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湧正:未來5年,倫敦房產市場趨勢走向

倫敦地區,一直以來都是英國地區投資的重中之重。而今天,我們就用資料跟大家分析一下,未來5年,倫敦房產市場會有怎麼樣的大變化?我們又該怎麼應對?

1.人才濟濟的倫敦

以往的文章裡,我們著重強調了倫敦的經濟地位:世界金融中心,各大公司的總部所在地,海外投資者最青睞的城市。而今天,我們從文化和教育的角度來分析倫敦。

21世紀什麼最寶貴?人才!

毋庸置疑,倫敦是世界上人才最多最齊全的城市!為啥這麼說呢?

如下表所示:世界各大城市在金融,科技&媒體,政府管理,高等教育,文化藝術,旅遊,交通等方面的“優秀”程度。顏色越深代表越優秀。

倫敦在香港,新加坡,紐約,巴黎,東京,悉尼等城市中脫穎而出!這也離不開倫敦那些世界領先的高校!倫敦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排名前50的大學,一共四所,分別是:帝國理工,倫敦政經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國王大學。

如下表所示:城市,擁有世界前50名高校的數量等

高校眾多使得倫敦擁有了更多的人才,全世界的高精尖人才都彙聚於此,也吸引了全世界的名企在倫敦設立總部,或者創辦分公司。而這又會帶動湧入倫敦的海外投資,進而推動倫敦的房產市場蓬勃發展。

2.英國哪裡房價漲得快?

近十年來,英國漲價最多的地方在哪?倫敦!

具體點,是除了市中心以外的倫敦市區。如下圖所示:近十年來英國房價的變化(%)

近十年來,倫敦市中心的房價漲幅為34.4%,除市中心外的倫敦市區漲幅為44%。其次是倫敦郊區(15%),靠近倫敦的通勤地區(13.9%),較遠的倫敦通勤區(12.8%)。

至於蘇格蘭地區,近十年來房價下降了14.2%!(窮,經濟不行…)

接下來我們具體看一下倫敦各個區域,如下表所示:截止到2017年1月,倫敦各個分區房價十年變化百分比(左軸,粗柱),和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倫敦各區房價變化百分比(右軸,細柱)。

很明顯,2016年1月到2017年一月以來,漲價較明顯的是這幾個區:Bexley(14%),Newham(14%),Havering(12%),Barking& Dagenham (11%),Croydon(10%)。

這些地區均為倫敦郊區,房價較低,也正因如此,才漲幅較大。

下圖為倫敦分區

3.倫敦各區住宅用地比重

倫敦的每一個地區住宅用地比例和非住宅用地的比例是不同的

如下圖所示:從左到右為倫敦不同地區的:(圖示從左到右)住宅用地,非住宅用地,道路用地,鐵路用地,公園用地,綠地用地,水域占地,其他

倫敦住宅用地占該地區百分比最大的地區為:Kensington and Chelsea, Lambeth, Hammersmith and Fulham,這些地區都是倫敦著名的富人區。倫敦住宅用地較少的地區多為倫敦郊區,這些地方的綠化較好。

4.英國住宅供需關係

權威資料顯示:未來5年,英國房產的供需不平衡會加劇。

如下表所示:從2005年到2021年,英國新建房屋數量(淺藍)和價格在中低水準的新建房屋數量(深藍)

不難看出,雖然英國新建住宅數量到2018年之前有上漲趨勢,但價位在中低水準,大多數人負擔得起的住宅數量一直只占一小部分。這也就意味著大多數人買不起房,無形中也會推動租房市場的發展。

那麼,再具體點,如下圖所示:

從2017年到2021年,英國不同類型的新建房屋數量(粉色),市場需求(深藍色)

未來近5年,英國出租房市場,將有14300套房產的短缺。英國價位較低的房產(每平方英尺450英鎊以下),將有12900套房產短缺。中等價位的房產(每平方英尺在450英鎊-700英鎊),將有1250套短缺。短缺得越多,意味著這種類型的房產更供不應求,價格上漲適合投資。

5.大型機構投資湧入私人租房市場

英國未來十年,住房短缺問題會加劇,越來越多的人買不起房。

買不起房咋辦?租房!

正是看中英國未來租房市場廣闊,越來越多的大型機構,斥鉅資大量購買土地,現房,在建房產等,規模巨大,動輒成百上千套。隨後,這些投資者把這些房產用於出租,因此這種投資方式被稱為(Build-to-Rent,簡稱BTR)。目前,已經有不少項目完工,還有更多項目正在建設中。

如下圖所示:倫敦(右側)和英國其他地區(左側),已完工(綠色),正在建設(黃色),計畫(紫色)的BTR專案個數。

英國政府預測,2030年,BTR專案至少能帶來 240,000套住房用於出租。

為啥BTR項目這麼火?因為英國政策支持!一系列優惠的審批和財稅鼓勵政策陸續出臺。

今年《英國住房白皮書》中,不再特意強調居民購買房產擁有房產的重要性,取而代之的是鼓勵機構加快開發。政府想要加快出租房建設,緩解英國的住房危機。這樣讓很多大型機構湧入英國租房市場,正在計畫或者已經開始投資BTR項目:

