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民國時期那些有趣的“狂人”,豪氣沖天,放蕩不羈,別具一格!

看書的時候不小心穿越到了民國,過去那邊認識了幾個比較“狂”的人,也見證了他們的故事,他們有著極其深厚的文學素養,最有趣的靈魂,最特別的思維,他們豪氣沖天,他們放蕩不羈,

他們別具一格,現在我來介紹你們相互認識一下。

一.“怪傑國粹”劉文典

帥得不要不要的

第一位認識朋友叫劉文典,字叔雅,安徽人,人稱“怪傑國粹”,從中國的先秦到近現代,從希臘,印度,德國到日本,幾乎達到了無所不知的地步。在民國,他的狂人盡皆知,

天老大,地老二,他就是老三,下面說幾件他的光榮事蹟。

第一件事:莊子被稱為神人。神人,自然非一般人所能懂。然而劉文典此人卻稱自己懂,他曾言:“古今以來,真懂《莊子》者,兩個半人而已。第一個是他自己,第二個是莊周,另外半個嘛…,還不曉得!”此等狂傲,世間罕見。

第二件事:劉文典跟蔣介石掐架。1929年,安徽大學爆發學生運動,蔣介石震怒,傳喚時任校長的劉文典,讓他交出涉事人,

這讓他很不舒服,去見蔣介石前跟人說道:“我劉叔雅,並非販夫走卒,即便高官也不應對我呼之而來,揮之即去!我師承章太炎,劉師培,陳獨秀,早年參加同盟會,當過孫中山秘書,討伐過袁世凱,革命有功。蔣介石一介武夫耳!能奈我何!”於是身著禮帽長衫,昂首闊步走到蔣介石面前,傲然不卑,不呼官銜。老蔣聽說後怒駡劉文典土豪劣紳,劉文典反擊說蔣介石是新軍閥,
老蔣哪受得了這鳥氣,於是破口大駡:“無恥文人,勾結共匪,縱容學生鬧事,該當何罪!”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立馬高聲反駁,大罵蔣介石“軍閥”,“獨夫”。老蔣很生氣給了他兩耳瓜子,劉文典爬起來怒揣了老蔣一腳,結果可想而知,劉文典被抓起來關進了監獄。一介文人敢和當時的國家元首掐架,這狂,真是狂出品牌,狂出風骨來了。

第三件事:他看不起朱自清,沈從文這些人搞新文學的人。

躺著也中槍的沈從文

他曾說:“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該拿四百塊錢,我該拿四十塊錢,朱自清該拿四塊錢。可我不贊同給沈從文四毛錢!他要是教授,那我是什麼?”在西聯大的時候,有一次為了躲避空襲,劉文典和學生攙扶著陳寅恪逃跑,這時候沈從文剛好從劉文典身邊擦身而過,

劉文典一看見他,立馬來氣,對旁邊的學生說道;“陳寅恪跑是為了保存國粹,我跑是為了莊子,學生們跑是為了未來,你沈從文替誰跑?”可憐沈從文真是躺著都中槍了。

二.“國學狂人”黃侃

我是黃侃,出去報我名字

我認識的第二位元朋友名叫黃侃,湖北人,北大第二怪物,師從章太炎,人稱“黃瘋子”,與其師“章瘋子”章太炎,師兄弟劉師培,被稱為“民國三瘋子”。有意思的是,這這三個人的共同特點是,學問大,脾氣怪,其中黃侃的脾氣之大、性格之怪更是學界聞名,幾與他的學問成正比,黃侃一身傲骨,滿腹牢騷,他睥睨學術界二三十年,目空一切,完全就是“天皇老子第一,我第二”惟我獨尊的勢派。下麵說說他的幾件狂事。

第一件事:黃侃在中山大學任教時,被稱為"三不來教授",即下雨不來,降雪不來、颳風不來,所以上課經常缺席,以致于許多學生與員工不認識他。某一學期學校作出新規定,任何人入校,都要佩學校校徽。有一天,黃侃入校授課,門警因他無校徽而不讓進去。他說:"我是教授。"門警說:"管你教授不教授,要有校徽才准進。"他仔細看了門答幾眼,然後說:"我看你倒是有校徽,就請你去上課好了!"說完,便把皮包、講義交給門警,揚長而去。

第二件事:黃侃去仿當時文壇老大王闓運,老大王闓運對他的詩讚賞有加,不禁誇讚說:“你年紀輕輕就已經文采斐然,我兒子與你年紀相仿,卻還一竅不通,真是盹犬啊!”黃侃聽罷美言,狂性立刻發作,說:“您老人家尚且不通,更何況您的兒子呢?”

