己最熟悉的語言唱歌,最掏心窩子。

【互動】要為戲曲做三件事

今日,前來參加市民大講堂的大多是年輕人。作為一位元熱愛戲曲的音樂人,馮翔向他們做了一次互動調查。

“聽過楚劇的觀眾朋友請舉個手。”馮翔分別以不同劇種的接受情況,向現場觀眾展開舉手調查,結果為,聽過京劇的人最多,絕大多數;聽過越劇、豫劇的人近半數;而聽過楚劇、漢劇的僅有三五人。

“武漢曾是戲曲大碼頭,這個好傳統要延續。”馮翔說,他兒時記憶中,民眾樂園經常同時上演多場戲曲,花一角錢就可以進去看一天。當時的武漢戲迷口味很雜,民眾樂園上演的戲曲品種繁多,除京、漢、楚、越、豫、評等戲種外,還有呂劇、晉劇、紹劇,都非常受歡迎。但如今,很多武漢年輕人離戲曲越來越遠。

馮翔告訴觀眾,未來三年,他想做三件事,努力讓年輕人親近戲曲:在大學校園鼓勵、組織學生用方言寫歌,唱出來,哪怕只是些片段;用湖北評書的形式,邊說邊唱楚劇,搭建楚劇表演新平臺;開純粹的戲曲音樂會,將戲曲中最好聽的旋律挑出來,演奏給觀眾聽。“只要他們能有機會安靜地聽,一定會愛上戲曲。”

【編輯:王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