比如,Grestar(斥資10億英鎊), Lendlease(斥資10億英鎊), Oxford Properties(斥資10億英鎊), Quintain(斥資8億英鎊), Legal&General(斥資10億英鎊),Gallagher Estates(斥資10億英鎊以上), Essential Living(斥資10億英鎊)等。

大部分BTR項目都集中在倫敦。此外還有很多項目集中在其他大學生集中的城市,比如曼城,伯明罕,牛津,劍橋等。

這些BTR項目,多集中有以下特點的地區:

1)交通便利:距離軌道交通步行約5分鐘。

2)基礎設施齊全:周圍超市餐館眾多。

3)環境:投資者希望能有250套或者以上的房子,以便打造成一個舒適的社區。

4)價格:相對低廉,這樣日後出租的房價也可以略低,吸引租客。

結尾提示:

未來,隨著全世界人才的湧入,大公司的入駐,倫敦住房危機會加劇,無形中也會推動房價的上漲,尤其是極其短缺的中低價位的房產。此外,隨著大機構的投資湧入私人出租市場,將來私人投資購房出租房產的競爭對手增多,買到好的出租房產,對個人投資者來說也充滿了挑戰。但,BTR項目大多都不在倫敦市中心,而是在交通便利的倫敦市區。這也意味著,倫敦市中心,那些屬於“稀缺資源”的房產會給私人購房者帶來更多的商機。

非住宅用地,道路用地,鐵路用地,公園用地,綠地用地,水域占地,其他

倫敦住宅用地占該地區百分比最大的地區為:Kensington and Chelsea, Lambeth, Hammersmith and Fulham,這些地區都是倫敦著名的富人區。倫敦住宅用地較少的地區多為倫敦郊區,這些地方的綠化較好。

4.英國住宅供需關係

權威資料顯示:未來5年,英國房產的供需不平衡會加劇。

如下表所示:從2005年到2021年,英國新建房屋數量(淺藍)和價格在中低水準的新建房屋數量(深藍)

不難看出,雖然英國新建住宅數量到2018年之前有上漲趨勢,但價位在中低水準,大多數人負擔得起的住宅數量一直只占一小部分。這也就意味著大多數人買不起房,無形中也會推動租房市場的發展。

那麼,再具體點,如下圖所示:

從2017年到2021年,英國不同類型的新建房屋數量(粉色),市場需求(深藍色)

未來近5年,英國出租房市場,將有14300套房產的短缺。英國價位較低的房產(每平方英尺450英鎊以下),將有12900套房產短缺。中等價位的房產(每平方英尺在450英鎊-700英鎊),將有1250套短缺。短缺得越多,意味著這種類型的房產更供不應求,價格上漲適合投資。

5.大型機構投資湧入私人租房市場

英國未來十年,住房短缺問題會加劇,越來越多的人買不起房。

買不起房咋辦?租房!

正是看中英國未來租房市場廣闊,越來越多的大型機構,斥鉅資大量購買土地,現房,在建房產等,規模巨大,動輒成百上千套。隨後,這些投資者把這些房產用於出租,因此這種投資方式被稱為(Build-to-Rent,簡稱BTR)。目前,已經有不少項目完工,還有更多項目正在建設中。

如下圖所示:倫敦(右側)和英國其他地區(左側),已完工(綠色),正在建設(黃色),計畫(紫色)的BTR專案個數。

英國政府預測,2030年,BTR專案至少能帶來 240,000套住房用於出租。

為啥BTR項目這麼火?因為英國政策支持!一系列優惠的審批和財稅鼓勵政策陸續出臺。

今年《英國住房白皮書》中,不再特意強調居民購買房產擁有房產的重要性,取而代之的是鼓勵機構加快開發。政府想要加快出租房建設,緩解英國的住房危機。這樣讓很多大型機構湧入英國租房市場,正在計畫或者已經開始投資BTR項目:

比如,Grestar(斥資10億英鎊), Lendlease(斥資10億英鎊), Oxford Properties(斥資10億英鎊), Quintain(斥資8億英鎊), Legal&General(斥資10億英鎊),Gallagher Estates(斥資10億英鎊以上), Essential Living(斥資10億英鎊)等。

大部分BTR項目都集中在倫敦。此外還有很多項目集中在其他大學生集中的城市,比如曼城,伯明罕,牛津,劍橋等。

這些BTR項目,多集中有以下特點的地區:

1)交通便利:距離軌道交通步行約5分鐘。

2)基礎設施齊全:周圍超市餐館眾多。

3)環境:投資者希望能有250套或者以上的房子,以便打造成一個舒適的社區。

4)價格:相對低廉,這樣日後出租的房價也可以略低,吸引租客。

結尾提示:

未來,隨著全世界人才的湧入,大公司的入駐,倫敦住房危機會加劇,無形中也會推動房價的上漲,尤其是極其短缺的中低價位的房產。此外,隨著大機構的投資湧入私人出租市場,將來私人投資購房出租房產的競爭對手增多,買到好的出租房產,對個人投資者來說也充滿了挑戰。但,BTR項目大多都不在倫敦市中心,而是在交通便利的倫敦市區。這也意味著,倫敦市中心,那些屬於“稀缺資源”的房產會給私人購房者帶來更多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