第三件事:一次,他在課堂上興起,談及胡適和白話文說:白話與文言誰優誰劣,毋費過多筆墨,比如胡適的妻子死了,家人發電報通知胡適本人,若用文言文,“妻喪速歸”即可;若用白話文,就要寫成“你的太太死了,趕快回來呀”11個字,電報費要比用文言貴兩倍,全場捧腹大笑。

第四件事:他在北大教書,課堂之上,當講到要緊的地方,有時會突然停下來,對學生說,這段古書後面隱藏著一個極大的秘密,對不起,專靠北大這幾百塊錢薪水,我還不能講,誰想知道,得另外請我吃館子。

第五件事:黃侃在南京期間,偶遇考試院院長戴季陶。戴問他:“先生近來有何佳作?”黃答:“正編《漆黑文選》,你的那篇大作已經入選。”這裡“漆黑”二字意指戴平日為人做事不夠光明磊落,諷刺意味十分明顯。戴季陶被噎了個半死。

三.“清末怪傑”辜鴻銘

我們學英語是為了教訓外國人

我認識的第三個朋友是辜鴻銘,此人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娶妻東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是一個怪傑,是清朝最後一根辮子,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憑三寸不爛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講孔學,在西方聲譽之高,國內少有人能比,我來說說關於他的幾件狂事。

第一件事:在英國的時候,有一次乘車外出,中途上來幾位年輕的英國人.他們見辜鴻銘身穿長袍馬褂,留著長辮子,就表現出很不恭敬的神態.辜鴻銘見此,不動聲色地從懷中拿出一份英文報紙,倒過來認真地看起來。幾位英國小青年笑著嚷道:“看這個白癡,不懂英文還看報,拿反了還不知道.”面對英國小青年的傲慢,辜鴻銘用純正的英語說:“英文這玩意實在太簡單了,不倒過來看,真是沒意思.”

第二件事: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後,1917年,邀請了當時許多名人前去講課,多數是一些“新派人物”,如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錢玄同等人,辜鴻銘也接受了蔡元培的邀請,到北京大學教英國文學和拉丁文。辜鴻銘和新派人物之間理念不同,經常打嘴仗。在見多識廣的大學生們接觸的多數是自由、民主、進化論之類的東西,突然看見一個留黃色小辮似洋人的老夫子登上講臺,發出一陣爆笑。辜鴻銘說:“你們笑我,無非是因為我的辮子,我的辮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諸位同學腦袋裡的辮子,就不是那麼好剪的啦。”

第三件事:他曾經在一次參加大型宴會時遇到外國記者,記者問:“怎麼穩定中國政局?”他回答:“辦法很簡單,把現在座中的這些政客和官僚,統統拉出去槍斃掉,中國的政局就會安定些。”官員們聽了敢怒而不敢言,因為沒人能罵過他。

這幾個朋友影響了我的認知,世上竟有這般有趣的人和故事,我佩服他們的同時也遺憾我們現在的社會再也見不到這樣的人了,民國以後,世上再無真狂士,可恨可悲。

高山流水,知音難求,今日認識你們,才知人性之美,恨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

我認識的第二位元朋友名叫黃侃,湖北人,北大第二怪物,師從章太炎,人稱“黃瘋子”,與其師“章瘋子”章太炎,師兄弟劉師培,被稱為“民國三瘋子”。有意思的是,這這三個人的共同特點是,學問大,脾氣怪,其中黃侃的脾氣之大、性格之怪更是學界聞名,幾與他的學問成正比,黃侃一身傲骨,滿腹牢騷,他睥睨學術界二三十年,目空一切,完全就是“天皇老子第一,我第二”惟我獨尊的勢派。下麵說說他的幾件狂事。

