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受降,殺無赦!一個18歲少女的臨死呼喚讓史達林動怒

按照戰爭法規,交戰中的合法戰鬥員落入敵方控制後可成為戰俘。成為戰俘後,享有不受歧視、不被殺害、保障生活及身體健康等權利。

成為戰俘竟有如此好處,當然會讓很多戰敗者明智地選擇成為戰俘最簡便的方式——投降。

而對戰勝者而言,接受敵人投降可大大減少戰爭成本、增加戰後談判籌碼,同樣是件樂意之事。

然而,蘇德戰場上蘇軍轉入戰略反攻時,最高統帥史達林卻給部隊下達了一道特殊指令,拒絕德軍197師332團投降,捉到該團任何人員一律不留活口。

史達林誅殺332團的刻骨仇恨,源於一位18歲少女赴死前的呼喚:

這位少女名叫卓婭,蘇聯衛國戰爭最著名的英雄之一。

雖然中國老一輩的人大多知道《卓婭和舒拉的故事》,但這位少女真實的生前身後事依然鮮為人知。

卓婭1923年9月13日生於唐波夫州,7歲遷居莫斯科。幼時,蘇聯女英雄丹娘在敵人面前英勇不屈犧牲的故事,對她影響極深。

1941年6月,德國對俄羅斯發動閃電戰,秋冬時節逼近莫斯科。11月26日夜,卓婭作為蘇聯內務部莫斯科州委所屬的特工(並非影視文學作品中的遊擊隊員),

深入敵後焚燒駐於彼特裡謝沃村的德軍197師332團軍事設施及營房。

她和戰友成功點燃了村裡的4處德軍住所,再去焚燒馬廄等建築時,卓婭不幸被德軍抓獲。接下來的事,比人們熟悉的“英勇不屈、拒不招供”幾句簡單描述殘忍萬倍。

上圖:卓婭葬於莫斯科新聖女公墓,

墓園中的卓婭雕塑還原了她被絞死時的神情:短髮和衣襟在風中飄揚,臉龐揚起,笑容美麗。1942年2月,卓婭被追授“蘇聯英雄”稱號。在原蘇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和廣場以及相關的紀念場館不計其數。

德軍首先對她進行拷打,卓婭拒不回答。德軍剝光了她的衣服,午夜兩三點用橡膠棒抽打她,但這位只有18歲的孩子,反復說:“打死我吧,我什麼也不會說!”她甚至未暴露自己的真實名字,

只說她叫“丹娘”——她從小崇敬的女英雄。

第一輪審訊後,被脫掉腳襪、衣著單薄的卓婭被帶到332團團長留捷列爾中校處。留捷列爾讓士兵用皮帶抽打卓婭逼供,但她依然不吐露任何資訊。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卓婭雖然受過特工訓練,但只是一個剛滿18歲、剛從學校畢業的女孩。

留捷列爾十分惱怒,將她送到一處農戶家,卓婭被26個德軍士兵徹夜摧殘。昏迷後醒來的卓婭找水喝,德軍卻打翻了戶主給她端的水,用煤油燈燒她的臉,又將她拖到雪地,逼著她赤腳走了一個多小時。

清晨,卓婭又經歷了一輪審訊,同樣未果。當德軍讓戶主給卓婭穿襪子時,她的腳已被凍得腫脹,費了很大力氣才勉強穿上。

最後,德軍在卓婭胸前掛了塊木牌,上書“縱火犯”,將她帶到廣場處死。

在絞刑架上,卓婭推開架著她的士兵,說出了點燃史達林怒火的那番話語。

為恫嚇村民,德軍將卓婭的遺體吊在絞架上整整一個多月不准收屍。當莫斯科保衛戰勝利在即,德軍倉惶逃竄時,332團團長留捷列爾為銷毀罪證,拆除了絞刑架,將卓婭遺體扔進土坑。

蘇聯紅軍找到卓婭遺體時,發現她的一隻乳☆禁☆房被割掉,眼睛被挖掉,繩索還留在她的脖頸(下圖)。

此時的史達林,年已61歲。卓婭被殘忍殺害,特別是她臨死前對自己的呼喚,讓這個已在德軍手裡失去一個兒子的父親,不再顧忌任何戰爭法規,下達了那道著名的“不受降,殺無赦”命令。

上圖:史達林抱著她的女兒斯維特蘭娜。史達林是一個很複雜的歷史人物,但終究是一個男人、一個父親。

332團的德軍不會想到,在他們殺害的無數蘇聯人中,一個小姑娘會給他們帶來滅頂之災。

蘇軍全線反擊德軍時,最響亮的口號就是“為卓婭報仇”。332團是否有人活著回國難以考證,但有一點確鑿無疑:蘇聯紅軍兵臨柏林時,德軍斷然沒人敢承認自己和332團有任何關聯。

一個18歲的少女,為什麼能忍受非人的折磨而至死不屈?這確實是一個青春的傳奇,一個信仰的傳奇,一個戰士的傳奇,一個女性的傳奇。

上圖:卓婭幼時在故鄉唐波夫州山楊小林村時,因笑容天真被鄉人稱作“小天使”。這位天使,成為故鄉永遠的驕傲。

(本號關注軍事軍人、軍史戰史,歡迎諸君賜稿,一經採用即奉稿酬)

昏迷後醒來的卓婭找水喝,德軍卻打翻了戶主給她端的水,用煤油燈燒她的臉,又將她拖到雪地,逼著她赤腳走了一個多小時。

清晨,卓婭又經歷了一輪審訊,同樣未果。當德軍讓戶主給卓婭穿襪子時,她的腳已被凍得腫脹,費了很大力氣才勉強穿上。

最後,德軍在卓婭胸前掛了塊木牌,上書“縱火犯”,將她帶到廣場處死。

在絞刑架上,卓婭推開架著她的士兵,說出了點燃史達林怒火的那番話語。

為恫嚇村民,德軍將卓婭的遺體吊在絞架上整整一個多月不准收屍。當莫斯科保衛戰勝利在即,德軍倉惶逃竄時,332團團長留捷列爾為銷毀罪證,拆除了絞刑架,將卓婭遺體扔進土坑。

蘇聯紅軍找到卓婭遺體時,發現她的一隻乳☆禁☆房被割掉,眼睛被挖掉,繩索還留在她的脖頸(下圖)。

此時的史達林,年已61歲。卓婭被殘忍殺害,特別是她臨死前對自己的呼喚,讓這個已在德軍手裡失去一個兒子的父親,不再顧忌任何戰爭法規,下達了那道著名的“不受降,殺無赦”命令。

上圖:史達林抱著她的女兒斯維特蘭娜。史達林是一個很複雜的歷史人物,但終究是一個男人、一個父親。

332團的德軍不會想到,在他們殺害的無數蘇聯人中,一個小姑娘會給他們帶來滅頂之災。

蘇軍全線反擊德軍時,最響亮的口號就是“為卓婭報仇”。332團是否有人活著回國難以考證,但有一點確鑿無疑:蘇聯紅軍兵臨柏林時,德軍斷然沒人敢承認自己和332團有任何關聯。

一個18歲的少女,為什麼能忍受非人的折磨而至死不屈?這確實是一個青春的傳奇,一個信仰的傳奇,一個戰士的傳奇,一個女性的傳奇。

上圖:卓婭幼時在故鄉唐波夫州山楊小林村時,因笑容天真被鄉人稱作“小天使”。這位天使,成為故鄉永遠的驕傲。

(本號關注軍事軍人、軍史戰史,歡迎諸君賜稿,一經採用即奉稿酬)