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吐槽C919只是造殼工程居心何在?車殼都這麼難別說飛機殼?

星期五,我國首架大飛機C919正式起飛,真是可喜可賀,載入史冊,甚至連外媒也全是正面積極的報導。可是有一些憂國憂民的鍵盤俠吐槽:“中國不就是造了一個外殼嘛,這究竟有多難?“,

的確,C919的八大部件,只有機翼和尾翼是中國的,其他4.5個來自美國公司,1個來自德國,還有0.5個來自法國。

品質再好的大白菜,如果沒有一個好廚師,你也只能生吃;再優秀的交響樂隊,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指揮家,也不過是一盤散沙。在C919這個專案裡面,中國的工程師大概就是廚師和指揮家的角色。

全球工廠的痕跡在汽車這個產業裡面最為明顯,因為全球的汽車廠家,沒有誰家的產品是百分百全部自己造的,大部分都是採購過來的。

問題又回到外殼上了,造一個外殼究竟有多難?

造一個飛機外殼有多難,我不知道,但是在汽車領域上,小鹿還是略知一二。汽車的外殼,不應該叫外殼,叫車架+車身覆蓋件,車架和車身獨立開來的是非承載式結構;而沒有剛性車架,所有東西都要車身來扛的叫承載式結構,還有一種是半承載式結構。目前最為主流的就是承載式車身,

而非承載式車身一般在硬派越野或者皮卡車上能看得見。

承載式車身的優點很多,例如它作為一個整體,可以讓結構設計更加合理,受力點分佈均勻,通過設計和計算,使各構件承載時相互牽連和協調,充分發揮材料的最大潛能,

使車身品質最小,而不失其強度和剛度。全車的部件都可以採購,唯獨這個車身只能自己造了,那麼造這麼一個“外殼“需要考慮什麼?

1,安全是第一要素

車身的安全性是指既能吸收衝擊力,同時也要減少車身的損毀程度。也就是說,當汽車發生碰撞時,

車身需要通過自身的損毀來吸收絕大部分的衝擊力,避免這些衝擊力傳遞到駕駛艙,傳遞到乘員身上,特別是前方撞車。另外還需要避免發動機和變速箱等等部件入侵駕駛艙,這就需要車身留有一定的空間,讓這些部件下潛,而不是往後沖。以上這兩點都可以稱之為潰縮設計。

單單靠潰縮機構還不足以保證駕駛員的安全,怎樣使衝擊力盡可能地繞開乘客,就需要設計力傳遞的路線,在設計路線時,不能把零件單獨分開來看,需要進行整體分析,例如,副車架連接到車體的骨架上,萬一發生了前方碰撞,副車架也能有效地將撞擊力轉移到車體上面。

2,車身剛性

說起車身剛性,可能大家大概能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比較籠統,其實車身的剛性就是指在不至於毀壞車身的外力作用下,車身不容易變形或恢復原形的彈性變形能力。與之對應的是車身強度,碰撞衝擊下車身不容易損壞的程度,一般而言,高強度的車身剛性好,但不是越強越好,就好像安全那裡說到的,需要潰縮。

車身剛性有什麼用?消費者看不見摸不著,自然也就感知不到。車身剛性差的車身,當路過一些坑窪的路面時,容易發出雜訊及振動,特別是車速提高之後,車身承載的外力大,在高速過彎的時候,車身剛性弱點都不行。

3,NVH

NVH是汽車一項很重要的指標,就是雜訊、振動與聲振粗糙度,有人說NVH是體現一家車企最高的造車水準,的確也是,因為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車身架構,因為發動機、變速箱、排氣管等等會振動的東西都是懸置在車架上的,而風噪和胎噪也體現了車身的裝配水準。

