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理財之路,我們需要避開哪些“絆腳石”?

擁有良好的理財習慣,可以使我們更快速的積累財富,實現財務自由;而理財的壞習慣,則不僅使我們離目標原來越遠,更讓我們的財富加快縮水。那麼理財之路上我們需要遠離哪些壞習慣呢?

1、盲目消費,得過且過

根據調查發現,有53%的人消費超支,其中23%的人依賴刷信用卡消費,而這其中絕大多數的消費都是來自於盲目、衝動消費,而盲目消費的結果是,許多年輕人每月的工資只夠還信用卡,泡面成了主餐。顯然,這並不是他們想要的“高上大”的生活。

年輕人,別再認為“未來還很遙遠”了,是時候規劃你的消費計畫了,每月定存一部分錢,換一種思維方式“當下多存點,未來有錢人”。

2、負債過多

適當的債務是可以的,比如貸款用於買房,創業等。但是如果負債過多,就很容易出現問題。

尤其是現在許多年輕人,狂刷信用卡購物,甚至去一些平臺以高額利率借款買車,買手機,買奢侈品等,都是不明智的做法,這樣容易被債務纏身,陷入財務危機。

3、喜歡高收益,不懂分散投資

有了一定的資金,知道投資雖然非常有必要,但是若把所有的資金全部投向一個高收益的項目,

那麼結果就有可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將所有資金放入一個“籃子”中,是非常冒險的做法。而正確、穩健的投資方法應該是考慮多個方向,不同風險、不同收益及不同流動性的產品進行有效組合。

4、異想天開,做發財白日夢

買彩票中500萬,炒股賺了100萬,或繼承了遠房親戚的一大筆遺產,又或者是獲得一個薪水高得令人眼睛發綠的高薪工作,總之幻想天上掉餡餅,一夜暴富。如果這樣,那麼就只能送你“呵呵”兩字。

投資理財≠得過且過,投資理財≠債務纏身,

投資理財≠孤注一擲,投資理財≠白日做夢;

投資理財=健康消費,投資理財=科學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