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蒜薹豐收價格走低 昔日“貴族菜”今成“平民菜”

濟寧新聞網訊 當前,各地蒜薹陸續到了收穫季節,

然而金鄉縣蒜薹的收購價僅七八毛錢一斤甚至更低,曾經的“貴族菜”變成了今天的“平民菜”。

在濟寧一處蔬菜農貿市場上,售賣蒜薹的商販不在少數,價格雖然在一元左右,但是與其他蔬菜相比,蒜薹卻很少有人問津。

蒜薹菜販告訴記者,早在一個多月前,蒜薹就已經陸續上市,市場上最早賣的是南方的蒜薹,多來自雲南、四川、湖北等地。隨著溫度的回升,蒜薹產地逐漸開始“北遷”,

蒜薹價格也是一路回落,從最初的三四元一斤慢慢降價,產地越往北走,價格越低,現在好點的蒜薹大約1塊錢一斤,差點的五六毛錢一斤。

“貴族菜”變成了今天的“平民菜”,讓消費者得到實惠的同時也讓很多蒜薹種植戶很無奈。在金鄉縣高河街道蒜薹收購點上,

蒜農孫月娥正在和收購商討價還價,最終她與收購商以每斤四毛錢的價格成交。

孫月娥告訴記者,今年她家種植了12畝大蒜,按照往年的經驗,蒜薹的價格都在兩三元錢左右,在蒜薹收穫前期,她一直在持貨觀望,沒想到價格卻是越走越低,“昨天還8毛(一斤),今天就四毛了。”

從4月25日開始,金鄉縣59.8萬畝的蒜薹逐步成熟上市,預計畝產將達到500至600斤,比去年增產60%左右。按照畝產500斤、收購價四毛錢一斤,

人工雇傭成本六毛錢一斤來計算的話,種植戶一畝地要賠100元左右。

收購商胡秀軍告訴記者,蒜薹也屬於季節性蔬菜,價格波動性不大,利潤有限,但是今年的蒜薹價格也超出了他的預期價格。“去年一車千把、七八百塊錢吧,

今年一車就弄個三百二百的,老百姓都掉著淚賣蒜薹。”

對於蒜薹價格一路走低原因,在胡秀軍看來,主要因為前幾天的一場雨水,再加上氣溫偏高,導致蒜薹早熟,蒜薹品質下降,收購商放棄金鄉市場而北上收購蒜薹,“今年(蒜苔)老得快,兩天的時間就老了,這個價格就繼續下滑。”

中國大蒜產業資訊聯盟秘書長楊桂華告訴記者,今年蒜薹賣不上高價,並不是某個單獨原因造成的,

而是蒜薹市場長時間發展不平衡導致的必然結果,“市場蔬菜供應足,蔬菜價格低,蒜薹占的消費份額少,再加上種植面積大,近幾年蒜薹儲存商沒有賺到錢,收購積極性低,這些原因加起來造成蒜薹價格低”。

從種植大蒜的角度來說,蒜薹在短時期內必須提完,不提會影響蒜苗生長,影響大蒜進入膨大期,造成大蒜減產,所以蒜薹集中上市,才會出現蒜薹價格一路走低。楊桂華預測蒜薹後期價格繼續走低的可能性不會太大:“蒜薹在蔬菜裡面以前算是‘貴族菜’,現在已經到了這個價格低位,基本上是最近幾年最低的價格了。而蒜苔儲存量有可能不會像預期的那麼大,以後價格可能會回升,後期走勢不會像開始預想的那樣悲觀。”

楊桂華預測蒜薹後期價格繼續走低的可能性不會太大:“蒜薹在蔬菜裡面以前算是‘貴族菜’,現在已經到了這個價格低位,基本上是最近幾年最低的價格了。而蒜苔儲存量有可能不會像預期的那麼大,以後價格可能會回升,後期走勢不會像開始預想的那樣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