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第一將軍縣”紅安到底出過哪些名人?這個名單讓你看過夠!

文/鐘奇鳴

湖北紅安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是紅四方面軍的誕生地,是鄂豫皖蘇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革命戰爭年代,紅安為中國革命勝利獻出了14萬英雄兒女的生命,

查明登記在冊的烈士有22552人。

在這塊土地上,誕生了兩任國家主席,走出了223名將軍,其中被授予上將軍銜的8人,中將軍銜的12人,少將軍銜的52人,是全國將軍人數最多的縣,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將軍縣”,在中國工農紅軍的佇列中,曾經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紅安人,每四名英烈中,就有一個屬紅安籍。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 10大軍區,其中8大軍區的司令員或政治委員由紅安籍將軍擔任。後來10大軍區改為8大軍區,先後又有6大軍區的司令員或政委是紅安人。紅安不僅僅出將軍,在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中青年俊才更是數不勝數。

【兩位國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

【建國後紅安籍授銜將軍上將8名】:

曾任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的郭天民,

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第一副部長的周純全,曾任中央軍委顧問的王建安,曾任中央軍委常委的韓先楚,曾任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的秦基偉,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錫聯,曾任成都軍區司令員的王誠漢,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謝富治。

【建國後紅安籍授街將軍中將12名】:

曾任南京軍區顧問的劉飛,曾任廣州軍區顧問的詹才芳,曾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的張仁初,曾任北京軍區顧問的徐深吉,曾任解放軍二炮政委的李天煥,曾任國家一機部副部長的徐斌洲,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的張天雲,曾任解放軍工程兵副司令員的胡奇才,曾任公安部副部長的王近山,曾任北京軍區顧問的吳先恩,曾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聶鳳智,

曾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的劉昌毅。

【建國後紅安籍授銜將軍少將52名】:

程儒珍、韓衛民、袁克服、金世柏、羅厚福、李世炎、耿錫祥、黎錫福、鄒國厚、徐紹華、賀鍵、熊應堂、程悅長、殷國洪、盧燕秋、張天恕、鄭國仲、況玉純、秦光遠、陳美藻、李定灼、江波、劉福勝、趙鶴亭、馬忠全、閔學勝、戴克林、戴克明、程啟文、羅應懷、甘思和、胡正平、汪運祖、何德慶、張志勇、塗錫道、張竭誠、詹少聯、謝正榮、周世忠、江騰蛟、高厚良、肖永銀、肖永正、肖志賢、吳世安、吳振挺、張潮夫、伍瑞卿、何輝燕、黃立清、吳傑。

【文化藝術名人】:

耿定向:嘉靖三十五年(西元一五五六年)進士。萬曆中,累官戶部尚書,著有《天臺文集》、《碩輔寶鑒要覽》、《四庫總目》等。

葉君健: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外文學交流委員會主任。著有長篇小說《土地三部曲》、《寂靜的群山三部曲》(《山村》、《曠野》、《遠程》),散文集《兩京散記》等。

馮天瑜: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中華文化史》、《中華元典精神》、《明清文化史散論》等書,曾獲中國圖書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湖北省政府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的奠基人,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兼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學經濟學科最高榮譽獎——“大衛·威爾士獎”亞洲惟一獲得者。

著有長篇小說《土地三部曲》、《寂靜的群山三部曲》(《山村》、《曠野》、《遠程》),散文集《兩京散記》等。

馮天瑜: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中華文化史》、《中華元典精神》、《明清文化史散論》等書,曾獲中國圖書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湖北省政府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的奠基人,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兼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學經濟學科最高榮譽獎——“大衛·威爾士獎”亞洲惟一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