第一件事:黃侃在中山大學任教時,被稱為"三不來教授",即下雨不來,降雪不來、颳風不來,所以上課經常缺席,以致于許多學生與員工不認識他。某一學期學校作出新規定,任何人入校,都要佩學校校徽。有一天,黃侃入校授課,門警因他無校徽而不讓進去。他說:"我是教授。"門警說:"管你教授不教授,要有校徽才准進。"他仔細看了門答幾眼,然後說:"我看你倒是有校徽,就請你去上課好了!"說完,便把皮包、講義交給門警,揚長而去。

第二件事:黃侃去仿當時文壇老大王闓運,老大王闓運對他的詩讚賞有加,不禁誇讚說:“你年紀輕輕就已經文采斐然,我兒子與你年紀相仿,卻還一竅不通,真是盹犬啊!”黃侃聽罷美言,狂性立刻發作,說:“您老人家尚且不通,更何況您的兒子呢?”

第三件事:一次,他在課堂上興起,談及胡適和白話文說:白話與文言誰優誰劣,毋費過多筆墨,比如胡適的妻子死了,家人發電報通知胡適本人,若用文言文,“妻喪速歸”即可;若用白話文,就要寫成“你的太太死了,趕快回來呀”11個字,電報費要比用文言貴兩倍,全場捧腹大笑。

第四件事:他在北大教書,課堂之上,當講到要緊的地方,有時會突然停下來,對學生說,這段古書後面隱藏著一個極大的秘密,對不起,專靠北大這幾百塊錢薪水,我還不能講,誰想知道,得另外請我吃館子。

第五件事:黃侃在南京期間,偶遇考試院院長戴季陶。戴問他:“先生近來有何佳作?”黃答:“正編《漆黑文選》,你的那篇大作已經入選。”這裡“漆黑”二字意指戴平日為人做事不夠光明磊落,諷刺意味十分明顯。戴季陶被噎了個半死。

三.“清末怪傑”辜鴻銘

我們學英語是為了教訓外國人

我認識的第三個朋友是辜鴻銘,此人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娶妻東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是一個怪傑,是清朝最後一根辮子,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憑三寸不爛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講孔學,在西方聲譽之高,國內少有人能比,我來說說關於他的幾件狂事。

第一件事:在英國的時候,有一次乘車外出,中途上來幾位年輕的英國人.他們見辜鴻銘身穿長袍馬褂,留著長辮子,就表現出很不恭敬的神態.辜鴻銘見此,不動聲色地從懷中拿出一份英文報紙,倒過來認真地看起來。幾位英國小青年笑著嚷道:“看這個白癡,不懂英文還看報,拿反了還不知道.”面對英國小青年的傲慢,辜鴻銘用純正的英語說:“英文這玩意實在太簡單了,不倒過來看,真是沒意思.”

第二件事: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後,1917年,邀請了當時許多名人前去講課,多數是一些“新派人物”,如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錢玄同等人,辜鴻銘也接受了蔡元培的邀請,到北京大學教英國文學和拉丁文。辜鴻銘和新派人物之間理念不同,經常打嘴仗。在見多識廣的大學生們接觸的多數是自由、民主、進化論之類的東西,突然看見一個留黃色小辮似洋人的老夫子登上講臺,發出一陣爆笑。辜鴻銘說:“你們笑我,無非是因為我的辮子,我的辮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諸位同學腦袋裡的辮子,就不是那麼好剪的啦。”

第三件事:他曾經在一次參加大型宴會時遇到外國記者,記者問:“怎麼穩定中國政局?”他回答:“辦法很簡單,把現在座中的這些政客和官僚,統統拉出去槍斃掉,中國的政局就會安定些。”官員們聽了敢怒而不敢言,因為沒人能罵過他。

這幾個朋友影響了我的認知,世上竟有這般有趣的人和故事,我佩服他們的同時也遺憾我們現在的社會再也見不到這樣的人了,民國以後,世上再無真狂士,可恨可悲。

高山流水,知音難求,今日認識你們,才知人性之美,恨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