表面光滑的車身不僅有助於減少空氣阻力,同時也會降低雜訊,在車身上安裝的車身覆蓋件,假如接合面的間隙很大,車身凹凸不平,很容易造成空氣的紊流,產生很大的雜訊。按照目前的工藝來說,完全杜絕風噪是不可能的,所以還需要使用一些隔音或吸音材料,例如石棉墊或氈墊等等;另外還需要減振板來減少板件的振動,減少透射噪音,而且還要阻擋發動機、變速箱這些部件的雜訊,NVH的這項任務,如果要說,幾萬字也說不清楚。

4,車身漆面

很多人都說日系車漆面薄,卻沒想到漆面也是車身設計的一大塊。一個好的車身漆面,不僅是好看,同時要在各種不同的條件下,不龜裂、不褪色變質,甚至還能經得起酸雨、海風等化學侵害。

別看這個車漆只有0.1mm的厚度,它需要經過幾道工序才能完成,至少包括塗底漆、塗中層漆和塗面漆三道工序,一些豪華點的車,就塗面漆都會塗上幾層,以謀求更高的塗層品質。

造個汽車的外殼都有這麼多學問,更何況是在天上飛的外殼?汽車的外殼稍有不慎,最多也就跪在了馬路上,可是飛機的外殼要是不行,是要墜在馬路上的,所以不要再輕視C919這一偉大的工程了。

單單靠潰縮機構還不足以保證駕駛員的安全,怎樣使衝擊力盡可能地繞開乘客,就需要設計力傳遞的路線,在設計路線時,不能把零件單獨分開來看,需要進行整體分析,例如,副車架連接到車體的骨架上,萬一發生了前方碰撞,副車架也能有效地將撞擊力轉移到車體上面。

2,車身剛性

說起車身剛性,可能大家大概能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比較籠統,其實車身的剛性就是指在不至於毀壞車身的外力作用下,車身不容易變形或恢復原形的彈性變形能力。與之對應的是車身強度,碰撞衝擊下車身不容易損壞的程度,一般而言,高強度的車身剛性好,但不是越強越好,就好像安全那裡說到的,需要潰縮。

車身剛性有什麼用?消費者看不見摸不著,自然也就感知不到。車身剛性差的車身,當路過一些坑窪的路面時,容易發出雜訊及振動,特別是車速提高之後,車身承載的外力大,在高速過彎的時候,車身剛性弱點都不行。

3,NVH

NVH是汽車一項很重要的指標,就是雜訊、振動與聲振粗糙度,有人說NVH是體現一家車企最高的造車水準,的確也是,因為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車身架構,因為發動機、變速箱、排氣管等等會振動的東西都是懸置在車架上的,而風噪和胎噪也體現了車身的裝配水準。

表面光滑的車身不僅有助於減少空氣阻力,同時也會降低雜訊,在車身上安裝的車身覆蓋件,假如接合面的間隙很大,車身凹凸不平,很容易造成空氣的紊流,產生很大的雜訊。按照目前的工藝來說,完全杜絕風噪是不可能的,所以還需要使用一些隔音或吸音材料,例如石棉墊或氈墊等等;另外還需要減振板來減少板件的振動,減少透射噪音,而且還要阻擋發動機、變速箱這些部件的雜訊,NVH的這項任務,如果要說,幾萬字也說不清楚。

4,車身漆面

很多人都說日系車漆面薄,卻沒想到漆面也是車身設計的一大塊。一個好的車身漆面,不僅是好看,同時要在各種不同的條件下,不龜裂、不褪色變質,甚至還能經得起酸雨、海風等化學侵害。

別看這個車漆只有0.1mm的厚度,它需要經過幾道工序才能完成,至少包括塗底漆、塗中層漆和塗面漆三道工序,一些豪華點的車,就塗面漆都會塗上幾層,以謀求更高的塗層品質。

造個汽車的外殼都有這麼多學問,更何況是在天上飛的外殼?汽車的外殼稍有不慎,最多也就跪在了馬路上,可是飛機的外殼要是不行,是要墜在馬路上的,所以不要再輕視C919這一偉大的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