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義龍郎行村500畝生態甘蔗助農增收300萬元

3月15日,郎行村按岩組蔗岑國林家正在收割甘蔗準備裝車銷往貴州畢節市。

亮點黔西南訊 “去年我家種有2畝甘蔗,畝產量在1.4萬斤左右,由於今年價格跌價到每斤0.4元上下,但仍有1.2萬元的收入,比種莊稼強多嘍!” 3月15日,義龍新區德臥鎮郎行村按岩組48歲蔗農岑國林在收割甘蔗銷售時盤算著說。

近年來,郎行村按照“謀發展、調結構、促增收”的思路,念好“山字經”,打好特色牌,發展“短、平、快”生態山地甘蔗經濟,著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生態特色產業,

把甘蔗種植與治理石漠化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南盤江畔“山地經濟”特色產業帶, 全村湧現出岑國林、吳永會、陸發先等一批甘蔗種植專業戶、示範戶,形成了“一戶帶多戶、多戶帶全組、多組連全村、全村成基地”的甘蔗種植產業化格局,帶動部分貧困戶發展甘蔗產業精准脫貧。

去年,郎行村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充分利用南盤江沿岸低海潑亞熱帶氣候,

在按岩、長田等組科學規劃種植山地生態甘蔗500多畝,去年12月以來甘蔗陸續成熟採收,平均每畝甘蔗產量在1.4萬斤左右,畝產值6000元左右,目前甘蔗銷售已基本結束,預計可為蔗農增收300萬元。

(吳古昌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